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A+A-

    殿选(二)

    砚儿心中知道,太后肯定是不会喜欢杨渐的,但这个洛英是必然会进宫的,一开始要是就拂了杨渐的意思,后面再想要拒绝别的女子便会变得更加艰难。

    这也是为什么砚儿和萧毓凝商量再三,把洛英安排在第二批秀女中的原因。

    一方面前面的枯燥刚刚让杨渐不适,来一个洛英能让人眼前一亮。

    另一方面,洛英确实是这些秀女中容貌数一数二的,但论家世论才学都只能排在最低,听甚至也不识字,如此一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果然,太后虽然面上不喜,也没有任何阻止之意,洛英很顺利地被留了牌子。

    而下一轮进来的,则是砚儿需要特殊关照的人——颜梦舟。

    颜梦舟是颜家特意送了礼来讲明了要进宫的人,也当做是颜家为了胡府一时帮忙的回报,她是颜家旁支的嫡女,几年前选秀时因为有颜如玉便自然没有参加,如今颜如玉倒台了,颜府自然是需要新人继续抓住皇上。

    听完介绍,便听杨渐问道:“你叫颜梦舟?与朕后宫中那位颜贵嫔是否有故?”

    颜梦舟如实回答道:“臣女是颜贵嫔的旁族表妹。”

    杨渐有些不喜:“颜贵嫔在宫中是犯了事的,其族人再进宫,怕有些不合适吧?”

    罢便看向太后,太后最是守礼,恐怕杨渐心里想的也是由太后来得罪颜家。

    但由于先皇后和颜如玉走得很近,太后也总是见到颜如玉,并没有那么多的恶感,因此一时也没有开口。

    砚儿只好道:“颜贵嫔是颜贵嫔,她的族妹是她的族妹,若是因颜贵嫔而误了族妹,倒也是不太好。”

    话音刚落,就见颜梦舟的眼中噙着泪水,本就清秀白皙的模样上更是加上了一些脆弱和可怜,太后看了也心软:“云贵嫔得在理,皇上若是喜欢还是留用了吧。”

    本来杨渐看颜梦舟还不太顺眼,毕竟刚看了盛放的花朵,如今看这清粥菜,自然还提不起感觉。

    但颜梦舟一有眼泪,便显得格外楚楚可怜,杨渐神色又温柔了下来:“那便留用了吧。”

    萧毓凝在旁也不话,又是几轮中规中矩的安排,便有一个格外柔和的女子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她安静地站在那里,介绍自己时也是不慌不忙的语气,温温柔柔的声音就像是加了水一样。

    最重要的是,她的眉眼间依稀有先皇后的影子。这个姑娘叫李玥儿,是先皇后的亲妹妹。

    太后见了李玥儿也是格外的喜悦,却又带了些忧愁,李家想要往宫里塞人,想要重新再得后位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李家的姑娘多心中刚强,如同先皇后一般遇事喜欢硬碰硬,太后也是在宫中几经磨难才沉稳了下来,而这些后辈,就太后自己的话,是一个赛一个的不适合进宫。

    李玥儿温柔如水,杨渐也起了留用的心思,太后也没再什么,却听见萧毓凝疑问道:“先皇后仁德,后宫中人人敬仰,对待其妹自然是也要以礼相待,不知道皇上算给李妹妹什么位份?

    若是太低怕是不敬先皇后,可若是再高,也不能高了先皇后去,后宫众人对得好对得坏也都拘谨,不知道先皇后那般正直的人,会不会也不想其妹受了自己的这种庇护?”

    这话得在理,无论怎么对李玥儿好,都很难绕开先皇后,让先皇后之妹给自己和萧毓凝行礼,无论是她自己还是两人,都消受不了。

    但让先皇后之妹进宫就做个贵妃,超越后宫中的任何人,也显然是太过于照顾,反而有亏先皇后守礼贤惠的好名声。

    这话点亮了太后的想法,于是顺水推舟道:“皇上爱护先皇后,怕是也不能让她妹妹受了委屈。不如在宗室择一有出息的男子婚配,也算是对她的看重,也不委屈了这孩子。”

    李玥儿虽然让杨渐心中激荡了,但是几人的分析也都占理,杨渐想了想,便:“选秀婚配给宗室也是自古有之,先赐李玥儿花,在从宗室里则人婚配,到时候朕亲自赐婚。”

    砚儿观察到,李玥儿难掩失落,却也是行礼谢恩后离去了。

    选秀的殿选大约要选三日,每一日都有出色的女子,当然也有看了几批都看不出什么稀奇东西的时候,因着杨渐要顾忌朝事,所以也是时而参与,时而直接由太后和萧毓凝砚儿一同决断。

    而根据经验,太后这边选出来的人多是懂事知礼的文静女子,太多话都不行。

    而杨渐选出来的则都是能言善辩,性情明朗或柔弱,容貌妖娆或清冷的女子。

    殿选三日,最终能确定入选的除了之前定下的洛英、颜梦舟,还有来自民间和官家的女子各五人,共十一人入选,除了洛英特意定了封号为「绮」,其余人则都没有封号,由太后和萧毓凝砚儿商定位份。

    最后,夺得选秀最高位份的是太后中意的晋州节度使之女顾敏,虽是武官出身,却识文断字,举止端庄,容貌也俏丽,砚儿和萧毓凝感觉等到杨渐召幸之后,此女还会有些作为,因而也同意太后的想法,封为嫔。

    而颜梦舟以及其他三位官家女子则都被封为贵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京城中礼部尚书之女安晓,初见时竟然如同民间女子一般清新,没有过多的装饰,天然去雕琢一般,杨渐一看就十分中意,细细问来才知道竟然出身官宦之家,更是稀奇。

    太后也喜欢她出身礼部,知道必然是守礼之人,杨渐也中意她清新脱俗,虽是没有定下额外的封号,最后倒是太后直接给了个「雅」的封号。

    民间选来的女子以洛英份位最高,封为美人,余下的则是常在两人、答应一人、更衣一人,皆是最低位的嫔妃,虽是按照宫规,但压之意也十分明显。

    宫中最是势利,出身低的女子往往没有什么选择权。但其中除了洛英柔弱,还有一名唤景夏的女子格外美艳,甚至能与萧毓凝媲美,虽有萧毓凝和砚儿阻拦,但挡不住杨渐坚持留下,此女则被使绊子封为最低等的更衣。

    后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新一轮的斗争则从新妃嫔们正式入宫的第一天开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