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温家来投

A+A-

    农历七月一日并不是什么节日,但整个郁洲山岛一片欢庆。

    因为这一天是秦朗此身的生日。

    上辈子他也过过生日,可问题在于那生日究竟是不是他的生日他都不能确定。院里把他被送入孤儿院的那一天当成了他的生日。秦朗是很排斥的,他觉得还不如直接选个十月一来的好呢。

    而如今的这具身子却是有切切实实的生辰的。

    过往,每年的七月一秦朗都是那天秦府最靓的仔。

    现在秦府没了,可秦家依旧还在,而且还更强了。

    整个海州的达官显贵,还有邳州的士绅贤达,都蜂拥而至。淮安松江的一些人家,大家生意往来的密切,也都有贺礼送到。

    温建阳同样是这一天赶到了郁洲山岛。

    西港码头上,曲守翁看着眼前的港区人都有些懵逼。

    他早就知道郁洲山岛与众不同,温家与秦朗商贸往来密切,温家商队的人可不止一次的登上过西港区,后者的一些画面早就传回了温家大本营。

    但现在曲守翁还是惊讶了。

    眼前的西港区不仅与他见过的其他码头港区全然不同,乃至跟他见过的一切城镇都有不同。

    之前一直听人用刀劈斧剁和堆方块之类的字眼来形容郁洲山岛的建筑风格,曲守翁不止一次的在脑海中勾勒那种画面,但一切在他亲眼见到之后,都轰然倒塌了。

    “这就是水泥地面?”

    用脚跺一跺,曲守翁只感觉自己是跺在了石头上,他对这种建筑材料实在好奇的很,忍不住弯下腰来用指甲抠了一抠。

    当然什么也抠不动。

    前来相迎的温元辉,一边跟温建阳着话,余光看到了曲守翁的动作,心中直想起了当初的自己来。

    第一次见到水泥这东西的时候,他不也是用抠了么。

    这东西比之糯米浆石灰可结实多了,价格还便宜,是绝佳的建筑材料。

    可惜秦朗不缺钱,水泥自己用都不够呢,根本不外卖。

    他在西港区已经呆了快一个月,温家是第一批入驻西港区的商户。温建阳虽然没能成功的把自己从侄女推销给秦朗,但他的目光也绝不会差到看不出西港区商业潜力的地步。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砸下重金在西港区独占一条街,可惜,人秦朗根本不卖。

    温元辉这些天里在西港区真不止一次的见到新来之人,用去抠水泥的。

    也没去取笑。

    笑什么笑?

    现在的新人不就是过去的他们么。

    等人家在西港区待上一阵了,自就习以为常了。

    “轱辘,轱辘”

    车轮转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建阳也扭头去看,就见两头犍牛拉着五挂堆满货物的大板车,顺着地面上的两条凹线,轻松前行。

    这就是颇有划时代意义的有轨马车了。当然,现下更应该被成为有轨牛车。

    江淮地界的马匹价格太贵,哪怕是驮马,其售价也不是黄牛可比的。

    更别,前者的数量也比不得后者,还比牛更难伺候。

    秦朗就索性把马拉改为牛拉。

    速度是慢了点,但拉力更强。反正就从码头到仓库,慢又能多费多少时间?总比人力搬运强多了不是?

    “这倒是个好法子,只可惜耗费太重。”

    两条轨道尽是铁铸,在眼下时代里,价格可是不菲。

    要知道,即便是历史上的白皮,也没有在世纪有轨马车出现之后,大规模的去造轨道。

    有轨马车的热区始终局限于矿区和市区,前者拉矿,后者拉人。

    铁轨真正被大规模兴修还是火车的出现。

    指望着有轨马车如火车一样通行四方,那还是省省吧。

    “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

    看着门前那一个个穿戴富贵的人物,温建阳心里暗叹。

    这秦朗去岁还是个要对着温家管事赔笑脸的人物,转眼就龙腾九天了。

    里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这个乱世当中太有光彩了。

    他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以温家的家势,在今日的筵席上还排不上前列。何况他此来郁洲山,那为的也不是吃秦朗一顿酒席。

    作为江淮地区的一号人物,秦朗的生日宴绝不会一顿饭就结束了的。

    之后的好几日里,秦朗天天酒席不断,跟不少人私下里达成了更为亲密的联系。

    比如淮安的知府大老爷卫廷宪派来的管事。

    沈廷扬抵到淮安后,与路振飞交往繁多,他想要做出实事,必须要有路振飞的支持。但在具体的事务上,作为淮安知府的卫廷宪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

    &p;lt;enter&p;gt;--&p;gt;&p;g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p;lt;/enter&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