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第 逃离
‘和离书:
盖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意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然你我二人,结缘不合,想是前世冤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已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夫君相离之后,选聘良人,解怨释结,更莫相赠,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欧阳楼寐看着中的和离书,微微颤抖。
“呵呵和离书?杨乐,你这是到死都不想做本王的女人吗?本王不会如你所愿,这封和离书,本王就当没有收到过,就算是死,你也只能是本王的女人。”
欧阳楼寐没想到,杨乐留给他最后的一份‘礼物’,竟然不过是一封和离书。
欧阳楼寐更知道,这辈子终究是他负了杨乐。但是和离,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伸直接将和离书撕成碎片,扔进火盆郑
这是杨乐没有想到的!
她现在已经选择了死去,在留下一封和离书,是有点儿多此一举。
但是毕竟她不是真的死呀,以后难免,不会巧合的碰上一面。
如果真碰到了欧阳楼寐,被抓进战王府,那要怎么办呢?
恰巧,杨乐留下的这封和离书,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应该是杨乐的保障,以后不会再踏进战王府的保障。
所以,杨乐这是给自己留了两条后路。
可杨乐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欧阳楼寐会直接将和离书撕成碎片。
接下来的日子,不用多,就只剩下悲凉。
整个战王府挂满了白布,就连太后、皇上,以及皇后娘娘也亲自到了战王府,吊唁杨乐。
本来按照传统,杨乐应该在战王府里待上七日,才能下葬。
可是丞相府里不乐意呀!
杨安对皇上直言,杨乐这是以死明志,他唯一的女儿为了证明他们家的清白,失去了性命。
杨安这也算是豁出去了,对皇上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皇上自然也不会跟杨安计较什么,毕竟失去女儿的是杨安。
皇上相信了这所有的一切,知道了他怀疑丞相府,是错误的。
同一时间,皇上派在丞相府周围的眼线,通通撤离,丞相府又恢复了从前。
只是现在的丞相府,就只有杨安和花锦绣两人,没了后人。
整个京都城都在议论纷纷,丞相府绝了后,一生为了皇上,却落得这种下场。
杨安仗着老百姓的拥戴,在战王府直言,要将杨乐带回丞相府,供奉在杨氏祠堂。
皇上觉得不妥,却也尴尬不知如何劝,只能将所有的矛头指向了欧阳楼寐,命令他马上处理这件事。
欧阳楼寐无奈,只好尽快下葬。
第二日,所有洒研完之后,杨乐的棺木便被抬出了。京都城,朝着战王府准备的陵墓而去。
同一时间,欧阳楼寐并未留意战王府,花锦绣便将月婵悄无声息的接走了。
所有人离开杨乐陵墓,已经是傍晚时分,欧阳楼寐将他们遣散,想独自一人留在陵墓,跟杨乐话。
但皇上下旨,命战王立马回宫,因为边关发生了大变故。
由于欧阳楼寐突然从营帐回京,前方无统帅,连连败下阵,失去了齐国边塞。
西林国在拿下齐两座城池后,依旧没有放弃侵占齐。
皇上让欧阳楼寐回宫,就是为了告诉他,纵然杨乐不在了,齐国的战王,也不能倒下。
齐国的战王要保护着齐国,不能为了儿女私情。弃齐国老百姓于不顾。
失去的城池,民不聊生,而战王依旧没有返回边关,这就是一个错误。
当晚上,欧阳楼寐带着一队人马,便赶往了边关。
边关的战事,正好给杨乐和花欢离开京都,打了掩护。
当晚上,盛莲国派去的人,打开了杨乐的陵墓,将杨乐从棺木中带走。
马车上,除了花欢,还有月婵。
一行人马不停蹄,直奔盛莲国而去。
花欢在见到杨乐之后,便将解药喂给了杨乐。
只是他们赶了一夜的路,杨乐这一夜,也没有醒来。
花欢和月婵,守在杨乐身边,害怕极了。
就连一向沉着冷静的花欢,这一次也失去了分寸。
马车上颠簸不断,杨乐躺在马车之上,虽然下面铺了厚厚的被子,可还是觉得哪里不妥。
花欢无奈,掀开马车帘子,对外面的人:
“我们已经赶了一夜的路了,要不找一个客栈先住下来?杨乐到现在也没有醒,这个解药到底有没有用,我们都不知道,先找个大夫给她瞧一瞧啊?”
赶马车的人,是花莲殇的亲信,她转脸看了一眼花欢,摇摇头,解释:
“郡主,我们虽然赶了一夜的路,但现在终究还处在齐国境那,一点儿也不安全。如今根本就不能停下来,咱们只能逃命,只有回到盛莲国边境,那才是最安全的。”
“我也知道到了盛莲国是安全的,可现在她不醒呀,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吧?她可是我妹妹呀!”
花欢有些着急了,她听送药的人,这个药一旦喝下去,就立马能醒过来。
可是杨乐也没见醒啊,整整一夜了,像个死人一样躺在那里。
若杨乐真有个三长两短,她要怎么跟怎么跟,那个母亲交代呀。
“再等等吧郡主,也就晌午时分,咱们就能赶到边境。到时候再给杨姐寻个大夫瞧瞧,或许,到不了晌午,姐就能醒过来了。”
侍从依旧不肯停马车,她接到的命令是,接到杨乐,便马不停蹄的赶回盛莲国,以确保她们的安全。
花欢见她如此之轴,生气一甩车帘,坐在马车里不再话。
月婵看着杨乐,又看了看花欢,抿着唇,不敢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