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chapter 59

A+A-

    这个时代的米糕一般是整米浸泡入饴糖后揉捏成块状,撒上桂花瓣、荷花瓣作为装饰,和米饭的味道没有太大区别。

    而薛裳枝的米糕则是用特制做法做成的发糕,取大米浸泡后磨成粉,加入陈饭发酵,成品发糕蓬松柔软,白净可爱,香甜松软,又因为薛裳枝家传秘方除去了酸味,最适合口味挑剔的客人。

    这个客人指的就是温景和,奈何他本人一点都没觉察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盯着米糕沉吟道,“倒是好看。”

    薛裳枝无奈道,“没加花生,也没有干花,你可以放心吃了。”

    温景和看了她一眼,十分矜持地用筷子夹起米糕,口口吃起来。

    虽他没点头也没一句赞美的话,但吃糕点的速度已让薛裳枝明白他的意思。

    不过半刻,温景和已经把盒子里的米糕全部吃光了,还文雅地用手帕擦干净手指。

    薛裳枝意识到这位温景和和她上辈子见过的还是不一样,总归更有气度些,气势也更能唬人。

    薛裳枝问道,“还要吗,林嬷嬷那里应该有些奶茶的。”

    温景和摇摇头,“不用。”

    等回了宫,温景和突然派人送了一个木盒子过来,薛裳枝开盒子一看,只见里面竟然放着一只精巧可爱,雕着飞禽走兽等铜球,也不知是什么东西。

    林嬷嬷见多识广,只一眼就惊讶道,“咦,哪来的熏球?这可是件稀罕玩意儿。”

    经过林嬷嬷解释,薛裳枝才知道熏球就是古人用来配香的器具,香芋放在正中心,不论里面的熏香球如何滚动,芋始终保持水平不会倒出,可谓匠心独具。

    可惜宫中并无会这门手艺的匠人,需得等下边几家人进贡才能享用。薛裳枝贵为公主,每月份例中只有香囊,没有熏球。

    薛裳枝在手中把玩这个熏球,笑道,“别人送的。”

    林嬷嬷以为是她新交到的朋友,便道,“那可得多谢谢人家。”

    薛裳枝摇头,“罢了,还是先想送什么吧,一般东西送给他总觉得拿不出手。”

    姜太后把位于端门旁边的英华殿拨给薛裳枝“开宴会”,英华宫位置非常巧妙,因它处于宫门旁边人来人往,所以不算位置好的宫殿,古往今来一直被用来当作歇脚之处。

    但薛裳枝要一座宫殿又不是真的想要开宴会,她只是想开奶茶店而已,因此此处反而成了最佳场所。

    英华殿殿内不算太大,有正殿和厢房,薛裳枝没有太多闲钱,就让人买了大量屏风把殿内一一分割开,再把其窗户处开了三个门,门上各有牌匾,彼此之间看不见其内情形。

    下人得了姜太后吩咐,只以为这是她要布置大殿招待贵女们开宴会的,不敢去质问她,于是英华殿轰轰烈烈的改造竟然没在宫中引起半分动荡。

    直到大约半月之后,英华殿改造完成,变成一家现代式奶茶店。

    林嬷嬷无意中看着英华殿的样子差点要晕过去,发抖问薛裳枝道,“您要在这里干什么?”

    薛裳枝非常坦率,一点幻想都没给林嬷嬷留下道,“卖奶茶。”

    林嬷嬷的老心脏快要收不了,她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听过有公主去卖奶茶的,这还是在宫里卖奶茶,若是传出去怕是要名留青史了。

    她苦笑道,“您要是想卖饮子去长安城哪里卖不好,要在这里卖,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薛裳枝挥手,“可是母亲已经答应了。”

    林嬷嬷愣道,“原来太后娘娘早已同意,那是多嘴,请您别见怪。”

    姜太后答应过薛裳枝给她个大殿,可没同意让她把英华殿开成奶茶店,这完全是薛裳枝钻了空子。

    一来她觉得聚众喝奶茶和开宴会没有太大区别,二来最近姜太后对她太好,让她有种不真实和荒谬感,总忍不住试探对方底线。

    薛裳枝想得很好,选个黄道吉日时开店,届时邀请贵女们入宫玩,顺道卖奶茶。

    但临到那一日,老天不长眼,竟然十分难得地下了暴雨,天气寒冷得很,丫鬟们不得不早早起来煮奶茶。

    此时的牛乳和羊乳价格大致相似,所以两种原材料都有选择,然后从西市上买来大量鲜茶叶,经过薛裳枝自己发酵后做成红茶。

    红茶装在粗纱布中放入牛羊乳煮沸,将茶味煮出,热腾腾散发出醇厚又甜腻的香味,飘扬在空气中,正适合这样略带凉意的天气。

    一大锅奶茶温在炉子上,再准备些料,就万事俱备,只等中午的宴会了。

    然而薛裳枝千算万算没算到她皇帝弟弟每天早上要开朝会。

    同为开会,这个时代大臣们比现代上班族惨得多,因为早朝在早上六点,但大家须得在四点时到达宫门外。(1)

    如此,臣子就要在半夜中起床,骑马或者坐车到门外,足等一两个时才能等到门楼上的钟鼓声响起。

    春秋日还好,夏天闷热难耐,有蚊虫叮咬,而冬天寒冷,冻得人难以忍受。

    这日恰好就是个冷天,大家吃过早饭在广场上跺脚御寒,此时不知从何处飘来一股浓郁的奶茶香气。

    人群顿时躁动起来,有人率先忍不住道,“好香啊,哪来的香气?”

    旁人瞪他道,“你傻问什么,自然是皇宫里有人准备吃早食。”

    这位询问的大人大约是个愣头青,或者是个吃货,有点委屈道,“可是饿了。”

    年轻人最容易饥饿,可他早在家中吃过早饭,于是轻声道,“想等下朝后去问问吃的什么早食,也想让娘子做给吃。”

    他的话勾起许多人肚子里的馋虫,其余人也跟着幻想起回家后该如何舒服躺下,再吃些什么东西取暖。

    与此同时,英华殿殿内的烛火挨个儿亮起,厨娘和宫女们匆忙又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碧茹催促她们道,“别多话了,动作也要轻些,外间还有大臣们要开朝会,不要搅了他们。”

    宫女们连忙点头,示意她听懂了。

    作者有话要:

    注:此处为符合文中逻辑有背景和数据的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