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A+A-

    不能提,一提老脸发烫

    再高智源回到养猪场后,已经是迟到两个时了。

    猪已经吃完早饭了。

    老梁又阴沉着脸等着他。

    见他出现,特意抬头望了望已经升起来的太阳,问:

    “现在几点了,干嘛去了?”

    高智源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我干嘛去了,你不知道吗,是谁在我们家院子里把车铃摁的跟炮仗一样?”

    老梁咬着牙,深吸了一口气。

    又缓缓吐出来,强忍着怒火道:“昨晚出去鬼混就罢了,一大清早在家还鬼混,耽误上工时间,你还有没有点责任心?!”

    高智源一点都不带怕的,振振有词道:“老子对猪有责任心,老子对媳妇儿也要负责任的好不好?不能厚此薄彼,为了猪,连媳妇儿都不顾了呀!”

    老梁被气的,指着他,咬牙切齿地问:“你敢不敢当着大家伙的面出来,你一大清早迟到是为了什么?”

    老梁本以为这样就能为难住高智源,让高智源主动低头认怂。

    可他误判了高智源的底线有多低,高智源是个非常能豁得出去的人,当下扯着嗓门大大方方地:

    “老子在家跟媳妇儿睡觉的,怎么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连猪圈里的猪听了都不哼哼了。

    这一下,把老梁的台阶彻底断送了,老梁气的嘴唇直哆嗦。

    高智源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反正迟到了,算请假吧,老子回去继续跟媳妇儿睡。”

    着,高智源转身要走。

    其他人都惊的还没反应过来,也想不起来要上前阻拦了。

    老梁眼看着高智源要走远了,没有办法,拉长了脸呵斥一句:

    “回来!”

    “回来干嘛?”

    “把猪骟了!”

    高智源似笑非笑:“整个农场就老子一个人会骟猪是不是?”

    整个农场当然不是只有高智源一个人会骟猪,但他无疑是整个农场骟猪技术最好的一个。

    不光骟猪,牛、马、骡子,甚至是驴,没有他骟不了的。

    所以对老梁来,还真就非这混账不行!

    要不然他也不会亲自到高智源家里找人,结果一进院子,就听到——

    算了,不能提,一提老脸发烫。

    刘建业见惯了「高队员和梁队长的互骂日常」,适时地跳出来和稀泥,追上高智源,推着他往猪圈里走:

    “别耽误时间,快去干活吧,猪都等不及了,赶紧骟!”

    高智源这才「不情不愿」地被推到猪圈,开始准备骟猪。

    ——

    家里面,身体疲惫的马同志,一觉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醒来发现太阳明晃晃地照在天上,天气仍然很给力!

    她赶紧爬起来,顾不得吃饭,去查看她的幼苗。

    幼苗经过她的精心护理,再加上天气的配合,差不多都开始恢复。

    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在温暖的大棚里开始舒展。

    茎叶开始向上生长,展露出了攀爬的姿态。

    马璇看着顺利缓苗的一排排幼苗,一直提着的心,终于落回肚子里。

    顺利渡过这个难关,接下来就轻松多了,只要按部就班地浇水、锄草、施肥、搭架子,就能等着收获。

    然后钱就哗啦啦的往口袋里进!

    一边想着数钱数到手软的场面,肚子开始咕噜噜叫起来。

    她这时终于觉得饿了,饿的头重脚轻,回到空间喝了牛奶,吃了包子,和其他营养品。

    吃完邵默就来了,两个人就着手准备搭架子的材料。

    黄瓜和豆角爬架子比较早,必须先准备好了。

    她要搭的这个架子,不是那种简易的三脚架,而是直接通到棚顶,跟顶棚连接到一起。

    这样植物的生长空间会更大,有利于提高产量。

    忙活一上午搭架子的事,快到中午时,想起早上高智源带回来的两条冻成冰坨子的鱼还扔在院子里。

    听这鱼解冻了以后,还是活的。

    马璇就烧了热水,兑成温水,把那两条鱼放到盆里解冻,想看看高智源是不是诓她。

    随着厚厚的冰壳子逐渐融化,那两条鱼,居然真的在盆里游了起来。

    真神了!

    马璇和邵默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惊奇不已。

    马璇开始动手杀鱼,但由于上次杀活鸡的经验不太成功,她不敢下手,就让邵默杀。

    邵默也没杀过鱼,时候养尊处优,根本不用干这种活。

    长大了生活艰难,根本没吃过几次活鱼。

    两个不敢杀生的人,硬着头皮,用刀背敲了半天,才把鱼敲死。

    马璇把鱼收拾干净,开始炖鱼,还是用萝卜和土豆炖。

    等高智源、刘建业、黎梦梦他们收工回来时,已经满院鱼香。

    但他们没有急着吃鱼,第一时间先钻进大棚,查看幼苗长势。

    见到黄瓜苗、西红柿苗、西瓜苗、辣椒苗、香瓜苗、草莓苗,全都茎叶嫩绿,都感到无比高兴。

    他们都种过庄稼和蔬菜,知道移栽是关键。

    只要移栽成功,后面开花结果就基本没问题。

    他们居然见证了一项从来没敢想过的奇迹,在冰天雪地的大东北,种出了夏天才有的蔬菜水果!

    到了吃饭的时候,刘建业又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他问马璇:“嫂子,秧苗长出来了,以后开花也不成问题。可是,开花之后,必须有蜜蜂蝴蝶授粉才能结果吧?”

    刘建业这个问题,一下子提醒了高智源和黎梦梦。

    他们光顾着高兴了,忘了还有这一茬。

    大冬天的,苍蝇蚊子都没有,哪来的蜜蜂蝴蝶来授粉?

    马璇却不紧不慢地:“可以人工授粉,就是工作量大一点而已。”

    “人工授粉?”

    那三个人显然没料到马璇会想出这么个解决办法。

    虽然人工授粉不是什么高科技,这项技术自古就有。

    很多擅长务农的民间百姓,也懂得辨别花的雌雄。

    为了提高坐果率,会用雄蕊给雌蕊进行授粉。

    不过他们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

    黎梦梦惊讶道:“璇,你怎么这么聪明,这个办法都能想到!”

    马璇不谦虚地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一心想干,总会有解决办法的。”

    这丫头做事的决心和毅力,确实不一般!

    刘建业道:“行,到了开花坐果的时候,我们都来帮你人工授粉。”

    马璇:“其实,如果有蜜蜂的话,也可以把蜜蜂放到大棚里,连人工授粉都省了,只可惜找不到蜜蜂。”

    “蜜蜂——”

    高智源眼睛一亮。

    不等他话,刘建业抢先一步道:“咱们农场就有养蜂的!”

    高智源狠狠瞪了刘建业一眼,怪他抢了自己的话,抢了自己在媳妇面前立功表现的机会:

    “就你话多是不是!”

    刘建业顿时怂了,低头吃鱼:“好好好,你,你,我吃饭。”

    马璇不顾两人拌嘴,来了精神,问道:“咱们农场有养蜂的?我怎么从来没听?”

    高智源就把他们农场在山上有个养蜂点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