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chapter 49

A+A-

    薛裳枝闻言调侃道,“看来文娘子是躲桃花躲到这里来了。”

    文娘子幽怨看她一眼,“这件事还不都是因为你。”

    薛裳枝觉得十分冤枉,也不能什么事情都赖到她身上来吧。

    幸好这时候曾静德解释了来龙去脉。

    这件事还和当初那位到臭豆腐摊子上吃油炸虫子的贵公子赵公子有关,这位赵公子看起来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富家公子,实际上另有身份——

    他是长安城顶顶有名的词人。

    这位赵公子擅长写词,而且他写的词流传度很广,只要学过字的人就没有没读过他的词的,其通俗易懂,多用俚语,“凡井水处,皆歌赵词”就是的他。(1)

    此外,他写词的频率很高,吃饭写,睡觉写,失眠了也写。一天写两三篇那是洒洒水,如果灵感来了,七□□篇是常事。

    这次他吃了油炸虫子和臭豆腐惊为天人,又在心里对和薛裳枝那场偶遇念念不忘,翻来覆去文思泉涌,提笔写下《卜算子咏臭豆腐》,《鹧鸪天油炸虫子》等几首词,一经问世莫名其妙走红长安。

    薛裳枝听到这里已经晕了,连忙道,“等等等等,你再一遍,他写了什么?”

    曾静德耐心道,“《卜算子咏臭豆腐》,平生臭味知君少,偏爱此物骄。(2)这不是重点,倒是这词传唱出去后,时常有人到店中写诗词留念的,有人见文姑娘长相颇美,就争抢着为她写词。”

    薛裳枝恍然大悟,原来她家店竟然不知不觉变成网红卡点,她笑着对文娘子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让他们写呗,你也忒含蓄了些。”

    文娘子恼羞成怒道,“这也还怪你,客人们都我人称臭豆腐西施,这些人便要写什么咏臭豆腐西施的词来,我远远听了几耳朵,像什么素手翻盐酪,赏臭入兰台。若是这流传千古了,你让我怎么活啊。”

    薛裳枝尴尬地咳了一声,转移话题道,“这样该多多谢谢这位赵公子才好。”

    曾静德点点头,“那就送些吃食去吧。”

    薛裳枝摇摇头,“这怎么行呢,人家什么样的东西买不起,就赏玩个雅趣。这样吧,文娘子你替我去清吟班中请些拉琴唱曲的歌女们来弹奏这几首词。”

    这个时代的词和现代的流行歌曲差不多,既能吟诵也能弹奏演唱,勾栏中的姑娘们就常爱喜欢名人给自己写曲,以提高身价。而自己作的词能被歌女们传唱,也被风流人士们认为很有面子的事情。

    文娘子不甘不愿点了头。

    薛裳枝逛了半日街,随手买了些好玩的玩意儿,然后在一家店中订做了一个特制的食盒,准备装好一攒盒后作为生辰礼物送给何良君。

    等回宫之后,薛裳枝便把买来的玩意儿分给伺候她的宫女们。

    她宫□□有四五十余人,贴身宫女有六位,其余有扫洒的、负责洗衣服的、伺候饭菜的、做刺绣活的,零零总总不计其数。

    碧茹当初是随意拨调的宫女,年纪不大,经验也不如其他人丰富,林嬷嬷就让她暂且当二等宫女伺候左右。另有名叫翠微、翠荷的大宫女两名。薛裳枝所住的广阳殿本是跟着御膳房一起吃,但昨日姜太后就吩咐让广阳宫可以单独开灶,所以又从御膳房中调来几个厨子。

    吃晚饭时,薛裳枝想到这茬,特意去自己厨房看了看,只见厨房中烤着惯常的胡饼,还有炙菜等等。

    这年代里贵族的两件套就是这两样,炙菜就是残缺版的现代烧烤,简而言之用饼下烧烤,若是不喜欢吃纯胡饼,那就用胡饼夹烧烤肉片或者烧烤素菜,或者胡饼上不撒芝麻,改撒花生粒等等,吃法多样。

    薛裳枝不喜欢吃胡饼,便道,“今晚做点其他的做主食。”

    厨房的人见到公主亲自来指点,诚惶诚恐跪在地上询问,“其他的有肉羹和豆羹,您要吃哪样?”

    薛裳枝寻摸着,豆羹和肉羹估计就是豆粥和肉粥?

    她随口道,“一样来一点。肉也别炙了,做个水煮肉片得了。”

    铛头们点点头,连忙去清洗豆子等,苦着脸准备满足这位殿下的愿望,为她煮一锅肉。

    一位年轻的铛头鼓起勇气道,“殿下,这肉用水煮骚臭难言,您还是改吃些别的吧。”

    旁边一人听完连忙拉住他衣服,觉得他不要命了,还敢和堂堂公主顶嘴?

    薛裳枝一开始就料到这些人的态度,无奈道,“你做,我。”

    水煮肉片是一道川菜,和水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以辛辣、麻辣著称,薛裳枝几岁时跟着父母一起去外地游玩时,有幸吃到真正用白水煮的肉片,差点成为毕生阴影,直到长大后吃到正宗的水煮肉片才算得救。

    铛头按照薛裳枝所选择里脊片下锅过水后片成肉片,然后是调佐料。茱萸是薛裳枝让碧茹从昆阳观带来被特殊手段处理过的,有辛香料姜蒜等,因缺少辣椒油色不够红润,薛裳枝就让加入少许紫草调色。

    烧得滚烫的热油泼在佐料上,滋哇一声一股浓香爆裂开来,然后撒上适当的芝麻和葱花等,一道香喷喷的水煮肉片就做好了。

    厨房的铛头们眼睛都看直了,他们也是学了多年厨艺的人啊,竟然从没见过这种做法。

    薛裳枝笑道,“可学会了?”

    年轻铛头愣了一下,用比之前殷勤得多的态度道,“学会了,多谢殿下。”

    薛裳枝让人把一釜水煮肉片和羹端上来便准备吃饭,此时却听见有宫女通报道,“二公主殿下驾到。”

    薛裳枝目光在火辣辣的水煮肉片上凝了一会儿,恋恋不舍道,“请她进来。”

    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吃饭是不礼貌的事情,但薛裳枝实在不想辜负美食,便只在这里等了,等二公主进来,她便热情招呼道,“你赶得巧了,不如过来一道吃些东西。”

    宫女们见此机灵地拿来筷子和饭碗。

    二公主微微一愣,但还是有礼貌地在她对面跪坐下来。

    二公主名叫薛青青,是姜太后的第二个女儿,她和家里人全都不亲,包括自己亲母亲和亲弟弟,在她眼里,三妹妹的母亲玉太妃和自己亲母都差不多,反正都是一年只见两三次的人,所以这次听自己长姐回来了,她也不甚在意,完全当作寻常事对待了。

    只是昨日晚上,平日日理万机的母亲突然来她宫中与她促膝长谈,让她多去长姐那里坐坐,和她聊天,不要让她觉得被孤立了。

    无可奈何的薛青青便选在今日下午过来,因她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和薛裳枝的,下午赶了巧了可以用吃饭的借口早些离开,只是没想到薛裳枝竟然这么早就要吃晚饭。

    她坐下后看了一眼釜中红艳艳的辣汤,并不知道这是何物,但又不好意思开口询问,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在碗中喝了。

    薛裳枝只是转头拿东西的功夫就听见一阵惊天动地的呛咳,转头一看,二公主脸色通红,用手帕捂着嘴唇瞪着水煮肉片。

    薛裳枝诧异道,“我明明吩咐不要放太多茱萸,竟然也这么辣吗。”她完用筷子夹了一块,水煮肉片肉质滑嫩,味道鲜美,带着一点香辣的气息美味到极致。

    可是算起来,口味只算是微辣。

    她归结于古人不太经辣,便招呼二公主道,“若是太辣,我就让人给你装些开水涮着吃。”

    二公主刚要拒绝,却想起母亲让她别孤立薛裳枝那些话,拒绝到嘴边变成了答应。

    水煮肉片用水涮过就失去了原先的味道,若论起优点来,只是够香而已,二公主在心里和炙肉对比一番,觉得各有风味,但这盆肉片还是稍逊一筹。

    又吃了底下垫着的豆芽、蔬菜等,倒是更合她口味。

    等薛裳枝吃完,二公主看着锅底终于忍不住问,“这汤汁……你不喝吗?”

    薛裳枝被问懵了,这简直和人家去店里吃麻辣火锅问要不要喝火锅底料一模一样。

    她纠结道,“如果想喝也不是不可以。”

    二公主忽然明白了什么,尴尬到红脸。

    二公主连忙转移话题,对薛裳枝道,“起来过两日就要外出踏青,今年的踏青宴是我主持操办的,若是姐姐愿意的话,也可以同我一起。”

    这也是姜太后的意思,一来让薛裳枝多多露面刷存在感,二来也是让她长见识,没有真的让她帮忙的意思。

    薛裳枝十分好奇古代踏青,也不知和现代春游是否相似,就点头道,“我帮什么忙?”

    二公主这就被问住了,想了半天想到最简单的一件事,“您帮忙选场地和准备糕点吧。”

    场地就那么几处,只要和姜舅舅好借别院就行,而糕点每年都是从宫外一处老字号店里买来的,怎么都不会出错。

    薛裳枝兴致勃勃点头,准备到时候也要去野外看看有什么稀奇的植物采摘回去做菜。

    她想着就看见坐在对面二公主温和客气的笑容,忽然想起外间对她的传言,有她飞扬跋扈的,也有她面目丑陋的,可是近距离接触下来后才发现,这位妹妹倒是脾气很好又很温柔的模样,也不知到底是传言有错还是她表面功夫做太好。

    作者有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