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A+A-

    陛下是个女儿身14

    时光流转,几月时间转眼而过,炎热酷暑逐渐转凉,秋风携着归朝的一队商队带来了沁透人心的凉意。

    那一丝晚风为长安送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好消息。

    艰苦寻找半年时光,他们终于、找到了棉花和土豆!

    这些重要吗?

    如果没有棉花,边关军营中的将士们不知要受多少苦,挨多少冻,即使如此……

    他们仍然过得要比常人更加困苦。

    可不管如何,这是他们无法推卸的责任,边关和战事需要他们。

    霍容敬佩他们,也心底里不希望在这种方面上折损自家的将士。

    “咚——咚——”

    沉闷厚重的钟声携着一股势不可挡的锐势敲散云雾,听到这声钟响的长安世人纷纷侧目。

    将目光投向一个方向。

    那是,皇宫所在的地方。

    钟响代表的意思不外乎其二,一则为帝后薨逝,一则代表着有普天同庆的事情要昭告天下。

    帝王如今不过及冠,也未曾听有何隐患,薨逝必不可能,那唯有,后者!

    这一下子,长安卷起了一阵热议。

    究竟是何等事情,竟让皇宫鸣钟?

    今日乃是众官员休沐,也因如此,左相府和右相府的众人皆是一头雾水。

    霍容既然明白棉花和土豆的重要性,就不会大摇大摆,大张旗鼓的去进行这件事情。

    朝中局势如今并不明朗,浑水摸鱼的人太多,更何况此事非同可,若是让有心之人知晓。

    恐怕寻找的事情也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

    世家们总是想将那些暴利的行业垄断在自己手中。

    人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帝王低垂下头凝视着手中握着的一块土豆块茎,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东西,带来的作用却不知有大。

    今日的金銮大殿,没有大臣们所在,只有她和此次带着土豆和棉花种子回来的钱氏商队,除此之外。

    还有干鸿祯,他身上的衣裳依旧简朴至极,唯独脚上那双鞋和他浑身格格不入。

    “先生,你信我吗,三个月后,它的产量,绝对会让您侧目。”

    “哦?愿闻其详。”

    干鸿祯围着那个从未见过的东西转了转,带着温和笑意的脸上露着浓郁的狐疑。

    这东西,真有这么奇?

    霍容:“钱齐,你给先生介绍此物吧。”

    站立在一旁的钱齐突然被帝王点名,止不住的咽了咽口水,双腿发软。

    不自在的清了清喉咙,他竭力保持平静的声音对干鸿祯解释:“此物名为马铃薯,乃是民在西域街上的贩那发现的,那贩也是无意间所得,并不知晓用处,民几番对比之后,适才发现是陛下要民们所找的东西,就……就带了回来。”

    仔细听来,他的声音中藏着一分颤抖,紧张得不行。

    他只是一介平民百姓。

    士农工商,商户的地位从来低下,这一次的任务,他原本也只是带着一种试试看的心理,倒没想到……

    居然真的让他找到了。

    钱齐从来没有想过,因为这两个东西,它还能站在这个庄严无比,富丽堂皇的大殿里面见帝王。

    这样的事情,出去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他家的祖坟冒了青烟。

    为了避免消息泄露,霍容并不曾告诉他们这样东西究竟有多大的用处,如今,是时候了。

    霍容看了身旁的纯祥一眼,纯祥笑着将钱齐招呼到另外一处偏殿,至于奖赏,自然会在他离宫时一并送达。

    干鸿祯左右量着那块的东西,实在是好奇极了。

    他无奈的道:“陛下这一啊,臣这心中犹如抓心挠肝一般,难受啊。”

    霍容失笑,她摇摇头也不再卖关子,没有任何隐瞒,把土豆的产量和作用全都告诉给了他。

    土豆这种每三个月就可以成熟一次,并且每次产量都至少能达到一千公斤的粮食,是至少!

    现世之中的记载可不止那么点,霍容只是还未在北泌国实验过,所以还不敢妄下定论。

    这一个数字出来,干鸿祯的脸色变幻莫测,眉头紧皱,他紧紧盯着土豆。

    需知,即使是如今产量最大的水稻,最好,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才三百多斤!

    霍容口中的那一千公斤,那不是一般的震惊,以及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

    天下若有此物,那时年偶逢饥荒死亡减少的人数将会大大提升。

    干鸿祯蓦地转过头,紧紧盯着她的目光,泄露出他难以平静,激动不已的心情:“陛下所言,可有依据?”

    霍容明白他那种心情。

    她缓缓开口,语气万分真诚:“先生,如今我还没有依据,可只要三个月,三个月,必然让您亲眼佐证!”

    干鸿祯看着她,眼神复杂,他的眼中似含热泪,是激动的,亦是感动。

    不论如何,她的一个个举动,都代表了他的选择没有错,她的确有明君之相啊!

    “好,好,好!”干鸿祯连三个「好」字,话音中难掩期待。

    让臣看看吧,陛下,你能走多远。

    不论如何,不论如何……

    干鸿祯明白,即使这一次出了差错,这个名为马铃薯的东西并未有如此大的作用,他也会依旧伴随于君侧。

    人,可以犯错,却不能无所作为。

    他要辅佐的君王,必是开盛世太平之人。

    霍容和干鸿祯二人之间的君臣情谊,亦是让后世学者感慨不已的一件事。

    都狡兔死走狗烹,可翻阅属这一段历史时,他们能从史书上得以窥探一二的——

    是一位明君和一代名臣的惺惺相惜。

    历史学家们遗憾未能亲眼目睹那个时代的辉煌,而现实之中的北泌国,还在一步步被时间推流着往前划。

    骄阳破晓,旭日东升,当土豆和棉花这两样作物的消息传至长安各个角落,先前的热议更是激烈。

    世家贵族中尚且还有些不屑一顾,而百姓们一听闻此事,当即反应是懵然,随之而来的大大的惊喜!

    比起棉花,他们更加在意那个名为马铃薯的东西。

    百姓们大多要进行辛苦的劳作,体力活就代表了需要更多的粮食补充能量,食物对于他们的诱惑无法抵挡。

    霍容之所以敢这么快就昭告天下,当然也有她的底气所在。

    为了实验土豆究竟能不能存活,她还特意取了土壤在系统空间培育过。

    就连绒绒也检测过,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昭告天下的另一则用意,也是为了找些自愿的百姓们种植这些作物。

    只是,没有前人借鉴,百姓们的反应或多或少都有些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