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0216 完结
216 0216[VIP] 完结
“主公和将士们为天下开太平,天下士庶虽死无悔!"
一骑席卷满身尘土的传讯兵疾驰进了钦州城,其方向是晋王府
城中百姓纷纷退让,都认出这传讯兵来自了南方大战
姚静感慨道:
太常大夫奚琅拱手道:
众人一听,顿时正襟应诺。
随着庶族学院开了多年,织室和一些民用工厂的男女工人们,每月会有几天有人来教授一些学字
“应该是南边的捷报,战马没带血与白,看来我们晋王大军下江州了。”
“这还用,我们晋王可是派出三十万大军,还带着神雷火炮呢,区区秦世元怎么能奈何晋王。“
南方周围州郡收到的捷报信息会更快一些,大伙纷纷将消息传入北方,不过到底比不过三千里加
不过姚静例外,姚静有密报,早早就收到大军围困江州的消息,两日前也收到江州城破的大喜信,
随着传讯兵与晋王府呼喊:“江州大捷,大军已入主江州,秦氏败亡。”
周边一个个跟着出来看的家仆听到消息,纷纷跑回去禀告自家主人,从来加急传讯都会被京中权
贵关注,以便他们及时做好上朝的准备,捷报可以从马上佩戴看出来,权贵们的仆人便可以明目张胆
如果是战败,那些探听消息家仆无疑会藏匿起来暗中听。
江州战报每月都会有消息,上一次战报就是三军已经汇集江州城外,钦州文武都知道,下一次三
新朝建立,新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论功行赏,权力更替。
一数二的功绩了。金家人都很激动,不过没人敢直接出来,但眉梢的喜气怎么也遮掩不住,金莳的
和读晋王邸报的,这早就钦州百姓们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就连普通妇人也能讨论几句军情。
急的传讯兵,传讯到了晋王府的时候,钦州文武上下都没得到消息。
不过她便是很高兴也按捺下来,只等军情急报,不过也下了秘旨,秘令务必寻到秦世元。
跟着听一手消息。
千里加急捷报,必然就是攻破江州的大喜事。
金莳早在传讯兵入城的时候就已经命侍女伺候他穿戴整齐,准备等着晋王府的召见。
而江州一破,主公便已一统天下,新朝已定,他们该忙活起来了。
大家都纷纷在心里数着自家的功绩,想着女帝在论功行赏上,自家够得上什么爵位。
嫡妻就私下问过金莳,他们家能不能得个公爵侯爵什么的。
金莳作为内政大臣之一,虽没有那几个大将军和女帝信任的两大谋士来得功大,但也是新朝中数
遥想当年金家作为钦州城的大士族,因为及时悬崖勒马跟随女君,这才有这样一番大成就,现在
想想,除了没有士族私军和封户等权力,不能在一方之地为所欲为,他们其实过得日子比昔日还要贵
重富足。
战报里,付家一族用五年恢复一点的生机再一次全盘葬送,付家大好的儿郎几乎都死在这场战争里。
心就在今日被召见的文武大臣了。
与之相反的,付家,当年反对女君,然后举家南逃,听闻后面辗转投入了秦世元帐下,前一次的
“阿父,刚刚王府派人召见您。“金都喜气洋洋。
金叡很高兴,女君召见的人不多,这代表着除了出征和牧守一方的一些人,日后新朝权贵顶级核
金莳点点头,他看向儿子:“我们家封爵前,任何族人都不能闹出事,知道吗?”
这要是临时出点事,这到手的爵位没了,或者下降几等,他们哭都没地哭呢,新朝爵位虽能封的
大方,但也是有数的,总不会人人都有。
位大臣。
城西山。
地因水泥和火药,已然被推平了一半,从西山向下看去,如今这儿更想是园林花园。
与金家这般作想的家族很多,大伙儿都翘首等待着晋王府的宣召。只可惜,晋王这只召见了十二
金莳等人以最快的速度赶至晋王府,谁知大伙还未进门,就有晋王亲卫驾着车马送他们前去钦州
大伙一头雾水,却也没敢多耽搁,迅速上了马车。
行至西山脚下,西山和三年前相比已经大变样,这儿修建了高塔,修整了西山湖,西山三千亩山
这是姚静的私产所修建了,曾修建之时大伙都以为晋王是在给自己修别宫,毕竟,钦州城的晋王
府,其实也不过是前州牧府,和公侯王爵的府邸还是相差太远,自古以来,君王都是以国库修建宫
苑。晋王用私产修别宫,大伙哪里有意见。
没有宫殿建筑,多是塔建,最高的有九层,每一层高是宫殿的两倍。
花。不过不到时节,都未有花开景象。
敬仰和祭拜。”
她将书简递给姚燕,姚燕双手恭敬地接下来,然后传于刚刚随着进香的十二位大臣。
因为是主公宫苑,大伙都很有意识地不敢过多接近,免的有窥伺之嫌。今日来观,发现这儿竟然
他们到了园林正门口,正门口修建了牌楼,牌楼无字,牌楼外见了白石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菊
晋王带着明侯姚燕从牌楼一侧走下来,众人纷纷行礼。
“参见晋王!”
姚静在广场中心一颗树立的巨石旁站定。
“诸位臣公免礼,随孤观一观新建的英雄塔,在座的诸位,日后可都会留功勋于此,受万世子民
众人心神一震,他们纷纷抬头仰望那些高塔,主公这话是如同他们所想的那样吗?
姚静笑了笑,她率先进大门,然后走入长阶。
这一处设有四十二塔拱辰星阵,不过时间有限,目前只修建了中心三塔。
三塔已经提了字,是姚静的字,分别为“英烈“功勋和国士“。
英烈塔一层内,如同医药阁的柜将塔的空间填满,姚静在最前方的香台前上了三柱香后,方拉
出一个柜,柜有一书简,用的是特殊炮制的竹简,秦时留传于今保存完整的书简也是用此炮制之
法。
人分到土地外还可免税役,在这之前,可免税役的只有士族,后晋王还在战后做到大齐盛世最富饶时
也给不出的抚恤。
金莳开一看,虽已猜测到这英烈阁是为何人所建,可看到手中的书简,心中依然忍不住大震。
因为这书简上书,赫然只是一个卒,连伍长都不是,李黑头,正平元年殉贵县......
全天下都只晋王重军人,从她一开始集军之时就给予军人丰厚的军饷等福利,百姓参军,惠及家
如今要建国了,主公又设了英烈塔可传万世,他们心中震惊之余,转念就敬服不已。这一招,可
谓揽进军民之心,新朝建成,新朝军队的军人他们心中的信念是新朝大晋,只怕再也没有一将可将一
军转换为私军。
放不下了。“
姚静点点头,肃然道:“他们都是为大晋,为即将到来的太平世道奉献的英烈,孤不能让他们被
遗忘。而后,我大晋历代战事,不论胜败,只是为我大晋奉献生命的军卒都可留传与此,后世帝王每
逢大典以祭诸塔为先,祖宗为后。”
定具体条陈送呈上上来。”
这般渲染心中哀恸之前溢于言表。
“这十年间征伐间,多少儿郎埋骨他乡,待征南英雄班师回朝,这座英烈塔许是
“大晋招贤科举而入朝,也需三祭三塔,方得授官,此为我大晋国律!奚琅,你为太常首官,拟
奚琅听到主公已称大晋,此为国事,当下拱手道:“臣尊陛下旨意!“
姚静带着他们将九层塔走完,塔内俱是亡魂英烈,便是一开始对普通士卒感念甚少的金莳,因为
离开英烈塔,而后功勋塔便是为官员所建,这让他们十二人更为动容在意了一些。
功勋塔,有着供奉神像,有着史官纪传,这份青史留名,没有任何一个文人能经受住诱惑。
国士塔,无论王侯将相,还是黎明百姓,只有做出莫大功绩的人才能名列其间,这是唯——座对
外开放的塔楼,这座塔楼,已经有了人像悬挂与此。
研究出火药的苏三铁,配出水泥的于北......这些都是身份低下的匠人,可却都被姚静重用,经过
姚静平定天下的十年里,他们证明了他们所创造的东西都配的上国士之名。
建北山庶族书院,这位孟岳也都竭力培养学生,十年间,出了无数才学够得上招贤选官的学子,让姚
静的政务不再过多依赖士族。
列,国士塔上人满为患的时代。”
除了这些匠人们,也有儒师孟岳,无视士族名位,已然应允前来南山书院授学,后来姚静在北上
许善之也被姚静放入期间,数年辛苦,出使西域。
姚静希望,这座塔可以给新朝带来不断进步的文明发展。
走完三塔后,他们已然看到还有做工的工人还在修建新塔,姚静叹道:“孤希望英烈塔十年无一
在场众人心中无不震撼,他们想象这这种时代,那时候,是不是孔子所言的天下大同时代?@无
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
观英雄塔后,姚静带着众人回了晋王府,一切回归政局。
又和诸臣商议税赋、各种行政等等一切事宜。
姚静开始让太常着手准备立国祭祀之事,和内政大臣圆满新朝官员制度,爵位制度和功勋制度,
最重要的,是即将班师回朝的征南大军。
正平九年二月十三日,姚银书受晋王之旨班师回朝。
至四月初六,晋王率钦州文武于钦州城外十里相迎。
五月初九,晋王姚静立国为晋,定年号“新元“,改钦州为晋州,后世称其为晋都。
晋帝封八公,除陈足道和林虞外,皆为征战沙场的大将。
又封十三侯,秦玉盈为新朝元年唯一的侯爵(明侯封公主了)。也因此,让后世最津津乐道的无
疑就是江宁侯秦玉盈,她被誉为历史第一女侯,虽明国长公主受封明侯在前,可历史上都只以明国公
主所称。
六月,晋帝封生父为上皇,生母为上皇皇后,封长姐为宁康长公主,二姐为明仪长公主,封两位
叔伯为淳、简二王。姚氏宗亲一族,除晋帝嫡系长辈之外,晋帝皆无封商,令宗族后裔入学,至三年
后,陆续而封爵。
天下所关切的晋帝子女和后宫,却都不见旨意。
及至晋帝之子女姚乾姚晋六岁,世人所想姚乾无太子之位,姚晋也无公主之尊。
开创科举之制,拟定十二门学科选举人才。
七月,晋帝定吏户礼兵刑商农七部分权,废三公以立内阁八辅为朝中中枢,又以招贤为基,礼部
九月,新朝第一任科举施行。商部开海贸,工部草创天工太学
十月,江州余孽秦世元被西域元氏押解进京,晋帝赐秦世元绞刑,秦世元亲妹,江宁侯秦玉盈自
请监刑,后世记载,秦玉盈手刃亲兄。后传,秦玉盈因此得晋帝信任,设锦衣都尉府,监察百官,自
此,秦玉盈开始了她传奇的酷吏之路。
新元二年,第一届科举开科取士,晋帝鼓励士族女眷参考,终九试入朝者得二百二十人,其中女
官仅七人。七人中,五位出自江州士族,这些都是全力支持江州余孽秦世元的士族,大晋清算,将其
族充入罪籍,三朝以内不得参加科考。(谢谢灵提供的建议)这些士族钻了余空,将族中女孩嫁于寻
常百姓,取得良籍后放于家中苦读。
工得以养活自己甚至全家的社会风气发生改变,在女帝为尊的政治集权下,曾经被阻在家族的士族女
眷纷纷走出家门,她们会去入学,会去参加科考......
林虞为太傅,是为女帝子女之师。
朝中百官纷纷奏请罢免五女功名,晋帝驳回此昭,言此为律法漏洞,命刑部领责。五女有才,既于全国科举脱颖而出,自当一视同仁,诸臣公莫以为女子无为呼?
面对女帝冷言,无人敢置喙。
么好当的,又不能世袭,
也是从新元二年开始,女官开始参与朝政,后来随着这七位女官政绩极优,以及民间各种女子务
新元三年,农部获得康国公兼任农部尚书林虞从海外寻得的增产粮种十二种嫁接成功。
新元六年,十二粮食优种推行全国,全国粮产增长四倍有余。晋帝大喜,改林虞为晋国公,又命
此时,朝中女官已有五分之一。晋帝下旨宗室女眷其后裔为国姓,即可拥有承继父辈爵位之权,
而皇族宗室除了嫡长子继承制度外,还有宗学考量制度,而朝中反对声音接近于无。一时之间,宗室
嫡长女在宗学更加刻苦了,宗室男子如临大敌,
新元七年,秦国公陈足道上奏,因他无嗣,祈求陛下立独女陈蘅为世子,晋帝允之。
自此,大晋男女同朝为官逐渐成常态。
帝遣魏国公卫云出征海外三岛,一年后,为大晋带亿万白银。
晋帝一生偏爱武功,大晋新元十年,大晋粮食丰仓,工厂林立,商贸繁荣,大晋子民稳定后,晋
新元十二年,皇长子和皇长女通过宗学考试,皇长女姚晋不愿受封为公主,言愿于母亲一样,承
继大晋万民福祉之责,晋帝满意姚晋志气,下旨及二世起,天子嫡系废公主之制,尔后承继皇权,择
贤而立
随后,受皇长子姚乾为燕王、皇二女为宋王。
为东宫太子。
自新元三十二年始,晋国公林虞逝后,早年征战的晋帝也仿佛受不住岁月的折磨,常年病榻。
新元三十九年,宋王姚晋幽禁燕王姚乾于碧月台,取得朝中八成的大臣支持,晋帝遂册宋王姚晋
第二年,大晋开国女帝崩逝于太平别宫,举国致哀!
作者有话要:
完结~~~
数了数大家想看的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