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教合一
纪夫子是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年轻时,也是一代枭雄人物。可惜后来,全家死于战乱,纪夫子万念俱灰,退出朝堂。没想到竟然在这里教学。
教室里多了一个人,纪夫子并不意外。
他将手里的书放下,双手背于身后,“昨日所教之课,可都温习了?”
众人答:“然也。”
唯有三人将头埋得低低的。
“你来第一段。”纪夫子敲了敲其中一人桌面。
少年毕恭毕敬站起身:“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夫子之服……其……其儒服与?孔子对曰……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
纪夫子点头,“虽结巴有余,却下了功夫,尚可。”
“顾桉远,第二段。”
“哀……哀公……公……公公……”
“噗,”众人大笑。
“你且站着,周绥靖,你来。”
周绥靖脸上的笑,还没来得及散去,闻言吊儿郎当站起身:“回夫子,学生不会。”
纪夫子不语,转头又叫道:“林舒立。”
“学生在。”
“可曾温习?”
“然也。”
“背第六段。”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嗯,极好。”
纪夫子点头,手拿戒尺,“周绥靖、顾桉远每人十下,你五下。”
“为何?”周绥靖不满出声,“我与桉远受罚,概因不曾认真温习。然舒立勤学苦练,因何于我们一同受罚?”
纪夫子冷笑,“身为伴读,当有督促主人之责。你未完成功课,就是他的失职。我罚他,有何不可?”
周绥靖愤然语塞。
纪夫子又转头问:“林舒立,你服不服?”
林舒立恭敬从容:“服。”
夫子点头,随即罚下戒尺,周绥靖神色愧疚。
苏希锦虽心疼表哥被罚,却极其理解夫子的做法。
在体制内,一项任务交代下来,若出了差错,当事人直接免职,其他人根据责任大或引咎辞职或记大过。
概因大家是一个团体,不可袖手旁观、明哲保身,出事了谁都有责任。
正想着,纪夫子背手走到前面,“古之教学发展,历来流派众多,众纷纭。而今释教、道教异军突起,更是争论不休,甚至影响到了朝堂。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这不是标准的公考综合分析题吗?苏希锦诧异,原来古人的提问方式,也与现代差不多。
这样想着一位身穿竹青色衣服的公子站起身。
“回夫子,儒学乃国之根本,不可动摇。儒家乃正统思想,其礼义仁智信之教条,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反观释教的因果,过于虚幻;道教的无为,过于理想。且我朝独尊儒术久矣,不可因释道两教兴起而威胁到儒学地位。因此朝廷应遏制两教传播。”
青衣公子刚坐下,便有人起身反对:“学生以为,道释两教虽非正统,却也用不着遏制,只多宣颂儒学圣典即可。”
夫子不语,眼神在房里扫了一圈,最后定格在双眼明亮的苏希锦身上:“苏姑娘,你觉得呢?”
苏希锦还未起身,便听左边传来周绥靖的嗤笑声。
“回夫子,学生以为当三教合一,各取所长,互补互惠。”
话音刚落,周围一片哗然,要知道各教为保持学术正统,不仅教学严格,连双方的官员也各成一派。
除此之外,每几年还会举行辩法,企图压倒对方。简单来就是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谁都认为自己是真理。
苏希锦仿佛没听见众人的议论,眼睛直视着纪夫子,“夫子问我的看法,我非三教中人,自然是站在百姓和朝廷的立场上。道教重自然,可为理想;儒家重礼仪,可树伦理,释教重视因果,可引人向善。三者各有所长,取其精华,有何不可?”
“朝臣当忠君爱国,善待百姓。若因教派之争而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则是臣子的失职,是为本末倒置。若我为上位者,必然不用这样的人。”
这就是为何现代官场,讳忌宗教信仰的缘由。
教室一片寂静,方才笑她的几人均面红耳赤地低下头。
“好!好!好!”纪夫子大喜,拍手称赞。
“以道教为理想,以儒家树伦理,以释教引人向善......”韩韫玉细品着这三句话,犹如拨开迷雾,面见阳光。
门口的韩国栋神色激动,叫来厮低语一番,而后,又一匹快马从红宅出发,奔向京都。
苏希锦人还没到京城,名声已经渐起。
辩论结束后,正好到晌午。
一放学,苏希锦便跑到林舒立身边,“表哥,手还疼么?”
“不疼,”林舒立摇了摇头,有荣与焉道:“我家阿锦真厉害。”
在表哥面前,苏希锦从不谦虚,指着脑袋笑道:“那是,我这里可不是豆腐塞地。”
兄妹俩开心大笑,冷不丁周绥靖从前面走过来:“伶牙俐齿,不害臊。”
苏希锦冷哼:“你要是伶牙俐齿些,我表哥也不会挨了。”
周绥靖立马蔫了,对林舒立道:“这次是本郡王对你不住,我已让丫鬟去取药膏,你擦后不出一炷香,必然消肿。”
他是景亲王之子,皇帝的正经堂弟,身份贵重。
一个郡王余尊降贵为自己送药,林舒立受宠若惊,“夫子所言非差,是我未尽到监督之责。”
“哎,你可别监督了,”周绥靖满心焦灼,“就我这记性,怎么监督都没用。”
他也没办法,满书的“之乎者也”,谁记得住啊。
“我有个技巧,可以让你记得更快。”
苏希锦虽喜欢与他拌嘴,却从未将这些闹放在心上。
此刻见他为难,本着助人为乐的中华美德,算将自己前世的记忆方法教给他。
“什么?”周绥靖问,一旁的顾桉远和安青山也立马凑过头来。
安青山就是第一个被抽查的人,韩韫玉的伴读。
“三点法,”苏希锦伸出三根手指,“一时间:选择晚上和早。二理解,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三记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