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此大明朝

A+A-

    作为一个连袁营兵锋都不敢沾染的人,陈艾山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去抵挡清兵啊?

    在陈艾山眼中,抵挡清兵,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这不是清兵的攻坚能力真就强无敌了,而是大明朝的局势真的破败到极点。

    事实上清军的攻城能力一直就很差,也就是三顺王那撮孙子带着火器投靠了鞑子后,清军的攻坚能力才有所增长的。

    这里头还少不了大明朝这些年不断的当‘运输大队长’的功劳。

    不然光凭皇太极自己造炮造枪,累死他也成就不了清军火器现如今的规模。

    现在鞑子入寇,战略上那就是一种敌后袭扰,战线拖得很长很长的,什么火炮是全都没有带,这一下就让清军的攻坚能力大打折扣了。

    都可以直线掉到了野猪皮攻打宁远一战时的程度了。

    也所以,清军沿途路上虽攻克了数十座城池,但依旧有很多城池他们根本就没拿下。

    别看气势上他们一路横扫,所向无敌,今日破州府明天克郡县,然细细的分析一下,仔细的去看看,就能发现内里掺了诸多的水分。

    别的不,光看河间之战,那就一目了然了。

    河间府城被清军团团围困,从各地调集来的明军八路总兵全都隔岸观火,远远看着按兵不动,知府颜胤绍、兵备佥事赵珽、同知姚汝明、河间卫指挥使赵鼎新、知县陈三接等,却是尽心竭力,散尽钱财,招揽丁壮乡勇千余人固守城池。

    凭借着城池和上下一心的坚定意志,敌我实力纵悬殊之极,河间城依旧生生坚持了近半月。

    虽然结局不好,颜胤绍、赵珽等一干河间文武,不仅自己死了,还全家满门具殉,但也能从中看出清军的攻坚克险之能啊。

    ——那是远不如鞑子的名声那么恐怖的。

    但也正是因为河间之战,叫陈艾山彻底没了抵抗清军的念想。

    抗什么抗啊。

    看看现在的大明朝,值得你豁出命去么?

    自己在内坚守,外头却连个援兵都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敌境作战呢。

    八路总兵,十万大军作壁上观,不帮一点忙不,最后还因为松懈被清军抓住会,一战全打崩了,这叫什么事?

    太让人寒心了。

    所以,清兵南下攻克的无数城池哪里是清兵自己打下来的啊,那分明就是大明的官儿拱相让的啊。

    面对南下的清兵,现如今的大明朝真就有几分历史上太平军起事时大青果的模样了:望风而逃者是上勇,闻风而逃者是中勇,误听而逃者是下勇。

    所以陈艾山是绝不会做颜胤绍第二的。

    虽然河间府一战已经明确表明,只要当官的意志坚定,哪怕中无有精兵,只靠着境内的乡勇丁壮,凭借着城池固守,都也能把清兵拒之于外一阵。

    可陈艾山眼中所看的全是赴死的颜胤绍、赵珽等一干河间文武。

    他才不会去想,如果明朝的地方官全都如河间府那么坚定,这一仗仗打下来,阿巴泰的大军或许都走不到齐鲁的。

    东北也是刚结束了一场松锦大战,清军上下也一样很疲惫。

    可陈艾山满心的都是不想死!

    甚至连一丝一毫的风险都不愿意去犯。

    所以在袁营杀到的时候,他比之那闻风而逃的守备也好不到哪去,一样都是跑路。

    到现在他‘弃城而逃’的事都还没有彻底摆平,一直在用钱于淮安活动着呢。

    这个当口却有如此上命下达,这叫陈艾山很是彷徨不安。

    “东翁,此上命来者不善呐。”

    曹文彬端的是陈艾山的心腹,话就是直接。

    “质夫深知我心。”

    现如今巡抚淮扬,总督漕运的史可法,可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爱较真的主儿。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的弃城而逃这么多天了却始终不发一言,陈艾山并不认为全是自己打点有功,而更多是提着一颗心呢。

    现在他这颗心落地了,因为这个命令。

    陈艾山怎么看都觉得史可法是在拿自己当死人用。

    所以也就不计较自己之前的罪责了。

    “史宪之是要我用命来将功赎罪啊。”陈艾山浑身止不住发抖。

    虽然大明朝看起来很是有种房倒屋塌的感觉,但江淮的天下毕竟还是大明的天下,北方的齐鲁又一片乱局,他就是想走都没地儿去。

    难道还能北上投鞑?

    如果要投鞑,他又何必要走呢?

    曹文彬一时间也没了主意,可身为陈艾山的谋主,他必要的聪明还是有的。立马就把秦朗的辞拿了出来。

    先甭管这套辞他自己是一个字不信,但却不耽搁他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