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45章

A+A-

    上次向书记听苏葵还会写文章,回去之后,就把苏葵登在报纸上的那几篇文章都看了,也了解到了她文章引起的反响。

    没想到她这次创作的,竟然是以清河乡试点为题材,更没有想到,会因为她的这篇,引起人民大众对解散公共食堂一事的广泛关注。

    一到宣传,他就立刻想到了苏葵。

    “向同志,你有什么提议?”

    “我建议,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来宣传。”

    向书记道:“首长,近日有一位作者在报纸上连载了一篇,是以清河大队的试点为题材。”

    他向首长解释了这段时间有关清河乡之变引起的讨论以及大家对于这本书提到的内容的关注。

    “这位苏葵同志创作的,一直以来都深受人民的喜爱。”他先是起了这位作者以前写过的都受到了怎样的欢迎,然后道:“最重要的是,首长,这位创作的同志就是清河大队的人,也正是她提出了这次试点建议。”

    首长问:“就是这位同志提出了这个建议?”

    向书记具体讲了讲当初的事,道:“这位同志有能力创作出受到群众广泛喜爱的作品,作为提出者和参与者,在作品中又能更深刻地反映此次试点事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作品的特殊性,将其作为此次事件的宣传口。”

    首长思考起来,问:“几位同志,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韩文昌是听过苏葵的文章的,道:“这位同志的文章我也听过,确实非常受欢迎,影响力遍布全国。”

    另一位书记也关注过之前的事:“首长,这次清河大队试点的事情之所以很快在群众中传开,确实就是由这部作品引起的。”

    又有人点头:“能够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首长,我认为可行。”

    也有人有所考虑:“如果是文学作品,我们还要考虑到读书的门槛。”毕竟这个时代还有许多人是不识字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将宣传队利用起来,像以前一样上面的同志领会,然后对下面的群众宣传。”

    最重要的是,他们要拿出对这次宣传口的重视来,群众自然都会想到办法来参与。

    经过他们再三讨论,确认了这个方法有利,在此之外,如果有其他的宣传方法,也可以再讨论,同时进行,多管齐下。

    首长点了头。

    有人提出:“就是这部作品必须要进行把关。”

    作为宣传阵地,事关重大,当然不可能不经过审阅就随便让它成为代表。

    首长笑道:“那这件事就交给宣传部的同志负责。”

    *

    此时,苏葵还不知道她的作品已经快要上天了,她正在接受京城来的教育部的同志的采访。

    他们一共来了三个人,是教育部办公厅的两位干事,还有随行的一位华夏日报的记者。

    对于这个“教育模范”,上级领导非常重视,如今国家教育水平还处在比较落后的时候,人才奇缺,能够多培养一个人才,就能为国家的贡献多出一份力量。

    而现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同志,却以一己之力,带着一个班的同学都考上了大学,并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模拟和联考的建议,使整个江省在此次高考中都取得不菲成就。

    这次对她的采访,他们亲自来到清河大队,又收获了一堆队员对“葵花又要上报纸了”的惊呼。

    两位干事年纪都比她大很多,态度都很和善,“苏葵同学,我们想问一问,你是为什么想到提出这样的方法的?”

    “我是想着既然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资源,那就绝对不能浪费,将所有能统筹的力量统筹起来,大家集中力量,才能更好的进步。”苏葵道,“能够大家一起进步,才能为国家奉献更大的力量。”

    “好同志!”干事夸道,“自己有了成就,还不忘带着别人进步,苏葵同志,有这种奉献精神,这个教育模范你当之无愧啊。”

    记者也笑了,她的话记录下来,到时都可以直接登在标题上了,这个同志很有他们内部的作风啊。

    他们又问起她的学习方法。

    苏葵起了自己当初制定的几轮复习计划,甚至给他们看了看自己打的时间表。

    几人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计划,先是惊讶,然后便是一阵敬佩:“苏葵同志,你这也太勤奋了。”

    不只是勤奋,这样的学习强度,还必须拥有强大的自制力。

    “至于班上的同学,则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不同的计划,针对他们的情况,我们成立了学习组,每周开一次学习座谈会交流经验,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

    苏葵就谈了谈她当初给班上同学过的学习方法,记忆方法,还有她专门整理出来的重点笔记,按照这样来复习,事半功倍。

    几位听得惊叹连连,读书竟然还有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好多他们都是闻所未闻,有些只是平时有个模糊的概念,而苏葵则是把这些全都系统化了。

    “苏葵同学,听你这么一,我发现我以前的书都白读了。”

    也难怪人家取得这样的成绩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强大的自制力和统筹能力,她不成功还有谁能成功?

    他们再次感叹:“我们这个教育模范颁给你是颁对了。”

    这可不就是教育模范吗?她在教育上的见解,已经比他们还要深了。

    其中一个干事笑着:“以后参与高考的考生可是要感谢苏葵同学了。”

    苏葵也笑:“看来是领导对这件事有了后续的关注了。”

    几人都惊讶地看着她。

    却又听她:“领导已经决定推广这个模式了?”

    虽然是疑问句,却是肯定的语气。

    几人对视一眼,苏葵只是微笑看着他们,仿佛已经成竹在胸。

    “你的没错——”一名干事惊讶地看着她,然后解释道,“对于模拟考试和联考的模式,领导已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并且会将这个模式称为‘贺县模式’。”

    这是注定会被记载入历史的大事,而“贺县”这个名字,也注定会随着苏葵做的这些事,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苏葵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没有任何意外,反而继续道:“我想你们要学习的,应该不只是这个模式吧?”

    只学其形,不学其神,是达不到效果的。

    几人都看着她,其实从一来他们就已经感觉到这位同学有些不一样,现在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好像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和他们一样的成年人。

    “上面确实还在研究”

    他们研究的当然不只是这个模式,还有贺县高中成功的秘诀。贺县高中也不过是普通的高中,都能全员上大学,如果在全国各地将这个成功复制,哪怕只能得到一半的效果,那也非常惊人了。

    所以他们来采访苏葵,不仅是因为上面要将她作为模范宣传,更是想要从她这个提出者这里了解到更多关于这次高考成功的经验。

    谁知他们还没有开口,苏葵已经自己提出来了。

    就见她拿出一摞资料来,道:“我已经将这次高考的所有经验记录总结,整理成了报告,另外还有一份我自己对高考的分析,你们可以直接拿走。”

    两位干事和记者全被震住。

    好一会儿才有人开口:“这是你早就准备好的?”

    “我一直都有做记录总结的习惯,以便把控全局。高考过后,我就已经着整理这些了。”苏葵又笑道,“即便你们不来,我也是要交给上级领导的。”

    谁知道教育部把她评为了教育模范,还上门采访她,这下正好直接给最高部门。

    “苏葵同学,这真是、真是”

    两位干事着着竟然不知道怎么了,这位苏葵同学,居然考虑得这么深远,这样为所有人考虑。

    然而还不止。

    苏葵:“除此外,我还有一个提议。”

    “方才我们提到,光是推广模拟和联考的模式但学生成绩跟不上是不行的。只有配合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笔记才能为这个模式添砖加瓦,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她:“我可以将我的学习方法和笔记整理出来,作为教辅资料,给全国各地的学生学习。”

    此时,三个人已经完全震住了。看着她一句话也不出来。

    好半晌才有一位干事开口:“苏葵同学,你真的愿意将所有学习方法贡献出来给大家使用吗?”

    他们是想要和她学习经验,但没想到她能做到这一步。

    苏葵笑了:“学习方法本就是让人用的,能够帮助同学学习,它才是有价值的。至于学习笔记也是同理,能有一个同学因为它进步,也不至于让我这份笔记埋没了。”

    “好同志啊。”半晌,他们再次感叹,“苏葵同志,你提出的建议非常有用,你提供的方法和笔记也非常有价值,我们会尽快向领导请示这件事,争取早日让所有同学都取得进步!”

    教育部的干事郑重其事地带走了她的高考总结报告,表示回去一定向领导明她的功劳。

    苏葵却道:“既然领导信任我,将我评为教育模范,那这些就是我应该做的,为大家起到这个模范的作用。”

    苏葵还,她会尽快整理好所有的学习方法和笔记,争取让同学们早日用上。

    得几位干事又是感动不已。

    *

    教育部的同志离开后,离京大开学已经没有几天了,她一边整理笔记,一边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去京城,当然大部分是秦晓兰在帮她收拾。

    此时,她却再次受到了向书记的接见,并且还为她带来了宣传部的信件。

    “我们一致讨论通过,预备将你这篇清河乡之变作为此次推广公共食堂解散的宣传口。”

    “宣传部同志的意思是,希望你尽快提交这篇文章的全部稿件交由他们审阅,以便后续宣传的安排。”

    向书记的话轻飘飘的,话的内容却足够引起地震。

    然而他一看苏葵,即便是听到这么大的消息,她仍然还是一副沉静的样子。

    处变不惊,有大将之风。他暗暗点头。

    “您是,要拿我这篇文章作为政府部门对宣传口,更好地向群众宣传这个政策?”

    苏葵问道:“如果我没猜错,这建议应该是您提的吧?”

    向书记失笑:“什么都瞒不过你。”

    他已经早就领教了这位同志到底有多聪明。

    他简略地对苏葵讲了讲他提出这个建议的过程。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私心,而是切实地看到了这种宣传方式带来的效果。

    他勉励道:“苏葵同志,这是所有领导对你的信任,好好干!你也不要担心,宣传部的同志会配合你的。”

    然而一看苏葵,她哪里有担心的样子。

    “书记,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宣传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传播更广,能从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这个消息,向大家普及如今解散公共食堂的好处。”

    苏葵话音一转:“但普及性的问题”

    她提到了这个问题,应该在这个时代,许多宣传方式普及性都有限。

    向书记惊讶地看她一眼。

    苏葵察觉到了:“书记,会议上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吧?”

    她都能想到的问题,领导们肯定也是考虑过的。

    “确实我们也谈到过这个问题。”

    向书记脸上笑意更深,告诉她不用担心,他们目前要先做好文章的宣传工作,确保随着这部作品的广泛传播,将解散公共食堂的事情宣传倒全国各地。

    他们的目的是要向更多人传播这项好政策,让所有能读到文章的人,感受到这项政策正在实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单单是文件的明,并不能造成这种普适性,反而是在他们喜欢的东西中将这种思想融入其中,更能发自内心地让人向往。当然,这有又赖于她文章的质量了。

    既然这样的话

    苏葵:“书记,我还有一个提议。”

    作者有话要:  晚上更6k感谢在2022-03-320:4:522022-04-0:59: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月亮也晚安2瓶;frever、要认真戒奶茶的张0瓶;相思已是不等闲2瓶;苏杭以北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