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奥运会-单打(一)
奥运会是综合性最强, 名声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一场体育盛事,而奥运会的金牌, 是所有运动员都向往的最高荣誉。
奥运会这个综合性的舞台,有着极其复杂的规则约束,而全世界齐聚一堂的盛会, 政治、邦交,同样是奥运会在众多体育赛事中极其特殊, 又无比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 论专业性,其实奥运会是比不过一些针对性极强的专业赛事的,至少乒乓球是这样。
在乒乓球的三大赛事之中, 世乒赛, 也就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才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场比赛,而奥运会, 对于单的规则是一个乒联或者地区最多只能出两个人,有些乒乓球实力强劲的国家, 比如德国, 比如重新崛起的华国,需要内部争一争才能决出两个名额, 因此可能虽然有些运动员世界排名也并不靠后, 但还是无缘奥运的赛场。
但也同样因为这个规则,给了更多国,排名靠后的运动员登上这个盛大舞台展现自己的机会。
如果世乒赛是顶尖选手巅峰角逐的擂台, 那么奥运会就是一些太偏远可能平常够不到其他顶级大赛的运动员也能驰骋的草原。
所以奥运会最容易出黑马。
团体赛决赛结束后的第二天, 苏元在第三轮单的比赛中, 就碰上了这样一匹马。
第三轮是决出十六强的比赛。
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包括苏元。
这一次奥运会参加乒乓球男子单的一共六十四人,分成上下两个半区,按照世界排名一共有十六个种子选手。
这十六名种子选手不用参加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比赛,其他四十八人三人一组,在第一轮第二轮的比赛中决出胜者,再和直接参加第三轮比赛的十六位种子选手比试,决出十六强。
而十六强之后,真正精彩的比赛也差不多就开始了。
而苏元第三轮的对手,也就是从三人的组中厮杀出来的人,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并不是他们之前所预测的一名世界排名二十左右的选手,而是一位来自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的,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朋友。
是的,朋友,这是当众人知道苏元的对手年龄时的第一个反应,因为他才十四岁,比苏元还要上三岁,是参加乒乓球男子单的运动员中年纪最的一个人。
可是当人们因为好奇去特意了解了一下这个十四岁的朋友之后,他们又沉默了,觉得朋友这三个字似乎不太适合用来形容他。
他实在是太特别了。
也太让人敬佩了。
苏元的十六强对手名叫桑贾曼·阿萨尔,来自一个叫阿塔纳的东亚国,这个国家的名字大多数人甚至都没听过,搜了一下才知道,是一个常年陷入战乱的国家。
而这一次的奥运会,阿塔纳整个国家,只有桑贾曼一个人出征。
人们这才想起来,开幕式上一个人举着国旗当旗手的运动员,原来就是他。
于是不少人特意去了解了一下桑贾曼的生平。
桑贾曼和他哥哥在很的时候就在战火中和父母走失了,兄弟俩从此相依为命,艰难又跌跌撞撞地成长起来。
哥哥之前就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于是桑贾曼也跟着他哥哥起了球,路边呲啦啦卡顿着播放着乒乓球赛事的屏幕,废墟残骸中保留下来的残破的球桌,都有过他们兄弟俩的身影。
他们用双脚丈量着自己战火弥漫的祖国,见过太多生死分别,也再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乒乓球成了他们在乱世之中的寄托。
于是的梦想在心中生根发芽,虽然弱,但他们也想登上奥运会的舞台,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
原本是定好了兄弟俩一块来参加奥运会的,但是或许是多年的梦想一朝实现,心防顿时一下子松懈,曾经的劳累反噬,桑贾曼的哥哥得了一场大病。
病来如山倒,无法,病床上的哥哥笑着拍了拍他弟弟的肩膀,神情坚定地把他推了出去。
“阿曼,哥哥在家等你。”
于是桑贾曼一个人来了。
没有队友,没有教练,更没有随行的团队,以十四岁的稚龄,一个人不远万里艰辛劳苦地奔赴巴黎参加这场奥运会,桑贾曼只是想告诉全世界,他的国家还在,他的国家,还没有亡。
他也想告诉他的哥哥,他会背着他的梦想一同前进。
而桑贾曼一个人从资格赛中突围,挺进了第三轮的比赛,成功走进大众的视线。
他确实做到了。
当苏元和华国队的队员们包括教练组得知他的对手桑贾曼的身世和经历之后,也沉默了良久。
心底涌起的那份情绪,名为敬佩。
他们华国,也曾经有这样的英雄。
当自己的国家陷入囹圄之时,总会有许许多多个刘长春挺身而出。
他们永远敬佩这样的英雄,即使他们并非来自同一个国家,但对于苦难,所有人都感同身受。
当比赛开始,苏元和桑贾曼站上同一张球桌的两侧的时候,苏元拿着自己的球拍,很是认真地量了一眼他的对手。
虽然桑贾曼只有十四岁,比自己还上三岁,但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一个人只身前往奥运会的孩子,实际上,用孩子来形容他已经不恰当了。
他有着一身明显每天都暴露在阳光之下而晒出来的古铜色皮肤,头发极短,似是为了减少理,只留了一层浅浅的发茬,身量比苏元还要高上一些,深邃的眼眶之下黝黑的眼珠子静静地看着苏元,右手紧握着球拍,老成而坚定。
因为经历过太多苦难,同样少了一丝少年该有的朝气。
他和苏元站在球台的两边,衬托之下,苏元才像是两人之中年纪更的那个,看着像个娇生惯养的少爷。
苏元轻轻闭了闭眼,再睁眼时,褪去了眼中所有的好奇、敬佩和一点点的浮躁,整个人都沉稳而严肃了起来。
这样的对手,他很敬佩,所以,他更要拿出认真的态度来。
桑贾曼刚出资格赛就碰到苏元,可以是不太幸运,如果他在别的种子选手弱一点的组,冲一下或许并不是没有出线的机会,但同样,某种意义上来,他也是幸运的。
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少年,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训练,所有的技巧都是跟着他的哥哥,跟着电视上卡顿的比赛转播学来的,他能突破资格赛挺进第三轮,一是他的蛮力和天赋,二是他无比坚定的信念。
桑贾曼的法不成系统,他感觉怎样容易得分就会怎样,动作也并非非常标准,却自成一派风格,了一局比赛,苏元感受出了这些东西。
除了一开始的一点猝不及防,在逐渐适应之后,苏元还是靠着他强横的实力牢牢地占据了上风。
11:8,苏元赢下了第一局的比赛。
一局比赛结束,苏元看着桑贾曼,眸光中似是有什么闪了闪,才放下球拍,朝华国队的休息席走去。
苏海重把水递给他,苏元接过,看着另一侧一个人孤零零的桑贾曼,抿了抿唇。
一分钟局间休息很快结束,双方回到赛场之中,交换场地,比赛继续。
苏元已经摸清了桑贾曼的法,他其实可以立刻爆发,用狂风暴雨般的攻势把桑贾曼败,迅速结束这场比赛,挺进十六强。
前一天苏元才刚刚比完团体赛的决赛,虽然身体体力已经差不多恢复,但是精神上的疲惫不是睡一觉就能消弭的,拉长战局对于苏元来,并不是一个好选择,更何况,他明明有快速结束比赛的能力。
苏元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快速结束比赛,然后继续回去修生养息备战接下来的比赛,毕竟,后面的几场比赛,可都不太轻松。
可当苏元回到球台旁,看着对面桑贾曼坚毅不放弃的表情,接过裁判的球准备发球的时候,身由心动,他顿了顿,还是没有选择爆发。
苏元选择了最吃力不讨好的方式,花了点心思把自己的实力控制在和桑贾曼差不多的水平,陪他了一场指导赛。
原本大家看了第一场比赛以为4:0能结束的比赛,最后以4:2的比分结束。
桑贾曼非常聪慧,在苏元标准的示范之下,他直接在赛场上纠正起了自己的动作,越越顺,动作也越发有力。
“谢谢。”
赛后握手时,桑贾曼真诚地用着蹩脚的,带着口音的英语,对苏元道谢。
近距离一看,苏元才发现桑贾曼比他原来以为的还要瘦削,握手时,苏元感觉桑贾曼的手上除了骨头,只剩下了厚厚的,几乎覆满了整只手的厚茧,不只是球握拍磨出来的茧,还因为平常艰苦的劳作。
而桑贾曼身上的衣服也显得空荡荡的,好像风一吹就能吹走,瘦的皮包骨头。
但是桑贾曼和苏元道谢的时候,即使他身上处处诉着苦难,他的眼中却缀上了点点的星光。
少年人的眼中终于有了一丝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
苏元忍不住弯了弯眼睛,用脑过度的头稍稍有点发胀,虽然累了点,但他觉得不亏。
他既然有能力帮忙,有能力伸出援手,为什么不去做呢?
苏元握着桑贾曼的手晃了晃,弯着眼睛邀请道:“你愿意到我们国家来做客吗,和你哥哥一起。”
桑贾曼惊讶地看向苏元,愣住了。
“我很佩服你,所以,能给个机会做朋友吗?”苏元认真地开口。
桑贾曼眼中星星点点的光芒汇聚,目光如炬,腼腆而兴奋地点了点头,终于像个十四岁的少年该有的模样了。
后来华国队乒联直接邀请阿塔纳的这位选手和他的哥哥到华国做客训练,再次书写了一段佳话。
奥运会的精神不就是如此。
——和平、友谊和团结。
华国的所有人,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给予苦难之人力所能及的庇护。
苏元原本想自掏腰包,得知这件事后却也不意外的笑了笑,转身更加专注得投入到了比赛之中。
十六进八——4:1。
八进四——4:2。
比赛日一天一天度过,苏元和钟屿在上下两个半区分别作战,一路挺进,很快就迎来了他们的半决赛。
只要能赢下半决赛,他们就能在奥运会单的决赛上,成功会面。
而半决赛的赛程出炉,奥运会的乒乓球高潮,已经逐渐到了最高潮的地方。
八月八日晚下午两点整,男单半决赛正式开始。
第一场,苏元(华)vs伊诺克·罗布(德)。
第二场,钟屿(华)vs塞缪尔·曼奇尼(意大利)
作者有话要:
啊……今天去看牙了,本来想就补个牙,医生上面智齿还没拔,明天来拔吧。。好,我还以为已经拔完了呢qaq明天要去拔牙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