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嬷嬷
萧毓凝服软了,她想必也知道自己一味闹下去,最终太后可能真的会把她留在护国寺。
即便能够得到家族庇护回宫,也是元气大伤。太后执意要护,是没有人能挡住的。
能够保下母亲,砚儿已是十分欢喜,她本以为太后会拿住母亲,趁机牵制自己。
未曾想太后当即宣布道:“哀家本就心疼云贵人在宫中孤苦无依,还想着她出自顺妃宫里,顺妃也能多多照拂,没想到你这个做主子的竟然这般对她。
胡嬷嬷,喜福,今日起你二人便跟着云贵人,服侍她,若是再有这般仗势欺人的欺负了她,立刻便回慈宁宫来报。”
只见胡氏和跟随着她的丫鬟从太后身后走出,跟砚儿行了一礼。
砚儿一时也不知是感恩还是激动,赶忙跪下谢恩:“多谢太后娘娘垂怜。”
太后又训斥了萧毓凝几句,听着远处传来的佛音:“大半夜的扰了高僧们清修,真是罪孽。快散了吧。”
闹剧结束,众人也都离去。砚儿在禅房里紧紧地抱住胡氏,问道:“娘,你们是怎么遇上了太后?”
胡氏虽受了些磋磨,但看起来侯府也未曾亏待她。四十出头的她仍然还是举手投足皆有风情的美妇人。
胡氏也抱紧了砚儿,道:“自分别后,九便带着我们往佛堂处走去,没想到刚刚的动静太大,已然惊扰到了太后,我们在半路上遇到,太后一看我,便猜到了此事与你有关。起来太后也真是好心……”
“母亲千万别这么想!”砚儿赶紧断了胡氏,“后宫中没有人真的好心,太后这么做也只不过想让我和顺妃娘娘彻底闹翻,好帮着她巩固李氏的外戚地位。
娘,如今你是太后赐给我的嬷嬷,日后在宫中更是要心谨慎,万不可相信除了我以外的任何人。”
胡氏慢慢地点了点头,她在宫中也算战战兢兢生活了半年,这些道理也自然明白。
母女俩看着对方,流着眼泪。金兰、喜福、远子见状都退了出去,守在禅房外。闹剧平息了,自是无人敢扰,母女二人着悄悄话,一晃便到了天明。
一清早,便听到房门外有人敲门,砚儿还好奇是谁大早上便来,开门一看,才发现和尚就站在门前。
他笑着看向砚儿,拉着她的手便往外走,禅房人多眼杂,此时虽无人看到,但一旦出声怕是很难有人不发现。砚儿回头看着自己的母亲也跟了上来,这才放了心随着和尚往出走去。
待走到了没有人在的地方,和尚才回头道:“恭喜砚儿姐姐和胡姨母女团聚。”
砚儿一把揪住和尚的耳朵,听他「哎哟哎哟」开始喊疼,才道:“谁让你跟守卫讲我娘跑了的,你知道昨晚若是没有太后娘娘,我母亲会陷入什么困境吗?”
和尚还在叫痛,挣扎着从砚儿手中逃出,一边揉耳朵一边道:“不会没有太后娘娘的,昨日我送你回去时便看到了太后身边的刘嬷嬷偷偷跟着,她什么都知道,肯定早就做好准备要救你们了。要不昨晚也不会那么巧就遇上了。”
砚儿这才明白,和尚之所以昨晚突然出现在自己身边,怕就是知道了还有太后这一层助力,才想着赶紧让自己也能借着太后这阵东风救出母亲。
砚儿这才消了点气,知道自己是错怪了和尚:“好吧,我道歉,我不该揪你耳朵。”
和尚奶声奶气地道:“罢了,出家人不和你一般见识。今后你们在宫中也多多照顾自己。等我成为了住持,定会好好保护你和胡姨。”
砚儿不禁一阵想笑,而胡氏也抚摸着和尚的头,道:“那你可要好好长大念书,照顾好自己。”
砚儿看母亲和和尚俨然一副母子的模样,不由心中感叹,这也是一段善缘。
回宫的路上,砚儿与萧毓凝隔着远远的距离,仍然能看到她不满的神色。
无论如何,母亲已然救了出来,自是一件好事,回宫后砚儿也会想办法报答太后,甚至如果太后愿意,短期地归顺于太后也无甚不妥。
一回到宫里,祈福的闹剧自然就被太后一五一十转告给了皇上,母子俩不知道是如何的。
但太后懿旨很快颁了下来,虽没有明面上惩罚萧毓凝,却晋砚儿为嫔。
这样的封赏自然也是了萧毓凝的脸。对应位份的份例和赏赐很快也由内务府送到了钟粹宫。萧毓凝以主位的身份召砚儿前去问话。
“云嫔,你这样做,到底把侯府放在什么位置上?”萧毓凝问道。
砚儿不着急,假装糊涂道:“娘娘这话是不是没绕过弯子?臣妾晋升了位份,对侯府也自然是一件好事。”
萧毓凝重重地把茶具放下:“你少和我装糊涂?你身边的胡嬷嬷当真是个嬷嬷吗?还是你的母亲胡氏?”
砚儿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只见她虽是有几分惊恐,但也未表现得太过瑟缩。
砚儿也就放心了:“娘娘胡嬷嬷是臣妾的母亲,太后娘娘胡嬷嬷是她赏赐给臣妾的嬷嬷。娘娘觉得后宫里是该听谁的?娘娘的还是太后的?”
萧毓凝的话被顶了回来,她又拿出了侯府的杀手锏:“你别忘了,你母亲的卖身契,你们俩的罪奴底子,侯府都一应掌握着。”
砚儿笑了笑:“娘娘,如今您还单纯着呢。我已是皇上的嫔妃,胡嬷嬷是太后身边的嬷嬷,您拿着这几张纸,还真的觉得它们能派上用场吗?”
萧毓凝也不话了。砚儿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品着茶。
一反常态地没有主动离开,她在等萧毓凝的下招,萧毓凝坐在正中,一直没控制主动权的她气得脸色通红,见砚儿也不走,自己竟是先拂袖而去了。
宣儿扶着萧毓凝离去,顾妈妈和书儿也紧随其后,墨儿则是慢吞吞地走在后面。
砚儿放下茶杯,笑着道:“这顺妃娘娘,真是想拿捏住所有人啊。”
也不知道这话是给胡氏听的,还是给墨儿听的。砚儿笑着把茶一饮而尽,这才站起来往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