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0213 众叛亲离

A+A-

    第213章

    秦世元距离江州城还有两百里的时候, 江州传来了紧急军情。

    北方虎豹军自中州越天王山急攻元西郡。

    秦世元又急又气,萧霖烨是怎么做元西郡太守,他占据地利, 为何大军兵临城下才发现?

    急怒过后,他冷静下来, 这不正常,元西郡和中州隔着连绵不断的高山, 就连蜀道都只开辟前往天王山的段路,而天王山至中州,得有数千里高山路不止,别行军了, 便是股军队穿越过来也能被天王山的瞭望塔提前百里察觉。

    秦世元这么一冷静, 心里一种不妙之感油然而生。

    他抛下军队, 只带着亲卫急行赶回江州城,及至江州城临县玉官县, 他接到了密报。

    元西郡萧霖烨反了,而且还挟持了他的妹妹, 原来他在吴州前线拼命的时候, 他娘将妹妹嫁给了萧霖烨, 萧家以萧霖烨有婚约之事婉拒, 谁知他娘竟然做出一件蠢事, 她召见萧霖烨的未婚妻徐氏,然后命内侄强娶徐氏,徐氏和表弟有过夫妻之实后,便强行将妹妹嫁去了元西。

    期间徐氏欲自尽,好在被家人及时救下,但秦世元心中也冷了下来, 徐氏只怕会对他有所怨言了。

    而萧氏竟然直接反了,徐氏会不会也会造反?

    徐孟安被他安排在山城关……这一瞬间,秦世元想了很多,他信任徐孟安不会背叛他,可是……万一呢?

    如果丢了山城关,别称霸大业了,这将事关他的身家性命。

    “来人,持孤之令,招孟安回城,名睢义郡守姜慕镇守山城关。”

    秦世元再不耽搁,明明已经夜深,他也不停歇,竟然抽的马儿累摊在地,秦世元也险些坠马,好在他弓马娴熟及时翻下去滚了几圈。

    “主公,歇息片刻吧!”亲卫们纷纷苦劝。

    秦世元爬了起来,他双目阴沉,然后一剑就将身下的马给砍了,似乎发泄过后,他方点了点头。

    “就地修整,你们去些野味和草料来。”

    随着七八个亲卫向山林赶去,秦世元靠在一棵树下坐下。

    秦世元心中极为沉重,自北方和越州攻吴开始,他预想的最坏结果已经出现了。

    他倚重的徐氏一族,现在都不敢相信了,徐氏可是他最信任的大族,他的大业有一大半是徐孟安替他谋划的。他闭上眼,他应该要相信徐孟安,可理智告诉他不能。

    士族在家族遭遇生存危机时抉择从来不会和诸侯共进退,除非他以全族性命裹挟,便是徐孟安与他共进退,徐孟安也只会是徐家弃子。然而孟安有多在意家人,他这个主公兼好友是再清楚不过了。

    秦世元不敢去赌,再丢山城关,他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

    秦世元的命令很快就传到了山城关,正在苦心孤诣地布置军防的徐孟安有些不敢相信,聪慧如他,他岂会不知主公此举是不信任他了。

    江州出了何事?主公为何疑心他了?

    “徐大人,主公命你即刻回去,片刻不能耽搁,您请吧!”

    徐孟安沉着眉头,他道:“我马上就走,走之前,我想知道是谁接手山城关驻防一事。”

    亲卫道:“睢义郡守姜大人。”

    徐孟安大惊失色:“姜慕?主公怎做如此任令。”

    姜慕非士族出身,曾是主公少时的亲卫统领,后随主公征战荆州立下战功,然后主公就将姜慕调到睢义郡做了郡守。若是寻常时候,调姜慕驻防山城关并没有什么问题,最多感叹一下主公对姜慕的信任罢了。

    但现在,主公吴州战败,北方来势汹汹,江州各郡的士族本身就人心浮动,心存留一后路的关口。此时不再重用出身士族的他,必定让江州士族心生不满,若造成江州士族为讨好北方新主,共商易主之事,主公恐性命不保。

    徐孟安一边就急着上马,他急着回去劝谏主公。

    此时江州遭遇前所未有的的危机,江州需得上下一心才能共度难关,江州士族人心浮动是必然的,秦氏江州的基业都是因士族而起,这时候不但要信任士族,还应该倚重他们,许以重利,待江州所有士族出兵随他们死战到底,才是明智之举。

    徐孟安连夜赶回江州城,而此时江州城的局势已定。

    秦世元并没有接见他,徐孟安随后得到的消息让他吐了一口血。他自疼到大的妹妹死了,是秦老夫人逼死的。

    他的妹妹自来乖巧得让他心疼,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妹妹爱慕主公,但妹妹相貌平庸,主公一直将她当做妹妹看待。他曾和妹妹过,他若以兄弟情分足以让主公与刘氏退亲,而改娶妹妹,可妹妹却道,秦二哥是他认定的主公,这会让他这个哥哥难做,我是喜欢秦二哥,但哥哥在我心里更重要。

    主公娶了刘氏,妹妹很难过,但从不在他面前表现出来,他也心疼妹妹,爹娘要为妹妹议亲,妹妹不愿,他就将妹妹的事揽到身上,直到妹妹十八岁的时候他挡不住了,妹妹告诉他她想通了,让他为她找门亲事。

    妹妹年纪大,萧霖烨也孝期耽搁了下来,他舍不得将妹妹送给旁的人做继室,算来算去,萧霖烨是适配年龄中最优秀的,两家便这么定了亲。没想到,竟然会害了妹妹。

    秦老夫人因愧对秦玉盈,为秦玉盈择婿,而秦玉盈看上了萧霖烨,萧氏借婚约拒绝,秦玉盈不愿逼迫萧氏作罢,但秦老夫人见女儿郁郁寡欢,女儿不愿意她逼迫萧氏,就想从他徐氏下功夫,徐氏因萧氏竭力保全这门婚事,自然不好坏了两家关系也是竭力护持,秦老夫人见油盐不进,竟然让内侄先成就好事逼迫徐氏不得不嫁的主意。

    妹妹遭受到这次侮辱,自觉有辱秦氏门风,不知从哪里寻了毒喝下自尽。

    好在娘和夫人看得紧,及时发现不对救下了妹妹,但也因此让妹妹去了半条命。

    萧氏此时也来退亲,徐氏气恨之下和萧家内斗,徐氏夺权萧氏,步步紧逼,秦老夫人也因为萧氏依然不答应娶秦玉盈帮了一把,萧氏家业不断缩水,萧氏子弟的官职也渐渐被停职,萧氏无奈之下低头为萧霖烨求娶秦玉盈。

    许是信息不对紧,萧霖烨在元西郡反了。

    主公此时正好归家,不过三个月,江州两大族竟然因儿女婚姻之事闹的如此地步。

    徐萧两家向主公讨个法,主公为了安抚萧氏,竟然亲自去劝妹妹认命,嫁给秦老夫人浪荡好色的内侄,妹妹心伤之下,本就只能将养着的身体一夜没睡,第二日吐了血,第四日弥留之际还让下人给她拿来视若珍宝的箱子,箱子里是这么多年主公送给妹妹的礼物,里面的礼物大到珍宝玉玩,到一块红色的石头,都被擦拭的光亮,不落半点灰尘。

    她最后对阿娘:“阿娘,我想哥哥了,这些东西……想让哥哥帮堇儿……将这些……送还给……秦……二哥哥……堇儿还想告诉哥哥,堇儿……错了。”

    清醒过来的徐孟安看着布置好一日的灵堂,他摩搓着妹妹留给她的香囊,妹妹哪里有错?是他的错,他不该在少年时将主公带回家,不该敬服秦世元认他为主公,更不该在妹妹面前提起秦世元的才学韬略。

    若是徐堇还活着定然会反驳,徐清有何错,不过是少年时遇到一个好的朋友和家里人分享,是徐堇奢望自己得不到的东西罢了。

    徐孟安麻木地操办了妹妹的葬礼,因她未嫁之身,在身后事也为族里闹了一通,有族人要送她遗体去萧氏祖坟,也有送去孙家(秦老夫人娘家)的,徐父岂会答应,强硬地将女儿葬在徐家祖地。

    秦世元也亲自来了祭奠,还安抚了徐氏一二,又想和徐孟安私谈,只是一开口军政大事,徐孟安拒绝了,他命下人送来了妹妹的箱子,如他意料一般,主公假惺惺地叹息一二,辜负了堇儿妹妹,再无其他。

    徐孟安以前身在局中,看不到这些,今时再看,妹妹心悦秦世元,秦世元当知道的吧!可是秦世元不愿放弃和刘氏的婚约,也想借堇儿和他亲近,进而拉拢于他。

    这么多年,他除了一开始敬服秦世元的治世理念,后来堇儿时常常念叨秦二哥哥,他又怎么会和秦世元越走越近,明明之前,他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同窗林虞啊!

    林虞是什么时候和他保持了距离的呢?

    是他渐渐以秦世元为主的时候,后来大齐乱世开始,秦州牧军政一方,他正式奉秦世元为主公,而不是秦州牧。那时,他还曾劝林虞随他一起效忠,那时林虞怎么的。

    秦世元有明主之像,却因士族出身非共苦之主,秦氏若得天下,可为齐祖,而虞只愿效忠汉祖。

    齐太-祖出身刘汉时王莽时代的四世三公的大族,借大族之力推翻王莽新朝过后,开始了士族治理天下的大齐。而汉祖,自微末崛起,开国之时各国贵族多为新贵。

    那时,他只以为林虞是因庶族而不愿投靠,现在看来,那时候林虞就看出来了,如果秦世元一直顺风顺水定鼎天下,还真的可能开创如同大齐一般的盛世,当然这个盛世是士族的盛世。

    若困于一方绝境,或许秦世元有一两分汉祖的卧薪尝胆的志气,但没有汉祖在底层知人善任,世事洞明的本事。

    这才刚开始,秦世元就初见乱了阵脚。

    徐孟安摇了摇头,他依旧不会背叛主公,这是作为一个臣子最后的尽忠,但他再也不想管江州之事了,他要保护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