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A+A-

    这是这座城市里最朴实无华的一条街道, 临近傍晚,夕阳将天空晕染成浅浅的橘红。

    晚点铺开始生火忙碌,蒸屉在门口架得老高, 滚滚白雾向上翻腾着。

    靠马路的那一侧不能下车,傅棠舟将他那一侧的车门开, 先下了车。

    他手扶着车门,示意顾新橙下来。

    她放下抱枕, 在后座挪了两步, 靴子稳稳地踩上地面。

    “路上心。”傅棠舟。

    “嗯。”顾新橙点点头,脚步刚迈上马路牙子,她的手腕忽然被攥住。

    一辆电动车呼啸着从路边飞过, 她尚没有反应过来, 傅棠舟已将她用力往后一拽, 护在身后。

    她整个人被笼罩在他高大的身影里, 手腕上是温暖的力道, 鼻尖有一丝清淡的雪松冷香,舒柔和缓又令人心安。

    那辆电动车溜得比兔子还快,这会儿已经没了踪影,生怕开奔驰的车主会找他麻烦似的。

    “谢谢。”顾新橙抚了下惊魂甫定的胸口, 下意识地看向车身,那里有一道不深不浅的刮痕,她问道,“要不要报警?”

    傅棠舟看都没有看一眼,便:“不用。”

    关吉降下车窗, 瞧见这道刮痕,心疼极了。

    他:“找保险公司吧,应该可以赔。”

    傅棠舟似乎不把这种事放在心上,他对顾新橙:“记得看路。”

    顾新橙“嗯”了一声。

    她敛下眼睫,心想她不是不看路,而是那辆电动车开得毫无章法。

    两人道别后,傅棠舟重新坐回车内。

    于修:“一会儿我找个4S店。”

    傅棠舟没应声,默许了他的话。

    交通事故的认定流程很繁琐,傅棠舟懒得浪费时间。

    于修了解傅棠舟的行事风格,对他而言,时间比金钱更宝贵,不论是报警还是找保险公司,都是一种时间浪费。

    于修没有着急开车,他的食指悄无声息地敲着方向盘,观察车窗外那道纤瘦曼丽的身影。

    他瞥了一眼车内后视镜,果不其然,傅棠舟也在看那个方向——顾新橙离开的方向。

    *

    顾新橙拎着包在路边慢悠悠地走着,过膝靴的鞋跟“哒哒”地踩在路砖上。

    她刻意让脚踩在路砖正中央,避开路砖与路砖之间的黑色缝隙。

    这是她时候无聊时会玩的游戏。

    她在脑中回忆这一天的经历。

    早从上海回来,参观无人车工厂,然后吃了午餐,又回母校转了转……傅棠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神情,在这一刻被放大。

    她轻轻揉了一下细白的手腕,那里还有一道红痕,是他刚刚攥出来的。

    之前那次争吵后,两人冷静了一段时间。

    她也在反思自己,如果那天晚上替她挡酒的人不是傅棠舟,而是另外一个男人,她也会像这般反应过度吗?

    答案是否定的,恰恰因为是傅棠舟,才戳到了她的反骨。

    她想和他撇开关系,可是能撇得清吗?

    他有私心,难道她就一点儿都没有吗?

    正当她思虑万千时,有人叫她的名:“橙橙。”

    她回头一看,是顾承望。

    “爸,你怎么在这儿?

    “我下班回家。”

    “你怎么不开车?”

    “早晚走走路,锻炼锻炼身体。还能省点油钱。”

    父女俩肩并肩向前走,路过一家晚点铺,顾承望停下脚步,:“你妈让我捎几个花卷。”

    老板扯下方便袋,问:“要什么口味的?”

    “给我拿三个咸的三个甜的。”

    “哎,好的。”

    老板麻溜地装袋,顾新橙扫了餐车上的二维码,付了六块钱。

    顾承望接过袋子,继续往区的方向走。

    他状似无意地问:“刚刚送你回来的是谁啊?”

    顾新橙“啊”了一声,解释:“是我们公司的投资人,他正好来无锡考察项目。”

    顾承望没再多问,而是叮嘱道:“你下次走路要心点,那么大人了,还让人操心。”

    顾新橙:“……”

    兴许是夕阳的缘故,她的面颊上染了一抹酡红。

    刚刚那一幕,爸爸看见了吗?

    不然为什么要提醒她走路心呢?

    顾新橙立刻岔开话题,“爸,今晚咱们吃什么?”

    “你妈在家煮了皮蛋粥。”

    “我最喜欢喝皮蛋粥了,好久没喝了。”

    ……

    父女俩其乐融融地着话,他们的身影逆着光线,渐行渐远,最终隐没在人潮里。

    傅棠舟收回目光,于修踩下油门,离开这条街道。

    *

    这个春节假期,短暂又漫长。

    临行前,秦雪岚给顾新橙揣了鼓鼓一行李箱的东西。

    “妈,你别塞了。到时候行李得超重了。”

    “我注意着呢,不会超重的。”

    顾新橙把行李箱一提,这也太沉了。

    想到她要把这个行李从机场搬运回学校,她一阵窒息。

    顾承望开车送她去机场,一路上没少嘱咐她这个那个。

    俗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放到他们这儿,女行千里父担忧。

    这是顾新橙独自在外生活的第六个年头,她依旧是父母最放不下的牵挂。

    抵达北京后,顾新橙迅速忙碌起来。

    过年在家没事的时候,她把毕业论文大纲捋了捋,还约了周教授当面指导。

    周教授不像以往那样对她慈眉善目,也没有横眉冷对。

    他看了她的大纲,态度很平和,:“你这个选题挺新颖,正好你又做这一块儿,你懂的可能比我还多。”

    他的指导更偏重于写作思路和结构。

    他带了顾新橙两年,她在这方面的成长是惊人的。

    她很适合做学术,这也是当初他不愿让她去创业的原因之一。

    周教授在她的纸上写下密密麻麻的备注,合上笔帽之后,他问:“你那公司最近怎么样了?”

    “还好。”顾新橙没有更多。

    她觉得这只是一句平常的问候,周教授不会真的关注这些事。

    “既然选择去创业,脑子就灵活点儿。”周教授,“能利用的人脉资源就利用起来,不能像搞学术那样死板。”

    这话听上去莫名耳熟,顾新橙恍然想起,之前傅棠舟也过类似的话。

    她这个人,真的很死板吗?

    周教授能利用的人脉资源……即使是前男友也没关系吗?

    “创业最怕走弯路,你还没毕业,不要用学生思维去局限自己。”周教授将钢笔放回了笔筒。

    “我知道,”顾新橙,“谢谢周教授指点。”

    “行了,我还有事儿要忙。”

    “那我不扰了。”

    出门之后,顾新橙长舒了一口气,周教授对她的态度似乎没有她想象中那样糟糕。

    傅棠舟曾过,人都是有私心的。

    讲道理,如果她不读博,那她和周教授就没有公事上的牵扯了。

    可周教授今天指点的几句话,又算什么呢?

    她恍然意识到,这也是某种私心,对自己学生的私心。

    周教授对她,从来不乏私心。

    他一向不是真正的公私分明,好机会都给她留着。

    她一直极力在服自己,将公事和私情分开,这样真的好吗?顾新橙迷惑了。

    她忽然想到游戏里某个人物的台词,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傅棠舟,会成为那道灰色吗?

    *

    致成科技下一轮的融资在三月初正式启动,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募资金额最终定在了“10%,1500万”。

    多家风投机构向致成科技抛来橄榄枝,最具实力的还要数升幂资本和隆鑫资本。

    这两家都能满足致成科技的募资额,其他机构多多少少有点儿讨价还价的意思。

    顾新橙将几家风投机构的方案放在一起对比,咨询季成然的想法。

    “我先听听你的想法。”季成然。

    “我的想法很简单,公司之前拿的就是升幂资本的投资,这一轮他们愿意跟投,是一个好消息。”

    “你的意思是,还选升幂?”

    “之前升幂资本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帮助,我们合作得很愉快,继续接受投资没什么不好。”

    “这轮再给升幂10%的股份,就25%了。这个比例有点儿高了。”

    季成然提出的想法,让顾新橙愣怔了几秒。

    投资机构一般都保持中立态度,不干预公司事务,这一点她以前就和季成然提过。他为什么会忽然想到股权分配的问题呢?

    “其他机构也开了同样的价码,为什么不考虑考虑别家?”季成然的手指落在了隆鑫的资料上,“如果投资机构能给公司提供助力,多一家不是更好吗?”

    顾新橙讶然,上一轮融资时,隆鑫放了致成科技的鸽子。她不懂为何季成然会对隆鑫感兴趣。

    她压下心底的疑惑,解释:“隆鑫和升幂,这两家公司是风投行业的竞争对手。同时引入两家的投资,会带来摩擦。这些事情我们控制不了,所以最好不要考虑隆鑫。”

    “你之前和我过,投资机构的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参与管理公司。既然这样,为什么会起摩擦?”

    季成然的提问听上去很诚恳,也许他真不懂风投圈某些不成文的规定。

    他的话得有道理,又没什么道理。

    试想,两个敌人坐在同一个餐桌上吃饭,虽然各吃各的,但是餐桌的氛围肯定会变得很奇怪。

    更何况,不干预公司事务不代表不会在其他方面施加影响。

    到时候两家明争暗斗,倒霉的是公司。

    顾新橙耐着性子给季成然分析利弊,他静静地听,眼神始终注视着她的脸。

    “这就是我的想法。”顾新橙完最后一句话,等他发表意见。

    季成然的指尖扣了下桌面,声音压低了几分,“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什么问题?”顾新橙问。

    “你和升幂的傅总是不是有交情?”他选择了“交情”这个词汇,而不是别的。

    可他的意思很明显——顾新橙和傅棠舟之间有某种男女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