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陈余项羽都在苦恼

A+A-

    陈余送走了秦将始成,回到大帐。

    见陈泽和张黡两人在帐侧窃窃私语,想起了二人的使命,遂请二位留座,继续商议。

    陈泽是赵王歇的特使,张黡则受丞相张耳指派。

    陈余问道:“适才二位大人亲见了秦军的代表,大王和丞相对此次会谈,有何见教?”

    张黡道:“丞相得知大将军与秦和谈,嘱咐臣前来带话,丞相认为,此时和谈时欠妥。”

    “噢?”陈余心里一沉。

    陈余对待张耳,亦师亦父亦友,两人之间的友谊,曾被外界广泛传诵为“断头无悔”。

    自两人相知相交以来,一贯的合拍,无论平时谈论儒家经典,还是纵谈时事,两人的看法几乎如出一辙。

    眼前,诸侯军所面临的形势,以及为什么要策反章邯,张耳理应理解,为什么这次破天荒地与自己的意见相左呢?

    陈余纳闷之际,张黡继续道:

    “丞相认为,现如今,诸侯数十万大军聚集巨鹿,正是齐心协力、一鼓作气消灭秦军的大好时。一旦和谈,恐冷了诸侯的心。”

    “而且,秦人狡诈,历来惯用‘连横’之术分化瓦解诸侯,秦始皇逐灭六国的教训,不得不防啊!”

    陈余耐心地解释道:“此次和谈,本大将军意在劝降章邯。与其与秦军战个你死我活,不若不战屈人之兵,这一点,还望阁下回去向丞相禀明。”

    张黡拱了拱,以示领受。

    陈余不再纠结,转向陈泽:“大王旨意如何?”

    陈泽道:“大王认为丞相所言甚有道理,此时诸侯军聚集于此,确是与秦一战的良。”

    “但城内乏粮,大王希望将军尽快发起进攻,如果再拖延下去,恐城内粮尽不支。”

    张黡也道

    :“听闻秦王已经来到秦军营中,恐怕很快秦军也会发起进攻。”

    “丞相的意见,趁秦王初到,立足未稳,将军在城外进攻,丞相自城内出击,再加上诸侯军的合攻,就算不能击溃秦军,也能煞煞秦军的锐气。”

    陈余鼻孔里出了一下气,停了片刻,道:

    “二位有所不知,秦军虽少,但战力颇为强悍。我军前次试探进攻的五千军,不到一个时辰,尽数被秦军歼灭,竟无一人逃回。”

    “面对这样的秦军,任何进攻都需心从事,何况,诸侯各军,到现在也没达成一致,单单凭我赵军,恐难取胜。”

    陈余如此顾虑进攻秦军,是有原因的。

    作为赵国的统帅,他冷静地判断过,照眼前的架势,假如与秦军开战,不论秦王的新军战力如何,仅章邯和王离的秦军,诸侯们都没有取胜的把握。

    表面上看,诸侯军已达四十余万,但大家好像事先约好了一样,清一色地深固营垒,逡巡不前。

    这些援军,仿佛是来参赌的赌徒,期翼以博大,出于保全实力的目的,希望赵国先与秦军拼个你死我活,自己最后收渔翁之利。

    所以,两个月来,巨鹿城周围的诸侯联军是越来越多,但两军阵前却越发沉寂,与剑拔弩张的大战气氛格格不入,成为古今战场上的一大奇观。

    两个月来,除了赵军牺牲的那支试探性部队,和匈奴骑兵发起了一次对战,诸侯军至今没有一支军队出击过。

    在当今,今日为盟友,明日就可能成为敌的时代,诸侯间错综复杂的制衡关系,使得保存实力,伺做那只螳螂后面的黄雀儿,成为每个国君,对带兵前来会战将帅们的一致要求。

    尤其是楚军,自来到漳河南岸的安阳后,已经四十多天了,那个卿子冠军,带领十

    万大军驻扎下来后,每日饮酒高会,就是不见任何军事行动。

    陈余几次派出使者,希望两军共同举兵,南北夹击,再加上齐国、燕国、魏国和匈奴的军队,争取战场上的主动,甚至一举战胜秦军。

    但那个宋义一再推脱,什么楚军经历了定陶后的失败,士气正低落;军中多为新招募的士卒,需要训练,不敢贸然出击。

    另外,楚军的粮草因天气寒冷,运输困难,请赵军代为接济云云。

    听听,分明是趁火打劫。借着出兵,狮子大张口,哪壶不开提哪壶。

    虽然此次是为巨鹿解围,但总不能所有问题都让赵国自己扛啊。

    在这种战又不能战,退又不能退的关节,得知秦廷内部生变,陈余算计,作为二世的近臣,章邯的处境一定不妙,这才心生一计,动起了策反章邯的脑筋。

    这一招,虽然上个月在王离那里碰了个硬钉子,但令陈余意外的是,章邯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使得陈余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但经过张黡、陈泽如此一,陈余对自己的妙计,得不到赵王和丞相的支持,心里不禁有些恼火。

    张黡与陈泽交换了一下眼色后道:

    “既如此,我与陈泽回城后,将大将军的意见和今天与秦军会谈的结果,禀报大王和丞相,大将军看可否?”

    陈余又叮嘱道:“还有三王之事,还请大王与诸侯尽快决定,章邯那边等着回话,不易耽搁过久,以防夜长梦多。”

    二人拱告辞而去。

    陈余望着二人的背影,心底无由地泛起一丝惆怅。

    ------------------------------

    现在,诸侯军中惆怅的不仅是陈余,楚军的项羽,更多了许多愤怒。

    自从叔父项梁

    兵败身死后,仿佛一夜间,楚国的天就变了。

    那个叔父口中的傀儡楚怀王,突然就像开了挂,又好像权力君主附体。

    在项羽看来,叔父死后,其拥有的权利,理应顺理成章地过渡到自己身上。

    项羽一直渴望能像叔父那样,号令天下,承担领袖的责任。

    就像当年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在人群中看热闹的他曾对项梁所:“彼,可取而代也。”

    可现在,局面怎么忽然成了另外一个样子。

    闻知叔父战死,在带军撤往彭城的路上,项羽甚至在脑中预演了无数次,众人推举他承替叔父的情景,也想好了在全体将士面前的慷慨陈词。

    但他没料想,事情并没有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权利和荣耀也没有自然落在他头上,残酷的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