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老乡相认、假杨梅 云太夫人一时忧心忡……
一顿寿宴, 没有奢豪的海味,没有满座的宾朋,一家人却吃得心满意足。
尤其是云太夫人。
这位老寿星穿着紫红色的捻金线复襦, 笑容满面地坐在主位, 富态又安健,与月前为儿孙担心的那个衰朽老人判若两人。
她拉着关鹤谣的手,连连称赞她张罗的这一桌饭菜。
为了给她解馋,整顿饭菜无河海之物,却尽得河海之鲜。
有鱼有贝, 有鳖有鹅,就连鸡蛋做的赛螃蟹都是上佳的美味。
蛋白在热油里极速拨划,就成了几乎是炸出来的蓬松蛋花。而蛋黄则炒制成蟹黄状, 盖到洁白的“蟹肉”上,最后用姜汁和香醋这些佐螃蟹的调料调味勾芡, 一道滑嫩的赛螃蟹就出锅了。
材料虽简单,却更显为这些菜肴耗费的心力。
就如赵锦总结的那样——“菜是假菜,心意却是真心意。”
尤其当云太夫人听得关鹤谣给她送的那份特别的寿礼,更是喟叹着望向今夜莫名沉默的萧屹。
五郎样貌肯定是招人喜欢的, 就是这性子有些闷。难得遇上这般澄澈玲珑的娘子,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人家娶回家啊?
云太夫人一时忧心忡忡。
哎, 过于稳重也是个问题。看来还是得她这把老骨头出出力, 赶紧把人往家里划拉。
于是云太夫人对掌府中资财的郑院公道:“鹤丫头既是阿秦的金兰姐妹, 便和我亲孙女是一样的,难得她有这份善心和孝心,将布施之事处理得如此妥当。往后啊,府中往各救济之所捐赠的钱粮都与她商量商量,她主意多。”
一言惊呆了满屋的人。
若由这关娘子照看饮食还能算作是太夫人喜爱她厨艺, 将她当半个娇客养着。
可现在这、这怎么就有了几分掌管中馈的意思了?
虽然数量极,可府中银钱哪里有让外人接管的道理?
刚开始练着掌家的三娘子能乐意?
未来的娘子才是嫡脉宗妇的朝散郎能乐意?
有几个胆大的仆从偷偷抬头向那对兄妹看去,就见他们满面笑容应承,而且纷纷出谋划策?
……竟真的十分乐意的样子。
关鹤谣不知满屋仆从心中的风暴,只是被一阵阵感动和豪情淹没。
虽然尽心准备,可她到底有几分羞赧,觉得自己这寿礼有些拿不出手。于是早和萧屹他们好她第一个送,算作抛砖引玉。
如今见云太夫人全然接受她的礼物,甚至这么信任她,支持她。关鹤谣下定决心不辱使命,绝对要好好经营此事,便连声与云太夫人保证。
云太夫人见她绷着脸,立军令状似的一本正经,便拿赵锦来活跃严肃气氛。
“来你这猴儿能平安回来,许和鹤丫头诚心积善祈福分不开,还不快谢谢人家?”
赵锦从善如流,挑着狭长风眼拱手一礼,“多谢娘子。”
关鹤谣忙起身,“当不得大王这句谢。”
众人只见她深低着头,神色似尤其恭敬,声音都似乎带些颤动,却不知关鹤谣正拼命憋着笑。
她可算明白之前赵锦身上那股违和感是从何而来了——除了那通身金玉,他着实不像个皇子,而是过于欢脱和活泼。
看他现在就坡下驴,挤眉弄眼讲述赶路的艰辛,把满屋人都逗得笑声阵阵的样子,关鹤谣觉得自己的猜测十有八|九是正确的。
到底是不是老乡,马上就能揭晓了。
云太夫人笑得肚子疼,以丝帕擦擦眼角道:“左右我两个宝贝孙儿回来就好,剩下那头倔驴我也懒得管,他皮实得很。”
众人心照不宣地抿嘴笑。
毕竟话虽如此,可云太夫人见到关潜托赵锦带回的寿礼仍是喜不自胜,半叹半笑半凄惶地把关潜这一整年收集来的各类珍宝一一抚过,思子之心溢于言表。
“二伯父下月就回京了,还能陪您过中秋呢。”关筝宽慰道,又献上自己的寿礼,其他几人皆效仿。
孙儿们精心准备的寿礼冲淡了云太夫人心中一点点惆怅,关鹤谣也看准了时机让厨婢们开始上餐后的果品糕点。
关鹤谣亲手给云太夫人布了一个瓷碟,“您尝尝我做的杨梅。”
“都立秋了,怎么还有杨梅?”
杨梅果期可短,又娇嫩不易保存,可碟子里的杨梅饱满又鲜亮,明显也不是腌制或是风干的。
云太夫人用银叉叉起一个杨梅送入口中,轻轻一咬,登时笑着虚点关鹤谣,“又被你这鬼丫头骗了,这可不是杨梅。”
关鹤谣也笑,“这是我在古书上看的假杨梅。甘蔗雕成球,用杨梅卤子腌过做成的。”(1)
而粗粗的甘蔗纤维切面呈现出一个个点点,被天然的色素深深浅浅地染上色,乔装成杨梅居然非常合适。再在碟子里点缀上杨梅枝叶,任谁看都是一碟子新鲜杨梅。
“有趣,真是有趣。”赵锦也咬了一个假杨梅。甘蔗的清甜与杨梅的酸甜一同流溢在唇齿间,还冰冰凉凉的,十分沁人心脾。
他享受地眯眯眼,今天真是大饱口福,不虚此行。只是偶尔周身发冷,觉得松澜今天一直在瞪他是怎么回事?
可他一个乐天性子,也没多想,吃了好吃的就高兴。
“关娘子今日做假菜做上瘾了,”赵锦揶揄道:“鱼是假的,蟹是假的,连水果都是假的,就没有真的了吗?”
“有。”关鹤谣眼光闪动,“有真真的珍珠。”
随着她的话,厨婢们给席上众人各上了一个瓷碗。
“这道饮子,我起名‘珍珠奶茶’。”
“啪”地一声,赵锦手中的瓷勺掉到碗里。
他愣愣看着溅起的乳白奶液,以及在那个瞬间露出的碗底的冰茬,还有那许多——乌黑圆润的珍珠。
奶茶表面潋潋晃动着,即将重归平静。
身后随时待命的厨婢忙过来擦拭桌面,又端起奶茶要给赵锦换一碗。
可赵锦从她手里一把将碗抢过,不过三两口,就“吸溜吸溜”将其连吃带喝下了肚。
毫无风度仪态的样子看得众人目瞪口呆,看得关鹤谣心潮澎湃。
赵锦珍重地嚼着最后一口珍珠,眼睛直直看着关鹤谣。
这个口感!
这个味道!
这个经典的搭配!
他眼眶一红,嘴唇嚅嗫半晌似有千言万语。
最终只吸吸鼻子,问了一句:
“太甜了,可以半糖吗?”
关鹤谣嘴一瘪,也差点哭出来。
“那您要去冰吗?”
暗号,对上了。
*——*——*
“有劳李内侍。”
“大王何出此言,是臣有幸来沾沾太夫人的喜气呢。”
赵锦闻言一笑,着人速上珍果好酒待客,还特意交代,“把那珍珠奶茶也拿一碗来给李内侍尝尝。”
断他和关鹤谣老乡相认的正是宫中这位来的内侍。官家也算够意思,特意传旨来给云太夫人贺寿。
李内侍身为内侍殿头,是官家亲信,由他来宣旨本就是荣宠的一种体现。
他的到来让正其乐融融办家宴的院子霎时忙开,仆从们赶紧在院中铺锦毯,设花烛香案准备接旨。云太夫人去换命妇妆服,关策和萧屹也去换官服,并去祠堂请祖先排位。
关筝和关鹤谣没什么讲究,避嫌躲到暖阁去了,就只剩赵锦陪着李内侍。
李内侍一边与眉飞色舞的赵锦话,一边觉得这位亲王今日兴致尤其高昂。
虽然在众位皇子中,这一位本身就是最随和爽朗的性子,可今日还是让他受宠若惊。
“来,李内侍,尝尝这全金陵城最好喝的奶茶!”
眼看着赵锦端着那碗饮子恨不得亲手喂他了,李内侍赶紧着“臣自己来”道谢接过。
他一尝,倒是理解了赵锦那句浮夸的推荐台词。
浓醇的牛乳和茶香结合得刚刚好,没有互相遮掩,而是互相映衬。最特别的是那些圆子,软糯中透着劲道,口感别致。
这珍珠圆子着实费了关鹤谣一番功夫。
她遍寻集市也没找到木薯,想来各种薯类此时还没有传来。
于是就用了华夏原生的凉薯,加上荸荠粉、藕粉等,试验了好久才找出合适的比例。
虽然肯定不如木薯粉Q弹,惊艳一个古人却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美味不可多用,再好喝的饮子,被赵锦劝酒一般劝着连喝三碗,李内侍还是撑不住了。
好在他劝第四碗的时候,府中众人准备就绪,可以接旨了。
李内侍逃难一般逃到院子里宣旨。
“敕云氏。股肱之家,与国为重。绕膝之乐,亦朕所同。河岳之灵,太平之福。载更诞日,永介寿祺。”(2)
内侍悠长的声音中带着喜庆,与丝竹之声一同回响在荣禧院上空。
关鹤谣也跟着跪着听旨,觉得官家这诏书还挺情真意切的,又赐了他亲自写的字、羊三十口、酒五十坛、米面各二十斛作为贺礼,还派了教坊司三十人来府吹吹,排面拿捏得很足。
“太夫人,官家可惦记着您哪。”
李内侍喜气洋洋宣完旨,亲扶起云太夫人与她寒暄完,转身又从花梨托盘上拿起一卷金丝龙纹纸。
“萧五郎萧屹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