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安置◎
“你确定之前找的大夫他们都是无药可医了吗?”
姜浩想着不对劲, 再次向侍卫长确认,然后旁边的长老却了,“不管怎么, 他们都是离开这里了,都是染病了。就算是有药可医, 城里又能出多少, 他们自己又怎么样才能偿还得起。还不如就这样让他们走了,现在城里没有了疫病, 再按照那个姓周的的那样, 把防控工作做好, 我们姜城就可以免受疫病之苦,想要再多一两万的贱民,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姜浩被他劝住了, 算派人出去查看一下的, 也不再追究了。丝毫不知道, 为日后埋下多大的隐患。
周振兴带着人往东走,到天亮的时候, 很多人都撑不住了, 命悬一线的时候, 终于听到周振兴喊休息, 煮饭。
石城的人带来的粮食就放在附近, 见到他们回来了,赶紧就把东西拿出来了, 周振兴也带着医疗队给他们看病、熬药。
九千三百多个人, 现在还有八千人跟到这里。一千多人的伤亡, 在周振兴的意料之中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终于见了食物和药, 医疗队的人也开始工作了, 病人们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粥,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周振兴带着这八千人,一边往石城的方向赶,一边在路上治疗。
他给他们下的药并不是什么损伤身体的药,只是催发他们身上的病情发作而已,只要及时救治,不但没有生命危险,反而比之前的保守治疗要好得快。不过后遗症嘛,多少都是有点,比如身上溃烂的皮肤会留下伤疤,但这个和生命比起来,孰轻孰重谁都分得清。
等周振兴带着这八千人到石城的时候,他们都好得七七八八了。期间有想要回头去姜城的,也被羌、蛮等人劝住了。
“到底,我们的命就是医疗队救的,姜城,大家想想他们是怎么对我们的?你们现在回去,自己已经好了,你觉得他们会信吗?”
“谁如果不怕死的尽管回去,但是回去之后被赶出来了,可不要再想着找我们。我们不要这样恩将仇报,三心二意的人。”
几个领头人的话,像箭一样射进他们的心里。他们当然知道姜城是怎么对自己的,可是离开了姜城,他们还能去哪里呢?姜城好歹还有自己的亲朋好友。
“既然姜城都不要我们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去投奔别的城?不是所有城都像姜城那样,石城的人就生活的不错不是吗?我们现在就是要去石城,大家到时候尽管留给哪里,反正都是种地,去哪里不是种?”
或者去别的地方,还能闯出一片天地来呢。
羌想起周振兴当初找他时的话。
他:你想摆脱这个身份吗,还是想一辈子都是奴隶。要是想回到之前,成为一个人就跟我一起走,我能给你想要的。
当时羌并不敢确定对方的时候,有什么能力能怎么,但还是鬼使神差的答应了。直到对方在真的带着他们离开那个炼狱,给了他们生的希望。
哪怕羌现在安抚同伴们是在可以去石城,去归顺他们,去哪里种地。但他知道,他一定是会跟随周振兴去北方,去那个从来没有听过的万民城的。
罗青青在石城受到了最高的待遇,需要的报酬也全部转成给周振兴他们物资。虽然对石城来,供应这八千有些困难,但还是二话不就答应了。
等周振兴带来的人也好得差不多的时候,南方的疫病也总算是被遏制住了。罗青青等人也踏上了归途,与他们同行的,最后还有三千五百多人。
“没有想到啊,咱们两百多个人,反倒拐带了三千多人回来。这人口的增长速度,真是三年计划生育都赶不上啊。怪不得原始部落喜欢征战。”罗青青看着望不到尾的队伍感慨。
“靠仗增长人口永远只会是歪门邪道,”虽然自己也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才把这群人骗过来的,但周振兴看得很清楚,“一个国家地区的持续发展,靠的是当地百姓的良好循环。不然,总有一天这些人,也会给你承受不住的反噬。”历史已经上演过无数次了。
罗青青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只是感慨了一下。有了这些人,不管怎么,都会促进万民城的发展,离他们的目标将会又近一步。
现在30历史班手里的积分已经有三十二亿了,想要兑换所有同学的时光回溯卷,还差一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赚的积分也是逐渐升高的,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攒够回去的积分了。
罗青青和周振兴就像林平时给李晓月他们预测的那样,在夏末的时候就回到了。
此时正好赶上了夏收,看着沉甸甸的、金灿灿的稻谷,看得这些人揉了揉眼都不敢相信。
“这些是稻谷吗?为什么这里的稻谷长得那么多,这一颗的产量比我们十颗的都要多吧?”
“老天啊,这真的是稻谷吗?长得也太好了吧?”有人偷偷挪了一下脚步,伸手去掂了掂稻穗,瞬间倒吸一口凉气,“这谷子都是满的,不是虚的。”
老头的话引起了周边人的讨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稻谷居然可以产那么多,而且还都是饱满的谷粒。这一亩地产的粮食,都比他们两亩的多了吧?
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眼睛突然泛起了光,激动地握住了羌的手,“你子真是好眼光啊,看人看的准。千里迢迢的叫我们跟着周队长走,没想到这里竟然有这样的良种。那么高的产量,何愁吃不饱肚子。”
“这位大伯的还真对了,我跟你们,我们万民城是没有什么奴隶贵人之分的。管理我们的叫政府和公职人员,我们普通城民是对他们有监督权的,也就是可以看他们有没有徇私枉法,如果有,我们百姓是可以要求换掉他的,可不像你们的城主那样,都是由他了算。”
“还有你们啊,来了这里之后,可以自己去开荒种地,种子农具都可以跟政府租借,只要收获之后还上就行了。并且我们的每一季的税收,只有两成,比你们那边好多了。”
乔乐走在他们身边,听到他们的议论就忍不住炫耀万民城的幸福生活。原来就觉得他们现在的生活不错,但去了一趟南方后,才知道他们生活的何止是不错,简直就是神仙一样。
听到姜城的人连这样的种子都没有见过,更是自豪得不行。要是让他们看到玉米、养殖场,岂不是要震惊到昏过去?
乔乐的话很快就引起了这些人的注意,他们千里迢迢过来,一是因为对姜城失去了希望,二是当时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三是对医疗队和羌等人产生了一定的依赖。但是到了一个自己陌生的地方的时候,他们还是惶惶不安的。听到乔乐到种地,这个他们熟悉的东西,就想要拼命抓住。
“真的吗?我们可以自己去开荒?开出来的田地是我们的吗?种东西只要给两成给城主?这里的粮食,一亩地能长七八百斤吧?这样高的产量,就算是给了两成,我们还有五六百斤呢。我的老天爷,这样的粮食,就算是地主家也没有那么多吧?”
对地里一切事物如数家珍的老人,瞬间算出了要是开荒,他们能收获的粮食。
对未来美好的设想,让绝大数人重燃希望。他们带着希望,期待紧张的跟着羌、杜等人。
知道周振兴和罗青青他们带着医疗队凯旋而归,所有人都安耐不住早早的出门去迎接。见到这样一大群人的时候,都十分震惊。
经过各种检查和消毒,林平时等人留下来和罗青青他们叙旧,灾民们的安置则是交给了乔兰。
乔兰,这些年来一直跟在林平时的身后,也基本每一个部门都去工作了一段时间,所以对于怎么安置这些人,她是心理有数的。
旧城的人人口早就饱和了,更何况现在的建设重心也转移到了新城,两座城之间要是修好了路,也就是半天的时间,相差也不远。
乔兰把人安置了新城,在西区给他们划了一片宅基地,让他们自己建设。
目前正值夏收,无论是新城还是旧城的良田,都急需要人夏收和播种,所以他们才休整一天,就接到了乔兰的通知,告诉他们可以去给人家帮忙,换取粮食。
“现在是夏天,你们在这里的住是没有问题的,等夏种结合后,再盖房子也不迟,”乔兰带他们到城中心的地图旁,指着东边的空地道,“这里都是农田规划用地,你们要是想要开荒在这块地方。目前开荒的人不多,你们的时间比较紧,所以建议你们自己商量好,留一些人去开荒,一些人去帮工赚取粮食。”
“开荒的工具我们可以租借给你们,锅碗瓢盆、种子等也都可以租借,但是要在秋收之后还回来,超过期限的话,将会一年翻一倍偿还。”
“有需要的,或者其他帮助的话,可以到最中心的办公楼去求助。那边就是我们这里政府,也就是你们的城主府,负责处理城里的大事情。现在,各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问我,我们弄明白了,就尽快去工作,早一点工作,各位也能早一点安定下来。”
从来的路上到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靠周振兴他们,这非但没有让他们养成理所当然的恶习,反而感觉到惶恐不安。毕竟问别人要吃,有一天对方不给你了怎么办?
现在乔兰让他们去工作,工作了就能换粮食,这是靠自己的双手去挣的,反而更让他们喜欢,觉得踏实。
◎最新评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