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A+A-

    楼兰

    大月氏位于天朝边界的西北方向,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每逢旱季或寒冬,就会向天朝边境进攻掠夺,以获得生存必需的粮草。

    大月氏有自己的语言,但却因为长期与西北牧民和边关将士交道,有些人也会天朝官话。

    楼兰使者听到传召,便自最下的一阶往上而来。只见他们头上插着羽毛,脚踩皮靴,衣物也多是兽皮和草编而成。

    这倒是新鲜,砚儿也从未见过大月氏人,细看他们的五官,似是也与天朝人不同,多都是鹰钩鼻,高高的鼻梁和深深的眼窝,皮肤也黝黑一些。

    使者上前行礼后,便呈上了来自大月氏的贺礼,名曰贺礼,实际上却是为了彰显大月氏归降的诚意,砚儿看到一箱一箱的金银特产抬了上来,杨渐也满意地看着这些。征服一个民族的快感让他不禁神采飞扬起来。

    又听大月氏使者操着并不标准的官话,道:“臣这次前来,还送来了我们大月氏最真诚的礼物。”

    罢便拍了拍手,只见四个高大雄壮的武士抬着一个铜制大鸟笼走了上来。鸟笼先是露出了个顶,众人已经是探着头想要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萧毓凝侧着身子往前看,问着砚儿:“不会是只老虎吧?”

    就见武士们已经抬着鸟笼走上了第一阶,里面并非是老虎,而是一个披散着长发、神色冷漠的大月氏女子。

    她眼神平静,也不四处量,只在鸟笼中站着,平视着前方。

    甚至武士们放下她时还有些颠簸,她也纹丝未动,更没有一丝慌乱的神情。

    砚儿回头看着杨渐,发现他也正认真地端详着那名女子。砚儿心想,看来这就是议和必然联姻,后宫又要多一个可怜姑娘了。

    此时大月氏的使者也介绍道:“这是我们大月氏的圣女,名叫楼兰,她是幸福和睦的象征,将她赠予天朝皇帝,也寓意着大月氏和天朝的安宁。”

    楼兰仍旧没有反应,砚儿看着她,心想哪怕艳如萧毓凝、纯如华嫔,整个后宫中仍然无一人能够比肩楼兰的美貌。

    她的头发也不同于天朝人的黑色,而是更偏向于琥珀红色,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黑宝石一样的眼眸,瘦削且精致。恐怕这样的美貌,无人不会折服。

    杨渐也是看得愣住了,一直没有发话。使者便又道:“皇帝陛下,圣女楼兰还是未婚处子,若您喜欢,便可收为嫔妾;若您不喜,她也善于占卜通灵,在宫中豢养亦有大用。”

    砚儿看着杨渐,见他显然着迷于楼兰的美貌,一时也有些心酸。

    果然与皇帝谈论男女情爱之事,是自己过于愚蠢了。杨渐盯着楼兰,缓缓开口道:“楼兰姑娘,你怎么想?”

    砚儿看着楼兰,见她一言不发,甚至像没有听到一般,便猜想该不会楼兰并不懂天朝话吧。

    就见使者开口道:“楼兰自幼养在我们大月氏的皇宫中,是圣洁无暇的圣女,从未受过外界的污浊,更没有所困于金银,自然不像我等粗鄙之人,通晓商贾言语和天朝官话。”

    砚儿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想,这使者的话看似是在吹捧楼兰,实则却也是贬低了天朝的言语。

    但杨渐却没有想象中的愤怒,而是和颜悦色道:“既然远道而来,也是一桩姻缘。便先安顿楼兰住在宫中,之后的事情便等楼兰学会了天朝话,朕再好好问问她的意思。”

    砚儿心中又是一阵酸涩,自己成为妃嫔原本就是杨渐问了自己的意思,而宫中只有自己一人,是杨渐心悦了许久,征求了同意,才纳为妃嫔的。

    而楼兰虽是貌美,却与杨渐一见,便让他如此倾心。原本在危难中互相保护的那一份感动和温存,此时想起来却那么苦涩和嘲讽。

    也许杨渐只是随手帮助了自己罢了,而自己只是人微言轻,才觉得一切都那么珍重。

    砚儿瞬间又觉得身体沉重了不少,但此时砚儿还不能离席。

    镇平侯府的人一定也注意到了萧毓凝和自己重新亲密了起来,若是此时不再与萧毓凝如影随形,怕又是会被人钻了空子。

    宴会上每个人都在着喜庆话,杨渐也和皇后、和楼兰使者谈笑风生。砚儿看着旁边萧毓凝一样落寞的神情,不由同病相怜了起来。

    萧毓凝看向砚儿,两人都从彼此的神情中读到了些什么,萧毓凝起身道:“启禀皇上、太后、皇后,云修仪有孕在身,怕是不宜过于劳累,臣妾先带着她回宫歇息了。”

    杨渐不在意地点了点头,此时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已经从鸟笼中被带出来,坐在一旁不吭声的楼兰身上。

    萧毓凝拉起砚儿,两人都往青龙台外走去。一如过去的很多个时候,两人逃离那些不愿面对的场景时。直到出了青龙台,两人许久都没有像如今这样并肩坐在轿撵上。

    萧毓凝搂着砚儿,慢慢道:“你又是何苦?那楼兰确实貌美,可你的脸色也未免变得太差了吧。”

    砚儿心中一团乱麻,她无措地靠着萧毓凝:“娘娘,若是你能完全理智,曾经臣妾承宠时,你便也不会那样针对臣妾了。从一同长大的朋友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陌生人来分享夫婿。在后宫中,对皇上动心便是最大的折磨。”

    萧毓凝的眼泪也缓缓落下,随着轿撵摇晃着往前走,萧毓凝的眼泪也落在了砚儿的手上。

    砚儿抬头看着萧毓凝哭泣,知道她心中只会比自己更加酸涩。砚儿擦拭着萧毓凝的眼泪,两人互相依靠着往钟粹宫走去。

    轿撵下,金兰与墨儿也一同往前走去。过了许久,墨儿才开腔:“从前我以为,人人对于娘娘都是工具,却不想娘娘真的对云修仪有着真情,这才格外不同。”

    金兰不答话,一旁的书儿看着墨儿,声道:“倘若换做是我,我也许没办法如砚儿一样。”

    楼兰的到来悄悄地改变了钟粹宫众人的心态,她像一个完全陌生而突然的因素,让众人不得不面对着后宫生活中自己不愿直视的事情——期待皇上的爱,本就是不幸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