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chapter 63

A+A-

    刚才这两人就气势汹汹要砸了店铺,又不肯原因,现在想走就走,房娘子当然不肯干了。

    李玉灵在薛裳枝面前本有些心虚了,听到房娘这话,顿时火冒三丈道,“若不是你让人侮辱赵郎,我们犯得着这样吗。”

    房娘糊涂道,“赵郎是谁,我们怎么侮辱他了。”

    李玉灵怒道,“他随意作的词,你们竟然拿出来让歌女边弹边唱,这不是、这不是羞辱人吗。”

    薛裳枝被她这么一提醒才想起,之前似乎真有位姓赵的热心文人给写了一首词,好像叫什么《卜算子.咏臭豆腐》的,着实是位大好人。

    李玉灵接着道,“赵公子纵然文采盖世,也有偶然发挥不佳的时候,你们非得抓着这点不放,实在太气人了。”

    见薛裳枝还茫然,房娘只得拉着她偷偷解释了一遍。

    原来当初薛裳枝为了广告,就让人去楼里请了些歌女来弹唱这几首词。

    房娘以前就跟着薛裳枝学厨艺,而且她不止学厨艺,耳濡目染下学会许多广告方法。

    于是擅长举一反三、聪明的房娘子不止请人来唱,还编成简单易懂的曲儿,一边快板一边唱,就在门口唱,从早唱到晚,堪称洗脑神曲,连过路人也能唱上两句。

    薛裳枝:………

    薛裳枝艰难道,“你哼几句给我听听。”

    房娘哼唱起来,古人果真不少人才,这首曲就反复那么几句,跟口水歌似的,没什么内涵,薛裳枝就算想要解释也无从下手。

    李玉灵道,“怎样,你们串好供词了么?”

    薛裳枝回头看她,解释道,“其实我们有授权的,这是赵公子特意给我们店写的词。”

    李玉灵知道这是真的,但是依旧不大得劲,因为她和祝燕尔都是赵公子的粉丝,听过他如何风流、如何七步成诗的故事,对他有很厚的粉丝滤镜,如今看到他一篇写得不好的词被扒拉出来,就觉得心中不快。

    薛裳枝吩咐房娘道,“把赵公子的册子拿出来。”

    房娘闻言去了。

    当初赵公子就把写词的信笺寄到店里,被众人好好收起来。

    李玉灵心翼翼捧着信笺看了看,发现印章和字迹不是伪造的后十分无可奈何。

    薛裳枝便道,“若是能被更多人知道,名扬天下,岂不是也是一件好事?”

    李玉灵仔细想想竟然也是,只是她刚才太钻牛角尖,觉得不能让偶像丢脸,但赵公子怎么想的她还真不知道,万一赵公子就想要让全天下都读他的词呢?那薛裳枝岂不是帮了大忙?

    她有点不好意思,挥挥手准备离开,薛裳枝却道,“不妨坐下来吃点东西。”

    李玉灵看着菜单,迟疑道,“算了吧。”

    螺狮粉和臭豆腐的威名,她还是听过的,总有好事之人忍不住去尝,尝完又回来即兴发挥扯些有的没的,导致李玉灵现在闻臭就色变了。

    薛裳枝看出她担忧,就道,“坐会儿也行。”

    李玉灵和祝燕尔于是答应下来,李玉灵这时候才有些不好意思。特别是祝燕尔,她还为之前的事情难为情呢。

    李玉灵想起之前收到的书签,便声问道,“也不知你的茶室筹备得怎样了,若是你愿意的话,等开业时不如请我们去捧场。”

    薛裳枝正需要客人,便开口同意了。

    李玉灵想了想又问,“看样子你是第一次开茶室,也不知道有没有经验,倒不如和我们合伙开一家胭脂铺子,也好学习些经验。”

    是学习经验,实则是抬举了,李家胭脂铺是开了上百年的老字号,上一朝开到如今,拥有不错的口碑和名气,并不需要额外投资。李玉灵这么,只是为了上次的事情赔礼而已。

    薛裳枝不需要她这么昂贵的赔礼,便要拒绝,但看样子,她要是拒绝了,李玉灵还会送其他东西作为赔礼,思索后道,“也行,不如和茶室开在一起。”

    李玉灵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但能够收下这份道歉,她就心满意足了。

    有李玉灵的胭脂铺子加入,薛裳枝的茶室修建也更加完善,她把茶室设计成现代式的茶楼,窗户拆换得成更大的款式,又买来轻薄的纸糊在木格上作为窗纸。中央的大木楼梯被拆除,改成从外进入。

    这样一来,一楼厅堂就显得窗明几净,十分宽敞。

    不仅如此,薛裳枝还单独修了空屋子,作为雅间使用。

    这么大一家茶室开在闹市中,想不引人瞩目都难,更重要的是,有消息,这家茶室是宫里的分店,第一家店是开给宫里的大人们喝的,普通人竟然能够喝到同款,这样一来,岂不是他们和宫里大人没什么区别了?

    这个消息当然是薛裳枝让人给传出去的,卖包子的人整天走街串巷,做这些事情再简单不过。

    唯独碧茹看着两间屋子有些疑惑,不知这是拿来做什么的。

    薛裳枝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她这边一边筹备着开茶室的事情,另一边准备参加厨艺大赛,这时候温景和倒是来给她添事情了:他遣人给送了一套书来。

    这套书没什么出奇的,只是据是失传已久的菜谱,送来感谢她。

    薛裳枝拿着书就有些疑惑,因为她不太能看懂这时候的书,二则是因为她记得读书时,就有人告诉过她,如果喜欢一个人,就借书给他看,一来一去就熟了。

    不过她也只疑惑了一瞬,毕竟她和对方又不熟,没有一见钟情喜欢上她的道理。

    她把事情抛到一边,当作是自己的瞎想。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天气就转暖起来,此时天高气爽,气候温和,周围人也换上轻薄的衣衫。

    薛裳枝想到春季要吃的菜,就吩咐人去找一找有没有香椿。

    长安城中并没有,但出乎意料的是,薛衷听此事后让人照着形容帮忙寻找,结果在长安城外找到,满足薛裳枝想吃香椿炒蛋的心愿。

    香椿炒蛋作为一道名菜,自然有其独到之处,香椿香味扑鼻,口感嫩滑,最难的是要在恰当的时节吃,若是时令太早,香椿太嫩,太晚则太苦失去鲜味,只有谷雨之前的味道最好。

    常有话香椿“一箸入口,三春难忘”,其鲜美不可用常言来形容。

    听薛裳枝这么,其余人自然有了期待,结果不期待还好,一期待到晚食时薛裳枝就发现自己宫里多了几个人,全是来蹭饭的。

    二公主近来和薛裳枝熟多了,腼腆地朝她笑。

    而不知从哪摸来的薛衷脸上也挂着和她一样的表情。

    薛衷不好意思道,“听长姐这里铛头厨艺不错,所以来看看。”

    人家是皇帝,是一国之君,就算明自己来蹭饭的又能怎么样?薛裳枝只能无奈把人领进来。

    二公主进来后就发现,宫室内和之前见过的大为不同,箕坐的位置全部放上胡凳,凳子安置在很高的桌子旁边,十分奇怪。

    此外,有花格的窗换成无格窗,窗户上所糊的纸也不是一般纸。

    这样一来,房间内就明亮上许多。

    二公主不知道高凳的妙用,只以为这是薛裳枝的个人喜好,迟疑道,“上次吃过你这里的菜,十分想念,可否再让我尝尝鲜。”

    薛裳枝想到她上次喝辣汤的事情就好笑,道,“你不嫌弃就好。”

    倒是薛衷先坐在凳上,惊奇道,“这样倒是挺舒服。”

    又期待道,“不知晚食吃什么。”

    薛裳枝道,“有香椿豆腐,香椿炒蛋,锅包肉和酸菜汤。”

    可惜她得再清楚这两人也听不明白,毕竟没见过,只能一脸迷茫看着她。

    直到上菜后才能琢磨出些意思来,毕竟香椿的味道太过浓郁,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二公主和薛衷还是第一次第一次用这种吃法,米饭下炒菜,不由十分惊奇。

    这会儿已经有大米和各种米类,只是稻谷加工成大米工艺复杂,没有人会奢侈到吃纯米饭,而炒菜需要植物油,所以也不是常见吃法。

    薛裳枝见两人发愣,以为他们不知该如何下筷,就道,“怎么吃都行,我喜欢汤汁泡着米饭吃。”

    这两位天之骄子竟然一点迟疑也没有,跟着薛裳枝学吃汤泡饭。

    二公主还好,薛衷一连吃了三碗白米饭,喝了两大碗酸菜汤,直到侍人来提醒时才依依不舍放下筷子。

    他夸赞道,“之前二姐这里饭好吃,我还不大相信,现在亲自尝过,才知道所言非虚。”

    被人夸奖饭菜好吃总是让人高兴的,更何况薛裳枝这样的厨子,她开口道,“若是你愿意,天天来蹭饭也行。”

    薛衷作为一国之君,当然没那么厚脸皮,但是又比她想要的厚脸皮,因为他竟然想要带些酸菜回去。

    酸菜是大棚蔬菜里生产出的蔬菜,有些卖相不好的就被她收集起来,清洗后加盐腌在大缸里,到这时候正好腌好,能够作为调味品使用。

    不知薛衷作为皇帝,是不是没见过什么好东西,竟然十分稀罕这缸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