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迎江回京

A+A-

    “我……”

    白玖问,“发生什么事了?”

    ……

    “我……”

    白玖问, “发生什么事了?”

    王氏拉着她坐下来,道:“钱夫人噩梦缠身,几天就病倒了, 是床都下不来, 钱家少爷就向宫里递了个条子给钱大人,钱大人一听这事便派人去请了为相国寺的僧人到家里去,那位僧人……”

    王氏压低了声音:“是柳氏的冤魂不散, 整夜缠着钱夫人要索命呢, 钱夫人吓得不轻,后来那个僧人又, 冤魂能进家门, 一定是有人特意做了手脚,便在府上查找,很快在公子的院里找了一双鞋来,偷偷放鞋的丫鬟也好找,一下就找到了, 据那个丫鬟那夜和你单独待过。”

    王氏拍了拍胸脯:“怎会有这样乱七八糟的事, 我就那日就不该去, 去了没好处,反倒落了个莫须有的罪名。”

    还不待白玖解释, 她又补充。

    “这种事与你无关,要是那丫鬟攀咬你, 我们也不要理会, 这样丢人的事想来钱府还敢声张不成?他们自己做贼心虚自己知道。”

    白玖听得皱眉,半晌问道:“那丫鬟怎么样了?”

    “谋害主子怎么也是大罪, 最轻都要发出去, 何况钱家人气头上, 能留下一条命来都算是好的。”

    白玖默然,心口闷闷的,呼吸都变得凝滞了起来。

    或许她根本没有任何能力,也不该自以为救世主,去做这种事。

    原先是一个人的悲剧,现在是两个人的。

    这都是她的错。

    “那后面……怎么处理?”她听见自己轻声问。

    王氏道:“是去相国寺举行一场超度法会,弟妹,这件事不关咱们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更不用管,左右钱家那样的人家与咱们没有什么焦急,以后也不要来往就是。”

    王氏见白玖脸色不好,又关心了几句。

    “你本就身子弱,这段时节天冷,马上又要过年了,也不知舟哥儿那边怎么样了,实话,我自从知道夫君还在人世之后,心里一下就有了盼头,做什么事都有劲头,你也该如此,养好身子,帮我一起分担一些琐事,或者替我那份一并侍奉母亲左右。”

    “心里藏事是最要不得的。”她。

    白玖叹了口气,对王氏道了谢,送她出了院子。

    她回到屋子里,坐在窗前,看着院里那株梅花出神。

    她很渺,太渺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可若是这样,为何上天又赋予她这样的能力,还让她重活一世呢。

    她不明白。

    王氏得对,她就是心里太爱藏事了,换句话就是想得多,想得越多越容易让自己陷入死胡同。

    可道理简单,知易行难。

    ——

    钱府的人没有找过白玖,白玖也一直没机会再出门了。

    她忍不住想听钱府那事的后续,却也没法子做到,只听如期做了超度法会,如今风平浪静了。

    而法会的名头还是借了【亡母思子】,未其他的。

    年关越近,王氏倒是越来越忙,白玖有心帮忙,反倒被她拒绝了,只让她养着身子,过了年再。

    白玖闲来无事,只能多去老夫人那里走动。

    她能感觉到,老夫人原先对她态度十分淡淡,如今反而顺眼了,偶尔还关心她几句。

    剩下的事就是惦记着叶舟的事,或许江和离盛京实在太远,书信不易,所以叶舟的信一直没再送来。

    白玖几次半夜醒来,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忍不住起来算一卦,算来算去,结果都没什么大事,她才勉强放心了几分。

    直到腊月二十一那日,一封折子从江和快马加鞭直接送进了皇宫。

    雪已停了几日,天空挂起了太阳,映着积雪,金灿灿一片。

    只是仍刮着风,太阳晒在身上不暖和。

    碗拿着针线坐在窗下的榻上,认真地绣着梅花的图样。

    “好容易出了太阳,却还刮风,白出太阳了。”

    白玖抿嘴笑:“是啊,这哪里是太阳,根本就是‘冰箱里的暖光灯’嘛。”

    “什么灯?”

    白玖坐在一边仔细看她熟练地穿针引线,把话题岔了过去。

    “碗好聪明啊,才两个月时间,进步就这样大了。”

    碗甜甜一笑:“蓝羽姐姐不愧是老夫人身边的人,手艺实在太好了。”

    罢她皱了皱脸,叹了口气:“要是少凶一点就更好了。”

    蓝羽恰好走到门口,闻声道:“严师出高徒,你这样笨,不骂你几次,你都不长记性。”

    碗被抓包了,脸色发窘不敢反驳。

    白玖轻笑了下。

    蓝羽朝白玖笑着施礼:“少夫人,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呢。”

    白玖讶异:“现在?可是有什么事吗?”

    她早起才从老夫人那儿坐了好一会儿才回的,这会儿又要去,一定是有事。

    蓝羽笑道:“听是关于二爷的好消息,连大夫人也喊回来了,想必要晚点到。”

    “真的?!”白玖忍不住立刻站了起来,语气惊喜,“我马上过去。”

    她立刻想出门,碗吓了一跳,将绣件放在一边,拿起斗篷就拦住了她:“少夫人好歹把斗篷穿着。”

    白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下,有些失态了。

    她老老实实地将斗篷穿好,才出了门。

    一掀开帘子,外头的寒气立刻就裹挟住她。

    呼吸之间都吐出白气来。

    她忍不住往斗篷里缩了缩,脚下却不愿停,反倒加快了脚步,没多久便去到了老夫人的汀兰院。

    站在门口的丫鬟见她快步跑来,连碗和蓝羽都要落后一截,不由抿嘴笑了下,起帘子朝里头道:“少夫人来了。”

    白玖站住脚,搓了搓手,略整理了下呼吸才进去。

    方才一路上跑的,两颊被冷风吹着,这会儿红了一片,鼻头也红红的,她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老夫人坐在榻上,手边放着手炉,后面垫着两个半旧的金丝软枕。

    见白玖进来,她便抬起头来,将信递给她。

    “这会儿字多,你可能认得了?”

    “认得了。”白玖迫不及地地接过信,第一眼不由皱了皱眉,因为不是叶舟的字。

    老夫人吩咐红杏:“还不伺候少夫人坐下,你这没眼力见的蹄子。”

    红杏“欸”了声,忙笑着扶白玖坐下,解了她的斗篷,又端了热茶来。

    寻芳从里头出来,还给白玖递了个汤婆子抱着。

    白玖笑了下,这才认真地看起信件的内容。

    虽不知是何人所写,但确实是关于叶舟的消息。

    信上叶舟大半月前就已从云和启程,于年前定能回京的。

    另有一则天大的好消息,言道叶江将军在那次大战中幸存了下来,只是身受重伤无法移动,此事细节已如实上报给了皇上,由皇上批了,准已大将军礼迎叶江将军回京,请叶府也早做准备,想来不日礼部会来人至府,同老夫人商量礼仪细节。

    “这……”白玖忍不住喜道,“真是太好了。”

    “大哥若是回来,大嫂必然喜不自胜。”

    “什么事喜不自胜?”王氏匆匆进来,周身寒气缭绕,显然是着急赶回来的。

    白玖站起来将信递与她,激动道:“大嫂,大哥就要回家了!”

    “真的?!”王氏笑着,眼眶一下红了。

    她先朝老夫人行了个礼,老夫人挥手笑道:“行了,这会还做这些虚事,快些看看信要紧。”

    王氏拿信的手有些微微发颤。

    白玖扶着她坐下,手放在她肩膀上安抚着她的情绪。

    纵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消化,王氏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可当消息确切传来时,她还是忍不住流了泪。

    “真好,真好。”她哽咽。

    年前庄子上收租的事也忙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她交给下面的管家就可以了。

    接下里的时间,王氏决心把时间全留给接叶江回家这件事上。

    接到信的第二天,礼部就派了人上门。

    老夫人客气地把人迎到会客厅,王氏和白玖也在。

    主要是商议一些迎接礼仪的细节,比如叶江喜欢什么,忌讳什么,几种国乐到底选哪一种更合适,那日王氏与白玖又着什么样的衣裳更合适。

    这种迎接礼规格较高,从城门开始便声势浩大,届时全程的百姓都会知晓,所以通常是用来迎接在外多年才被召回的大将军,或者立了重大军功的将领。

    叶江这种情况有些特殊,论军功,叶江自然是有的,只是过了这些年了,之前的军功只能算作累积加分,以大将军礼迎接,主要目的还是起一种安抚人心的作用。

    叶江是为国牺牲,又奇迹般地死而复生,所以他可以代表在战争中为朝廷捐躯的士兵,表示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

    且快要过年了,这也是大喜事一件,为了庆祝此事,皇帝还特意让礼部提前在皇城下放置了巨大的花灯,每日戌时定时让人在花灯上朝下面撒糖果和宫花。

    这种花灯巨大无比,从下面立了梯子上去,上面可以同时站六个人,往年都是到了元宵灯会前三日才会开始布置的。

    王氏特意从京中请了最大的制衣铺子——七星成衣坊的人来上门为她们量身定制华服,老夫人是有三品诰命在身的,自有制服,不需要再做,但她兴致勃勃的,给王氏和白玖要做的衣裳样式和料子出着主意。

    “给你弟妹多做几套,你瞧她衣服不多,样子又老,走出去还以为是咱们家穷了呢。”老夫人。

    王氏笑道:“是媳妇的错,不该忽视了弟妹,该。”

    老夫人道:“你忙,府上全靠你操持着,哪有时间事无巨细地记着。”

    她看向白玖,嗔道:“你没衣裳也该自己,不别人怎么知道,难不成还要我替你做?”

    白玖轻声笑了下:“我不大在意这个,觉得衣裳挺多的,也够穿。”

    “那可要注意起来,你如今不大出门倒还好,日后免不了要出去的,这衣裳扮可是重中之重。”

    “是。”

    ——

    腊月二十六,雪。

    天未亮,城门便已早早开。

    两队穿戴整齐盔甲的侍卫骑马而来,立于城门两侧。

    侍卫一手持剑,一手举着绯红色织金旗帜,在寒风中飘扬着。

    约辰时一刻,城门外有人快马来报。

    “叶将军车队已到城外。”

    站在城门上指挥的将领挥着旗帜,高喊一声。

    “列队!执礼!”

    只见侍卫整齐划一地抽出长剑,竖在身前,同时高举手中旗帜,发出一声气势凛然的喊声。

    飘扬的雪花落在他们的盔甲上,在肩膀和头顶上勾勒了一道白边。

    礼部的人引着太乐令的人从路旁鱼游而出,他们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乐器,一首激昂的音乐破了冬日早的宁静。

    离此处还隔了一条街,停满了叶家的马车。

    按规定她们需要在此迎候。

    王氏与白玖皆着正装,梳着复杂的发髻,钗环华丽,立于马车旁。

    湖影与碗分别替她们着伞,身后还跟着许多仆役。

    瞧着王氏有些紧张地搓着手,白玖主动挽起了她的胳膊。

    很快,乐声越来越近,显然是车队在临近。

    察觉到王氏紧绷的身体,连白玖也不由紧张了进来。

    雪花越来越大,风却停了。

    雪花轻柔地落在地上,虽然乐声很大,白玖却仿佛能听见耳边漱漱雪声。

    她的视线穿过薄雾似的雪花,直直落在那高头大马上的少年将军身上。

    他没有穿着盔甲,只一身日常的藏青色官服,头上戴着黑色官帽,面若冠玉,眉似远山。

    他的眼目不斜视地朝着前方,仿佛被冻结的湖水。

    他的眉头微微蹙着,似有化不开的忧愁。

    马儿载着他路过雪花,在他身上留下了白色的印记。

    终于,他放慢了速度,视线缓缓转动着,落在了这边。

    这一刻,他们的眼神终于交汇。

    白玖红了眼眶,眼里有一层薄薄的雾气。

    叶舟,欢迎回家。

    叶舟勒住了马,视线定格在了那雪中单薄的身影上。

    淡蓝色的斗篷几乎裹住了她,鹅黄色的裙角越过斗篷,盖住脚背,堪堪垂在地上。

    她的长发尽皆盘起,由珠翠装饰着,称得肌肤胜雪。

    叶舟看呆了。

    他从未见过这般模样的白玖。

    她从来都是温温柔柔的,浅浅淡淡的,不爱戴朱钗,不爱着浓妆,更是很少穿艳色的衣服。

    她这样立在雪中,朝他笑着。

    是他永远也忘不了的画面。

    即便很多年后,他每每想起,仍似年少时心动。

    长长的队伍一直到了丹广街才停下,王氏与白玖坐着马车跟在旁侧,她时不时地透过马车的帘子缝隙朝外看去。

    叶江并没有如叶舟一般骑着马风光回京。

    队伍里有一辆宽大的马车,比寻常马车要大一倍,里面铺满了柔软的杯子,足足容得下三个人躺着。

    不过现在只躺了一个人。

    叶江闭着眼,手枕在头下。

    马车尽量走得平稳,却仍然摇摇晃晃的,他仿佛置身于水上,躺在舟里。

    外面的丝竹管弦之声他丝毫不在意,只轻哼着不知名的曲,马车内外仿佛隔绝成了两个天地。

    大约身体有些僵硬,他便屈起了一条腿,原本盖在身上的毯子滑落,露出了另一条腿。

    只有半截。

    膝盖以下。

    空空荡荡。

    最新评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