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A+A-

    阿谀奉承的二舅

    宋英玲语气平静,目光冷凝,“闹这么久,想要什么直吧。”

    林老太脸色一变,瞪着宋英玲,没想到半年不见,这丫头让人刮目相看,还敢和她顶嘴,还敢忤逆她!

    看她得什么话,当她们上门乞讨来的?!

    “哎呀,都是一家人,快别吵了,这鸡蛋再不吃可就凉了。”

    林二舅和媳妇已经快把那盘鸡蛋给吃完了,一边看着热闹,一边在厨房里翻找,直到林二媳妇找到一篮子鸡蛋,足足有几十个,连忙提了出来,惊喜地问林慧茹道:“三妹,这鸡蛋是你买的?还是你们养鸡了,我进来没瞧见你们养鸡了啊。”

    “我们没养鸡,那是别人送的,还得给人家还回去。”林慧茹冷笑地看了眼弟妹,知道她是个什么性子,早知道把这篮子鸡蛋给藏好了。

    林慧茹话一完,林二媳妇就交给林老二,“待会拿上,给爹妈补身体,你看妈瘦的,这身上都没啥肉了,就是为了我们这些儿女操心的,操心完儿女,还得操心外孙女,哎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哟。”

    林慧茹瞪了林老二一眼,从林老二手里把鸡蛋篮子给抢回来,林老二媳妇嘴里嘀咕一句:“瞧这抠抠搜搜的。”

    林老二讪讪,警告了媳妇一眼。

    林二媳妇走过来,又劝林老太道:“妈,你别气了,这英玲也肯定不是故意的,咱们给大哥带点好东西回去补补身体,再去医院检查一番就行了,不会有啥大问题的,你就放心吧。”

    林老太气道:“你得轻松,去医院不要钱啊。”

    林二媳妇不阴不阳地笑了笑,“要钱让三妹拿啊,谁让她闺女人了,这要是报警,那还得蹲局子。”

    林慧茹脸色瞬间一变,赶紧朝着林老太道:“妈,都是一家人,就别闹大了,让人家笑话,大哥看病要多少钱,我们出。”

    宋建国听见声音,就走了进来。

    他刚才又出去砍了几根竹子回来,就听见灶房传来吵闹的声音。

    一进来就瞧见娘家人。

    宋建国皱眉道:“怎么了?”

    “女婿,你看你养的好闺女,把你大哥给了,现在还躺在家里。”

    宋建国对林大舅就没好感,口头教育了宋英玲几句。

    宋英玲没把林大舅当成亲人,可还得考虑到林慧茹和宋建国的感受,毕竟娘家是父母牵扯不断的联系。

    可她实在好气!

    不过有她在,可不会再让他们薅自家羊毛。

    哼哼!

    宋英玲低头认错,这事就揭过了。

    等到吃饭档口,被林慧茹连哄带叫去吃饭。

    饭桌上,林慧茹不断给她夹菜,让她别怄气。

    宋英玲也没开口和他们摆条,只顾着自己吃饭。

    林二舅开口了,扯出一丝笑来,好奇地问林慧茹道:“我刚才瞧着院子里,挺着一辆自行车,三妹,你们啥时候买的,那东西可不便宜,一百好几十块钱,还不容易卖到,还要什么自行车票呢。”

    林慧茹淡淡道:“不是我们买的,我和你姐夫就那点子工分,哪有钱买。”

    “那是谁买的?”

    “英玲买的。”

    “英玲可以啊,都买得起自行车了,你个女子哪来的钱?”林二舅惊讶地看着宋英玲。

    宋英玲淡淡扯唇,没有出声。

    林慧茹道:“英玲脑瓜灵活,人家还敢跟县里的校长交道。”

    林慧茹没念过书,对校长比较崇敬。

    林二舅一听,突然就跟变了个人似的,笑眯眯地看着宋英玲。

    “英玲,你给你二舅也弄一辆呗,不用多好,就你这个牌子的。”

    宋英玲挑眉,又唇角微勾,笑意不达眼底:“行啊,不过二舅,弄这个有点麻烦,要你自己出点力。”

    系统给她发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可那车她是不会给林二舅的,想要自行车,她倒是可以看在亲戚的份上,给他指条路。

    林二舅兴奋不已,“你,让你二舅干什么都行,只要你能把这自行车给我弄到手!”

    宋建国轻咳一声,饭桌上一下子安静下来,宋英玲朝着林二舅声道:“待会私下再。”

    “好嘞。”林二舅相当激动。

    他这要是成了,那就是队里第一个买自行车的,这多牛气,那他就是大队里的顶呱呱,谁看了不得羡慕他!

    中饭后,林二舅就来找宋英玲。

    “外甥女,你可发财了,可要带着你二舅啊,你二舅最疼你了,你晓得不,不像你那个大舅,二舅可从没过你啊。”

    宋英玲唇角微勾,又淡笑道:“二舅,你可声点,不能让我爹听见。”

    “嘿嘿,你得对,你爹是大队支书,不能让他听见我们投机倒把。”

    宋建国现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宋英玲不大张旗鼓地去街上摆地摊,宋建国不会管她。

    林二舅又焦急道:“丫头,你还没给你二舅支个法子呢,这咋才能弄到一辆自行车?”

    宋英玲轻笑,“不急,二舅,想要自行车,你以后得听我的。”

    这林老太不是疼儿子,跟眼珠子似的,就看林二舅能不能拿捏住林老太,毕竟是林慧茹的亲妈,只要林老太不过分,宋英玲也不想做得太狠。

    林二舅道:“你,你要二舅做什么?”

    “我问你,今年你们大队有没有什么变化?”

    “啥变化?没啥变化啊。”林二舅不解道。

    宋英玲又道:“我记得我们大队是全县第一个牵电线的大队,去年过年,你们大队还没牵完电线,这都到年底了,应该家家户户都照上电灯了吧。”

    “对啊,这和自行车有啥关系。”林二舅还是不解道。

    “二舅,通电了,自然需要电灯泡,而供销社灯泡还得花灯泡票,这个乡亲们不好搞,毕竟灯泡也是很容易坏的,需求量也大。

    如果你可以搞到灯泡,去黑市卖,不用灯泡票,买的人也多,迟早赚一辆自行车出来。”

    林二舅眼里一阵兴奋,“我怎么没想到,可我这灯泡去哪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