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 126 章
冷门专业工资不高,一般人都要养家糊口,没有钱怎么养?还得提高工资。
可这些事情不是她一个人能做到了,怎么办?当然要找组织,他们需要后备力量。
郑组长也有些头疼,道:“莫材料和动力,理工科很多也是这样的情况。要么学成以后考编考公了,工资少点,但是工作稳定,时间充裕。”
“其实我们工资水平不算低,只不过总是泡在在项目组,随时准备出差,一出差几个月见不到家人,完全够不着家,这样一想又觉得工资有点低。”
黎想心有戚戚焉,她基本上就没有带过两个孩子。如果她能力一般,只靠上班拿死工资的话,又顾不上家庭,只怕她也会转行或者不那么拼命,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光是情怀能解决的。
而有能力的好多又奔着高工资,学术气氛浓厚的国外去了,国内可不就缺人了吗?
郑组长叹了一口气,道:“我们慢慢来吧。等我们gdp再涨涨,科研人员待遇和地位自然而然提高的。”
黎想却想起学术界气氛,沉默了一会道:“如果还像现在的学术界,分派立阀,待遇提高了又怎么样?”
还不是乌烟瘴气?她的潜海航母项目不就差点被抢走吗?对方竟然还恬不知耻的让她把所有的资料交出来。
呵呵,还真把她当面团了,以为老师走了,她就是一个没有后台的可怜。
再她靠后台吗?既然他不要脸,她也不给脸,直接在一个学术会议上,撕下了那个团队的脸皮。
她不再藏拙,专业人士专业的问题解决,包括他所在的项目出现了问题,他毫不客气的把它指出来,至于解决方案啊,当然不可能给他。
而且她回头就重新编个类似名目立项,快速的解决了问题,然后用于项目中,他那个项目也就废了。
她一战成名,估计也因此入高层的眼,没有人再敢来抢项目。
可其他人呢?她可是听到不少龌龊的事,什么导师把学生的研究成果抢了,还不给人工资,每次听到这里,她恨不得把那些人脑子打开,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呀?没有能力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啊。
可惜目前她也只能影响动力学术界。
郑组长也想到了黎想的遭遇,安慰道:“现在不是慢慢好转了吗?你瞧我们现在特级刊物也有了,至少我们动力系统这一块不会讲什么派别吧,大家都很团结,一致想搞好这个行业。其他的行业大家也都在努力啊,会慢慢变好的。”
黎想也不想讨论这些烦心事,她还有一件事,关工和张伟都反馈了蒸汽管路隔热材料数据回来,看起来都挺不错了,不过她想亲自去看一下,出差需要向领导申请。
郑组长看了看报告,道:“以前我是听过这个材料的,而且不过那时候试验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以为放弃了,没想到这两年沈市材料所一直都没有转方向。行,你就去看一看吧,如果确定了能用,我们就用它。”
黎想起身道:“好,那我今天就走。”完风风火火就要走。
郑组长道:“先等一等,正好四号项目舰载在沈市开定型会,你就一起参加了吧。”
黎想愣了一下,道:“这么重要的会议,我只怕身份不够,我可以陪同您一起去。”
武器系统定型一般都是总设计师参加并拍板的,她目前虽然是副总设计师和副组长,可是资历在所有副总设计师及领导组中间是排最末的,只怕不能服众。
郑组长意味深长,道:“我们都老了,你得担起担子来,去吧,我相信你的能力。”
黎想愕然了,可还没有等他询问,就被郑组长赶出办公室了。她顿时觉得身上担子更重了。
深吸一口气,心道:不怕,总设计师本来就是她的目标,如今不过提前演练罢了。
回到办公室,她让金和沈市材料所联系,安排参观计划,最好能去现场看看。
金是个合格的秘书,很快就联系好了,黎想称赞了她两句效率高。
金忙道:“黎副总,是你名气大,只要把你的名字报出去,联系的单位都非常热情客气。”
又申请:“这次我和您一起过去吧,我虽然我不太懂专业的事情,但是我可以照顾好你啊。”
去年黎副总去琴岛基地,听竟然上场和人打架,得亏没有出事。可就这样她还被领导们批了一顿,她这个秘书太不合格了。
她自己也反省了好多遍,黎副总脾气好,事不多,还总发福利,她这个秘书别提干得多舒服。
可是她也不能太放肆了,该申请还是要申请,当然最终还是领导决定。
黎想看向她,道:“专业知识还是不能丢,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
金秘书自己不太懂专业的事情,不过她也是95大学动力专业出来的,要不然也不会挑选当她的秘书,开会记录、接听电话也是需要专业知识的。
不过她自己好像并不想在技术上有所成就,反而对行政比较感兴趣。人各有志,她也不勉强,等到了资历就放到行政岗去。
但当一天她的秘书,就不能掉链子。
金秘书忙道:“是,我知道了,黎副总,那我去给我们俩买票?”
黎想点点头,道:“好。”
这次她最多出一个星期差,所以带她去也没有没事。要不然和上次去基地一样,她呆了一个多月,经常在上舰,带一个秘书也没有多大用处,还不如不带,她自己还觉得无聊。
她又想了想,道:“等下,你去问问关工、张工和宋工,他们头上的工作着不着急?如果不着急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出差。”
宋工是一个女工程师,和黎想同专业,毕业于西工大,能力非常强,黎想想培养她做接班人,所以有会就会带着她。
金秘书立即道:“好,我这就去。”
能和黎想出差见世面,三个人自然愿意,工作忙的话可以加加班嘛。
于是一行人很快收拾好东西赶往场。
在飞上没事黎想就和宋工聊天:“宋工,成家了吗?”
如果她结婚了的话,按照单位习惯会向同事发请柬的,请吃喜宴。虽然不一定会请她,可是同事们之间八卦消息总会传到她耳朵去的。
而他目前没有听到相关的消息,应该就是她还没有结婚。
不过事无绝对,现在年轻都赶潮流,不定只领证不办酒席呢。
因为关注她,所以才想了解一下她的生活,也可以从侧面观察一下这个人的人品。
宋工全名宋楚是三年前进0的,那个时候黎想已经是副所长了,而且事情太忙,每年新进那么多员工,她也不可能挨个去认识。
后来挑项目组的成员,也都是各个部的部长往上报,宋楚只是其中之一。
她真正知道她的名字的时候,是在一次汽轮通流内部评审会上,她的思路很快,对动力系统也非常熟悉。
当初工程师们在纠结转子和隔板级数,一部分人认为静叶片和动叶片通道按照蒸汽流场扭度大一些,以减少叶片数量和级数。
可是有人却恰好相反,认为对方这种情况制造工艺困难,会缩短叶片的使用寿命。到时候会波及整个组而提前大修。
双方都争论不休,黎想其实心中已经有答案,但是她想了解一下内部成员,尤其是新人,加强储备人才的培养,所以就让每个人都一下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都是从已有的数据和经验出发,有利弊。
只有宋楚不光立足于现有经验,还从未来技术材料发展来看,虽然稚嫩,但眼光和格局让她在她的心中瞬间脱颖而出。
既然她有能力,她就愿意给会。
不过虽然她看好她,但是在项目组接触会不多,正好她和关工都在负责蒸汽管道这一块,于是就把两个人都叫上,也不扎眼。
宋楚第一次坐在这么大的领导身边,其实有点忐忑,没想到领导竟然还亲切的关心她的生活,她有些受宠若惊道:“还没有。”
随即保证道:“黎副总您放心,我不会耽误工作的。”
她今年三十了,其实最怕有人问她成不成婚,虽然很烦恼这样的话题,可是她也理解,女人一旦结婚再怀孕生孩子特别耽误工作,她怕领导也这么认为,对她印象不好,所以拼命的表决心。
黎想温和道:“知道,你的工作表现不错。结婚或者不结婚都没有关系,这是你个人的事情,只要你自己开心就行。”
宋工看着她温柔的笑眼,不知怎么的心里竟然有些酸涩,随即她心里唾弃自己,她和黎副总又不熟悉,怎么就把她当成亲近的长辈了呢?
不过她很感动,没有想到她父母都不理解的行为,和父母同时代的黎副总却能够理解。
作为黎副总的子女,应该非常的幸福吧。不过到底交浅言深,她也不想太多。
黎想又问了一些她家庭情况,等下了飞,她差不多也摸清楚了。
宋楚是北京人,独生子女,感觉性子有点软和,提及父母的时候眼神闪烁,恐怕和父母的关系不太好。
按照她的了解,北京土著经历过拆迁和华夏经济大发展,家庭经济应该都很不错,可是宋楚却不像被惯坏了的公主,反而有点像高知家庭重压下的儿女。
看来以后得多关注一下她了,这样的孩子不定什么时候就叛逆了,这么好的苗子她可不想毁了。
下飞后,她主动对宋工,道:“我们都是女人好话,如果有什么事情不方便的,你尽管来找我或者金,我会尽力帮你的。”
聊了一路,宋楚对传中的黎副总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是一个没有架子的性情温和的领导。
走在外面要是不她的职业,可能会认为她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可等交谈之后,却发现这是一种假象,气质娴静下她却有种睥睨一切的气势,她绝对不是养在家中的金丝雀,而是遨游天空的鸿鹄。
她心里羡慕:要是等她到了五十岁,能够也如此优雅有气势就好了,那她这一辈子活得也值了。
听到她主动示好,她鸡啄米一样,道:“嗯嗯,谢谢黎副总。”
接下来就是去沈市材料所,只是没有想到刚出场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是沈市材料群的人来接了。
黎想上车表示感谢,来接他们的潘工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他笑道:“能接待黎副总,我们荣幸之至。”
“黎副总,沈市很多好玩的景点,等办完事了,我带你到处逛一逛?”
黎想笑道:“多谢了,不过先办完工作上的事情再吧。”
然后看向窗外,感叹道:“沈市变化真大啊,记得我在两千年的时候来过沈航发动厂,那个时候高楼没有这么多路,也没有这么宽。”
她两千年过来沈航发,是和老师一起过来的。当时沈航发在研发燃气热动力设备,请老师过来指导。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沈航发已经是华夏发动的大哥了。
“是啊,沈市变化是挺大的,应该整个华夏变化都挺大的。我们是生在好时代呀,听我爷爷奶奶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肉呢。”潘工笑道。
一路笑笑很快就到了材料所,材料做的工程师们在实验室里面为黎想一行展示了它的性能。
然后又现场演示高温工况下的数据。
黎想很满意,不过实验室的情况和实际应用又不一样,所以第二天他们又直接去了沈市飞制造厂。
正好车间有架维修战,黎想一行重点看了下发动上的隔热材料,果真如同试验报告,即便大修,材料也没有多少损坏,而管道也保护得很好。
黎想心中有了决断,只能回去评审会通过就可以定货了。
刚看完,就见一行人走进来,领头的直接走向黎想,黎想一看,乐了,竟然是熟人。
她上身握,道:“陶工,我还准备和你联系,看你有没有空见见老朋友呢。”
陶工乐呵呵笑道:“黎副总,你这是假话吧,要是真有心思来见我,你来沈市之前就应该联系我了。”
黎想忙道歉,道:“是我的错,我本来想陶工您太忙了,不想打扰您呢。”
怕陶工又要阴阳怪气,忙道:“陶工,我们今天过来是看这个隔热材料,不知道您那边有没有什么建议?”
陶工看着发动上的材料,道:“这个材料在同等隔热材料中间是最优秀的,我这边有从开始使用到维修的相关数据,黎副总,可以带回去做参考。”
黎想大喜过望,道:“那就太谢谢陶工,错了,瞧我喊错了好几次了,现在应该叫陶副总了。”
陶工也升职了,目前是舰载的副总设计师。
陶工也不客气,嘿嘿道:“同喜同喜,走吧,去我办公室聊聊?而且快中午了,我请黎副总你们吃中午饭,尽一下地主之谊。”
陪同的材料所邓副所长急了,道:“陶副总,我们已经和黎副总好了,饭店也定了,中午由我们材料所招待。”
明明是他们材料所的,客人怎么进了飞厂,就变成了飞厂成了地主了?
这是想抢客户?
陶副总瞪他:“老邓,又心眼的不是?我和黎副总可是共事好长一段时间了,总得有个先来后到吧,再我们两家的业务又不重叠,我不会抢你客户的,放心。”
邓副所长才不相信他,两家单位隔得不远,谁不知道谁啊。飞厂的人最会反客为主。
黎副总和她的徒弟材料后起之秀张伟在行业里面是鼎鼎有名,平常他们忙,又不在沈市,压根没有多少交流的会,现在他们来到他们所,他们岂能不把握会?
眼看两人要吵起来了,黎想忙打圆场,道:“邓所长,陶副总应该找我有点工作上的事情,我暂时先去他办公室讨论一下,中午我们再一起吃饭。”
黎想开口了,双方都给他面子,于是黎想一行人去了陶副总办公室,邓副所长就先去饭店等候。
到了办公室了,陶副总也不废话,拿出一个飞模型,道:“听这次舰载的定型会,郑组长不过来了,全权由你代表了?”
黎想挑眉道:“怎么,看不起我?”
陶副总忙道:“怎么可能?黎副总你现在就是动力系统的权威了,谁敢看不上?”
然后故意声嘀咕:“不怕被抢项目啊?”
黎想瞪他。
众人忍不住低声笑起来。
陶副总哈哈大笑:“这也是黎副总你的能力啊,我是想抢也抢不了,即便抢到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丢脸。这是夸你呢。”
“而且你放心,作为好朋友好同事,我肯定站在你这边的。”
黎想不想和他废话,道:“我只站对不站队。陶副总有事吗?没事我们就去吃中午饭,下午还有安排呢。”
坐在包间里八卦就算了,在办公室里聊天不觉得浪费时间吗?
陶副总忙道:“有事,有事,给你看看,我们概念舰载,符不符合你专项项目的要求?”
黎想潜海项目立项行业的人大部分都知道,毕竟这个项目差点被抢了呢。很多人盯着也正常。
办公室里的人,除了宋楚,其他人都是专项组的成员,对项目非常熟悉。只不过舰载设计师只有杜工,他还是主攻无人的,后来看实在没人就兼顾舰载和其他型了。
当然其他的人有空也会插一脚,毕竟他们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天马行空,大家就发挥想象力呗。
张伟和关工一看陶副总拿的舰载模型,眼前一亮,这个概念和黎想提出的概念有些类似,是目前设计中最接近的一款。
黎想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然后递给张伟和关工,笑道:“设计非常新颖,技术指标也都非常厉害,当然最厉害的是陶副总!”
完竖起来大拇指。
陶副总压住心中的忐忑,故意装作点儿郎当道:“那我有没有资格加入你的专项组啊?”
黎想吓了一跳,她虽然想挖一个舰载的设计师过去,可是也没想挖飞厂的墙角啊。
陶副总和她年纪差不多,如今是飞场的高管,很明显是作为飞厂未来领导培养的。怎么能参加她的项目组?
可如果陶副总保留飞厂的工作,不去海市的话,光靠电话或者视频未免太麻烦了,而且新设计本来就讲究灵感和团队精神。
其实她心中还有打算,等五号项目结束回到单位,她争取把这整个团体带回江城。
而陶副总的身份就有点不合适了。
可是众目睽睽之下,她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含糊道:“陶副总这样的专家,我们求之不得呢,不过项目组都在海市,随时要开会,你这也不方便啊。哈哈,等你方便的时候,我们随时欢迎。”
陶副总意味深长道:“黎副总,这跟你的,要是我真去找你了,你可不能不认账。”
黎想心道:飞厂敢放,她就敢收。只怕他没有办法过去。
陶副总收回概念,这是他看了一些部分专项组的资料自己设计的,不过看黎想的脸色应该是不符合她要求的,还是资料太少了,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看整个潜海项目的面貌。
宋工看他们谈得热火朝天,有些坐立难安,这是她能听的吗?她又不是专项组的成员。
正想偷偷的出去,金拉拉她,声道:“好好的听,黎副总都带你进来了,你怕什么?”
黎副总是个周全的人,如果宋工不能听的话,早在外面就了,既然带她进来了,那肯定是她能听的,宋工也太老实了。
宋楚这才安心下来,竖起耳朵仔细的听起来。
黎副总的专项组她早就知道,很多人都想加入,她也不例外。只不过是她工作年限短,资历太浅,很多核心项目她都没有加入,哪有资格去进专项组呢?
不过她私底下偷偷努力,希望有一天黎副总能够看到她的成果,认可她的能力,到时候她再申请,应该是有会的吧。
虽然金的话她有点不相信,不过黎副总既然没有开口,那她就厚着脸皮听吧,可以偷学一些知识。
陶副总在新一代舰载,四号项目还是折叠翼,不过折叠翼模式不同,选择就不同。
比如有些舰载除了主翼需要向上折叠外,个别型号因为平尾大而宽,也会一并向上折叠。
另一种折叠模式,则主要为节省空间,主要把大型主翼进行后向后扭转式的折叠。
陶副总道:“上次你提过折叠翼飞的缺点。回来我们工程师也讨论过。的确翼反复往复开合,非常影响飞的整体构强度。进而影响舰载的最大抗过载能力和最大的安全抗过载能力。”
“这些没有解决好,又影响飞的综合战斗性能。”
“不过根据我们目前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性能,性格指标还是选择折叠翼最佳。”
又问黎想:“黎副总有什么建议?哦,我们就是朋友间闲聊,黎副总畅所欲言吧,我知道你懂得很多,就别藏拙啦。”
“放心,我不是那些心眼的人。其实你要来飞厂,我就把这个副总设计师让给你。我保证绝对没有半分怨言。我还挺想给你打下。”
黎想:
她真不是飞设计制造专业,只不过后世见的多,了解一些。罢了,既然陶副总这么诚心的问,她这个半罐子就荡一荡吧。
她笑道:“我就随便一,如果哪里的不对,陶副总你当笑话听一听就行了。”
陶副总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笑道:“放心,我知道,我们就是吹牛。”
黎想点点头,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陶总你刚才的对,按照我们目前项目的吨位,折叠翼是最优选择。”
“不过我们可以优化一下,比如可以在飞行员不需要就位情况下,设计成折叠翼折叠收纳模式,可以进行随时保障。”
“武器重载挂架能不能设计位于主翼面下。翼距离地面稍微矮点,这样保障人员只需要将弹药运输到位,就可以进行短距离抬升挂载”
国内目前舰载设计思路起源于苏国,放下折叠翼才可以进行武器挂载,战处于伸展状态才能进行保障。而待保障状态时,为了避免地勤人员放置飞冲突,又在固定位置划十字架停标注,战布置松散,保障特别费时间。
陶副总叹了一口气,道:“其实重型战太重也因为阻拦索技术限制,如果五号项目能够设计像黎副总这种技术指标的战,那我们航母舰队的战斗力肯定不可同日而语了。”
黎想笑道:“那就看陶副总你们飞设计师了。”
叫她国内的大型船舶设计该走华夏自己的设计道路了。无论苏国还是米帝都有各自的缺陷。
可惜现在时间有太紧迫,上面迫切的需要形成尽快战斗力,而不是花费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去验证新的概念。
时不我待,也是没有办法。
吃完饭,大家去材料所开了一个型技术交流会,这就是张伟的主场了。
隔热材料参观了三天,基本上很多情况都搞清楚了。
第四天她们就开始参加舰载的定型会。
有了陶副总先前的资料,再加上她能提供的动力支持,舰载很容易就定下来。
回到海市,黎想继续投入工作,然后抽会把宋楚调到专项组。
宋楚知道后听在宿舍里打滚,黎想一笑而过。
其实心里还有些感叹,以前潜海航母项目被称为异想天开,现在却有很多人都想加入,可见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
黎想这一忙快几个月了才有了空闲休假,季燚接到电话立刻飞到海市。
这次太长时间没有见面,他连逛街的话都不了,天天窝在家里,不让黎想离开他的视线。
黎想也累,索性由着他了。打了电话本来让甜甜过来的,谁知女儿异常贴心,道:“妈妈,你这次太长时间没有休假了,就好好陪陪爸爸了,他都快疯了。”
完吐舌头。
季燚在旁边冷笑道:“这个月工资扣一半。”
甜甜拍拍嘴巴,道:“叫你多嘴!”
眼看他爸面色不善,很快要挂了视频,道:“妈妈,不和你了,我要上班,等有空我去看你。”
黎想转身看向季燚,笑盈盈道:“真的快疯了吗?”
季燚眼底布满了红血丝,眸光火热,像燃烧的火焰,和他往日的清冷完全不同,沙哑着嗓子道:“本来觉得喝多了特别想你,可是酒醒了,好像和喝多了也没有关系,我还是疯狂的想你,我估计真疯了吧。”
明明他已经五十岁了,同龄的伙伴们都已经清心寡欲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特别想他媳妇,恨不得把她揉进怀里,好似他的感情越发炽热了。
朋友他像老房子着火,他知道他哪里是老房子?他一直都是一座燃烧的房子。
黎想看着她,心里有些酸涩,投进他的怀里,道:“傻子,我也想你。”
很快无声无息的热火包裹了她。
第二天,黎想早上晨练好,才上线,不一会企鹅号号和信飞信息都响起来。
她边看边问身边的季燚,道:“黎红霞怎么样?”
季燚上次要去六湖盯着。
季燚坐直,道:“黎红霞和他儿子真有问题,他儿子曾经问他一个同学叫张顺的人的接济,一下子给了十万呢。”
“我查了一下这个张顺他时不时的就跑去倭国搞技术交流,还经常受到倭国驻华夏大使的接见。所以大家都他非常有门路,黄俊也不知道听谁的,就找到他了。”
“张顺不光给了钱,还真问了黄翠的情况,听倭国那边答应让黄嫣回来。结果黄俊也许太恨他姐了,竟然让张顺把把黄翠也弄回来。”
“张顺答应了,估计用不了多久,黄家姑侄就能回来了。”
黎想眯眯眼睛,道:“这么容易?张顺的能量不啊。”
季燚搂住黎想,道:“媳妇,我觉得他们肯定是冲着你来的,不过你别担心,我会找人盯死他们的。”
黎想亲亲他,道:“放心,我自己会注意安全的。”
张处长一直没有给她消息,估计一直盯着呢。
回过头,她打开黎三婶的留言,咦?汪梅要离婚?就走到离婚的地步了?
再听下去,原来汪梅的婆婆嫌弃她生了一个女儿,还想让她再生一胎,可是汪梅在结婚的时候和他丈夫已经好了,她身体不好,夫妻俩只生一个。
没有想到才十年,他竟然反悔了。
汪辉和汪娟自然不干,他们肯定以自己妹妹的身体为主,就劝王梅离婚。
汪梅还想挽回,最不济带孩子走,谁知她婆婆从她丈夫口中去看过心理医生,就他是神经病,不停的辱骂她,还动了。
幸好汪辉和汪梅离得近,又是周末。每个周末他们都会让汪铭去汪梅家看姑姑和表妹,这不就被撞上了吗?
汪铭大伙子还是长进的,偷偷录像后,又把姑姑直接带走了。
然后他的婆婆一路骂到汪家,什么破鞋哦,又不下蛋的母鸡,连带着汪辉和汪娟也没有放过,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口口相传,区的人很快就知道了。
黎想听完后,皱眉找起汪娟的信息,她的留言还停在他工作的汇报上面,恐怕汪梅的离婚事情比她想象中还严重,
她立即拿起给汪娟打电话,那边很快传来了汪娟疲惫的声音:“想想,你放假了,要不要回来玩啊?”
黎想不想听她的套话,直接道:“梅的事情我知道了,你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受到伤害你?”
熟悉的声音,温柔的话语让王娟差点哭起来,他们汪家怎么都命这么苦啊?
不过她很快坚定下来,道:“没事,想想你别担心,我们能处理。”
她咬着牙道:“他们杀不死我,我就会变得更强大,他们伤害不了我。”
然后给黎想了汪梅的事情,得比黎三婶更加详细。
原来他妹夫家突然提离婚,汪家人不相信感情不和。汪梅和他丈夫最近两年都感情不好,为此汪梅还主动提出离婚,他都不同意,这会竟然开始逼人,绝对有问题。
于是汪辉和汪娟偷偷托人出去查,竟然查出了汪梅丈夫在外面找了个三,而三怀了孕,汪梅婆婆特地去查了,是个儿子,这不就回来逼汪梅了?竟然还想让汪梅净身出户。
真是狗血!黎想皱眉道:“我记得梅家的房子写的是她的名字吧?这属于婚前财产,你妹夫家要不到。”
听到这话,汪娟恨铁不成钢道:“现在不是梅一个人了,她加了那个渣男的名字,已经加了很多年了,梅竟然一个字都没有回家,可真是真爱啊!”
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