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番外四年后
大燕二十六年春。
自闻氏之女登位已有四个年头, 本心存不甘企图割据的各地郡守在见识过闻氏雷厉风行的手段后,终于偃旗息鼓, 一开始动荡不安的大燕渐渐恢复了安宁。
初春正是各路达官贵人前往灵镜寺上香的好时节。
只见灵镜山脚下的客栈里全是形形色色的商人与官员家眷,其中还夹杂几个从寺庙下来吃素斋的和尚。众人的神情都很平和,然就在此时,客栈里突然冲出去一个瘦的身影,与此同时一个和尚猛地追了上去。
“嗳!我的银子!”
竟然有人敢在灵镜寺下偷东西,真是想不开。留在客栈里的人纷纷摇头,要知道闻氏称帝后,各地管制一律从严,官府衙门的人员更是增了不少,偷抢拐骗之类的,几乎是几步之外就能给抓到, 转头就扭送衙门。
就算是趁着如今人流大的时节偷盗, 也落不到好结果。
正在追人的和尚也是同样的想法,他气喘吁吁, 好言规劝:“喂!别——呼、别跑了, 把我的银子还给我,我不会追究你的, 要不然——”
“要不然怎样?”
耳边突然传来轻飘飘一声,和尚惊疑地四处看了一眼, 可是除了眼前偷的背影, 他的身边什么人都没有。奇了怪了, 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他壮着胆子道:“要不然等抓到了衙门可就从重处罚了!要知道我可是灵镜寺方丈的门下弟子, 偷到我头上来可是——”
然而不等他话完, 那未知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哈哈哈哈!没想到过了四年, 和尚你这狐假虎威的架势还是没变。”
不等和尚意识到来人与他相识,就见前方奋力奔逃的偷突然被人一脚踹倒,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则笑吟吟朝他看来。
和尚目瞪口呆:“是你!”
手执折扇风流倜傥的侠士闻秋生矜持颔首,“对,是我。”
偷躺在地上捧着自己的膝盖哭嚎,和尚手脚利落地拿回了钱袋,就见闻秋生趣似的看着他。
“怎么样?以前是你偷别人东西,现在换成别人偷你东西了,佛祖的果然没错吧,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一报还一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我!我已经改过了,”和尚恼羞成怒,“师父过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一副伶牙俐齿倒是没改。”闻秋生悠悠一笑,“你不是在乌雲寺看守寺庙吗?怎么跑来了灵镜寺?”
到这个,和尚就气闷,“师父该等的人已经等到了,我可以自己选择去处,我哪里有地方可去呀,便来了灵镜寺。”
他到现在也没搞懂该等的人是谁,明明他在乌雲寺等了好几年,根本没等到一个入寺剃度的人。
“你师父倒是有趣,不如——”
闻秋生话音微顿,折扇一收,躲过了身后的偷袭。锐利的目光落在气急败坏的偷身上,游历了四年,他也跟着薛无念学了些三脚猫功夫,乘人不备擒个贼不成问题。
不过这贼今日怎的如此想不开,还动上刀了,这下可就不是偷盗之罪能了结的了呀。
闻秋生沉思一瞬,右手按上腰侧的暗器袋。
但不等他动手,就见突然逼近的贼突然目光呆滞,随后一头栽倒在闻秋生的面前。闻秋生低头看去,只见对方后腰上扎着一片翠绿树叶,不过一瞬,绿叶便被鲜血染红。
而摘叶杀人的凶手则神情冷漠,从屋檐上飞跃而下,目光触及闻秋生后才化成了温柔。
薛无念温声解释,“佛门脚下,不好杀生。”
所以只是给了教训,这偷没死是吗?
闻秋生微微无奈,这四年来薛无念稍带戾气的性子改了不少,问他原因,是要给闻秋生积福报,所以要少杀生。
像这几年来,他们也遇到不少对他们出言不逊的人,薛无念不好的,他因为要少杀生而不动手,但要是敢闻秋生一句不好,薛无念立马翻脸无情。
起来,这贼也算是走了狗屎运,挑了个好时节好地方。
闻秋生笑吟吟地看了眼一旁吓呆的和尚,出言催促,“带路吧和尚,我们今日可是要上山进香的,别耽误了好时辰。”
“哦哦,好!好!”
再次来到灵镜寺,已是时过境迁。闻秋生望着山路上的一道道石阶,敲了敲薛无念的背,薛无念默契地弯下腰将人背起,果然听见身后人一声满意的轻哼。
漠然的双眸也温软下来。
闻秋生好整以暇地趴在薛无念的背上,时不时给人捣些乱,玩得不亦乐乎。因着高度,他看得更远,没到寺庙就越过寺院高墙看见一方红墙内扫地的僧侣。
其中一个僧侣气质温雅,远远地看去十分熟悉。
闻秋生正想开口问那里的人是谁,耳边就听见和尚惊喜的声音,“师父,您怎么出来了?”
灵镜寺方丈?
闻秋生顿时收起了心思,好奇地看去,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灵镜寺方丈呢,素来被人称作可勘破天机的圣僧,究竟是何等模样?
其实看起来和寻常人也没什么不同,只是通身的气息更加平和,仿佛周遭一切都不破他的心境。
方丈微微一笑,“闻施主有请,卫施主已等候多时了。”
“住持果然通晓一切,连我来此的目的都一清二楚。”
面对闻秋生的试探,方丈不置可否,只温和地带他们往寺庙中去。
闻秋生在厢房见到了卫洵,方丈等人将场地留给了他们便离去了,薛无念也在闻秋生的催促下出了房门。闻秋生这才有功夫细细量好久未见的人。
四年过去了,卫洵愈发瘦削,往日苍白的脸色如今越发变得无血色。
他靠在榻上无力起身,只能略带歉意地一笑,“秋生不远万里前来,恕我无礼了,无法起身招待旧友。”
四年前卫洵在周遭人质疑的目光中一意孤行推闻嬗上位,闻嬗称帝后,朝臣们都以为他会成为最大的功臣,加官升爵。谁料到女帝的朝政刚刚稳固,他就辞了官,从此退居在了灵镜寺不问世事。
这次,闻秋生也是路过江南才听卫神医到京城的近况。卫洵的身子愈发不好,恐难以撑过今春。
半晌沉默后,卫洵目光怅然,突然道,“秋生,其实我有件事,一直以来没有告诉你。”
起先他是害怕,之后等闻秋生离开,便也失去了机会。
“我知道,”闻秋生的神情却很淡然,“其实我早就知道了。”
什么?卫洵震惊地抬起了头,从知晓闻秋生回京城以来,他就日夜在做心理准备,只想在死之前将心里埋藏的秘密告知对方,之后结果如何,是被厌恶还是被憎恨,他都会坦然接受。
可……闻秋生怎会早就知晓呢?
“我曾经得到孟太傅亲手写的名单,那里面是有关画像的大部分人员,”闻秋生微微一顿,“其中,有你的名字。”
而且他送去给千秋阁的消息最后落进了卫洵的手中,而不是薛无念。也就明,千秋阁在卫洵的掌控之中,也难怪当初他在千秋阁作画被阁主邀请过去后,阁主会问起他关于卫洵的传言。
面对闻秋生平静的目光,卫洵却感到无地自容,“那你怎么没有……”
他不下去。虽然他不是如同孟太傅那样的罪魁祸首,但也是旁观的帮凶,他知晓闻秋生当初心底的恨意滔天,那些人闻秋生都要杀,为何会单独留下他?
他未尽的话语并不妨碍闻秋生的理解。
实际上,闻秋生也想过很多遍,刚刚发现这个事实时,他也琢磨过很多次,要不要在死亡人数上加上一个卫洵,可到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
“可能是因为你不一样吧。那些人都是为了利益,为了自己的私心,而你只是为了天下。就像二姐称帝之时,那些人看见的只有他们的家族往后衰落的荣耀,而你看见的是国泰民安的大燕,你毫无私心。”
卫洵垂首默然,闻秋生最后离去时瞥见他的脸上流下一道晶莹的水光。
闻秋生阖上房门,心里微叹。
卫洵确实和那些人不一样的。他们追逐野心和利益,就算知晓自己在作恶也毫无心理负担,但卫洵却会因此备受内心的煎熬,正因为此,他才会郁结于心,身体衰败。
“怎么了?”薛无念望见闻秋生眼底的沉郁,担忧问道。
“没事,只是回忆起旧事,有些伤感。”闻秋生摇了摇头。
其实他完全可以在离京之前就为卫洵解开这个心结,可是他没有,果然还是有点恨的吧。
“那我们明日就改道离京,不要留在这里。”薛无念紧皱眉头。
比起闻秋生,薛无念更对京城没什么好感,他见不得闻秋生伤心的模样。
“好啦,过几日就离开,走之前先去看看我二姐。”闻秋生失笑。
薛无念点头,见闻秋生好似还没从伤感中走出来,他便起了路上听闻的趣事,那努力向着书人学习的腔调引得闻秋生连声发笑。
“叫你不要胡乱什么都学了!瞧瞧你这四年来都学了些什么?唱戏鼓还有杂技,上次还听信别人去做巨型灯笼哄我开心,现在又学起了书,能不能干点正经事?”
薛无念知晓他心里很开心,只是嘴硬不,便顺着他的意,“侠士身边总得有一个唱俱佳的跟随者,行侠仗义的正经事就交给秋生来做,我就负责哄你开心,还有……”
他附在闻秋生耳边,将余下的话语完。
闻秋生被他的耳热脸红,瞪了他一眼,骄纵却羞涩的模样让薛无念不禁低声笑了起来。
两人闹着从寺庙离开。远处的红墙下,扫地的僧侣眉眼温和从容,抬起的脸赫然是三年前退出朝堂不知所踪的郭子野,他望着远处的人影,像是松了一口气。
“真好,他看上去很开心。”
方丈在他的身旁微微叹息,“万事皆有终,如今也算是善始善终。”
郭子野像是回想起什么,笑了笑,“是啊,从前我总想着,若是一开始我没错过,或许结局不会如此。但现在想法也渐渐地变了,只要他过得好,就是好结局了。”
远处的薛无念似有所觉回过头,以他的眼力轻易便望见了郭子野,他微微颔首,目光不过一瞬又转到了闻秋生的身上,眉眼舒展开。
不明所以的闻秋生疑惑问他,“你突然笑什么?”
薛无念轻轻在他额上落下一吻,声音低沉而温柔,“笑我三生有幸,得一心上人,朝夕相处,白首不离。”
——The end——
*
作者有话要:
十分感谢各位看到这里,很荣幸这段时间有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