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嘘寒问暖不如笔巨款
看完那些新闻,夏听翻来覆去在床上睡不着。
心里有点烦躁,却又深刻地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应该存在界限感的。
事件过去这么些年。
许肆也早已经不在松山镇生活。
他不提,哪怕她是老板,也不该过问。
就这样纠结到深夜,夏听准备去喝点水。
客厅里大灯已经关了,只有一盏夜灯柔软地亮着。
夏听拿了一瓶矿泉水,关上冰箱门。
书房的门关着,却没能拦住室内的灯光。
光线顺着门缝溢出来,在木质地板上投出浅窄的一道。
万籁俱静,夏听听到了书房里传来的,敲击键盘的声音。
夏听忽地就想起自己被曾洪吵醒的那个夜晚,她,以后非工作时间的业务就先交给许肆处理。
她拿着水,就这么愣住了。
所以……他这个点还在工作。
资本家不会于心不忍,但多劳多得的道理还是明白。
夏听想想许肆可怜的工资,夏听觉得,嘘寒问暖不如笔巨款。
正在书房里敲代码的许肆,这会还不知道,就在老板的一念之间,他被涨了20%的工资。
——
次日,番茄弹幕网ceo杨烁将会面地点定在了松山镇的一家私人茶馆里。
夏听到的时候,杨烁正在焦头烂额地电话。
见她进来,才声着「先这样」。
挂了电话后,杨烁笑脸迎接过来。
只不过那笑容太仓促,刚刚的忧虑还没褪下。
番茄凭借《慢生活》火了一把,账面上连月的赤字终于有所缓解。
趁着流量提高了不少,杨烁就趁热铁,算把之前弄到一半,因为资金问题停止的文旅纪录片继续拍完。
“怎么拍摄纪录片的事情还要ceo亲力亲为。”夏听落座,颇有些不解。
一般来,这种事情,直接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就可以了,ceo亲自过来多少有些大材用。
杨烁也是个实在人,直接开门见山。
他们就是个网站,刚起步也没两年,到处买版权就花了不少的钱。
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都崛起的今天,番茄弹幕的生存空间被无形地挤压着。
今年上半年,番茄弹幕刚刚进行了一波大规模的裁员。
《慢生活》的爆火,对杨烁来,简直是雪中送炭。
《文化旅人》立项时对外宣称,这次是番茄第一次自己独立做型的纪录片,以试水和宣传为主。
实际上是真的囊中羞涩,实在没有资金去请外包公司。
杨烁是品牌策划出身,就自己上了。
夏听了解完情况之后点了点头。
杨烁也不想多占用时间,表示既然是来聊自制剧的事情,就言简意赅,直接从这个话题开始。
一系列渠道和资金的问题探讨结束后,两个人终于聊到了题材方面。
“杨总有没有什么想法?”夏听问。
“最近市场上还是青春疼痛题材比较吸量。”杨烁递上来他们的调研结果。
夏听翻了翻,第一页都是一些青春疼痛文学的本子。
有些附着简介,夏听看了。
必有的高潮和痛点就是胎。
她掀了掀眼皮,自己当初投得资金确实不算多:“这个调查结果,也是你们考虑预算的后性价比最高的那个区间吧。”
杨烁推了推眼镜,算是默认。
这个价钱,也的确挺局限的。
然后他看到了在一旁记录的许肆,蓦地嘶了一声。
夏听搭眼看过去:“怎么了?”
“这位是您的助理?”
杨烁目光落在许肆身上,他黑色衬衫一丝不苟地穿着,虽然收敛着神色,但整个人看起来还是有种狠被斯文粉饰过的狠劲儿。
垂眼工作的样子是那种心无旁骛的专注。
这种感觉让他似曾相识。
毕竟有这种气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太少。
“怎么,你们认识?”察觉到杨烁略有深意的目光,夏听问道。
杨烁摇摇头,他想不起来。
那种感觉很浅,像是极偶然的一瞥。
只是因为这种特别的气质,才留下了比其他人稍显深刻的印象。
话题就这样继续回到网络剧上面。
既想压低成本,又要照顾市场的题材,显然青春剧是第一梯队的选择。
但是疼痛文学的题材,夏听并不想做。
杨烁以为她是对大方向不满,交涉道:“青春这个题材还是有共鸣的,我们是成本,除了这个就只能选择情景喜剧了。”
夏听指尖在策划案上点了点:“杨总的共鸣来自哪里呢?是恋爱、宿醉、架还是胎?”
见面之前,夏听也对杨烁有过大致的了解。
杨烁出身普通家庭,并没有原始的资本,努力学习,高考才改变了命运,念了全国top2的大学。
人脉就在这一年累积起来,为他后来从视频网站跳槽出来创业下基础。
面对夏听的问题,杨烁沉默了。
他的青春确实不是那样子,而是在一本本的练习题中,永无止境的大考里飞驰而过。
那个十七八岁时,暗恋的女生,也随着记忆模糊成很扁平的一个清清冷冷的影子。
“真实一点。”夏听:“能动人心的,只有真实。”
“那我来听听您的高见。”杨烁微微一笑。
现在的时间线,网络文学已经兴起。但ip作品的改编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
比如夏听穿进来的《逐梦》这本书就是当下的作品,但直到十年后才开始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很多桥段和立意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盛曜的影视部门会负责筛选,买下适合改编的网络。”夏听:“其实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精品,篇幅不长适合改编。”
“最主要的是,有读者基础。”夏听喝了一口茶:“读者基数在那里,只要我们选角贴脸,不魔改作品,就不愁收视。”
杨烁蹙眉不语,面色很是焦灼为难。
毕竟这是其他视频大站都没走的路子,他这破站开天辟地,属实是一步险棋。
而且自家网站的经营状况确实由不得他犯险。
是,和影视作品是两回事,隔行如隔山。
做得好就是一张响亮的名牌,做得不好,就连之前网站二次元圈地自萌的基调都要被影响。
但这个坑位夏听已经买下来了,且之前《慢生活》给番茄弹幕带来了利益。
虽然资金是夏婷婷投的,但风险确确实实是他在担。
网站的经营状况不好,他就也豁出去了,里子面子都不要了。
“如果夏总可以考虑一下投我们公司的话,这一切不就水到渠成了么。”杨烁坦言:“我们提供平台,盛曜提供内容,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夏听入股,盛曜和番茄风险共担。
在杨烁看来,这是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