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回到申城的新生活
两口子正伏在床上偷空亲热,就听外面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邵默大声喊:
“姐姐,霜霜,择!”
高智源听到动静,赶紧弹跳起身,可动作还是晚了一步。
邵默进来时,刚好看见高智源从床上坐起来,而马璇也正躺在床上来不及起身。
邵默高兴的顾不得尴尬,冲进来笑着:“姐姐,你们终于来了!”
几个月没见,邵默的变化也很大,从前在东北农场,邵默是个单薄瘦弱、神情忧郁的少年。
现在脱下臃肿笨重的大棉袄二棉裤,换上时髦的蓝色运动套装和白球鞋,头发梳成三七分。
再加上这段时间突然长高长胖了不少,整个人一副青春阳光大男孩的形象。
邵默来了以后,带他们在医院前后转了转。
邵默是在医院家属院长大的,对附近很熟悉,先带他们去了食堂,又去了家属院的公园。
公园里有秋千、滑梯、跷跷板、单杠。
还有一个型球场,球场上有几张乒乓球桌,两个篮球筐。
公共设施出乎意料的好。
霜霜和择来了以后就不想走了,领着爸爸妈妈到处跑,玩跷跷板,滑滑梯,在球场外看一群孩子踢足球,忙的不亦乐乎。
看着孩子玩的这么开心,马璇心里格外高兴。
来申城是来对了。
现在他们终于在大城市有了自己一席之地,有了新家,有了新职业,也有了新的身份。
接下来,就是要一步步适应新的生活。
在公园里玩到很晚,邵默带他们去食堂吃了饭。
饭后,马璇回到宿舍收拾东西,高智源被叫去准备接手新工作。
在东北农场,高智源种过地,干过兽医,喂过猪,还兼职杀猪匠,跑过自由市场,可以干一行成一行。
所以何院长对他有信心,相信他的实力足以胜任医生的工作。
不过,在他正式上岗前,让他先跟着自己逐渐适应下,等通过严格的资质考核,才会让他正式上岗。
好在高智源不愧为天才医学生,尽管多年没碰过老本行,一上手就找到了当年的感觉。
没用半个月,他就迅速通过各项考核,重新披上白大褂,成为胸外科的高医生。
一年后,他拿起手术刀,成为科室的主治医师。
当时的手术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切除食道肿瘤和肺部肿瘤的手术,创伤面积大,手术时间长,对主治医生是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
高智源凭借他在医学方面惊人的天赋,把每一场手术做的都像是件完美的艺术品。
尤其是他开过刀的伤口,别的医生动完手术,留下的疤痕就像一条可怕的大蜈蚣,但高智源动完手术的疤痕,又细又,是他们科室一绝。
同科室的医生曾在马璇面前夸奖,高医生的手,就是个人体缝纫机,缝出来的伤口整齐漂亮。
马璇听到别人这么恭维,又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候她刚认识高智源,在整理衣服时,见过高智源破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裤衩。
裤衩上补了几个大疤,补疤上针脚细密整齐,针线活一流。
马璇一直以为,这裤衩是别的女人帮忙缝的,一直想问来着,又不太好意思。
后来渐渐就给忘了,现在突然想到,才觉得,那应该是高智源自己缝的吧。
可是当她向高智源问起这事时,高智源拒不承认自己曾经穿过那么破的裤衩。
这些全都是后来的事。
眼下,他们收拾好了新家,把该买的东西都买了,又把两个还不到一岁半的孩子送到医院职工托管班,先让他们在托管班适应几天。
等孩子逐渐适应托管班后,大学也正式开学。
马璇带着录取通知书、介绍信、粮油关系转移证明,到申城政法大学报到,正式成为恢复全国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
大学校园离医院有段距离,她每天早起,匆匆洗刷就去食堂买了早饭,坐半个时的公交去学校。
照顾孩子的任务全部交给高智源。
高智源带孩子起床,给他们穿衣洗脸,带他们吃饭,再把他们送到医院职工托儿所,然后才能去上班。
中午一下班,就要去带孩子吃饭,吃完饭再送去。
有时候遇到值班,没空照顾孩子,就只能让正在上高中的邵默帮忙。
每天忙到屁股冒烟。
他们刚在这边安顿好,就收到京城的哥哥姐姐寄来的包裹,有孩子的衣服玩具,吃的用的,粮油肉票,甚至还有京城的特色点心。
其实他们不缺吃穿。
原本在农场就存了几千块钱,空间里的物资还有不少,还存了很多从农场带过来的肉类和蔬菜。
加上他们的工资和学校补助,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很富裕的。
让哥哥姐姐们不用寄那么多东西过来,哥哥姐姐还是源源不断往这寄,一如既往地惯着这个弟弟。
后来,二姐楼淑玉到申城出差,特意到仁慈医院看望他们,见他们一家人生活的不错,感到非常欣慰。
马璇也一直跟新盛农场保持联系,每个星期都写信回去,通过信件关注那边的情况。
自他们离开农场后,大批知青接连返城,农场人员流失非常严重。
学校没人上课,地里的拖拉机趴窝了,广播站没人,卫生室空了。
之前是有能力、有关系的走了,现在没有关系的人,也能办回去。
有些在当地结了婚的,为了返城不惜抛家弃子,办了离婚手续。
刘建业其实早就能办回京城的,但黎梦梦一直不肯走,刘建业怕他自己走了以后,黎梦梦别再去干傻事,所以一直在农场蹲着,每天催着黎梦梦离开。
再加上黎梦梦在京城的父母也催,而黎梦梦眼看着老马对她无动于衷,终于渐渐死了心。
最终,黎梦梦在巨大的压力下,只好忍痛放弃了这段感情,背上行囊,和刘建业一块回了京城。
知青们回城的手续,都是张文远给办的。
张文远在每个回城知青的准迁证上盖了章以后,最后终于也给自己的准迁证上盖了红红的大戳,把建设农场的艰苦任务,留给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