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 105 章
黎琳皱眉道:“我刚才也觉得他们夫妻不对劲,吵架了?”
卢萍对黎鑫有点心翼翼,黎鑫则非常冷淡。这是卢萍理亏?
黎母抱怨道:“他们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和我,我也不知道。”
白天她和保姆们带孩子,和两个大人基本上碰不上面,晚上她回黎琳别墅,也见不到面。
即便见面聊两句,他们也不实话,想关心也无从下。
黎母越想越气,开始絮絮叨叨黎鑫两口子不孝顺,不识好人心等,听到黎琳不耐烦了,道:“他们两口子孩子都这么大了,你管那么多做什么?好好顾好你自己吧。”
“行了,很晚了,我要去睡了。”
黎母只能眼睁睁看着二女儿走,她不敢留啊,二女婿还在呢。
然后和阿霞嘀嘀咕咕抱怨。
两个丫头还真是厉害,把两个厉害的女婿都拿捏住了,而儿子就太没有用了,被一个女人制住了。
阿霞一阵无语,心道:大姐,你双标了知道吗?
不过黎母是她的雇主,她也不好不好听的话,而且黎家她呆了好几年了,黎母除了嘴碎一点,人挺好相处的,工资又不错,她可舍不得换雇主。
随便糊弄了她两句,就劝她去睡觉。
黎母想着明天还要去隔壁看大女儿和外孙女们,也就没有坚持了,洗漱去睡觉。
阿霞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见楼上还开着灯,就上去问黎琳要不要吃点宵夜。
黎琳还没有开口,林德生道:“霞姐,能不能煲点粥啊?琳最近经常饿,要是半夜饿了,可以吃点粥。”
阿霞笑道:“当然可以,那我去煲点米粥,温热着。林先生,如果琳想吃,你给他盛一点,或者您给我打电话我起来弄,要不然你可能找不到厨房放置的东西。”
又解释道:“我白天没事,可以补眠。”
她付钱的老板已经变成黎琳了,自然要多讨好讨好了。
再的确不累,她做完家务厨房的事儿后,补眠的时间多得很。要是让老板感到开心,能一直雇佣她,才好呢。
林德生礼貌道:“好,我知道了,谢谢霞姐。”
关上门后,他见黎琳要去沐浴,忙道:“等会,我去拿几个防滑垫。”
黎琳:
“你杯弓蛇影了吧,要那么多做什么?能有什么事?”
林德生着急道:“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你等一下啊。”
黎琳只好等着,然后看着上的糖糖、甜甜的照片,突发奇想,和吭哧吭哧铺防滑垫的林德生,道:“阿生,你我就在江城待产怎么样?还可以天天看到糖糖、甜甜。”
她大姐有半年的产假,她可以经常见到大姐了。
而且港城那边的事情都已经步入正轨了,电话遥控就可以,再有事飞港城也快。而和大姐经常见面的会可不多。
正好江城这边的公司她也需要坐镇。
林德生铺好后,站起来,调笑道:“我看你是想缠着大姐玩吧,不过大姐忙得很,只怕没有空搭理你。”
看黎琳不高兴,他立即转移话头,微笑道:“孩子是你怀的,你自己决定吧。”
反正他爸已经有好几个孙子了,他大哥也两个儿子,他儿子户籍在哪里都无所谓。
黎琳这才高兴道:“行,等明天问问大姐,糖糖、甜甜去哪里上户口,我们孩子到时候跟着,以后让糖糖、甜甜罩着他。”
林德生作为老三,上有受长辈看中的大哥,下有受宠的弟,他在其中有点泯灭于众兄弟,所以已经佛系了。
反正他和他老婆有自己的产业,在林家也有股份,钱财不缺。
现在有了孩子自然要考虑以后的发展。
而孩子跟着大姐家的两个孩子,等于抱到金大腿,他有什么不愿意的?
没有看到他因为娶到好媳妇,现在他爸、他哥有大事决定也会知会他一声。
虽然就是走一个过场,可是以前可没有人和他,这就是改变。
而家里更加不用了,三太太一系被打压得都抬不了头了,其他人更加不敢对他们不敬了,还要讨好他。
这段时间他在林家的日子过得舒服极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个好大姨子。
现在他尝到甜头,自然希望他的孩子过得更舒服。
而且他观大姨子前途远不止如此,大姐夫事业也越来越好。那么让孩子们从培养感情就很重要了。毕竟孩子如果没有感情牵绊,比他妈和大姨子的关系弱多了,有事他大姨能使力帮忙?没有看到大姨子连亲生父亲都不管呢。
想到这里,林德生讨好道:“老婆,辛苦你了。要不要我再给你找几个菲佣或者保姆照顾你?”
他的主要业务都在广省,且前段时间接了林家房地产新项目,前期必须他去盯着,就没有空照顾他老婆了。
黎琳摆摆,道:“不用了,家里有霞姐,目前她照顾的很好,等到了后期有需要的话再。”
完就去浴室洗澡了。
***
翌日,黎琳一大早就跑到隔壁去玩,等两人单独有空了后,她低声对黎想道:“大姐,罗氏彩妆估计破不了产了,对不起,没能帮上大姐夫。”
黎想笑道:“没事,商业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再破船还有三千钉呢,罗家姻亲又多,能融到资也正常。”
又好奇道:“谁给融资的?”
黎琳冷笑一声,道:“还能谁有这么大的能力?林家呗。大姐,你不知道大嫂干了什么事,真是离了大谱。”
“她竟然以把大哥的私生子接回林家上家谱户籍为由,换了大哥的支持。”
港城果然还在封建社会。
也不知道她大嫂怎么想的,私生子正式入了户籍,以后可是会和她两个儿子挣家产的。
为了注定破产的罗家,值得吗?
黎想:电视的港女多飒,可是豪门女人硬是跟外面的世界不一样。
黎琳继续吐槽:“罗家其实得了融资也坚持不了几年,现在互联发展太快了,还不像线下租金那么贵。谁去逛街?”
“等过几年她又拿什么去换林家的投资?搞二房回来吗?啧啧,也不怕膈应。”
“不过林家本来就有二太太、三太太,儿子有样学样正常。”
这时正好林德生走进来,立即喊冤道:“老婆,我从来没有娶二房的想法,你别把我和林家其他人想成一样。我是接受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早就和封建思想划清界限了。”
其实他这话的也有道理,林德生从毕业后就来到内地了。老爷子给他加担子才让他开拓新市场的,可是他又不是傻子,当时内地一片荒芜,很多人犹豫不定,谁愿意来?
不过是老爷子怕他和大哥争权夺利,就把他流放了。
谁知道内地发展这么快?反而便宜他了,然后还娶到一个好老婆,这就叫因祸得福。
再他也没有假话,当年他憋了一口气,想干出点名堂出来,让那些笑话他的人后悔。
要想融入到底,自然要了解当地的政策、风俗习惯。
至于土老帽包二奶的习俗,他怎么可能降低自己的档次?
季燚:
他竖起大拇指道:“林生牛逼。”
这人狠起来连自己亲爸和亲哥都怼,是个人才。
林德生谦虚道:“大姐夫,过奖了,我要向您学习。”
季燚故意惊讶道:“学习什么?”
林德生认真道:“学习听老婆的话,第一,老婆的话总是对的。第二,如果错了,参照第一条。”
然后恭敬问道:“大姐夫,我得对不对?”
季燚:
看着屋里众人目光灼灼,尤其他的战友们。
他刚刚出去就是接江城战友们过来看孩子的。
谁知遇到一个憨憨的三少爷呢?
再看看她媳妇似笑非笑的样子,立即挺直站正,大声道:“对,非常对,以后就这么办。老婆满意了,家里才和谐。”
林德生灿烂一笑道:“我听大姐夫的。”
话音刚落,战友们笑疯了。
有个黎想看起来很熟悉的人哈哈大笑道:“班长,你也有今天!想当年,你都不带正眼看人的。”
另一个也道:“队长牛逼!”
季燚摸摸鼻子,故意怒道:“可以了啊,给我留条底裤。”
然后就给黎想介绍。
叫班长的是季燚国防大学的同学,叫队长的是下连队时的战友。
黎想听到李子阳的名字,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好。”
李子阳坏笑道:“嫂子,对我有没有印象?几年前的江城联谊会上,记得吗?”
黎想突然想起来了,她唯一一次参加的联谊会,的确有几个帅兵哥哥,高艳红当时还相中一个,不过没有下文。
随即想到那次联谊会以后,她和季燚才联系频繁了。
突然想到什么,她斜瞥季燚,然后问李子阳:“你通风报信了?”
李子阳双击掌,赞扬道:“嫂子就是聪明,当初班长可是急得睡不着觉啊。”
“起来,我算是你们的媒人,对吧,班长?”
季燚勾住他的肩膀,嬉笑道:“对,所以我非常感谢你,过来吧,我给你一个感谢大礼包。”
完勾着他往外走。
李子阳嘴巴不服输道:“班长,你都退役快两年了,一定打不过我了,为了面子你喝上一瓶二锅头,我就放水怎么样?”
季燚冷笑道:“打打就知道了。我需要放水?瞧不起谁呢?”
其他战友起哄着一起出去。
看着他们的背影,林德生羡慕道:“大姐夫朋友可真多。”
而且看起来关系比亲兄弟关系还好。
他突发奇想道:“老婆,到时候孩子的户口就跟着你一起上吧,如果是男孩就像大姐夫一样送他去当兵。”
港城没有参军资格。
而林家兄弟情注定要参杂季燚,孩子以后不在港城的话,肯定和堂兄弟关系也不好。
可孩子总得有自己亲密的兄弟朋友吧,看到大姐夫和他的战友们,他觉得当兵真的挺不错。
黎琳故意道:“女孩也可以当兵。”
林德生犹豫道:“女孩子养成仙女好看吧,不过老婆你自己做主,到时候只怕你舍不得。”
黎琳哼哼两声,道:“你想的太多了,就凭你港城的身份证,你的孩子没有资格参军。”
林德生立即道:“那我把户籍转过来?我们一家人一个户口本?”
黎家一家人先前落到北京,后来黎鑫结婚,把他的户口迁出到江城。黎母要跟儿子,也一起迁过来了。
户口就剩下黎想和黎琳两人。两人结婚后也都没有迁。
黎琳看林德生要随迁,立即高兴起来,道:“行,我们抽空去迁户口。”
又问她姐:“大姐,你过几天把户口本给我,我把我的户口迁出去吧。”
反正她在北京也有房子迁户口容易的很,总不能把林德生和孩子的户口还落在她大姐的户头下面吧。
况且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拆迁,有时候是按户头来的,虽然她不会贪她姐的钱,可是人多事情也多,还不如把户口迁出来。
记得以前卢萍还曾经抱怨过要是黎鑫不把户口迁走,不定能分点钱。弄得大家很不愉快。
虽然豪门世家的林三少爷看不上那点拆迁款,可是人心难测,还是不给大姐添麻烦了。
黎想看看林德生,见他期望的性子,点点头,道:“好,我一会找给你。”
林德生喜笑颜开,道:“好,老婆,我现在打电话回去让人去办。”
等林德生走出去后,黎琳想起卢萍,疑惑道:“大姐,卢家人没有过来?”
他们和卢父卢母住这么近,关系也不错,左右邻舍都过来了,没道理卢父卢母不过来呀。
黎想也有些奇怪,道:“可能有事吧,不过也无所谓,我们又不挑理。”
这是季母端着一碗鸡汤,走进来笑道道:“想想,刚炖好的鸡汤,味道挺不错的,你快趁热喝。”
季父有工作,呆到黎想出院就回北京了。季母舍不得孙女们,主动留下来了。
不过有范姐和宋姐在,也累不着她。
黎想接过来放在床边桌子上,下床慢慢坐下来,喝了一口,笑道:“妈,你亲自熬的吧,六湖的鸡汤味道,好香。”
黎母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道:“想想舌头还是厉害,对,我按照六湖里面的炖的。你爱喝,我下次还炖。”
今天来了很多客人,季燚就留他们在家里吃饭,阿霞一大早就出去买了一大堆菜,早早准备起来。
季母没事,就下去帮忙,结果竟然炖汤了。
黎想领她的心意,笑道:“谢谢妈,辛苦你了。”
季母美滋滋下去了。
黎琳偷偷和她姐咬耳朵:“你婆婆看起来不错啊。我婆婆,啧啧,就是封建太太的作风,听人她以前还让我大嫂站着给她布菜过呢。”
后来被林老爷子取缔了,要不然她敢叫她布菜,她就掀桌。
估计也是发现了她的反骨,所以她对她一直不咸不淡的。不过她也无所谓,她又不靠着他们林家吃饭。
黎想听着林家和港城其他家族的八卦,真是叹为观止啊。
晚上洗漱完上床后,黎想和季燚了罗家的情况。
季燚点点头,道:“我知道,不过也支撑不了多久,除非林家持续输血。不过即便林家大少爷答应,林老爷子也不会答应的。”
然后信心满满道:“罗家迟早是我的。”
黎想笑道:“好,我等着你成为港城豪门的一员。”
又和八卦了黎琳和她的港城豪门二三事,也许季燚进军港城后就能用到了。
季燚也明白这道理,所以听得很仔细,还和黎想探讨下八卦背后的会。
黎想得口干舌燥,季燚讨好的给她递了一杯水。
又看看时间,道:“媳妇,很晚了,下次再聊,反正也不着急。”
黎想的确有点累了,她还在坐月子,身体元气还没有恢复,是该睡了。
睡觉前,她道:“妈来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回六湖。你不如找一天有空的时候带着她回六湖看看外公、舅舅他们。”
“我在家里有这么多人帮忙,你别担心,去住两天吧。”
今天她熬了六湖的鸡汤,肯定想家了,只不过因为她在坐月子,估计才不好意思。
季燚有些犹豫道:“可是你身体还没有恢复,等你坐完月子再吧。”
黎想闭着眼睛,道:“我没事。等我坐完月子了,妈就要回去了吧?到时候也不定有空回六湖。”
那倒是,他妈私底下告诉他,想想做完月子她就回北京,她挺担心他爸的。
他爸年纪大了,一身的病,他妈担心也正常。
季燚想想道:“好,那明天我和妈商量一下吧。”
商量的结果就是三天后季燚开车带她回六湖。
黎想坐月子期间,搬到江城的黎三叔和季三婶知道她生孩子就找了一个周末带着黎果、黎朵两家人也过来了。
不过黎三叔和季三婶除了年纪大些,倒是没有什么变化,性子还是那么耿直。
他们来给了糖糖和甜甜红包的,正好他们的孙子和外孙女都过来了,黎想就想还回去,结果黎三叔三婶一看红包里的大笔金额,立即就不愿意了,非不要,还这是黎想看不起他们。
黎想没办法,只好换成了不显眼的衣服鞋子,都是孩子能穿的。
这是她先前准备好的回礼之一,就怕遇到黎三叔这样讲究的人。
黎三叔三婶不认识牌子,看着很普通就收着了,
黎果和黎朵想这衣服的钱和先前红包的价值差不多,就被黎想瞪了,反射性闭嘴。
至于两人的媳妇、丈夫,自家孩子受益,自然也不了。
讨论间,黎想知道黎三叔和黎三婶现在就在家里接送上学的孙子,有时候帮帮外孙女。
黎果、黎朵比黎想提前结婚好几年,如今孩子都上幼儿园了。
黎三叔道:“其实孩子们上学就在区里面,你三婶一个人接就可以了,我们准备去找个事情做,挣点养老钱。”
“我们年纪也不算大,还没有六十呢,总得干点活,也给果果和朵朵减轻点压力。”
“城市生活太不容易了,一出门就要钱,坐在屋里不干活,水电费物业费还得交。其实农村更容易生活,我们种香菇、木耳也能挣不少钱。”
“可是孩子们孝顺不让我们回去,我们也总不能腆着脸让他们养老吧。”
黎想点头道:“那是实在话,不过朵朵和果果也是关心你们,在江城生活方便,大山坳村那边光出山就得一两个时,太不方便了。”
他们年纪也大了,随时一个头痛脑热的可能就是大事,六湖医疗水平和江城相比差远了。
“你们还是在江城果果和朵朵身边,他们也放心一些。”
又调笑道:“而且这是你们应得的,你们好不容易把他们送出大山,就该他们回报你们了。”
黎果和黎朵异口同声道:“想想姐得对。”
黎朵劝道:“阿爸阿妈,我们的话你们不听,想想姐的话用还听吧。你们就安心住下,也别去找什么工作了。找来找去都是保洁扫地的,又累工资又低,何必呢?我和哥哥多加一些班钱就挣出来了。”
黎果附和。
季三婶嗔怪道:“你们现在也困难,房子还贷着款的,孩子也马上大了,哪里不需要钱?再我们还没有老到走不动路的地步,我和你爸身体好着呢,不动身体一天难受,还不如去动一动,顺便挣点钱。”
黎想其实理解他们的想法,儿子女儿不,可是媳妇、女婿呢?总不能让他们家庭吵架。
况且伸要钱,以黎三叔和黎三婶的自尊心也非常难堪,还不如自己挣钱自己花。
黎果还要劝,黎想沉吟了一会,道:“朵朵,我觉得三叔三婶的也有道理,他们一向勤快,让他们待在家里休息,他们也坐不住,还不如干点活,心里也踏实。”
“这样吧,我有个主意,你看我这边范姐、宋姐要专门照顾孩子们,平常我们也没有时间做家务,不知道三叔或者三婶愿不愿意过来帮忙?一个月工资三千,可以吗?”
“当然如果有超出你工作范围之内的,我会另外付钱。”
季三婶吓了一跳,道:“这么多钱?这可使不得,我去外面问过了,保洁的工资一个月差不多也就八百、一千的,而且果果工资一个月才两千五。”
“不行,这么高我做不来。”
黎果的媳妇却有些意动,他们夫妻俩工资加起来才差不多四千,公公婆婆一个人就能三千,两个人岂不是六千?那她工作什么?她可以专门接孩子呀。
正想话,黎果狠狠拉住她,瞪了她一眼,自己的老婆是什么样子,他哪里不知道?不过是见钱眼开,可是想想姐很明显是念在爸妈的以前的扶持份上,现在想还人情呢。
他们可不能做这么不地道的事情。再以前他们读大学时,放假的时候就去琳姐的公司,可是挣了不少钱。
人不能贪得无厌。
于是他也拒绝道:“想想姐,您这就是在给我爸妈送钱呢,江城的保洁可没有这么高的工资。我们不能拿不该拿的。”
黎三叔点头道:“是这个理。想想,我知道你是好孩子,可是我们已经占很多便宜了,我们心里也有数。如果再拿这么高的工资,那我们还是人吗?”
黎想笑道:“三叔、三婶,我这不是随便开的。你刚刚也看到我这房子,面积挺大的,平常我请家政的话一次也得两三百块钱,这钱还不如给你们,我还放心。”
黎三叔反驳道:“也不是天天请啊,最多一个月四次,那也就一千块钱左右。哪里用得着三千?”
黎想笑道:“还有一楼的花园维护,锦绣花园的房子也是一样要请人。平常我们在家的时候,可能还要做饭。工程量不,挺累的,所以三叔、三婶这份工作可不轻松,你们也考虑一下。”
话到这个份上,黎三叔和黎三婶已经有些心动了,他们农村人最不怕劳动了,在家里他们也是一天擦三遍,家里干干净净的。
黎三叔想起儿子儿媳妇天天为钱吵架,他的确需要一份工作。
于是咬着牙,拍板道:“好,想想,我就厚着脸皮答应了,你放心,我们一定把你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黎想笑道:“好,三叔和三婶可以换着来,这样也可以换着休息了。”
工作时间动,黎三叔知道这是侄女看在以前的面子,才特地开出这么好的条件。
于是更加感激了,道:“好,想想,三叔还是沾了你的光啊,不过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照顾你的房子的。”
“对了,琳和鑫也住着不远吧?到时候我们一起打扫吧。”
黎想还没有话,黎琳开口笑道:“三叔,不用了,我家里有个保姆,你要是抢她的活,只怕她要哭了。”
黎三叔哈哈笑起来,道:“好,我可不能抢别人的活。”
看看时间,他起身道:“想想,我们来了这么久,饭也吃了,天也聊了,就不打扰你了,你快休息吧。”
就要带一大家子回去。
黎想也不留他们,道:“三叔,三婶,你们在家里安排一下,我这边不着急,随时都可以过来。”
“好,好,没有问题。”
黎想叫了几辆出租车把黎三叔一家人送回去了。
黎果、黎多住在一个区,各回各家。
黎朵冷笑着对丈夫,道:“你看着吧,回去我嫂子绝对会和哥哥吵架的。”
黎朵丈夫拉着她的,笑道:“你就别插你哥哥嫂子的事情了,我们又不贪图爸妈的工资,就不要管了,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吧。”
黎朵喜笑颜开,道:“就知道你最好了。我们自己挣的钱花得才有底气。”
黎朵丈夫道:“当然,不过以前怎么没有听你有这么两个厉害的堂姐啊?”
黎朵丈夫是她的同事,结婚的时候因为黎三叔三婶怕麻烦黎想和黎琳,就没有告诉他们。
虽然黎想和黎琳知道后特地补办了贺礼,可是黎朵也只是告诉他是普通的亲戚。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黎想和黎琳。
“不过我总觉得你两个姐姐很熟悉,是不是是什么名人啊?”
黎想最近一年非常低调,而黎琳长期在还港城,国内的新闻没有采访也正常。
黎朵哼哼两声,故意威胁道:“对,我两个姐姐很厉害的,你要是敢对我不好,我就找她们撑腰去。”
黎朵丈夫做投降状,嬉笑道:“公主,奴才不敢。”
黎朵最后也没有她两个姐姐做什么的,不过黎朵丈夫有一天突然看到以前的新闻才恍然大悟。
难怪眼熟,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企业家富豪啊。
他媳妇后台果然硬。
***
黎果媳妇李琼回去果然立即了自己的想法:“想想姐别墅区都是有钱人,可以让爸妈都过去做事。一个做想想姐,一个让想想姐帮忙介绍一下,再不济让琳姐把她保姆辞掉,妈过去,那你们一个月可是比我们两个挣钱都多啊。”
“这样我们很快就可以还完贷款,不定还能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呢。到那时爸妈就可以单独住一间了。”
黎果目前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以前黎三叔三婶还能住一间。可是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李琼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单独住一间。
于是黎三叔三婶就搬到客厅折叠床上住,非常的不方便,这也是他们想找个工作的原因。
等他们有钱可以出去单独租间房子,这么大岁数了,晚年至少要住着舒服点。
因为这件事老两口对李琼很有意见,对儿子也是失望的。毕竟他也就反对两天,就不管儿媳妇了。他们能怎么办?难道让夫妻天天吵架吗?只能主动搬了。
可自己的儿子没有教好,他们管不了,只能受着。不过经过这件事,他们也不愿意把鸡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了,他们得为自己打算。
这才有了找工作一事。幸好世上还是讲良心的人多,以前种下了什么因就得到什么果。
可是儿媳妇是什么因?他们有点不明白。
算了,也懒得明白了。
黎三叔面无表情看向黎果,道:“你也是这个意思?”
黎果大声道:“当然不是。想想姐已经够帮我们了,我们怎么还能去麻烦别人?一次两次还行,麻烦多了就招人厌,何必呢?”
而且他一点也不想和想想姐、琳姐断亲,不定哪次关键的人生大事中就要求到她们头上,何必为了一点事惹她们不快呢?
“再我们都工作,孩子必须有人照顾,我们可没有钱请保姆。”
李琼皱眉道:“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千五,只有爸妈的一半,可以不用上班,专门带孩子。”
黎果恶狠狠瞪她一眼,道:“别净想这些美事,孩子从到大,你抱过几回?还想照顾孩子,你看看孩子要不要你?”
李琼一回头看到孩子钻进他奶奶的怀里,顿时生气了,就去拉扯,嘴里骂着白眼狼,吓得孩子嗷嗷哭。
黎果一把抓住她,失望道:“李琼,你要是不想好好过,我们就离婚吧。”
李琼被他的话,惊呆了,反应过来让去就挠黎果。
看着两个大人打架,黎三叔三婶吓得带孩子出去避一避。
给孩子买了汉堡,季三婶有些担心,黎三叔却笑了,看着她不解的样子,他解释道:“这也是好事,现在我们不能退,否则以后李琼尝到甜头,天天让我们去找想想怎么办?难道我们真让她去骚扰想想?”
季三婶脱口而出,道:“当然不行。”
这时她也明白了黎三叔的意思,就是趁这个会让夫妻俩想好以后的路。
要是黎果还不醒悟,他们索性回农村去算了。
黎果这次却是铁了心,李琼无论怎么闹,他都不松口。夫妻俩半个月没有话。
不过黎三叔三婶也不管,两人开始工作了,一人去一个星期,换着接孩子,也换着休息。
黎想从季三婶口中才知道黎果和他媳妇不和的事情,虽然季三婶得含含糊糊,可是她多聪明,仔细想一想,就推测出事情的原委。
她笑道:“三婶,其实我们区也好找工作,你们两个都可以过来。”
季三婶摆摆道:“想想,不用了,一个月三千足够我和老头子用了,要那么多钱也没有用。”
“果果那么年轻,让他自己去闯吧。我们老两口年纪也大了,总不可能补贴他一辈子,我们责任已经尽到了,我们问心无愧。”
就是舍不得孙子,前几天老头子了,等孙子再大点,能独立了,他们还是回去算了。这话她也同意。
老家的一砖一瓦都是他们搬回去、垒起来的,住得舒服自在。
黎想安慰道:“三婶,你和三叔是非常称职的父母,我和琳都羡慕得很。而且在我们心里,你们就是我们的阿爸阿妈,我们也愿意给你们养老,所以千万不要和我们客气。”
“如果你们改变主意,都可以过来我们区。你看我这房子这么多房间,你们也可以随便住。”
季三婶眼睛有些热,儿女的福气他们还没有享受到,倒是享道侄女的福了。
偏偏头,把眼泪憋回去,才笑道:“想想,我知道你和琳都是好孩子,我高兴地很。”
完起身道:“中午想吃什么?我去做。”
黎想亲昵地拉拉她的,道:“三婶做什么,我都爱吃。”
原主之所以能活到她来到,都是因为黎三叔教他强身健体,季三婶经常投喂她。
如今她有能力,拉拔一下他们也不算事。再老两口性子实在对她胃口,她很喜欢他们。
季三婶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拍拍她的,道:“好,我就去做。”
下楼遇到一脸嫉妒的黎母,她也一脸坦然。孩子时候不当慈母,孩子长大了还想弥补,想得美呢?
黎想正在改论文。
她身体差不多恢复了,孩子也有两个保姆带,她不用太操心,于是就把以前的能够公开的技术资料整理一下,写几篇论文,投到她老师主编的期刊上。老师审核后很快打回来让她修改一下,并建议她去投satrure,不过被她拒绝了。
她在这两本期刊上已经投了不少了,名气有了,自然该回报国内,尽一份心力,给国内期刊的权威性增加权重。
要不然权威垄断,在战时状态可是会起很大的乱子的。
听到这话,贺教授沉默了好久,随即叹气道:“想想,你比我想象中更优秀,能有你这样的弟子,我死了也瞑目了。”
这孩子不光学习能力、技术创新、科研带头出色,连战略眼光都好,且心智坚定,这样的孩子不成功谁成功?
华夏就是因为有无数的黎想才发展得这么快。
那么他们这些老东西也不能落后,是时候有华夏自己的权威期刊了。
黎想却想歪了,以为贺教授身体不舒服,忙着急道:“老师,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瞒着我了?我给李师兄打电话吧。”
李君在青大任教,离贺教授家里非常近。
贺教授哭笑不得道:“没事,没事,每个月学校都让医生过来体检,能有什么事?我就是打一个比喻。行了,你快点改论文吧,争取早日刊印。”
“到时候不定会引起动力届的轰动的。”
黎想这次的论文是关于燃气轮联合循环蒸汽流场改进分析,从理论上对燃气轮效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这可是最近十年的重大改进,也许会促进联合循环组的应用。
可黎想不相信他的话,特地问了张教授,确定没有事才放下心来。
看到黎母上来,她扣上电脑,问道:“阿妈有事?”
孩子在楼下花园晒太阳,她上来了就是特地找她。
黎母一开口就有些阴阳怪气,道:“怎么,我自己生的闺女,上来看还要提前打招呼吗?”
黎三媳妇可没有听要提前打招呼的。
黎想皱眉道:“没事就去忙吧,我这边有事。”
黎母看她油盐不进,只好明来意,道:“想想,你帮帮你弟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