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A+A-

    聪慧

    雅贵人本就是蕙质兰心,还没过几日,便听夏日炎炎,雅贵人在御花园的湖边戏水,她未裸露一寸肌肤,只是在湖边捧着清水洗脸,穿着烟粉色的衣裤,却是京中女儿家在家中时才会有的随意扮。

    这样的穿着上身着一束口灯笼袖薄衫,稍稍过了大腿,用一根丝质腰带系在腰间,下身则穿一宽松拖地的薄裤。

    京中女子夏日在家中有人的确会这般穿着,一方面是这样的衣衫比长裙轻薄些,随意性强,可以灵活走动,凉风也能穿过衣衫直接让人感受到清爽;

    另一方面,女子在闺中本就要比嫁人后更为不受拘束些,有教养人家虽然会对女儿的行为举止有各种要求,却也对这种偶尔的放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骄纵着一时的贪欢。

    对于杨渐来,这样的装束自然是稀奇,当他去御花园避暑,本是要与顾嫔一道在清风亭中赏景舞剑,却在路过雅贵人时被她这般奇异干净的扮所吸引。

    而当时的雅贵人更是发丝上挂着点点水珠,皮肤剔透地如同湖面一般,当时杨渐便看直了眼。

    虽是想和雅贵人一续,雅贵人却惊慌失措地跑掉,而杨渐在之后与顾嫔的玩乐中也自然魂不守舍。

    当晚一反常态,没有留下顾嫔一同用膳,而是找了个由头发了顾嫔,召了雅贵人侍寝。

    雅贵人可谓是抓住了最为关键的核心,景美人得宠,本就是因为下雨天时穿着蓑衣去接皇上下朝,那般的民间扮又是新鲜,又能够让皇上感受到她的质朴和大胆。

    如今雅贵人这一招算是更胜一筹。民间女子能表现出山野的烂漫和不羁,本是常态,除了景美人以外,其他的民间女子或多或少也能够有这样的时候。

    但是对于官宦之家出身的女子来,雅贵人这样的不施粉黛便已经如出水芙蓉一般的本就不多,而她又能够像闺中女儿一般天真娇羞,又能够像妇人一般含蓄委婉。自然是牢牢抓住了杨渐的心。

    砚儿明白,雅贵人并非是完全不明白争宠之道,而是一边想问自己讨教一二,一边也想在后宫攀得一个靠山。

    毕竟雅贵人的这一招,既不是自己指点的,却又融合了自己给出了关键信息。

    选在了皇上常去的清风亭附近,既不是他人的替身或者影子,又用自己的优势结合了皇上喜爱的特征。

    恐怕在侍寝时也是按照自己所的一般讨好皇上,展露情意,才能够一朝得宠,晋升为雅昭容,竟然直接越到了顾嫔之上。

    雅昭容虽是得宠了,却也没有忘本。从第一晚侍寝时宁可徒步走回蒹葭轩,也不愿遭受承恩车之辱,便能看出雅昭容是个有风骨、有坚持的女子,忘恩负义之事实在不是她能做出来的。

    每每有空,便要来未央宫蹭一杯茶喝,哪怕是砚儿已经给她送了一大包大麦茶,她仍然悉数退回,只是在自己那里总是得不到沏茶的精髓,味道差得太多,怕是浪费了好茶。

    砚儿喜静,又为了能够更多地接近国事,整日里多是看些典籍史书,除了陪圆圆和团团玩的时间,大多时候都过得枯燥。

    而雅昭容倒是识趣,虽然时不时来未央宫,却每次都正好能避开与孩子们一同玩耍的时间,来了也是在砚儿看书时在一旁喝着茶自顾自地翻看从前砚儿看过的话本,也不话,孩子们甚至都没怎么对她有印象。

    砚儿虽是喜静,时间长了也为雅昭容的这种分寸感而略微放下了自己的心防,由着她自由出入着未央宫,两人一起看看书,从无些别的交流。

    雅昭容也安静,不谄媚、不闲话,倒渐渐成为了砚儿宫中的常客,谁见了她都是自然而然的。

    在这深宫中,能够看得到萧毓凝家世繁华的人数不胜数,而能够明白背后砚儿操控棋局的人则寥寥无几。

    砚儿也抱着看戏的心态,想知道这些女子中究竟谁会先一步被雅昭容挤掉。

    砚儿也专心于阅读治国理家的书籍,只因为渐渐地,每日都有奏折的堆积,杨渐隔几日便要召砚儿去御书房一次,用杨渐的话,其他妃嫔都无法做到如同砚儿一般的聪慧。

    但砚儿心中明白,只不过是杨渐与她人在一起,只有心玩乐罢了。

    要雅昭容帮自己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放出了一个风声。

    雅昭容经常出入未央宫,难免有想巴结砚儿的宫人们向她身边的宫女太监问未央宫的情况,砚儿一松口,雅昭容便把砚儿教给自己的话通通都向外泄露了出去。

    宫内宫外很快便传开了云贵嫔的身世。原本,杨渐替自己召回父母时,已经有了许多的猜测和流言,云贵嫔本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嫡女也是人尽皆知的。

    然而新的故事就更劲爆了,这是一个关于富商姐下嫁寒门士子的故事,而故事的主角自然就是胡愈和胡阴氏。

    姐原本是金银成堆的富商家庭出身,却爱上了当地苦苦攻读的寒门学子,不惜跪求家族同意。

    原本商贾就乐意与读书人联姻,以提高自己的地位。胡愈出身贫苦、父母双亡,却又不愿意入赘阴家。最后阴家苦苦相求,这才成就了这一门亲事。

    当这个故事传开时,砚儿也亲自在请安时跟众嫔妃起了此事,还传了内务府的人来,自己外祖家已经许久没有联系,想找人去金陵联系一二,看能不能派几个族人来叙叙旧,一方面自己也好认祖归宗,另一方面也想慰藉母亲。

    胡愈当日派去金陵送骨灰的奴仆,去了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这本就是胡愈亲口叮嘱的,因此无论是这个人还是骨灰,都在金陵好好的供奉着。

    当自己的消息传回金陵,必然会有人联想到家中供奉着的某一罐骨灰本就属于当今金贵无比的云贵嫔。因此,族人哪怕不前来,那位忠仆闻讯也会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