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
时间又是一晃而过。
已经到了腊月二十,豆花学的孩子们都放假了。
聃姝没了每日的课程,便专心在家研究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因为原主以前的名声和她这段时间的努力,县里的教育局已经知道了她在教育上的能力和想法,再过不久县里的教育局派来送支教老师的人,会顺便让她转正到公办教师上去,到时候就会有更方便去学习的渠道和拥有更多的机会。
才能让更多的孩子走到外面去看看。
对此,聃姝只觉得还不够,还得再多做一些实事。
只是现在是年底,那些人还没到来,还是先为过年做准备才行。
聃老汉对于过年开心得很。
这段时间两个儿子因为不知道什么缘故上工十分努力,挣的钱也比以前多,女儿也争气,写了一些文章拿了稿费回来。
再加上杨家赔了一部分钱,所以他们家也攒到了一些钱,足够给两个儿子提亲和结婚用了。
不过聃老汉用的主要是自己的积蓄和两个儿子上工攒的钱,聃姝给他的除了专门的养老钱,其他的聃老汉都是存着的。
不定以后女儿还得出嫁,这些钱就当是他这个当爹的先存着,以后留给她傍身用。
聃姝对他的做法很是无奈。
她也不是专门给他用来给两个哥哥娶老婆的,而是用来补贴家用的,可惜聃老汉倔强得很,什么就是不肯用。
只是聃姝也不好强迫他用,只能在一些别的地方补上,这样聃老汉在那些地方上面就不用多花钱。
在这样的事上面聃老汉也拗不过她,所以也就由着聃姝了。
就这样达到了一个平衡。
豆花村里老老少少都在准备过年,纷纷把家中的家具搬出来清洗,还把整个家里里外外都扫了一遍。
整个村子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与之不同的是,上海的有一些家庭气氛却有些凝重。
比如刘嫒嫒家。
“嫒嫒,真的要去那山村待上两年吗?”
“嗯,政策下来,没有办法拒绝,不过如果拿到回来的凭证,我就能提前回来。妈,你们不要太担心我。”
“是这么,哪有父母在女儿被下派到山村里能够不担心的啊?”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嗯,要注意离那些男的远一点,你是要回上海的,不能被他们绊住留在那里。不过如果遇到善良的女孩子,能交流就交流。”
“我都知道的。爸,妈,年过完之后我就要过去了,你们放心,豆花村那边还不算太过偏远,我要回上海还是有机会的。”
“好,我们都在家等你,也会想办法帮你转圜一下,少在那里待几个月也是好的。”
“嗯……”
刘嫒嫒脸上是一副乖巧的模样。
她的爸妈已经做了很多了,原本她是要在那里待上三年的,能少一年已经很好了。
不过她眼里还是有恨意在。
本来是另一个老师去豆花村的,但是那个男老师有关系在,而且学校也不大愿意,于是就把刘嫒嫒推出去顶替了。
刘嫒嫒把手上的筷子捏的很紧。
如果不是他,自己后来也不会在豆花村遇到那个恶心的男人。
不过没关系,这次她有防范,才不会着了道。
重来一次,她要改写人生。
豆花村之行是不可避免了,这次她得好好经营关系,才能避开一些曾经发生过的不好的事情。
原本在洗桌子的聃姝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望了一个方向,而后又漫不经心地继续洗着摆在院子里的桌子。
重生啊,有意思了。
她都不需要怎么动手了。
豆花村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年,这也是聃姝在这个世界里过的第一个新年。
她喜欢这样的烟火气。
和杨豆干离婚之后,对方就没再敢来惹是生非,倒是让聃姝有些无聊,只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教学上面。
她把以后改革的课本也看了一看。
如今正好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春风尚在经济特区吹动,还吹不到豆花村这样的地方来。
孩子们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也不能被一些从没见过的东西所迷惑。
所以聃姝决定,以后抓住自己出去学习的机会,然后以此为桥梁把那些新东西带回豆花村。
元宵过后,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学的时候。
正月十六,聃姝到学校里给学生们做报名登记,在登记之后,就叮嘱他们第二天记得来上课。
因为学生不多,所以几个老师只花了半个上午的时间就做完了整个学校学生的报名登记。
聃姝在收拾材料时,村部的广播正好播报时间。
“现在是上午十一点整,现在是上午十一点整。”
报了两遍喇叭才关掉。
离开了教室,聃姝看见了王绎龙。
她的第一反应是缠人精又来了。
王绎龙在她和杨豆干离婚之后就没有了顾忌似的,经常没事就来学校里找她,一些孩因此调侃他们,被她骂了几句才不敢乱话。
而一些大叔大婶也是在劝她多考虑考虑。
聃姝才不要。
且不她本来就不会嫁人,再者那王绎龙的母亲也不是好相处的,她才懒得去和这样不清道理的人交道。
她怕自己忍不住就动手了。
好在这次王绎龙不是因为私事来的,不然聃姝指定又要骂他一顿。
“三妹,县里来消息了,他们要给豆花学的几位教师公办教师的名额,还会送几名支教的教师过来。
他们一周之后就会到,你好好准备一下,这次村里要把你和另几位教师推荐给他们,尤其是你,大家最看好了,名额一定有你的。”
“行,我知道了,谢谢你来告诉我。”
“不要和我客气,这是你自己有能力所以才能获得的回报。”
聃姝笑了笑,没有再和王绎龙多谈,手上抱着东西就离开了豆花学。
看着她的背影,王绎龙叹了一口气。
三妹与他,倒是生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