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斜阳半照映红妆(17)
两个月后,乾庆帝的五十大寿即将到来。
各国使者基本上都到达了京城,住进了安排给他们的驿站里头。
只有移国的使者,没有选择住在驿站,而是自己租了个宅子住下了。
聃姝知道后,有些无语。
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有目的吗?
搞的这样特殊,不就是把别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了。
不过她也乐得见这些使者信心满满的样子,等到他们以为自己目的成功,然后把自己这尊请不走的佛带回去之后,就有得他们哭。
想到这样的场景,聃姝心情就十分的美好。
不由的,她就愈发期待乾庆帝的生辰了。
江绩最近很是高兴,因为李明珠有孕了。为此,他甚至暂时抛下了禾安,而每日都照顾着李明珠。
其实他们俩自从那一次闹了不愉快之后就没再同房过,大夫判断李明珠怀孕近两个月,所以这个孩子就是那一次有的。
李明珠虽然对江绩的感情越来越淡,但是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
她还是喜欢的,所以之前想的计划也就暂时搁置了,把目光放在了眼下保护自己的孩子上面。
江母也十分欢喜,所以时常到李明珠的院子里来看她。
只是江府里到底还是有人生了异心。
红袖本是良妓,一朝被李明珠带到江府的时候还是有些惶恐的,但是在知道江绩的心思,又被他特殊对待改名成了禾安,短短两个月,她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禾安自认有几分聪明,所以也暗戳戳地想要在江绩那得到更多的宠爱。
她本以为李明珠时不受宠所以才把她和另一个没什么威胁的人带到江府来。
可是当她看到李明珠有孕之后江绩和江母的反应时,她才明白主母是主母,妾就是妾。
她不过就是别人手上的玩物罢了。
于是京城里便有了风言风语——江状元恋慕和安公主,与左相嫡女夫妻不和。
禾安这事做的隐蔽,江绩和李明珠都没有发现这竟然是府里的人做的。
只不过最近因乾庆帝的生辰将近,所以那点风言风语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便消失了。
移国使者租借的宅子里。
移国的三皇子萧逸坐在主位上,听着下方随行官员的讨论。
只是这些人争来争去的话都没什么用,也没有想出能够使乾庆帝允许和安公主和亲的办法。
萧逸只觉着这些人真是没用,还一贯只会推卸责任,又烦躁的很。
“吵什么吵?这里吵就有用?难道吵下去和安公主就会自愿和我们回去?”
聃姝:确实,被你发现了。
众人被萧逸这么一喝,终于安静下来。
上头坐着的这位可是移国太子的有力人选之一,其能力也是有目共睹,所以这些人还会服气些,愿意听他话。
“殿下不知有没有好的办法,臣等愚钝,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是如果不能拿捏住和安公主,咱们接下来的所有东西都不好部署啊。”
“是啊,臣等无能,只能问问殿下了。”
萧逸转了转手上的杯子,眼神里带着戾气。
“哼,本殿下就知道你们这一个个的只会和自己人争吵,却从来不考虑该怎么解决问题。”
几人听完这话,都不敢反驳,只得谄媚地笑。
“你们知道庆元的左相李照明吗?”
“知道,可这和他有什么关系?难道……”
见这些人似乎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之后,萧逸点了点头。
“没错,那李照明是个有想法的,答应了本殿下,到时候会帮忙里应外合使得和安公主和亲于我,所以我们只需要配合就行。”
“这李照明可信吗?”
“可信,也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的家伙,一点蝇头利就把他唬住了,至于答应他的东西,到时候庆元属于我们移国之后,倒是可以给他一点甜头尝一尝。”
“殿下英明!”
底下人开始拍马屁,还鼓了几下掌。
坐在和安宫里看完了全过程的聃姝都想为他们的异想天开鼓鼓掌。
真是傻子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公主,荣喜公公来传话,皇上让您明晚生辰宴的时候与皇后娘娘一同前去。”
“嗯,月禾你去告诉荣喜,本宫知道了。”
“是,公主。”
月禾走了之后,聃姝拿出了自己的武器。
那是一把扇子,与她一同沉睡了许多年。
“阿黛,接下来的日子,就由你与九陪伴我了,这段时间让我带你去移国浪一浪。”
扇子兀自扇起了风,似乎在回应着聃姝的话。
聃姝笑着抚摸了一下阿黛。
那什么萧逸的算盘倒是得很好,她会去一趟移国,但不会是与他和亲去的。
和亲是不可能和亲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和亲的。
单身又香又好,犯什么去搞和亲。
倒是得把他们这些不怀好意的人头都给歪才好。
乾庆帝的生辰宴会办在晚上。
各国使者经过简单的检查之后,才进了皇宫办宴会的地方。
江绩作为左相的女婿,再加上平常做事还算不错,也好运的有了参加这次宴会的机会。
他入宫就意味着能见到和安公主,李明珠虽然不愿意,但江绩和李照明待久了,知道了自己岳父在做什么,所以腰杆子也硬起来了。
这次入宫,他确实有想要见聃姝的念头。
娶不到,他还不能想一想吗?
聃姝在进来时看见江绩时并不意外,只是她还没想什么,另一边一道饿狗一般的眼神更吸引她的注意。
她随意转过头去,就与萧逸对上了视线。
萧逸点了点头,仿佛刚才有那种眼神的人不是他一般。
只是他自以为掩饰得很好,殊不知聃姝对于人的各种欲望最是敏感,故而根本不相信他的伪装。
聃姝没有理会他的点头,而是随着宫玉柔走到了乾庆帝的身边坐下,送上了自己准备的礼物。
随着烟花绽放,宫鼓敲响,宴会便开始了。
歌舞升平,一派美好。
只是底下却藏着许多的暗潮涌动。
各国使臣开始进献礼物,萧逸没有急着站起来。
他在等待最后一个把礼物送上,然后顺水推舟提出和亲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