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第一说客

A+A-

    郦食其见秦军营门大开,百名锐士盔甲鲜明,夹道而立。

    先是五十名锐士,将中的长矛架起,紧接着是五十名锐士,把中的环首弯刀交并,组成一排森森的刀枪林。

    郦食其微微一笑,??回头看了一眼腿肚子直打哆嗦的随从,低声喝道:

    “哆嗦什么,走两步,又不会要你的命。”

    随即,不顾身后的随从,撩起袍襟,??大步向前。

    夹道“欢迎”的武士们,??巍然而立,目视郦食其通过。

    郦食其走完刀矛林,来到中军大帐门口,被两名秦军卫士拦住,厉声喝道:“来者何人。”

    郦食其凛然正色道:“吾乃巴国特使郦食其,速去禀报。”

    军帐内传出令来:“命入。”

    郦食其进到军帐。

    只见两旁将尉,各穿军阶战袍;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左右军士,皆全装惯带,持矛执戟而立。

    李巴之所以搞这个阵势,是因为事先知道郦食其是刘邦身边最知名的客。

    用此仪仗,一方面彰显大秦新军的军威,另一方面督促其正视自身的力量,打消不切实际的幻想,赶紧投降。

    郦食其环视了一下,才上前施礼道:“巴国特使郦食其,参见卫尉大人。”

    见郦食其举止端正,礼数周正,李巴开口道:

    “汝本南郑守将,??怎么又成了什么国的使臣?”

    郦食其道:“阁下本秦庭的卫尉大人,位居九卿,怎么就变成统军的将军了呢?”

    “哈哈哈哈”李巴不禁为郦食其的智哈哈大笑,遂把话锋一转道:

    “阁下号称刘邦帐下首席辩士,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随着李巴爽朗的笑声,军帐内外剑拔弩张的气氛,

    顿时轻松了不少。

    郦食其趁指着外面的阵势道:“卫尉大人如此厚待郦某,未免有些题大作吧。”

    李巴敛容道:“闻知刘邦身边要人前来窥军,焉能不隆重。”

    郦食其道:“郦某非来窥军,实为两国相好而来。”

    李巴忙止住道:“阁下此言差矣。华夏现今只有一国,那就是大秦。巴国擅立,我大秦坚决反对,不予承认,何来两国?”

    “刘邦市井之徒,不过一泗水亭长,何德何能竟敢称王。”

    “阁下不见六国之君已尽归于咸阳,昔日复辟的王也不过是我秦王治下的侯么?”

    郦食其不与争辩,??而是转圜道:“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

    “诚然,??当今秦王,可谓明主。自即位以来,内施仁政,外御强敌,不到两年的时间,剿灭诸侯,重新使天下归于一统。”

    “此一功绩,宛如始皇帝在世,其宏图大略更不遑多让,实在是诸侯们无法抗衡的。”

    “然天下之大,纵使秦王再英明年轻,大秦军队再能征战,毕竟人的寿命和精力有限,军队也有限,而天下的土地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和军队,去征服无限的疆域,愚以为是无法做到的。”

    “除此之外,纵观海内,心怀不满的人还有很多,各反对势力暗中蠢蠢欲动,番夷蛮邦依然环伺,试问,对这些,秦王难道就能全部剿灭吗?”

    李巴见郦食其所言有理,但他不想掉进这个著名客的逻辑套子里,遂道:

    “此乃国之大事,不是尔等可以讨论。既然阁下是来投降的,还是南郑城内的守军如何出降吧。”

    郦食其道:“卫尉大人,郦某今日来,不单是为南郑城之事,更是为大秦的一统着想。”

    李巴

    道:“噢,那我倒要听听,你究竟是如何为我大秦着想的。”

    郦食其道:“郦某在刘邦身边之时,曾劝其出于天下大义,归降秦王。”

    “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才有了后来西进巴蜀,形成如今的割据局面。”

    “这一局面是刘邦的无奈之举,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阁下面临一个绝好的时,如果把握得好,不仅巴蜀问题能够解决,恐怕刘邦也会甘愿归降秦王。”

    到这个份上,李巴也不得不重视起来,正了正身躯,问道:“如此,阁下怎么?”

    郦食其道:“秦王自即位以来,一改以往的法家之策,普施仁政,深得民心,这是秦王之所以势如破竹扫灭**的根本原因。”

    “而再看刘邦,虽然出生市井,起自亭长,但胸怀宽广,亦称得上是宽厚长者。”

    “自起兵以来,在军中颁布‘不得掳掠,不得扰民,不得尖音’纪律,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所下之城从不屠戮。即使在巴地称王,也仅规定了‘约法三章’。”

    “所到之处施行仁政,在其治下与民生息,以上所举,几乎与秦王所倡导的一样,堪称秦王第二。”

    “似此宽仁之人,若值二世之乱世,恐怕会成就帝王之业。无奈何,偏偏现在面对的是顺势而生的秦王,这岂不是天意么?”

    李巴打断道:“阁下想要什么?”

    郦食其不免喟叹道:“世事弄人,刘邦虽然生不逢时,但他的所做所为,难道不是无形中在履行秦王的新政吗?”

    “秦王素怀仁义之心,秉承以德治天下,世人无不称道。”

    “二世残杀始皇帝二十余子,秦王活之而令其养猪,这是多么大的政治自信。”

    “巨鹿之后,面对各方反叛力量,剿抚并

    举,不嗜杀不滥杀,‘降者免死’,‘优待俘虏’,对归降诸侯皆善待封侯,这些,对于握生杀大权的君王,自古以来还没有第二人能够做到。”

    “而刘邦也是一直践行着秦王的思想,遵循秦王的政治思路,这在所有诸侯中,是极为难得的。”

    “刘邦本非秦庭要员,竟能深刻领会秦王施政要旨,岂不是天意么?”

    “如果刘邦能够顺利归附秦王,势必成为秦王治国理政、拓土安邦的得力助,岂不是天下的幸事。”

    李巴深以为然,于是道:“吾亦久闻刘邦所过秋毫无犯,不滥杀不扰民,这一点上确实为他添分不少。”

    “我王一向宽宏,对愿意归降者,不论是诸侯也好,普通将领也罢,一律优待,这一政策历来透明,没有什么好质疑的。”

    “阁下想什么呢?”李巴最后补充一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