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A+A-

    签了腐乳契约

    李玉雪还会点痣、治眼疾,救活被老鼠咬伤的女婴……

    董郎中在心里数了数,李玉雪的医术次次令他震惊!

    “老爷请来几位金城名医给姐瞧病,此事夫人知晓。夫人为何不请李郎中给姐看病,难道李郎中的医术并非传言中的那么高明?”

    秦芳的继女——张婉兰的咳嗽已经咳了好久,一直未好。

    张元托人请到的金城名医当中包括明王府的太医。就这样,也没有治好张婉兰的病。

    以前在国都时,每到冬天最冷时,张婉兰会在半夜发病喘不上气,每次都特别凶险,真是命悬一线。

    那些年的冬天,不是董郎中一人,是有好几个郎中,想尽办法才保住张婉兰的性命。

    而现在,只有董郎中一个人,冬季将至,董郎中压力很大,焦躁到失眠,头发大把掉落……

    董郎中现在特别希望来一个大郎中帮他保住张婉兰活过这个冬天。

    “夫人的舅舅、舅娘、表弟从陇南来府,仲秋节将至,老爷必会在这些天回府,我要跟老爷提议请这位李郎中给姐看病。”

    转眼,到了仲秋节前两天。

    秋高气爽。上午……

    李玉雪、丁丽出现在成县官道旁边田地中间的几座茅草房前。

    翘首盼望的众位奴仆大喜,纷纷鞠躬行礼,恭敬的道:“的见过夫人。”

    “丁姐好……”

    原来,前些日子,吕英杰给信息所买了几个石磨,所里的奴仆子赶着黄牛拉石磨磨出芝麻香油、辣椒粉。

    这几天成县粮铺芝麻香油、辣椒油卖的很好。

    今日,这群奴仆子赶黄牛拉石磨磨制二十几斤泡软的黄豆,要在李玉雪的教导下做出豆腐,还要把豆腐做成腐乳。

    腐乳分为青方、红方、白方三大类。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就大量加工腐乳。(本段摘自网络)

    大周国没有腐乳。

    李玉雪来到大周国一年之后,准备把腐乳做出来。

    今天她要做的是制作方法简单、用时短的白腐乳。

    白腐乳方子,是由吕英杰代表她跟酒楼、粮铺、布铺的东家曲大福签了契约。

    契约的内容是整个成县,李玉雪只能把腐乳方子卖给曲大福。曲大福不用支付李玉雪方子费,只需把两年之内的一成利润交给李玉雪。

    因为传授独门手艺,所以吕正及吕家人都不在,回河东村了。

    “我先教你们用卤水点豆腐。”

    这点豆腐就教了一个时辰。

    在大周国会做豆腐可是一门手艺。众位奴仆均是十分感激。

    等李玉雪传授给众位奴仆做白腐乳的方法,带着众位奴仆制作了两缸腐乳后,已是下午。

    “十几天后白腐乳就好了。到时,你们就可以品尝自己做的白腐乳是什么味道。”

    众位奴仆给李玉雪磕头道谢,把她与丁丽送走后,围着放置腌制豆腐两口大缸,嗅着浓浓的豆腥、淡淡的酒香味道,均是很好奇豆腐放了十几天后变成了腐乳,难道不是坏掉吗,怎么还能吃?

    那吕正一家人就是吃变质的食物,导致全家中毒,差点死亡。

    不过,连东家曲大福、掌柜吕英杰都相信李玉雪,再加上李玉雪是被郝大人夸赞的大郎中。

    众位奴仆对腐乳充满期待。

    “明天还要继续磨豆腐做腐乳吧?”

    “走,我们再去问问掌柜。”

    最聪明也会话的两个奴仆子去县学门口,等吕英杰下课请示之后,激动的跑回来告诉所有人。

    “掌柜从现在起,每天都要磨豆腐做腐乳!”

    “掌柜今年冬天我们能吃肉,还是吃草,就看能卖多少腐乳!”

    “这两个大缸,可得看好了!”

    河东村。吕家的院子。

    吕家人坐在板凳上,大黄狗蹲坐在一家之主吕老头的旁边。

    吕秋风激动的道:“我们跟着郝秀才、陈哥识了一百多个字,学了《三字经》、《孝经》,学了算术,还学了一套拳。”

    吕老头大喜,问道:“你也跟着学?”

    吕秋风道:“我和大哥都跟着学。那些奴仆也跟着学。那些奴仆学的早,比我们会的多。我们害怕落后,每天都会多学一个时辰追那些奴仆的进度。”

    吕春风道:“弟有时会来考查河几个功课。”

    吕老头哈哈大笑,“没有花一个钱,你们就学了这么多。”

    吕秋风、吕春风均是道:“是。这要是别人家,光是一个孩子的束修,一个月就得二钱银子。”

    “弟让我们先在地上写字,等写的熟了,不会写错了,再在纸上写。这样还省了纸、笔、墨的钱。”

    陈秀便道:“这肯定是英杰的经验。英杰靠他自己读了书。你们这些天是靠英杰读了书。”

    吕秋风深以为然的点头,“可不是吗。我们就是靠英杰。”

    以前,吕秋风跟吕英杰的关系一般。

    这次,吕秋风心里特别感激吕英杰,决定回报吕英杰。

    邓雨托吕秋风父子的福,这些天去了一趟成县,亲眼看到吕家人读书习武的场面,内心很震撼。

    还有村里人现在见到她,因为她的夫君、儿子都读书了,所以村里人话里话外的都带着一分敬意。

    哪怕之前,公公吕老头当上了里正,邓雨都没有过这种待遇。

    邓雨忍不住道:“村里的人都我们家走出去一个,就帮着带出去一群。弟人真好。”

    吕秋风特意道:“弟、弟妹都很好。弟帮我们家这么多忙,弟妹没有半点埋怨,有时郝大人、郝秀才去吃饭,弟妹做好吃的,就会叫上正叔、大哥和我过去吃饭。我们和郝大人同桌吃饭!”

    吕春风点头道:“郝大人是三品大官。”

    这些天,吕春风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多次反思曾经的种种。

    还是少年时,他的叛逆、愚蠢,害得全家颜面尽失。

    青年时,他的自私、愚蠢,害得自己身体废了,差点下大狱牵连全家。

    以后,他万万不能再犯错。

    这是他再三对自己的忠告。

    他一定要做到!

    吕老头环视几个孙子,笑道:“河,你们几个都。”

    这时,外面传来几个男子焦急的声音,“里正,我们遇到麻烦了。”

    “里正,又有事得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