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A+A-

    找不到辣椒种子

    李玉雪给洪氏检查遍体鳞伤的身体时,震惊洪氏顽强的意志力、生命力。

    哪怕换成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都经不起这样长期的毒,早就死了。

    偏偏洪氏一直活到现在,简直是个奇迹。

    洪氏满头白发,脸瘦的只剩下皮、骨头,唯独眼睛里有一点点光,恳求道:“求求你让我活下去,让我能动弹能干活,我想看着外孙子、外孙女长大。”

    有些人在生活上受到一点击就不想活了。

    洪氏天天被夫君,但是为母则刚,为了五个儿女,一直顽强的活着。

    现在夫君终于死了,洪氏精神不再像以前那样时刻紧绷,还有女儿女婿愿意给她养老,她更想好好活下去。

    “好好养病,再吃些好的,一个月后就能下地。”李玉雪很是感慨的开了药方,让吕夏风着她的旗号去药铺以成本价买药材,又送了一斤糖、两斤猪肉、两斤鸡蛋。

    上次吕夏风来给吕英杰温居,送了两斤多的干蘑菇。

    干蘑菇是山货,一斤二十五个铜钱。

    吕英杰见吕夏风操劳的都有眼袋了,道:“等过些天我们去你新家。”

    吕夏风带洪氏先去县城药铺,然后回到刘镇的家。

    他把药材、礼物拿给王青,当着洪氏的面就道:“你看看弟妹多大气,对我们多好。你看看你怎么对弟妹的!”

    对王青来,最在意的人就是洪氏。

    李玉雪能免费给洪氏看病开了药方,当时王青要是在场,定会给李玉雪磕头道谢。

    洪氏看到院子里竟然有口水井,特别高兴。

    她以前住的沟村距离周河远,吃水用水都得去山沟里挑泉水,来回要走二里路。

    洪氏跟王青道:“夏风有本事,带你们到镇里住有水井的房子。”

    “以前从来没想过能到镇里住。”王青自从离开河东村,来到陌生的刘镇后,就特别依赖吕夏风。

    她在刘镇才呆了两天,就看到许多以前没有看到新鲜的事物。

    她的三个儿女也长了见识。

    吕夏风跟王青道:“我一报弟妹的名字,药铺立刻给我少算药钱,七付药,才收了三十个铜钱。你先做饭,做好点,再熬药。”

    王青在厨房做饭时,房东送过来一块豆腐。

    原来,房东见吕夏风真的把老岳母接过来养病的事,认为吕夏风仁义、有担当,敬佩吕夏风的人品,认为吕夏风卖货肯定能赚很多钱,要跟吕夏风搞好关系。

    “吕老弟,回头我跟镇里人,让大家都到你这里买货!”

    “多谢大哥。”

    一会儿,吕兰兰过来看望洪氏,送来自己做的十个枣馍、一床六成新被面洗干净的被子,见二哥晚饭吃的是肉片豆腐汤面条,再看洪氏吃了一大碗,胃口很好,就放下心来。

    洪氏饭后半个时辰喝了汤药,王青给洪氏洗漱后,洪氏就在炕上的最里边躺着睡觉了。

    夜里洪氏要解手,就由王青来扶她。

    只有这张大炕,一家五口就都睡在大炕上面,也没觉得别扭。

    穷人能在镇里租来的房子有个温暖的地方睡觉,就很幸福了。

    清,王青特意起来把枣馍热了,煮了一个鸡蛋,吕夏风吃完后,就步行去金城进货。

    洪氏在王红家住时,刘二狗与王红总是为了钱的事吵架,因为太穷,所以吃的很差,住的不踏实,吃的也不好。

    洪氏来到吕夏风才一天,吕夏风与王青不吵架,家里吃的好,住的踏实,还吃了汤药治病,只睡了一晚,就觉得精神好多了。

    正好吕夏风不在家,洪氏与王青会悄悄话,“你那个容貌生得极好看上去很有福相的妯娌,医术真高明。我感觉病快要好了。”

    王青惊喜道:“那可太好了。”

    洪氏问道:“你那个妯娌是郎中,人善良,没有瞧不起我。你以前怎么对她不好?”

    王青把事情经过了,气道:“张红那个该死的贱人,是她为了分家,一个劲的撺掇我和三弟妹挤兑六弟妹。我恨死张红了!”

    洪氏跟自己女儿有什么就什么,道:“我早就告诉你不要跟张红走的近,你怎么不听我的话呢?”

    王青感慨道:“我后悔死了。”

    洪氏道:“夏风跟你叔子关系好,夏风会做人做事,你就听夏风的话,以后夏风给你叔子两口子送东西,你不要拦着。”

    王青点头……

    自从正月王青偷偷把一钱银子送给娘家后,吕夏风就把所有的钱都藏起来了。

    洪氏见王青发呆,道:“夏风卖货很辛苦,你多体贴他就是了。”

    老的的都要靠吕夏风一个人卖货挣钱养着,王青也心疼吕夏风,洪氏特意叮嘱,王青就更上心了。

    自此,洪氏就与吕夏风一家五口同住。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温暖的阳光撒遍大地,周河河面的水、深山里的积雪融化了。

    平镇。李记饺子铺。

    贺盼弟正在给新招的二、杂工布置活。

    二、杂工是李家的亲朋好友,都是老实踏实的年青人。饺子铺每个月给他们每人开四百个铜钱的工钱,还包吃、住。

    吃就是吃铺里卖的饺子、面条什么的。

    住就住在短炕上。短炕,白天给食客当桌子,晚上擦干净放褥子就能当长长的单人床。

    这样二、杂工还能看铺子,不用李家兄弟轮流过来值夜。李记饺子铺外面旁边的空地,也就是李家在衙门买的那块地;

    皮……

    十几个汉子正在挥舞锄头挖地基。

    前两天太冷,地都冻住了,不好挖。从昨天起地上的冰雪都融化了,用锄头挖地省力多了。

    卖完猪肉的李安站在一旁跟李大北商量买什么材料,建几个大包间、多大的马厩。

    父子俩估算着材料、人工合起10两银子左右。

    买饺子铺、改建花了58两银子,买地皮花了10两,再加上材料、人工10两,合起来78两银子!

    最开始时,没想到要投资这么多的钱!

    好在78两银子是李安夫妻、李家兄妹平摊出,这样每人只出13两银子。

    再者,饺子铺从试开张、正式开张到今天,纯利润已高达35两银子!

    等官道上有了来去的商队,赚的钱将会更多。

    李安想到闺女的话:要想把商队留下吃饺子铺的饭,就得有大的独立的包间。

    急道:“趁着这几天人工没那么贵,把包间、马厩建好。过几日春耕,这些人都回村里种地,要雇人就得多交钱。”

    李大北道:“爹,妹妹有两亩良田、十亩劣田,我们兄弟种不过来,算雇人种。”

    李安也正有此意,道:“你安排吧。雇人的钱,我出。”

    李大北笑道:“我们兄弟都商量好了,我们出。”

    先是卤菜的方子,再是开饺子铺,这都是特别赚钱的买卖,李玉雪全部给了娘家人,压根没考虑过婆家,甚至都不让婆家人知晓。

    李大北兄弟觉得李玉雪对他们简直太好了,必须要无偿帮李玉雪种地。

    李安嘱咐道:“你妹妹可有主意了,她要想在地里种什么,你们就按着她的种什么。”

    李大北蹙眉道:“是。妹妹想种辣椒,县城粮铺没有辣椒种子,盼妹去金城进货的时候特意听过,也没有辣椒种子。这可怎么办?”

    李安便道:“我这就去金城问问我那些朋友,有没有辣椒种子。明天肉铺的买卖,你盯一下。”

    次日,李安空着手从金城回来了。

    金城的人都没听过辣椒,更别提辣椒种子了。

    李安心道:闺女想种辣椒,可是找不到辣椒种子,这可怎么办?

    远在金城衙门的刺史、长史站在院子里,正在大眼瞪眼发愁,怎么把从明王府拉回来的几麻袋辣椒种子摊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