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林慧茹有救了
宋英玲在供销社买了一袋橘子粉,一罐麦乳精,又买了几瓶罐头。
这种里面是橘子瓣儿和梨子块儿的罐头,味道甜滋滋的,吃起来清爽甜口,宋建国特爱吃。
宋英玲一想到父亲吃得开心,内心就特别满足。
林慧茹就需要买一些补身体的营养品,这年代营养品还比较缺乏,只有在系统的大超市里取出来。
宋英玲又买了些生活用品,主要是给宋建国和林慧茹添东西。
这大冬天,宋建国就穿一双破洞毛线袜子,又不保暖,看得宋英玲心疼得要命。
给宋建国买几双棉绒的厚袜子,又给林慧茹买几双。
除了袜子,还有保暖内衣裤。
宋英玲回现实世界前,在省城百货商场买的衣服,也可以拿出来给爹妈穿。
在供销社扫荡完,又提着大包包,往县城的农贸市场走去。
这七八年改革春风一吹,这七九年初,南和县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街巷都能听见从屋子里传来播放着红头文件下达指令的广播。
宋英玲走到农贸市场,卖菜的都是附近的农民,价格便宜,人也实诚,宋英玲花了几块钱,就买了一大筐的蔬菜。
这大冬天家里蔬菜园子也没啥菜,宋英玲在县城看见新鲜的,都往筐里装,反正家里有个电冰箱,再大冬天也好储存。
家里的鸭子让娘家人给嚯嚯得只剩下几只,今早才看见,气得宋英玲恨不得扒了那几人的皮。
这冬天农贸市场也没有卖鸡崽和鸭子的,毕竟如今的环境设备,要春天暖和了,才容易孵鸡崽。
过春节肯定要贮备猪肉,家里那头猪,到时候要给公社交肉,宋英玲干脆买几十斤新鲜猪肉回去。
部分做成腊肉和灌香肠。
宋英玲在县城逛了大半天,终于忙活完毕。
又专门去报亭,买了一份最新的报纸。
报纸上有几条新的消息。
一个消息是某省城内,一个叫岗村的地方,去年便偷偷签字按手印,搞分田到户那一套。
另一个消息是广城某地区的村支书,带领村民老早就在走集体工厂的路子。
虽然走得战战兢兢,可这风气变好了,改革春风一吹,明人家走得是对的,至少胆子大的,现在已经把村子致富起来。
宋英玲幸亏当初早早提议宋建国,把竹制品厂,砖瓦厂,碎石厂搞起来。
否则,到现在这好风气起来,人家村子富得流油,自家大队估计还在坐吃山空,穷得一逼。
看来这架空世界的历史发展,还是和现实世界没有大的变化。
宋英玲又订了几份报纸,骑自行车回到红旗大队,交给宋建国。
宋建国还在大队的革委会办公,如今这革委会也等不久便会取消了。
宋英玲匆忙回到大队,把报纸给宋建国。
宋建国这边比她先得到消息,也在和大队几个副支书,几个大队的队长商议分田这件事。
这个指令毕竟是还没下达,只是已经有这么做的大队。
要等政策出来,估计还要两三年。
毕竟如今是百废待兴,什么事都是瞎子摸着石头过河。
今年大队整个收成都不好,在竹制品厂有工资有分红,谁还去下地赚工分,大家也没多少积极性。
并且今年收成时下了几场雨,洪水淌过河面,把地里的庄稼都给淹了,导致很多刚要成熟的稻谷和玉米,沤在地里。
如今还要交农业税,这税至少要交到几十年才会取消。
交完税还要缴公粮,留给老百姓的粮食更少了。
红旗大队还好,别的大队今年闹洪水,饿得没粮食吃,跑来红旗大队讨饭的村民都有。
宋建国在大队开完会,回到家里,又和宋英玲商量起来。
在他眼底,自家闺女是个有主意的。
要不是闺女胆子大,给他提建议办集体工厂,红旗大队现在也吃不饱,也不会是全县最富有的大队。
宋英玲笑着道:“爹,你担心啥,你可是大队领导,有你带头,咱们大队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宋建国蹙眉道:“这分田到户,毕竟政策还没下来,要是被革委会那帮人抓住把柄,就不好了。”
宋英玲又道:“早变天了。爹,你还担心什么,这革委会迟早是要取消的。”
“爹,放心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这叫走在农民改革时代的前沿,不是什么带坏风气,以后你就是带领咱们大队富裕的最美村支书。”
宋英玲这话是给宋建国了一记强心针。
是啊……
早变天了……
他这个村支书这些年,当得是畏畏缩缩的,要不是闺女给他气,他都不敢这么做。
宋建国信心满满,站起来道:“那好,爹去找你二叔商量,你在家里照看你妈。”
宋英玲点头道:“放心吧,爹,你去干你自己的事,我来照看妈妈。”
见宋建国出去,也没戴个帽子,又连忙喊住他,去找个新买的毡帽,拿出来给他戴在头上。
宋建国戴着闺女买的毡帽,喜气洋洋的走出去。
宋英玲满脸笑容地看着宋建国的背影,像个老头,真的太可爱了,眼神里充满了宠溺。
宋英玲又回到屋子,给林慧茹喂炖出来的鸡汤。
喂了林慧茹半碗,林慧茹吃几口鸡肉都吃不下去。
宋英玲心疼地看着她,又从系统里想办法。
她是想靠着补品给林慧茹补身体,可林慧茹这身体亏空厉害,就像油尽灯枯,这样做根本恢复不了。
宋英玲叹气,又听见系统叮咚一声。
“叮咚!”
“掉落额外大礼包:生命一号营养液(1瓶)。”
生命一号营养液?
宋英玲点开光标,里面标注的是,生命能量虚弱的患者服用。
宋英玲惊喜地看了眼床上虚弱的林慧茹,从系统里取出来生命一号营养液,又用倒进海碗,端去一勺一勺喂给林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