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穿越必备神技

A+A-

    三月了,北返的清兵主力都已经要脱离齐鲁了,永城的刘超叛军也日暮途穷,接连被黄刘大军杀败,现已经只能困守永城一地了。

    声势复振的张献忠虽然距离淮西之地只一步之遥,却到底没有跨越出这一步,他带兵夺取了汉阳府,正虎视大江对岸呢。

    李自成也同样没有发兵东向的意图,接下来席卷中原才是他的第一目标。

    没有了外来威胁的江淮彻底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这对很多人来都是最好的时候。

    比如那些歌照唱,舞照跳的士绅豪门,比如秦朗这种中握着大把银子却花不出去的人。

    因为这个时候啊,只要你有钱,你就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一切!

    清江浦一处码头。

    几十艘号沙船正在紧张的装载着物资。

    一袋袋粮米被强壮的苦力们送入船舱,还有还有成箱的布匹,大量的盐油等其他物资。

    一万五千两银子的购买力啊。

    那可是很了不得的。

    如果光是购买粮食,那就能买到一万两千石,淮安是大明最大的粮仓之一。

    而布匹呢,上好的松江布也才三钱银子一匹,普通棉布只需要一钱五分到两钱之间,而粗麻布的价钱就更是低廉。

    上万匹粗细布也仅仅是千把两银子。

    所以千万别把后世影视中拿钱不当钱的事情跟真实联系在一块。

    秦朗一万五千两银子的笔,在淮安这座大明有数的一线城市当中,那都是挺有牌面的。

    何况这还仅仅是他诸多笔中的一笔。

    也是靠着这大把的银子开路,叫他轻松的打通了淮安城内的关系。

    码头边上,一名穿着石青色绸袍的胖管事,看着自家的货物都已被送上了船,当下与下人叮嘱了几句,而后向着旁边站着的两名同类中人抱拳寒暄几句,就乘上马车,打道回府了。

    作为卫家的家生子,胖管事早在先老爷卫一凤在时就已经打理卫家的买卖了。现在是卫廷宪当家做主,胖管事依旧备受重用。卫廷宪来到淮安当上了知府,作为官宦名门子弟,深知道淮安城的水有多么深的他,根本就不去向一些热门行当去伸,而是只在盐糖油料这些盘子上下功夫。

    他老子当过金陵的兵部尚书,卫家又是河东人,扬州的那些个河东籍的盐商们还是肯卖他个面子分润点盐钱的,有了“盐”这个主心骨,糖和油料为家人就慢慢的来经营,如此一年的时间,胖管事在清江浦好歹是站稳了脚了。

    年前来到淮安活动的秦德,一眼就看中了卫廷宪这刚来淮安半年多点的知府老爷,双方勾搭,是一拍即合。

    而粮食布匹着两样大头,秦德也全挑的是背后有门路的店砸银子,所以秦朗之前能那么快的名扬江淮,这都是有原由的。

    大把的银子砸在淮安,秦朗于淮安官场的名声还是挺不错的,谁也没把他那支武力视为威胁。尤其是在史可法表明态度之后,物资往来就更加繁多了。

    包括硝石、硫磺这些东西都光明正大的装船送来了纪庄。

    纪庄的西侧,贴近司吾山的地方。

    这里是纪庄的大后方,外人根本就接触不到这里,一座不大的土窑正在开窑。

    被烧制的石灰石、黏土已然从生料变为熟料了。

    秦德看着取出来的熟料,整个人完全不明白所以然的,不过秦朗安排啥就是啥了。

    熟料还要加以研磨,跟铁矿渣一起研磨,然后就得出了一大批粉末样的东西。

    如果这个时间还有第二个穿越者的话,那么他现在肯定明白这是啥了。

    起点男穿越的必备神器——土法水泥。

    虽然它的强度根本就不能与后世的标号水泥相比,但你要拿他与现下的同类建筑材料做对比,它可就是绝对的完胜了。

    有了这东西,日后修城铺路盖房子,全都省了大力了。

    但秦朗从看过的文中纵然知晓了这土法水泥的配方,但他也没记住配料比例啊。

    这事儿就还需要一点点的来实验。

    纪庄作为今后的一个战略支撑点,这里是不需要任何‘工业’的。

    秦朗也没准备在这里搞什么工业。

    这一切都是在为日后的海州‘大开发’做准备。

    就像秦朗中明明握着被优化的良种和良畜,可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把之具现。

    那就是因为纪庄不是地方。

    这里的‘自由空间’太太了。

    距离土窑不远的另一处院子里,一群匠人师傅正紧张的盯着眼前的铁模。

    这些人都是秦朗花重金从淮安金陵拉来的大师傅,有着一定的铸炮经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