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A+A-

    大兄弟,怎么又涨价?

    高智源听这人居然骂老马,简直比骂了自己还生气,大老远喊道:

    “你特娘的才入土了呢,你全家都入土了!”

    伍大郎认识高智源,都是常跑市场的熟面孔,虽然不知道对方姓名和来历,但大概了解对方的秉性脾气。

    伍大郎知道这大个子不好惹,当即朝自己嘴上拍了好几下:

    “呸,兄弟就是个大老粗,不会话,别介意。”

    完了又对老马:“马过河,你知不知道,老子找你找的好辛苦,现在满市场的人都在找你,找你都黄瓜、西红柿,找疯了都!”

    老马笑笑,很有涵养地:“年前年后又下雪又下雨,地面不好走,所以一直没来。”

    伍大郎瞧了瞧这辆威武的军用卡车,道:“卡车不好走,你就不能赶个爬犁,快来给我看看,你今天都带了多少,这么多?!”

    这时候,已经有其他人围了上来。

    老马赶紧开纸箱,对围上来到人群展示他带来的蔬菜:

    “今天带了黄瓜、西红柿、豆角、水果椒,还有这个,香瓜。”

    纸箱开,里面是摆放整齐的黄瓜、西红柿。

    红的喜庆,绿的可爱。

    还有红、黄、绿三色水果椒,一个个有成人的手掌心那么大,看着就像彩色灯笼一样。

    两个柳条筐,一个筐子里码放着新鲜水嫩的豆角。

    另一个里面装着满满一筐香瓜。

    把香瓜上面的衣服一掀开,一阵浓郁的香气顿时溢了出来,香味飘的老远。

    众人连声惊叹:“哇,好香啊,什么品种的瓜,之前没见过。”

    “真稀奇,大冬天居然能种出这些东西,怎么长的?”

    “我就吧,市场上真的有黄瓜卖,我跟人家,人家都不信!”

    “要不是亲眼瞧见,谁敢相信?”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很快就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那些不买东西的人,也都围上来看个稀罕。

    高智源不耐烦了,把纸箱和筐子全都盖好:“要买就买,不买赶紧走,别在这耽误生意!”

    伍大郎看了货以后,非常激动,拉着老马的手:

    “马过河,先每样给我五斤吧,香瓜也来五斤。”

    “好嘞,我这就给你称。”

    老马从包里掏出一杆秤,要给伍大郎称蔬菜。

    高智源忽然摁住了老马的秤,道:“先好了,过了个年,价格又涨了。”

    老马和伍大郎都是一愣。

    老马瞅了瞅高智源:涨价了,这么突然?

    伍大郎一脸肉痛地问:“大兄弟,这怎么,涨就涨了,不带这么玩的。”

    高智源无所畏惧道:“谁跟你玩,你找谁去。”

    伍大郎见高智源强悍霸道的做派,不敢多做争论,心惊胆战地问:

    “那,涨了多少?”

    “涨的不多,每斤涨一毛,年前是每斤一块二,现在一块三了,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绝不会缺斤短两!”

    伍大郎从牙缝里吸了口凉气,牙疼的样子。

    按理,一斤涨一毛,他买的也不多,一毛钱的差价,他还是付得起的。

    但最主要的是,他买下这些东西后,不是自己吃,也是转手买到县城去,通过那位在食堂当大厨的堂兄弟,卖给一些关系户。

    他已经跟人家讲好了价格,每斤一块四,他有两毛钱的利润可以赚。

    如果高智源把价格由原来的每斤一块二,提高到每斤一毛三,那这利润就被压缩到原来的一半。

    要是他也跟着涨价 话,人家肯定会他坐地起价,乱要钱,免不了要扯嘴皮子。

    不知道的,还当他赚黑心钱呢。

    所以伍大郎是真的牙疼。

    但是牙疼归牙疼,价格贵他也得买!

    他们跑市场的都知道,越是紧俏的货越好卖、越有钱赚。

    这些蔬菜水果,已经不是紧俏了,而是稀缺,极其稀缺,稀缺到只此一份!

    就算他不买,其他人买了,那这门生意,就被别人抢去了。

    所以伍大郎只能一咬牙、一跺脚:“好,一块三就一块三,以后可不许涨了,再涨受不了!”

    高智源这才松开压着秤的手:“涨不涨价,这可不好。”

    伍大郎半笑不笑地抱怨:“涨不涨,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反正整个地区,就你们一家有货,没人跟你们抢生意。”

    高智源骂咧咧道:“张口就来?你以为是我想涨价,还不是我媳妇儿了要涨价,她让我卖一块三,我要是卖了一块二,回头我怎么交差?

    那一毛钱的差价,你给我补?回头她还以为我把钱送给哪个大姑娘、寡妇,要跟我掐架怎么办?你来拉架?”

    老马一边称蔬菜,一边默默翻白眼。

    在两人絮絮叨叨的争论中,老马把蔬菜水果称好了。

    又腾出个纸箱借给伍大郎用。

    高智源嘱咐:“下次记得把箱子还给我,箱子很珍贵的。”

    “放心吧,下次带给你。”真特娘的抠门,买这么多东西,连个箱子都得要回去!

    伍大郎刚买完,又有其他人来买黄瓜。

    赶这个自由市场的人,有一部分是二道贩子,也有一部分,是周边村镇的人百姓来买东西的。

    这里东西花样多,还不要票,比供销社的还齐全,有时候还能淘到一些物廉价美的稀罕物。

    所以一旦遇到好东西,他们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而且,越畅销的东西越好卖,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在别人疯抢一种商品时,似乎自己不买就会吃亏一样,也跟着抢。

    整个市场的人,几乎全被吸引过来加入血拼大军。

    所以,不到半个时,十个纸箱、两个柳条筐就全卖空了。

    最后半斤几两,也如数卖了出去。

    高智源在旁边收钱,努力抑制住上扬的嘴角,明明心里偷着乐,表面上却苦大仇深,好像亏了几百万一样。

    胡玮原本想着,把东西卸下他就走,回来再带他们回去。

    结果,他人还没走,蔬菜就卖光了。

    真是神速!

    东西卖完,人群逐渐散了。

    三个人开始收拾空纸箱、空筐子。

    那个伍大郎见人都走了,又跟上来悄摸摸问:“马过河,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赶早市还是赶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