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A+A-

    ◎温室大棚◎

    “矿长, 煤矿那边要的东西好奇怪。”

    铁矿区的铁房更专业,对那些常用的工具,像锄头、铲子、镰刀都已经开有模具。只要把烧滚的铁水倒进去再冷却, 出来的铁器比单纯锻更耐用。

    “我看看,”陈在铁矿堆里摸爬滚两三年了, 平时有空就看相关书籍, 对常用的铁器如数家珍,一见到实物便脱口而出, “镐头?”

    这个东西用来挖矿是最好不过了。

    “这个东西是马同学换来的?还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陈翻了一下最近的积分详细, 惊讶地看着上面的[叮, 原始居民学会创造工具镐头,奖励一万积分!]

    原始居民能发明东西的话,系统会根据起工具的作用去奖励积分。这个是他们早就实验过的, 甚至还为此投机取巧。

    现在这个嘛, 真的完完全全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成就。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可觑的,”陈上手掂了掂, “叫铁房那边先做一批出来给我们自己用。”

    “好。”下面的工人应得飞快, 有好东西自然是要先留在自己手里。

    受到锤的启发, 陈看了一遍自己的矿区, 筹办了一个发明工具和改进机器的比赛。

    一等奖是一头猪, 二等奖是一只羊,三等奖是三只鸡。这些都是从陈的口袋里掏出来的, 谁也不了什么。

    最近吃饭吃得饱了, 肉对他们的吸引力就十分大。得知有那么丰厚的奖励, 一个个都积极踊跃的去报名。

    乔多米就是其中一个, 他今年十六岁, 去年刚好赶上最后一年上学。

    自从进了学校,乔多米就十分喜欢物理,木工这些课。只是想要学得更多,要去找专门的老师,而万民城里能教这些的老师,最近都不在城里。加上他的阿姆受伤了,想要他接替在矿区铁的位置,乔多米只能遗憾来工作。

    不过虽然来了矿区工作,但乔多米还是没有放下自己的爱好,更何况矿区里还有很厉害的老师。乔多米就利用下班跑去跟那些老师学习,掌握了很多东西。

    所以有比赛,乔多米比谁都积极。

    “何老师,这个比赛我想做一个加快煤炭燃烧的东西,可以把那些燃烧剩余的煤渣也利用起来。”

    乔多米观察到,炼铁矿的煤炭燃烧,总是剩很多残渣,这些残渣都还可以燃烧,要是都利用起来,那就能节省很多。

    何陈东接过他的草图,上面标准的画着各种线条,每一个部位的作用都标志出来。

    天地良心救命啊,我只是一个文科生,为什么要负责机械理科的事。何陈动默默推了推自己的眼睛,“你可以试一试,这个想法很不错,应该可以做得出来。”

    何陈东从身后的书柜里翻找了一下,找出几本感觉他用得上的书递给他,“这些你拿回去看,里面应该有你需要的东西,有什么不懂的再来找我。”

    他这段时间也一直在研究理工科方面的,奈何真不是那个料子,每每看到那些什么定理、公式就脑袋发昏,都是靠着强烈的意志力才能咬牙看下去。

    “哦,好的,谢谢何老师。”乔多米两眼放光地接过他手里的书。

    何陈东看着他兴高采烈的离开的样子,瞬间摊到座椅上,“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创新比赛如火如荼的举行,矿区里的人晚饭后基本都在铁房,或者去山上去砍树做木工。一时间,矿区的动手氛围十分浓厚。

    一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有人做好了自己的作品,到了交作品的时候,陈一共收到了五十四个作品。

    其中最突出的自然是乔多米改进燃烧炉,他不但是只有一张设计图,而是真正建了一个新的燃烧炉。

    其他人的,很多都是无效发明,但有的还是能用得上的,像一些工具上的改进,比如车轮子上采用的榫卯结构,让它在维持圆形的基础上变得更结实。

    创新比赛落下帷幕,煤矿那边要的镐头也做好运出去了。陈在颁发奖励的时候,同时公布了加班的事。

    “这一次加班原则上是自愿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城里对铁器的需求有多大。再加上今年的交易会上,很多部落也来订购。依照我们往年的产量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希望大家这个寒季能留在矿区,继续生产,让我们铁器能按时送到各个部落手里。”

    “加班?留在这里过寒季?那工资是不是也能多得点。我们这里有吃有喝有房子的,虽然比不上在城里,但可比以前好多了。”今年春季初才来工作的富问道。

    他在城里也是一个人过,在这里也是一个人。要是工友们都留下来,不定比城里还热闹一点呢。

    “工资是能一个月多得一百斤米和一斤铁。要是留下来工作的,我保证让我们的寒季过得不比在城里差。过年的时候,我们矿区里养的猪杀了给大家吃,我还让城主给咱们送海鲜、粮食过来,让大家吃好喝好。”

    不少和富一样的人都十分心动,他们回去了也这样,在这里还能多赚一些呢。更何况回去还要自己煮饭,哪里比得上矿区的杀猪菜。

    奔着陈的杀猪诱惑,不少人都留了下来。

    人自愿留下来了,陈很满意。

    这是她管理的部门,自然也不想比别人差。

    但要让他们在寒季也努力干活,她就要让他们满意了。

    “吃饱穿暖,他们现在基本能实现了。那就该搞些娱乐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了。离过年还有七八个月,杀猪菜不能想了。”

    “而且现在秋季都快要入冬了,天一冷这里大雪封山,粮食补给怕是不好进来。那么班长他们肯定会趁着大雪封山前把东西都送来。”

    陈把以前送来粮食统计了一下,发现除了主粮大米,玉米红薯这些外,也就土豆能做个菜吃。平时他们吃的菜,都靠矿区里自己种的。

    “这样不行啊,以前寒季是在城里过的,家家户户地窖里都存有白菜萝卜,腌有酸菜豆角。但我们没有做咸菜,挖地窖存菜的习惯啊。这要是到了寒季,难道让大家天天吃白米饭,玉米粥?”

    陈那么一琢磨,就把自己给难住了。

    要是以前生活不好的时候,寒季能有食物就够了。但是现在可不行,没有点滋味都感觉日子没有盼头。

    她想着解决矿区工人寒季菜色的问题,特地跑到菜地里去看了一下。果然,现在地里种的白菜萝卜,也就够他们吃完秋季,根本没有多出来让他们做咸菜,存起来的。

    而现在天气又越来越冷,想要再种一茬也来不及了。

    “要是能像现代那样,一年四季想要什么都有就好了,”陈叹了一声,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呀,现代能有反季节蔬菜,那是因为科技的发达,能让气温保持在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上。那放在古代,皇宫贵族也能在冬天吃上青菜呀,用的不就是暖房,现代科技的温室大棚嘛。”

    温室大棚不好建,她没有那个技术那个条件。

    但是暖房可以啊。

    陈想起矿区的冶炼区和铁房,这两个都是一天二十四时烧着煤炭的。那周围的温度都能把人给蒸熟了。

    如果在它们的旁边搭个房子,再放几个架子放上点土,效果是不是和温室大棚差不多?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陈就待不住了,立即召集人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去年建房子用的土胚还有吧,包你们去拉过来,在冶炼炉和烧炉旁边各砌三间房。格局就跟我们住的宿舍一样,三间房并排过去就行。”

    “地你带人去搭几个盒子,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高,三米长就行。然后再做几个架子,可以把它们放到上面去的。”

    陈的安排让大家都十分疑惑,只有何陈东若有所思,“你这个是准备种菜?”

    “种菜??”包和地异口同声问道,“种菜不是种在地里吗,怎么又要建房子又要做盒子的”

    “因为我们要在冬天种菜啊。天气暖和才能种菜,现在天气冷了种不了。但是我们火炉旁边的热啊,冬天在哪里种茶不就可以了吗。”

    “冷,热?这真的可以吗?”包不太相信道。

    “能不能我们试一试不就知道了?要是真能种,以后我们寒季就都有青菜吃了。想吃什么就种什么,这可比城里还要幸福。”地跃跃欲试道。

    包一听觉得也是,就这样,他们着手开建了。

    另一边,被众人惦记着的万民城。城里又到了最重要的秋收时节。

    今年因为赶工,矿区的人都没有回来抢收,好在很多部落在交易节结束后,就派了人过来‘还款’。

    秋收有了这帮劳动力的加入,很快就把粮食收回来了。这些部落的看着满仓满地的粮食,不出的震撼,越发坚定明年要跟着万民城干的心。

    整个万民城里,也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外出的除了两个矿区,南下出海晒盐的船队也拉着满满的货物回来了。

    远远看着船上的好东西,最是喜欢吃的乔树,第一时间向乔兰提议。“要不我们和城主他们一起过中秋吧,不是中秋是团圆收获的日子吗?正好大家都在,地里的粮食也收了回来。让大家吃个饱,吃个好的,乐呵乐呵一下。”

    ◎最新评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