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世界杯-半决赛

A+A-

    今天下午的两场半决赛, 观众们本来对第二场比赛更感兴趣,没想到第一场比赛也得比他们想象中精彩许多。

    甚至看完塞缪尔和徐黎昕的那场比赛观众们还有些意犹未尽,此时第二场比赛即将开始, 更加激动了些。

    “加油!!苏元!!”

    “冲进决赛!!”

    “……”

    球迷们的呼声从观众席传来,又因为比赛开始而又自觉地逐渐安静了下来。

    苏元收回眼神,看向身旁的世界第二。

    伍尔夫·泰德今天并没有带边框眼镜, 不过瞳色与平常稍有不同,苏元推测应该是带了隐形。

    世界第二朝着苏元笑了笑, 绅士地伸出手, 朝向旁边的裁判,对苏元:“请。”

    苏元也朝着世界第二回了一个笑容,来自乒坛前辈的善意, 还是让他的心暖了暖。

    没有扭捏, 也没有推脱, 苏元点了点头,转向裁判, 道:“花面。”

    硬币被裁判抛起,拢在手背上, 再摊了开来。

    花面。

    看来这一次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苏元。

    苏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发球权, 然后走向了球台。

    互相检查球拍、练球,紧接着比赛正式开始。

    苏元的目光扫过赛场之外, 一堆人站在挡板旁边围观着他的比赛——伊莱·波顿温和地朝他点了点头, 伊诺克则是兴奋地朝他挥了挥手,钟屿的目光依然包容地看着他,而远处赛场入口, 塞缪尔正快步走过来, 发丝还滴着水, 大概是刚刚比完赛回去冲洗了一下就过来了,感觉到苏元的目光,还潇洒地朝他扬了扬手。

    苏元收回视线,没有去看坐在场外指导位置上的吴青柏,而是闭了闭眼。

    再睁眼时,周身只剩下一身冷冽。

    苏元坚决而狠厉的眼神对上球台对面的伍尔夫·泰德,点了点头,球在球桌上弹了几下,被苏元抓在手心中。

    沉下重心,发球。

    苏元的目光紧紧追随着球,心底是极度的冷静。

    这场比赛,无论如何,他都要赢。

    他不仅要赢,他还要拿冠军。

    只有自己的砝码足够大,最后照亮黑夜的烟花才会足够灿烂盛大。

    *

    伍尔夫·泰德今年28,算是夹在伊诺克这一代和伊莱波顿这一代之间,除开伊莱·波顿,伍尔夫·泰德也算是乒坛中年龄最大的一批人之一了。

    以前伊莱·波顿排第一的时候,他第二,现在伊莱·波顿掉到第三了,他依然排在第二,是一个非常……稳妥的选手。

    不过实话,要不是塞缪尔太懒,世界积分榜的排名还得再变一变。

    法国队中新生代不太行,依然需要伍尔夫·泰德挑起大梁,因此基本能参加的比赛都没落下过,世界积分榜排名也就没有掉下来过。

    但若是真正论起实力来,伍尔夫·泰德还是要略逊伊莱·波顿一筹。

    苏元了几球之后,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丝实力上的差距。

    伍尔夫·泰德是快攻结合弧圈的法,风格也是偏向于稳妥的风格,不过和伊莱·波顿的“稳”还是差了一丝。

    伍尔夫·泰德没有伊莱·波顿那么多年精力的风雨的经验,做不到不出差错,但他也有自己的特点。

    快攻结合弧圈的法,通常以近台快攻为主,以速度落点作为取胜的要点。

    而落点,讲究地便是一个“精准”。

    伍尔夫·泰德一直将伊莱·波顿作为自己的偶像,加上法类似,风格上总有些不自觉或者特意的学习和模仿,不过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名将,伍尔夫·泰德不可能没有自己的风格。

    即使实力确实稍逊一筹,但是苏元依然对付得不算顺利,甚至开局先失利了一局。

    无他,伍尔夫·泰德太会预判了。

    或者他在比赛开始前就把苏元研究得很透彻,预判对了好几次苏元的球路,在苏元没反应过来时就把他的球路堵死了,若是按照原来所想地过去,等于把球送上去被反击,但若是临时变线,失误率还蛮大的。

    于是苏元就在这样的猝不及防之下丢掉了第一局。

    果然比赛视频和正真面对面对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啊,苏元终于知道,他在看世界第二的比赛视频时总感觉有的一丝违和感是什么了,原来就是他的预判能力。

    苏元原本以为伍尔夫·泰德是参加的比赛太多所以和对手都很熟,才会对对手的球路熟到手到擒来地拦截,现在看来远不止如此。

    局间休息的时候,苏元又当着吴青柏和站在他身后的吕良吉几人的面喝了口他们以为自己动过肚腩要疯了手脚的运动饮料,然后转过身,背着他们用毛巾擦起了头。

    比赛时,苏元懒得再分精力去应付他们,他此时正在思考自己的对手。

    苏元突然想起了比赛日第一日的那天早餐上的碰面,那天的伍尔夫·泰德带着金丝边框量他的样子,精明且冷静,可没有后两天那样的温和。

    后面的温和是因为他的偶像伊莱·波顿对自己特别喜爱的缘故吧,苏元想,或许第一次见到对方的那副精明冷静的样子,才是伍尔夫·泰德真正的模样。

    很厉害的人,好像还是个名校的大学霸,怪不得靠自己就能做出如此精准的数据分析从而达到预判对手球路的目的。

    嗯……毕竟当时伍尔夫·泰德戴眼镜精明的样子,真的很学术,学术得快让人忘了他本职是个运动员,还是个世界排名第二的运动员,所以此时伍尔夫·泰德展现出如此震撼的分析预判能力,苏元居然没有太惊讶。

    他脑子飞速转动思考着对策。

    不是没有对付伍尔夫·泰德的预判的办法,只不过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但是为了赢,难一点也要硬上!

    这一场比赛,苏元不是只为了自己而比赛了,即使没有人知道他肩膀上担的是国乒的未来,但是苏元自己知道——

    他不能输。

    苏元的法是弧圈结合快攻的法,更注重旋转和力量,因此更擅长中远台的对峙。

    伍尔夫·泰德的预判封住了他的球路,也间接封住了他的爆发,想要突破这层“防线”,就必须自己的自己都出乎意料。

    简而言之,改变自己的击球习惯。

    苏元以前从未和伍尔夫·泰德对上过,两人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对对方的了解同样都只能通过双方的比赛视频。

    伍尔夫·泰德能从比赛视频中推算出苏元比赛的习惯,苏元也自然能从伍尔夫·泰德的比赛视频中获得不少消息。

    伍尔夫·泰德的比赛风格偏向于“稳”,但习惯和法却很不固定,因为他会因为面对不同的对手而调整自己的法。

    这种风格,若是对手被他钻研透了,会很占上风,但若是碰上能快速反应过来并且临时改变自己习惯的对手,那就有点吃亏了。

    伍尔夫·泰德很少碰到这样的对手,他职业生涯也有好多年了,碰到的能数的过来的都不超过五个手指头,都是每个时代惊才绝艳的人。

    当然,有些人尽管不改变法,依然能一力破十会,靠着比他强的硬实力干脆利落地赢了他。

    比如某个法暴力的世界第一。

    按理来苏元的风格和伊诺克很像,多废些力气和伍尔夫·泰德硬拼,也不是没有赢的可能性。

    只是……那样消耗太大了,且结果不可控。

    晚上还有决赛,无论如何,体力是要流出富余的空间的。

    苏元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靠脑子。

    从第二局开始,苏元就开始试探性地改变了自己惯常的法,果然伍尔夫·泰德一时没有预料到,丢掉了不少分。

    强行改变自己的习惯,是一件非常累且困难的事,首先得足够了解自己,在每一次接球时提前一点点时间判断出自己本能的接球方式,在强行逆转这种本能,才能出一个出乎意料的效果。

    是很消耗脑力,不过还好很有用。

    在失去了预判这一利器之后,伍尔夫·泰德所受的影响显然比较大,但苏元至始至终不曾丢掉他暴力的风格,于是这种情况下,苏元迅速扭转了局势,追平了比分,甚至领先了不少。

    连赢三局之后,伍尔夫·泰德又适应了不少苏元新的风格,改变自己习惯的战术的作用减弱了许多,又让他扳回了一局。

    大比分3:2,苏元用手轻轻一抹,把下巴上快要滴落的汗水抹掉,量了一眼对面同样显得有些疲惫的伍尔夫·泰德,深呼吸了一下,吐出了一口气。

    因为用脑过度,脑袋好像又有点疼,不过苏元偷摸地迅速摸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并且感觉自己状态正盛,能撑。

    第六局,苏元直接果断地舍弃了之前强行改变自己习惯的战术,选择拼硬实力暴力硬刚。

    他想要速战速决。

    第六局过半,伍尔夫·泰德也看出了苏元的想法,同样顶着压力爆发了一波,从苏元手中连拿三分。

    华国队的休息席处吕良吉等人好像在和吴青柏着什么,最终吴青柏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话头,在苏元快要落后的时候及时又恰好地叫了暂停。

    苏元余光瞥过去,正好看到了吕良吉还没来得及掩饰的,一闪而逝的不满。

    苏元移开了眼神,没有去在意他们。

    暂停过后,苏元再一次气势爆发,将比赛的节奏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没有再给伍尔夫·泰德反击的机会。

    11:9。

    大比分4:2。

    苏元赢下了这一场比赛,成功晋级决赛。

    两场半决赛到此全部结束,决赛的参赛选手名单也正式出炉。

    现在是下午3:47分,晚上七点整是铜牌赛开始的时间,而铜牌赛结束之后,便是万众瞩目的金牌赛。

    冠军赛,塞缪尔·曼奇尼迎战中国的新星,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