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敲诈

A+A-

    和两个孩子通完电话,校嘉华憋着一口心气儿,像是换了个人。

    接下来的采购工作,她格外上心,甚至主动催促起了仝其芳和王处长。

    好在,太丰县政府办事也给力,才过一天,就把货款给批了下来。

    大佬们敲定完政策,剩下的就是具体的落实工作。

    采棉、装箱,胜利在望。

    太丰县的货量需求大,仓库存储的长绒棉有限,大部分还需要现摘现采。

    江连长特意开辟绿色通道,不仅调遣兵团的人日夜采摘,还动员了当地居民,协助棉仓,集中力量帮忙装箱。

    校嘉华也走出招待所,天天蹲在棉田里,兼职采棉工和拖拉机手,帮忙采棉花、运棉花。

    她的心像是插上了翅膀,只想回家看校大宝和石头。干活时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短短两天工夫,不仅晒黑了,人也瘦了一圈。

    仝其芳心疼她,又劝不住。她知道校嘉华是为了孩子,因而也帮着,干得格外卖力。

    毕竟,仝其芳自己也有八十岁高龄的母亲,还躺在太丰县的医院里,怎么会不牵挂呢?

    军民齐心协力,总算在计划内完成了采摘任务。

    仓库越堆越满,包工作有条不紊,万事俱备,只剩装箱。

    按照计划,今晚连夜把棉花搬上军卡,最快明天下午,就能拉到克市火车站,发往太丰县了。

    校嘉华和仝其芳甚至计划着,明天回乡后,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

    她们没想到,偏偏在最后环节,发生了意外。

    .

    由于采摘工作接近尾声,建设兵团接到上级通知,撤离了棉仓。江连长也带人赶往附近的乡村,帮助那里的棉农抢收棉花。

    留在缇县搬箱收尾的,主要是由本地劳力组编成的装运队。

    这天傍晚,棉花装车到一半,校嘉华和仝其芳算先收工,提前回招待所收拾行李。

    她们刚走出仓库门,却被两个装运队的人拦住了。

    校嘉华认识他们。

    这是兄弟俩,一个叫鲁大,一个叫鲁二,分别是庄运队的队长、副队长。

    他们的父母是维汉结合家庭,两人从会汉语,也会维语,因而长袖善舞,在当地很吃得开。

    这二人长得人高马大,一个大肚腩,一个双下巴,在广大因为饥饿贫穷,而瘦成皮包骨的群众里,校嘉华印象没法不深刻。

    “校同志、仝同志,你们这是要去哪儿?”鲁大开口问。

    校嘉华看他们贼眉鼠眼,来意不善,不急着回答,反问:“鲁队长,是装箱工作,还有什么要指教的吗?”

    “指教不敢,你们一个经理,一个厂长,都是有本事的人。我和鲁二是大老粗,就不卖关子了。”

    鲁大话锋一转,“今天,江连长把兵团的人都抽调走了,剩下我们十几个弟兄,连夜帮你们装车。人手不够,干活辛苦,希望你们好歹……给点表示!”

    校嘉华秒懂,原来是个吃回扣的。

    可惜,校嘉华不算惯他这脾气。

    她不客气道:“既然人手不够,我就去请江连长,重新把人调回来。顺便问问他,你们想要什么表示?”

    鲁二一听,门神似地亮出拳头,凶狠道:“你敢向江连长告状,我现在就弄死你!”

    他浑身横肉乱颤,校嘉华和仝其芳都被吓到了。

    鲁大摁住弟弟,对两位女同志笑了笑:“你们是聪明人,我劝你们想清楚,兵团的人都在乡下,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误了明天的火车,多不划算?

    “更何况,事情闹掰了,弟兄们心情不好,手上没轻重,你们的货丢了少了、脏了污了,甚至装错成劣质棉,我们可不负责。”

    难怪他们专挑这时候发难,这两点,处处正中死穴。

    棉花洁白脆弱,怕脏怕湿怕虫,运输存储都要格外保护。如果他们背地做点动作,还真没人能发现。

    黑心棉万一就这样运到太丰县,山高水远,只能自己吃哑巴亏。

    强龙难压地头蛇,校嘉华和仝其芳对视一眼,交换了意见。

    校嘉华语气软和下来:“你们要多少钱?”

    鲁二见她们态度松动,贪婪地伸出五根手指。

    “五十块?”如果是这个数,倒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放屁!老子提着脑袋搁这玩呢,少五百!”鲁二又沉不住插话。

    校嘉华气笑了:“狮子大开口啊,这都赶上半吨棉花钱了。都是劳动人民,我穷得很,要钱没有。”

    鲁二:“呸,那天我亲眼看见,你请十几个知青吃烤包子,你敢你没钱?”

    想起那个画面,鲁二就流口水,恨不得抱着农场养的山羊啃。

    校嘉华也是服气,自己一次“炫富”,竟能招致这样的麻烦。

    不过,听他们语气,显然是惯犯,过去肯定勒索过不少人。

    她仍要拒绝,仝其芳却拦住她,“算了笑笑,这钱我出,就当买路财吧。”

    校嘉华:“仝姐,这钱不能掏,太憋屈了。咱们给江连长电话,我就不信兵团管不了。”

    “兵团当然能管。可是,等江连长回来处理,又要耽误两三天。误了火车,下趟专列是什么时候,谁也不知道。”

    仝其芳又劝:“笑笑,我知道,咱们都想早点回家见孩子,见爹娘。再,就算人等得起,国棉厂的机器,和供销社的柜台也等不起!”

    校嘉华沉默了。

    且不亲人都在盼着她们回家,国棉厂每停工一天,供销社晚一天上货,老百姓晚一天买布裁衣,都是巨大损失。

    阎王好见,鬼难缠。

    鲁大鲁二就是认准这一点,才会如此猖狂。

    “所以,这钱我来出。”仝其芳掏出钱袋子,开始点钱。

    鲁大很满意:“不愧是老大姐,果然比黄毛丫头识时务,想得开。”

    他这么着,却拒绝了仝其芳给的现金。

    “你这是什么意思?”仝其芳不解。

    鲁二又冷哼:“你当我哥俩傻?你现在给我们现金,回去再反手举报咋办?再,光给钱,没有粮票肉票,我们也花不了。”

    这莽夫,还挺有心眼儿,校家华在旁边嘲讽:“那你们怎么办?”

    鲁大清清嗓子:“郊区有一家城乡供销社,你只管去,都买成吃的用的,寄放在那里。我们的人,自然会分批去拿。”

    敢情他们连销赃窟都准备好了?校嘉华大为震撼。

    “别耍花样,供销社有买卖清单,到时候你把凭据拿给我。”

    鲁大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

    “弟兄们只为财物,你们老实置办,我们自然守信,帮你们把棉花装得干净利落。”

    .

    鲁家兄弟指定的供销社,距离不算远,但如果两个人同去,谁也不能保证,这帮无赖不会背着她们,对棉花做手脚。

    保险起见,校嘉华选择独自前往,让仝其芳留在棉仓,先监督他们装箱。

    仝其芳当即反对,“笑笑,天快黑了,你一个人去太危险。”

    校嘉华摇头:“这些人目光短浅,只想临走敲一把。咱们是太丰县的采购代表,有兵团做后盾,他们不敢伤害我们。”

    “再了,棉花更重要,今晚绝对不能出纰漏,就是赌也要赌一把。”

    公共财产大过天。况且,校嘉华答应过校大宝和石头,这周末就回家,她不想食言。

    仝其芳红着眼,把身上的现金给她,“笑笑,保护好自己,你一定要赶快回来。”

    “仝姐,你放心。”

    .

    校嘉华骑着自行车,在交错的棉田里绕了半天,总算找到指定的供销社。

    这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夜色笼罩了一层恐慌。

    这家供销社,位于城乡交接的三岔口,两层套屋不大,窗户封死,门头灰不溜秋,结满蜘蛛网,怎么看怎么像黑店。

    校嘉华骑进院子,停好自行车。

    突然,门内传出两道巴掌声,紧接着是一个男人微弱的呻/吟。

    “……”

    一股冷意从脚底涌上心头,校嘉华有点后悔,该不会失算,真的遇到拐卖人口的吧。

    好在她眼尖,借着月光,看见破屋的外墙上,挂着一把收麦子的旧镰刀。

    镰刀久不用,已经生锈,她也不嫌弃,悄悄取下来,紧紧攥在手里。

    万一真遇上歹徒,大不了玉石俱焚。

    按捺住心跳,她敲了敲房门,没有人应。

    咚咚,她又敲,屋内似乎安静下来,依然没有人应。

    校嘉华把心提到嗓子眼。

    想再敲时,吱悠一声,破旧的木门突然从内开,探出一只皮骨干枯、指甲锋利的手掌!

    “啊!救命!”校嘉华吓得挥舞镰刀。

    “喊什么喊,招魂啊!”

    一个头发灰白,衣着破旧,维汉混搭,有些不伦不类的老妇人,倚在门口,恶狠狠瞪着她。

    很好,有影子,是活人。

    “你是哪家丫头,大半夜的,来干啥?”老太太翻着白眼,大嗓门中气十足。

    校嘉华:“……”

    都这会儿了,能她是来买镰刀的吗?

    .

    校嘉华简单介绍了自己。

    老妇人本来极不耐烦,一听她是鲁大鲁二介绍来的,立即换了副嘴脸,自称姓金,好脾气地请校嘉华进去。

    煤油灯昏暗,校嘉华勉强才看清房间布局。

    三排货架,两张柜台,一副桌椅,零零散散摆了些货物,隐约有股陈旧的腐气。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东西。

    墙角有一团乌黑,校嘉华路过时差点踩到。

    她低头,认真看了两眼,才发现,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虚弱地蜷在那里,还不时闷声咳嗽几下。

    校嘉华吃惊:“这人怎么地铺,是病了吗,为什么不送医院?”

    “我干儿子,废物一个,不用理他。”

    金婆婆着,走到柜台,随手指指货架上的米面糖油,见怪不怪道:“鲁家的东西都备好了,一共五百块,早付钱票早走人。”

    就……就这?

    果然,是特么的敲诈销赃一条龙啊,这老太太和鲁家兄弟,根本就是串通好的!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校嘉华认命地数出五十张“大团结”。

    交付的时候,她的心在滴血:“阿婆,你们何必这么搞?让鲁大、鲁二收了钱,直接拿给你,不是一样么,也不用我来这多跑一趟。”

    老太太把钱和票收进抽屉,加了两道锁,才回应校嘉华。

    她嫌弃道:“别胡,姓鲁的是坏坯子,我金老婆子,跟他们可不是一路人!我守的是正经供销社,账本干净,童叟无欺。至于你们这些外地人,买了东西是自己用,还是喂豺狼,跟我有什么关系?”

    神特么童叟无欺啊,这种三观,校嘉华竟然无力反驳。

    她决定争取一下:“阿婆,您也知道鲁家兄弟不是好人,为什么还要帮他们掩护?”

    “有啥奇怪,如来佛祖身边,不是还有阿难迦叶,专门讨要‘人事’么。”

    没想到,这老太还是个西游的十级学者。没救了,再聊下去,恐怕他们还觉得自己在“劫富济贫”。

    时间紧迫,校嘉华劝自己认命。

    几分钟后,金婆婆撕下收据,在背面抄好明细,咬破手指按了手印,才递给校嘉华。

    “两清了,这就是凭证,你拿回去给鲁大看。”

    “……”校嘉华再次大无语。

    交易完毕,老太太转身,踢了踢墙角的男人,骂道:“死鬼,别装病了,起来做账。”

    像是疼得,男人又剧烈咳嗽几声。

    咳成这样,这人该不会有什么传染病吧?校嘉华一秒钟都不想在这鬼地方停留。

    她抬脚离开,没走两步,突然被地上的“死鬼”,扯住了裤腿。

    “臭流氓,你干什么,快放手!”校嘉华厌恶道。

    男人却拉得更紧了,像是在抓什么救命稻草。

    “笑笑,咳咳,是你吗……”

    “你别走,求求你,咳咳,救我……”

    熟悉的声音,令校嘉华顿住。

    她把煤油灯拿近,看见男人破裂的半边眼镜,吓了一大跳。

    “梁高峰……怎么会是你?”

    这个渣男,几个月前,不是被他老婆钱玉珠逼去依市,支援祖国的油田建设了吗?

    怎么从北疆跑到南疆,还变成这副惨样,被一个彪悍老太吆五喝六,又又骂的?

    今晚可真够刺激,真够惊喜的。

    想到青河村里的风言风语,校嘉华又觉得头痛。

    这下,她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