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五十二章 戏弄姜鱼林

A+A-

    只见赵平安给姜鱼墨使了个眼色, 表示“瞧我的”。

    而后他清了清嗓子,做作的福一福身,才掐着嗓子道:“这位哥哥肤白貌美气质佳, 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身姿修长容貌迤逦、丰神如玉宛若谪仙下凡, 甚合我意。

    在下不才,愿以一国之富, 招赘哥哥为夫,坐南面称孤,我为帝后。”

    这一段是《西游记·女儿国篇》里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话,刚他的是自己给改了的版本。

    他还记得当初看《西游记》的电视时, 女儿国国王满面娇羞的着“愿以一国之富, 招他为王, 我为王后“的神态,也跟着模仿着记忆中的姿态。

    还别, 孩子的音色本就稚嫩,赵平安掐着嗓子还真有点女孩的韵味儿。

    姜鱼林被这几句话夸的有些傻眼, 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的是他, 于是勾了勾唇角轻笑道:“好啊!你这一国之富在哪呢?”

    赵平安学着电视里唱戏的掐了个“剑指”, 往窗户那指, 玩笑道:“哥哥, 你往那里看。”

    姜鱼林也是真的配合,听话的移到窗子旁,“你叫我看什么?”

    赵平安又掐了个“兰花指”,大言不惭的道:“你眼前所看到的,都是朕给你下的江山……”

    姜鱼林拿手指“咚”弹了一下他的脑门儿,正色道:“这话也是咱们能的?年纪不学好, 这话可不能在外头。”

    赵平安捂着脑门儿认错,“我知道,我就是逗你玩儿的。”

    完他又掐了个“吐蕊”指法,抵在姜鱼林下巴上。

    “哥哥,你就从了奴家吧!”

    姜鱼林勾了下唇角,“好啊!从了你也不是不行,你就你抗不抗揍就完了。”

    赵平安:“……”

    话完,两人便被“请”出了姜鱼林的屋子。

    “刚刚鱼林哥哥笑了你看见了吗?”

    赵平安耸耸肩,道:“看见了”

    “真难得”

    “确实难得。”

    正好姜雨从屋内走了出来,听他们话便问了一嘴。

    “什么难得?”

    “鱼林哥笑了,你难不难得!”俩人看着姜雨异口同声道。

    姜雨“……”

    那确实难得。

    她都没看过她哥哥笑,凭什么啊?她也没敲门,直接推门进屋,转身关门一气呵成,一脸认真的对着姜鱼林道:“哥,你笑一个。”

    姜鱼林皱眉,“我又不是卖笑的”

    话刚完,只见姜雨从随身带的荷包里掏出一两银子,递到他跟前,表情瞧着很是认真。

    “你可以是”

    姜鱼林“……”

    姜鱼墨赵平安不正经也就算了,他妹妹是从哪学来这些不正经的,而后毫不客气的把自己亲妹子也“请”了出去。

    “欸…欸!哥,你别推我,我有腿,我自己会出去……”

    吃了闭门羹的仨人站在正主姜鱼林门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他,着实搞笑的紧。

    六月中下旬,荟聚书院山长为姜鱼林和另外一个考中秀才的学生办了场型的毕业典礼,祝他们二位新晋秀才平步青云,日后前程似锦。

    此番通过童试的共有七人,另一名同窗的秀才公名叫吴为,其余五人都是出自县学或是自己在家自学的前辈。

    他们童试不知考了几回了,比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雏鹰有经验的多。

    典礼结束后,姜鱼林与师长们寒暄完,到了差不多时间便要回去,吴为及时叫住了他。

    “姜兄,等我”

    “吴兄可有事?”

    只见吴为不好意思的道:“那个,咱们不是中了秀才吗?我想着咱们是不是应该宴请书院夫子们去酒楼吃顿饭食。日后秀才试需要做的准备可不少,恐怕少不了要麻烦山长和夫子们。”

    姜鱼林想了想,表示赞同:“吴兄此言有理,那确实是该请的。”

    听闻这话,吴为眼睛一亮,心:有戏,便接着提议道:“我想着咱们毕竟是同窗,是不是可以一起宴请,也热闹些。”

    “抱歉了吴兄,我还有两个弟弟在上学,你也听过,这两个孩子惯是能惹事的,日后少不了要麻烦夫子,宴请之事家中自会替我安排……”

    吴为表示理解,那两个孩子他听过,确实是能惹事的主儿,也借机下坡的道:“那也是可惜,是我唐突了。”

    “吴兄真是笑了”

    吴为人品算是不错的,只是他家的家底子毕竟不如他们姜家厚,本想着宴请夫子少也要花上个几两银子,俩人对半也能省下来不少,都是同学,又是一起考上的,大面儿上也得过去。

    但他忘了,姜鱼林家里的姜鱼墨赵平安还在书院上学,麻烦夫子的地方还有很多,顾得事也比他多,若是真请客也不方便与旁人一同,还是分开好些,这事确实是他没有思虑周全。

    于是六月底,山长夫子们赶了两场宴席,吃了个酒足饭饱。

    蚕的生长周期是50天,野蚕的茧子是黄的,两头尖尖只一个指节长,家蚕是白的,体型更大。

    这日,李桐带了几枚家蚕和野蚕杂交产的卵长大后结成的茧子来了姜家。

    这批家蚕和野蚕杂交生的茧子全部金黄色,跟纯野茧有些近似,只是更大一些。蛹的体色要浅,偏向家蚕蛹,仅个别蛹颜色深类似纯野蛹。

    这批金黄的茧子让他发现了商机,于是让李桐继续培育。

    这两日赵平安一直拿着那两只金黄茧子,脑子里想着关于这批蚕茧日后怎么处理,发呆的时候姜鱼墨还问他手里拿的什么,能吃吗?

    赵平安想起李桐送来的蚕蛹,笑着回道:“能吃。”

    不光能吃,味道还很不错呢!

    蚕蛹煎了不仅好吃,更难得的是它的蛋白质含量极高,比什么鸡鱼肉蛋的营养要丰富多了,前世也是研究出不低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

    为此,他还去厨房让师傅给煎了一盘,自己先尝了一个,入口焦香酥脆,回味悠长,跟老太太报备了一声便给上了桌。

    起先姜家人吃着挺不错,县里没人养蚕,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眼瞅着一盘子的蚕蛹都被吃光了。

    “平安,这什么菜啊!以前从没吃过”,姜二爷问他。

    菜一上桌老太太就了这是赵平安特意让厨房做的,对于赵平安这张嘴,还有他的眼光和口味,姜二爷很是认可。

    赵平安认真回道:“这是蚕蛹啊!”

    姜二爷一脸疑惑:“什么蚕蛹?”

    “能是什么蚕蛹,会吐丝的蚕蛹呗!”老太太接道。

    此话一出,老太爷,姜二太太,姜雨和赵平悦面色一变,胃里一阵翻涌。

    老太太面色如常,像是料定了他们的反应。

    赵平安没想到他们反应会这么大,女眷中只姜大太太和老太太无感,其他女眷反应极大,不过没想到的是老太爷竟然也接受不了。

    赵平安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听这东西偶尔吃些对身体好,放心,叫厨房做之前我洗干净了。”

    众人心:这是洗干净的事儿吗?尤其姜二太太,对他这回整的菜很是不满。

    “刚你们吃着不也挺开心的吗?我叫平安端上桌来就是让你们壮壮胆子,省的你们几个大人还不如个孩子胆儿大。”老太太也跟着圆场,她就是故意的怎么着了。

    众人“……”

    老太爷:老子在家没一点地位可言。

    八月底,书院进行了一次升班考试,赵平安和孙无敌黄志成三人稳稳的晋升到了丙班,荣幸的成为了被留级的姜鱼墨的同学。

    这一年,赵平安七岁,姜鱼墨也十二了,不仅是他们,就连其他人也怀疑自己拥有的到底是个什么品种的队友。

    事实上,姜鱼墨不笨,但他的学业真的很普通,他从未想过要科举,包括这班上的其他人,也并非都奔着科举去的。

    赵平安却不是,他本就是奔着科举去的,同时开智认字又早,光入学就比别人早了两三岁。

    更重要的是他身体里住着的是个大学生,不管这些知识是学过还是没学过,他总觉得自己不该比一群毛头子差。所以别人可能会觉得他这个年龄升入丙班有些早,赵平安却不觉得。

    从几个月大开始他就跟着贾教习听课,论学习的早晚程度来他可不比旁人少多少年,更何况他理解能力还比孩子强得多,前世二十多岁的时光,他也不是白活的。

    若不是一年只一次升班考试,他早都该蹦到乙班去了,只不过这些话他只敢在心底偷偷的。

    他知道他只是一般的聪明,比不上那些天纵奇才过目不忘的神童。当然,姜鱼林也很聪明,但没达到神童的程度。

    他是真心喜欢读书,有句话不是这么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聪明脑子,加上他人又刻苦努力,别十四岁中秀才了,再早些也不是没可能的。

    但若是要走科举这条路,指不定哪天就能碰上真正的神童。

    丙班里像姜鱼墨这般大的孩子还有不少,比他大一两岁的也有,再大些的就没了,都回家成亲生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