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A+A-

    居山先生笑了笑, 回道:"如今北地百姓的生活可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这里百姓能用双手换来衣食无忧,而这正是盛世来临之兆。当然如果是王爷一个人的话,未必会成为明君。因为王爷虽然赏罚分明, 但煞气太重,日后免不了喜欢动用武力解决问题,这样太过刑苛,也许会成为暴君。但您身边有王妃相伴,这些问题便都不是问题了。"

    营帐里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陶安然, 他倒是有些不知所措了。他眨巴着眼睛看向萧景瑜,一脸无辜。话题突然扯到他身上, 他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萧景瑜心里叹息一声,明白自己是被居山先生看出软肋了。王妃就是他的软肋,他只要开开心心地活在阳光下就好。至于暗地里的那些肮脏事, 不用脏了他的耳朵。

    萧景瑜目光锐利地对视, 回道:"先生倒是好眼力, 王妃性子纯善温软, 与本王的暴躁性子刚好可以中和一下。不过先生真的决定为本王效劳, 不改主意了吗?如果你现在改变主意, 本王依旧欠你一个救命之恩, 日后也会尽心报答。"

    居山先生摸了摸胡子, 突然问道:"诸位觉得君与民的关系该如何?"

    这不是单问萧景瑜一个人的,而是问在场的所有人。

    萧景瑜皱着眉沉默着没有话, 何征便先开口道:"古书有云,君者, 善群也。群道当, 则万物皆得其宜, 六畜皆得其长, 群生皆得其命。"

    为君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民众的表率,但也要担负重大的责任。

    居山先生点点头,没有话。

    萧景瑜见状道:"王天下,治万变,材万物,养万民,兼利天下。"

    为君者治理天下,要利民养民。

    居山先生还是只点点头,没有话。

    萧景瑜问道:"我们的回答不合先生的意吗?不知先生的答案是什么?"

    居山先生回道:"王爷和军师的答案都没有错。乃是礼治与明分使群的典范,只是老夫觉得还不够。老夫冒昧请问,王妃是如何想的?"

    陶安然虽然在一旁听到现在,但感觉他们谈的事情是与自己无关的。他只是个旁听人员。但现在既然问题问到他身上了,人家在等着自己的答案,他想了想还是做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曾在书上看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萧景瑜有些意外,能从王妃口中听到这样的答案,不由定定看着他,有些与有荣焉。不过想到王妃平日的行为,便觉得也是正常。

    居山先生像是终于找到知己一样,笑道:"是极是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正该是立君以为民。"

    萧景瑜回头道:"原来先生是这样想的。不过先生该知道,这样的口号早就有人喊出,但一直以来真正能做到的不过寥寥。毕竟历史上又有几个盛世。"

    居山先生止住笑意,道:"正是因为如此,这才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而老夫正是从王爷身上看到了这种希望,才会想要加入王爷麾下。"

    萧景瑜不免动容,回道:"先生高义。先生虽是为了见证盛世,但却是心系百姓,让人佩服。既然如此,今日萧景瑜有请先生担任府上客卿,此后便同舟共济,一起见证盛世来临。"

    居山先生行了一礼,回道:"今日天山天机阁严真前来领任客卿一职,承蒙王爷厚爱,此后自当尽心效劳。"

    如此主臣相认,其乐融融。

    何征连忙来和新同事招呼,"老严,以后我们也算是同僚了,多多关照。特别是你还会算卦占卜,记得给我开开眼。"

    既然已经加入麾下,再称居山先生似乎有些太过客气,显得不亲切。于是萧景瑜想了想,解围道:"严先生的算卦占卜之术应该是有些限制,不能随便使用吧。"

    严真见何征一脸的求知若渴,无奈道:"的确如此。算卦占卜皆是因为有所求,才会存在。其中占卜更是不能轻易使用,若遇到气运强者会被反噬。不过算卦,倒是因人而异,偶尔能算出来。到时候自然会让军师见识到的。"

    何征点点头,正想,让他下次算卦时记得叫他。这时突然感到地面震动,似是有千军万马赶来,帐外有人欢呼。他想到什么,连忙道:"这肯定是朱将军他们回营了。"

    萧景瑜也是面上一喜,站起身来,让人去迎接他们回营。

    军营外的拒马被拉开,关卡一路放行,由着大军一路行进军营。安排士兵各自回营后,朱涛和身后的田途虎孙奋一起走向将军营帐。

    虽然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收到将军醒来的消息,但真正见到将军无恙后,朱涛还是双眼有些微红。他行礼道:"恭喜将军醒来。末将幸不辱命,此次破敌军进攻,更是残额纳吉部落,活捉其首领,斩杀放暗箭的人。"

    萧景瑜连忙拉起朱涛,以及他身后的田途虎和孙奋,道:"不用行礼,此次都亏了朱将军和两位校尉,身先士卒,大破敌军。各位的军功,此次一定送向朝廷得到嘉奖。"

    朱涛回道:"末将代其他人多谢将军。将军无恙,末将也就放心了。"

    不是陶安然敏感,实在是这句话他听得怎么有点怪怪的。

    尤其是萧景瑜也是一脸宽和地道:"朱将军辛苦了,你们先回去休息。有其他的事之后再。至于那活捉的首领,我去会会他。"

    萧景瑜那种亲切的神情,陶安然很少见他对别人露出过。

    朱涛和身后的两位校尉立即退下。行军多日,他们确实是累极了,现在简直是倒地上就能睡着。

    萧景瑜本想亲自会会乞可英,毕竟他是在额纳吉部落中了暗箭。不过营帐中的何征和严真不同意。

    何征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而且将军才刚醒来,不宜太过操劳。虽乞可英已经被抓住了,但谁知道有没有暗手。万一再伤到将军就不好了。这次属下去就好。"

    严真则是想着,既然已经投入麾下,那就该做点事情出来。这审问敌人,倒是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本事。如果他光不动,早晚那点救命恩情也会磨没。

    陶安然听他们一,也觉得有道理。萧景瑜现在还是重伤未愈,不能太过劳累。他也跟上劝的队伍,抓住萧景瑜的衣袖不让他去。

    萧景瑜被两人劝,都不及王妃抓住衣袖厉害。他无法,只好先留在营帐中修养,让何征和严真去审问一番,等着他们的结果。

    何征和严真连忙退下,一起去审问敌人。

    营帐中顿时安静下来,陶安然殷勤地给萧景瑜披衣服,给他倒热茶。从吃过早饭后,就没见他歇息过,重伤未愈就要操劳。陶安然满是心疼。

    萧景瑜享受着王妃的照顾,喝了口茶后,暖了暖身子后。他道:"然然,我之后派人送你回府。"

    陶安然听到,想都没想,就拒绝道:"不行,我不回府。我要在这里照顾你。"

    萧景瑜脸上满是高兴,但还是道:"我现在已经醒了,不用你再辛苦照顾了。而且军中环境艰苦,这里都是男人,你在这里畏手畏脚也过得不舒坦。不如回府去,好歹府里有火炕,不会让你这么冷。"

    陶安然满脸不情愿,不过他也知道萧景瑜的考虑是对的。他只好道:"你现在伤都没好,我等你伤都好了再走。而且你能不能答应我不要再受这么重的伤了。"

    萧景瑜轻轻抱住王妃,保证道:"好,我向你保证,以后一定会注意的。你不要担心。这次是我不好,让你受到惊吓了。"

    陶安然接收到他的保证才放下心来。虽然他知道这保证可能不太管用,但只要萧景瑜能记得有人一直担心他的身体就好。这样他也能多爱惜一点自己的身体。

    两人重回安静的气氛,陶安然有些没话找话地道:"我看朱将军好像很关心你。之前他回来听到你不好的消息时,眼泪直掉。你对他好像也和其他人不一样。"

    萧景瑜动作微顿,回道:"然然好敏锐。朱将军确实与其他人不同,按辈分来,我该叫他一声舅舅才是。"

    陶安然一脸愕然,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也没听人过。

    萧景瑜放下茶杯,似是陷入回忆一般道:"他是我外祖父一手提拔上来的。后来见他性子能力都不错,就被我外祖父认为义子。只是这都是私下里的事情,只有家里人知道,外人不知。外祖父病逝后,他便一直带军守在这西北边境。直到我来到这里,他便一心辅导我,让我掌管了这西北的镇北军。如果没有他,我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才能掌管这军队。"

    陶安然点点头,原来如此。怪不得之前看朱将军脸上慈爱的神色,他还以为看错了。原来是这样的关系。

    陶安然见萧景瑜似乎依旧陷入回忆的样子,这才想起,他的母亲外祖都病逝了。他没有外戚能够依靠,只能靠自己。尤其是未来必定会有的皇位之争上,他比萧景辞要少了外戚帮助。

    不过那又怎么样,他会一直陪在他身边的,不论结果如何。

    陶安然握住萧景瑜的手,传递着内心的想法。萧景瑜从过往的回忆中醒来,似是感受到这股温暖,对着王妃温柔一笑。陶安然也是回以一笑。

    这时恰好有光从外面照进来,映衬着王妃身上闪闪发亮,萧景瑜这一刻觉得他的王妃肯定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

    作者有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