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第五百二十一章 百官劝进!

A+A-

    率领易字营,耗费了不少时间,秦易终于回到了京畿,距离瞻京,仅剩三十里之遥。

    一路往前,送别的亭子越来越多,让秦易颇为惊讶的是,这些亭子中,有不少持戈士卒,位于其中,似是迎候某人。

    转念一想,秦易便已知晓,这个某人,便是自己。

    果然,看到秦易率队而来,远处亭中,一骑奔出,朝着瞻京急驰而去。

    秦易隐隐猜到什么,不由好笑。

    为了避免他人久等,秦易便策马加快了速度,带着易字营,朝瞻京赶去。

    不多时,瞻京城墙在望,秦易略微诧异,此刻的瞻京城墙,与他离京追缉偷走图纸的象戎时,有了很大的区别。

    肉眼可见,城墙变高了,也变厚了。

    整个瞻京,给秦易一种堡垒般的感觉。

    本就是坚城的瞻京,此刻,已变得更加易守难攻。

    但秦易知道,拒虎关和镇元关,同样易守难攻,却无法抵挡象戎,明城墙光是高厚,作用不大,毕竟再怎么高,爬也爬得上去,得增加杀伤力,才能让象戎在攀爬的时候,死伤惨重,无法寸进!

    这样想着,他便有了计较,于是收敛心思,继续策马前行。

    只见瞻京城下,彷佛变成了人的海洋,密密麻麻尽是人头。

    比之当初,他从峦国凯旋之时,不遑多让。

    百官位于城门前,列队相迎,满目尽是朱紫袍服,贵气洋溢。

    百官身侧,便是依仗鼓乐,不断奏响庆贺之音。

    四周,是黑压压的人群,众多百姓放下中的活计,纷纷赶到城门,迎接秦易。

    不为其他,只为了表达心中的敬意。

    “冬!”“冬!”“冬!”

    随着秦易接近,鼓声,一声接一声地轰鸣起来。

    此次仪式,与曾经的天子亲迎,很相似,但鼓声犹在,佳人却渺无踪影。

    仪式相似,却有一个极大的差别,那就是心境的不同。

    当初,秦易只是一个将领,而如今,他却是临瞻摄政王,主掌一朝之大事。

    就如议和,他一人同意,即可。

    所以,面对这群百姓,秦易的心态,已有了极大的变化。

    曾经,这些都是他的父老乡亲,但如今,这些都是他的子民。

    是他要勠力守护的人!

    下马,将马缰交由麾下,秦易迈步上前,百官在定军侯的带领上,缓步上前,而后齐齐躬身,恭声道,“微臣,恭迎王爷班师回京!”

    秦易目光一扫,见众人精神昂扬,满脸振奋,不由笑道,“诸位处理政务,替本王分忧,都辛苦了。”

    众官连忙道,“王爷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在王爷面前,微臣岂敢言苦!”

    定军侯恭声道,“王爷反攻大离,夺取四城,为我朝雪耻,为万民提气,乃前无古人之战绩,必将载入史册!”

    秦易笑而不语,准备带着百官,回返瞻京,却突然听到百姓群中,发出一声呼喊,“感谢王爷为我朝扬威!”

    秦易有些讶异,转头去看。

    百官也都回头,正欲打量,却听到些许百姓,此起彼伏的喊道,“感谢王爷为我朝扬威!”

    紧接着,加入呼喊的人越来越多,顷刻间,就形成了山呼海啸之势,一声高于一声,声震入耳,直刺云天!

    “感谢王爷为我朝扬威!”

    犹如群山呼号,深海大啸。

    有些胆量颇的官员,被这呼声,喊到心惊,禁不住畏缩一下。

    定军侯抚须一笑,似有所指,对秦易道,“王爷,此乃民意啊!”

    颖国公接话道,“王爷之威,深入人心!”

    “王爷民望甚高,无人能及!”兵部尚书赞道。

    秦易轻缓点头,并未答话。

    众多官吏,脸上都带着微笑,但秦易,并未显露笑容。

    在他看来,这些呼声,意味着责任。

    沉甸甸的责任。

    让易字营驻扎于城外,秦易带着些许亲兵,进入瞻京,一路直行,前往宫城。

    初回瞻京,他也不得闲,得了解一下,最近的政务情况。

    到了宫城偏殿,秦易聚齐定军侯等股肱之臣,召开了会议。

    没等他询问,穿着合身官袍,妩媚之中带着庄严的司绮梅,就率先道,“王爷,您立下不凡功绩,理应宣扬,微臣与诸位大人商议之后,觉得可以采取传檄天下,以及减免赋税的方式,宣扬您的功绩,您觉得如何?”

    见司绮梅以如此尊敬的语气,与自己话,秦易有些玩味,不由好笑。

    但此刻,不宜表露出不该表露的情绪,秦易便压下思绪,微一沉吟,道,“减免赋税,施行仁政,可行,但应在合适的范围内,至于歌功颂德,就不必了。”

    他的功绩,已妇孺皆知,无须歌颂。

    见秦易允许,司绮梅便给秦易递去一份折子,道,“此乃户部合计之后,觉得妥当的减免范围,王爷看看合适与否?”

    秦易大致看了看,折子中不仅给出了范围,还有不少字,阐述了这个范围的合理性。

    沉思片刻,秦易点头,“可。”

    旋即,他便拿起桌桉上的御笔,写了个“准”字的批朱。

    放下笔后,他瞥了一眼御笔,心中颇有感触。

    当初,他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坐在宫殿主位上,拿起天子方可使用的御笔,给奏折进行批朱。

    这支笔,以往是靖仪使用的吧?

    压下思绪,将奏折递回给司绮梅,秦易道,“就按折子中所写的去办。”

    司绮梅点点头,虽然秦易否决了传檄天下,但既然减免赋税,榜文宣告必不可少,在榜文中,可顺便宣扬秦易的功绩。

    接着,秦易道,“本王入城时,发现瞻京城墙增高增厚了许多,实乃不错,但增强防御之际,也得增强攻击能力。”

    罢,他从怀中,拿出了一张图纸,给工部尚书递去,“此乃弩车和霹雳车的图纸,你拿去好好铸造,摆设于城墙上,十步一架,增强战力,若有敌兵来袭,威力不弱于万箭齐发。”

    “此外,还有诸葛连弩的图纸,此弩可五箭齐发,好好锻造,而后下发到各个军镇之中,增强士卒战力。”

    定岳军镇设有军备营,可自行建造,但其他军镇没有,不可将这个权力随意下放,所以这些利器,还是得照旧,由朝廷的军备营建造,而后下发。

    众人闻言,顿时欢喜,人力有时尽,再如何训练强兵,也难以达到象戎的程度,唯有在战备之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取胜。

    没想到,秦易顷刻间,就拿出了这么多新图纸,还都是犀利之器,往后临瞻战力,必将大幅上升!

    定军侯不由赞道,“民间皆称王爷为战神,微臣看来,实至名归!王爷不仅兵锋极锐,战无不胜,还能创造出犀利战备,不是战神,是什么?”

    众多大臣,都满脸欣喜,连连点头附和。

    欢喜之后,定军侯接着道,“王爷回信准许之后,我等除了增建城墙,还在各地开展民兵计划,如今已召集了不少青壮,每隔两日,便在夜晚练兵一次,如今已开始演练阵法,打磨力气与练习刀兵。”

    “而新型农作物,据司大人所言,进展颇为顺利,已在京畿地带种植开了,待到收获之后,便可向附近的府县,不断扩种。”

    定军侯罢,以赞叹的语气道,“微臣等人测量过,这两种新型农作物,亩产的确远超以往的品种,实乃不错,而那红薯,味道甘甜,食一两颗便可饱腹,且不易饿,实乃充饥之佳品!”

    他们之前,就已按照秦易所的法子,用水蒸、火烤等方式,尝试了红薯,味道不错。

    这粮食亩产极高,又能轻松填饱肚子,往后将再无饥饿之忧。

    秦易将之推广出去,造福世人,实乃天大的功德!

    秦易闻言笑笑,“此物我曾吃过,确实不错,应加快种植,尽快推过出去!”

    只要推广得当,往后元族人口,必将迎来暴涨。

    由此,便能慢慢地,弥补乱世之中损耗的人口,从而迎来盛世!

    翌日清早,秦易上朝。

    虽然要商议的,昨日与众多股肱之臣,已商议完毕,但上朝召见众多臣子,有安定人心之作用,所以偶尔上朝,理所应当。

    身着蟒袍,秦易坐于摄政王宝座,望着阶下众多穿着朱紫袍服的臣子,他的神色,变得肃穆了些。

    庄严的场合,自然难以嬉皮笑脸。

    见秦易点头,一旁的太监,高声应道,“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当即,一名工部侍郎出班奏道,“启禀王爷,城郊军备营已筑造完毕,可开始锻造器械,以充军库。”

    秦易闻言,点头道,“不错,往后便可全力制造军械,但切记,军秘密不可泄露出去!”

    这个军备营,乃是整个临瞻,最为大型的军备营,拥有极大的产能,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大量军械,下发到军镇之中,往后各地军伍,都能提高战力。

    侍郎点头,恭声应道,“微臣明白!”

    罢,他回到原位,接着,有几名官吏陆续出班奏事,秦易一一应答。

    之后,没有人启奏,秦易便明白,众人已无要事,他正要示意身旁太监,准备退朝,怎知定军侯突然出班,恭声道,“启禀王爷,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我朝大宝,已空缺数月,若是长期如此,必是祸事,微臣恳请王爷,倾听民声,顺民意,荣登大宝,以安民心!”

    颖国公当即出班,恭声附和,“王爷功绩非凡,无人可及,由您登临帝位,将是苍生之福气,还请王爷登基为帝,不负万民期盼!”

    殿中众多臣子,纷纷躬身,齐声道,“还请王爷登基为帝,不负万民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