第4149章 149

A+A-

    这几年,宋仁宗的身子越来越不如以往。虽没有生什么大病,但是病却不少,精力变得越来越差。其实,他想要提前传位给赵旸,并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因为他不想赵旸再出兵打仗。

    这些年来,赵旸先是带兵攻打西夏,又是攻打辽国,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四五年。四、五年长不长,但是短也不短。再者,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一直提心吊胆,担心赵旸会受伤出事。

    虽然这几年,赵旸在外没有受伤,也没有出事,但是并不能保证他一直不会出事。宋仁宗知道赵旸日后还想要攻打金国和蒙古,他担心儿子一去又是几年不回来,届时他们又要操心担忧。

    为了让赵旸老老实实待在汴京城,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继位。只要他做了皇帝,就不能亲自带兵出征。

    赵旸一回来被告知他明年要继位,他当然不愿意。虽他早晚是要继承大统的,但是他不想现在就做皇帝,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宋仁宗告诉赵旸,他老了,身子越来越不好,精力跟不上了,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再者,太医劝他好好静养。他决定提前传位给赵旸,就是为了能好好休养。

    赵旸不太相信宋仁宗的话,他去问过太医。太医不敢有所隐瞒,实话告诉赵旸,宋仁宗的身子的确不太好,如果再操劳,只怕会

    虽然太医的话没有完,但是赵旸猜到太医未完之话的意思。

    赵旸心里清楚宋仁宗提前传位给他,并不是因为身体的关系,而是想用皇位绑住他,不让他再跑出去打仗。即使知道宋仁宗的目的,赵旸也不好让他爹爹再操劳国事,不然他就要变成不孝子了。

    宋仁宗也知道儿子刚从战场回来,得好好休息,暂时不回让赵旸继位。赵旸跟他讨价还价,等到来年的殿试结束后,他再继承大统。

    赵旸回来后没多久就过年了。两三年没有跟家里人过年,今年跟宋仁宗他们过了一个热闹团结年。

    过完上元节,赵旸就去大相国寺休养了。

    上次攻打完西夏回来,他就去了大相国寺静养,这次也不例外。

    空净大师的身子还是跟以前一样硬朗,完全没有任何变化,精神依旧非常好。

    在赵旸出兵攻打辽国期间,他一直在为赵旸祈福。赵旸对此,非常感激。

    空净大师一见到赵旸,就仔细地给他把了把脉。

    赵旸见空净大师给他把完脉就皱起眉头,心头一沉,有些不安地问道:“师兄,我的身子有问题?”

    “你这次受伤九死一生,你在外没有好好休养,身子并没有彻底养好。”空净大师微微蹙眉道,“你没有养好身子就开始忙碌起来,多少还是伤了元气。”

    赵旸微微拧眉问道:“会影响我的寿元?”

    “好在你还年轻,还来记得补养。”空净大师送给赵旸一个安抚的眼神,“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你得好好喝药。”

    一听这话,赵旸嘴里就泛苦了。

    “那就麻烦师兄了。”

    “你这次伤在心口处,日后怕是会有心疾啊。”

    “心疾?”赵旸摇摇头,“师兄,我心口并不疼啊。”

    “现在不疼,不代表以后不疼。”空净大师指了指赵旸的心口,“被利箭所伤,不可能一点后遗症都没有的。如果不好好休养,只怕以后天气不好,你这心口就会发疼。”

    赵旸:“”

    “你这心得好好养,我给你炼制些护心丹药,你得日日服用。”

    “麻烦师兄了。”赵旸以为自己没事了,没想到并不是这样。“师兄,我受伤一事还请你继续帮我隐瞒。”虽事情已经过去了,他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但是曹皇后他们要是知道,肯定会心疼的。

    空净大师轻点了下头:“我不跟官家。”完,他转移话题问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爹爹要提前传位给我,就是不想我再出去,我还能怎么办,只能留在汴京城。”赵旸是想亲自去攻打金国和蒙古的,但是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肯定不同意。

    “留在汴京城,你也有很多事情要做。”空净大师劝道。

    “去了外面,就不喜欢困在汴京城。”赵旸苦笑一声,“可惜,我的身份注定我不能一直离开汴京城。”

    “这是你的责任。”空净大师神色严肃地道,“我还等着你开创盛世,你可不能让我久等。”

    “十年的时间。”赵旸语气认真地道,“师兄,你再等十年,到时候我一定要让你看到当年唐朝的盛世。”

    “十年,我还是能活的,我等着。”

    “师兄,有件事情想要麻烦你。”

    “你。”

    “玦儿已经三岁了,我想让他跟你学习,就像我当年一样。”空净大师的学识,就连晏殊他们都是及不上的。再者,他这个人活的通透,让玦儿跟着他学习,会让玦儿受益一生。“我想请你收玦儿为徒,像当年教导我一样教他。对了,师兄你帮他开蒙吧。”

    空净大师无奈失笑:“朝中有很多学富五车的大臣,你不让他们教导你孩子,竟然要我一个老和尚教导。”

    “那些文臣读四书五经读傻了,张嘴闭嘴就是仁义道德。玦儿日后要继承我的衣钵,他不能被文臣们荼毒,所以由你教导最为合适。”身为帝王,当然要懂四书五经,因为要用儒家的思想治世,但是绝不能被儒家思想控制,成为儒家思想的“使徒”。

    他自己因为有前世的记忆,所以跟晏殊他们学习,不会被晏殊他们影响。但是,他儿子不像他。如果让晏殊他们教导,他们肯定会把他们的思想强教给他儿子,让他儿子变成他们想要的皇帝,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空净大师明白赵旸的顾忌,点点头:“好,我教他。”

    “师兄教他,我心里放心。”赵旸站起身,非常郑重地向空净大师行了个礼,“师兄,谢谢你。”

    空净大师受了这个礼:“你放心,我会教好他。”

    “元松。”

    守在门口的元松走了进来,“殿下。”

    “你现在回宫告诉太子妃,还有官家和皇后娘娘,让他们把玦儿送到大相国寺里来。”赵旸吩咐道,“再告诉他们,空净大师要收玦儿为徒,教他读书识字。”

    “殿下,今天就把殿下带来大相国寺吗?”

    “嗯,今天就带来。”赵旸道,“每个月,殿下只能在宫里待十天,剩下的二十天必须在大相国寺学习。”

    “殿下,殿下还,您让殿下每个月在大相国寺待二十天,只怕官家和皇后娘娘会不同意。”元松想了想,“您当年每个月只在大相国寺学习十天,您让殿下学习二十天,皇后娘娘他们肯定不会答应的。”

    空净大师言道:“让殿下在我这里学习半个月。”

    “行吧,那就这样。”赵旸转过头看向元松,“你就这么。”

    “是,殿下。”元松退了出去,随即就回宫了。

    他先去见了宋仁宗,把这件事情跟他了。宋仁宗虽然舍不得孙子去大相国寺学习,但是他心里清楚孙子能被空净大师教导是一件幸事。

    曹皇后得知后,只是皱了皱眉头,没有开口反对,反倒是苗贵妃觉得半个月太长了,让殿下跟他爹爹一样每个月在大相国寺学习十天。

    折筠当然舍不得儿子离开她,但是她心里清楚,儿子跟空净大师学习是一件好事。她也知道赵旸这么安排,是为了儿子好。

    她没有什么,也没有为儿子收拾行李,直接让元松把儿子带去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里什么东西都有,当然肯定没有宫中好。但是,儿子是去学习的,并不是去享受的,所以折筠就没有给儿子收拾细软。

    赵玦在大相国寺见到他爹爹,当然非常高兴。有赵旸陪着他,家伙非常乐意跟空净大师学习。

    赵旸暂时要待在大相国寺休养,就顺便陪伴儿子。

    别看他在大相国寺休养,但是宋仁宗还是会派人给他送来劄子,让他了解国家大事。

    这些年来,派去下西洋的船队带回来的财富非常丰富。赵旸建议不要再搞海禁,彻底放开海上贸易。宋仁宗和大臣们都不反对,毕竟钱真的太多了。

    开放了海禁,当然也有麻烦,比如海盗。再比如,有不轨之人想要兴风作浪。

    在赵旸攻打西夏和辽国之前,他就设立了海军,并且扩大发展了造船业。

    这些年来,宋朝的造船技术越来越好,海上武器也越来越先进,海军当然也训练的越来越好。

    那些图谋不轨之人见大宋的海军这么凶狠厉害,不敢再在大宋的海域乱来。

    赵旸看着从东南的劄子,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不对,这个想法早就有了,但是一直没有实践。

    他想要开办军校,培养更多的将士。如今,时成熟了,可以办起来了。对了,还有免费学堂应该再进一步推广。

    现在,大宋不需要向西夏和辽国进贡。这些钱,可以用来造福老百姓。

    赵旸写了一个关于开建军校的详细章程,宋仁宗收到后,觉得这个建议很好,二话没地就下旨开办了起来。

    文臣们当然反对,但是武将们赞成。文臣们吵不过武将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创办军校。

    赵旸本来想开办女校的,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到女校,这几年来,高滔滔办的女校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女子来她的学堂读书。她们不仅会识字懂道理,也学会了独立自强。

    赵旸决定过几年,再正式开建女校。

    在大相国寺休养了三个月,赵旸这才回到宫里,回到朝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