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第九十八章 你是那个买猴儿的…………

A+A-

    王大人这一声问直接引来了其余考官们的注意, 纷纷侧目而视,都等着看戏……

    呸呸呸!错了,是等着赵平安接话。

    能被主考官大人收为义子, 这是多大的福气?不多的,若是日后在朝为官, 有个好靠山真的能够少奋斗好几年。

    背靠大树好乘凉,换成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他们也愿意。

    感受到众人投来的目光, 赵平安觉得这场面有些熟悉,他还记得上一次认爹好像也是被围观来着。

    姜鱼林倒是没见过这场面,上回平安认鸟爷做干爹时他并不在,没曾想今日倒是补上了。

    不过最煎熬的还是赵平安他自己, 一出门儿就给自己找个爹, 这种事发生了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但即便是第二次,他依旧不知道如何回答。

    他还是觉得老天爷在玩儿他, 上辈子没爹,上大学时那几个狗室友天天逗他, 让他叫爸爸, 乐此不疲, 这辈子也没爹, 还是有人逮着他要他喊爸爸。

    赵平安瞒得很好, 直到后来那几个室友都不知道他是个孤儿。

    不比他跟鸟爷身份平等,王大人是官他是民,哪怕是王大人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他也不好直接拒绝。更何况此时还被众人都盯着,若是拂了王大人的面子,惹得他不开心,不准, 日后就能给姜鱼林和他自己穿个鞋。

    不是他愿意把人想得太坏,主要还是他对王大人还不够了解,两人虽是过几回话,但也只见过几面而已。

    他可不觉得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把一个人看透……尤其是浸淫在官场几十年的王大人。

    赵平安不是圣人,视金钱地位为粪土的这种清高的事儿他干不出来,他如今还没那个资本,思想境界也达不到那个层次,最先要考虑的还是利弊。

    “能得大人抬举是人的荣幸,大人如此厚爱,人很是感激,只是这件事情我还,做不了主,需要回家去跟家人商量一下,您看之后给您答复如何?”

    这话的时候赵平安还有些忐忑,但仔细想想,他这话也没毛病。既是捧了王大人,也借用自己年纪的原因给圆了过去,再者,若是直接答应,也不太好。

    不管怎样,认干爹这种事情怎么都是大事,按理是该跟家里人商量,若是都不便直接应下,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攀附势力的嫌疑。

    王大人想了想,确实是他唐突了:“行,只是我今日便要离开,耽误不得,届时你可以给我写信,我给你留个地址,有纸笔吗?”

    他就是顺口问了一句“有没有纸币”,不过紧接着又想到谁出门还带纸笔便又扭头跟伺候的厮要。

    纸倒是还好,这笔墨准备起来确实是麻烦,又要现磨……

    思及此,赵平安直接从自己怀里掏出被纸包着的炭笔递给了他。

    王大人看着手中的炭笔,瞧了又瞧觉得有意思,接过厮递过来的纸写了几个字。这笔初次用着还有些别扭,但写起来很是顺畅,想来练一练便能写得很好。

    最重要的是方便快捷。

    写完了将纸条递给他,赵平安好生接了,叠好了收进荷包,就听王大人问他:“你这笔哪来的?”

    “这个啊,柳条烧的”,赵平安如实告知。

    王大人点点头表示明白:“这只送我了,回去你再烧……当然,我也不白拿你的,这个送你了。”

    他从腰带上解下一块随身带的玉佩,蹲下身子给挂在了赵平安的身上,边挂边念叨:“这玉佩你好好收着,本官戴了十几年了,丢了拿你试问,时间不早了,其他人还在等,记得给本官写信。”

    “嗯嗯”

    众位大人还要回京述职,不好再耽搁,即便他们是考官,也不好一人一车,便就两位主考官同乘一辆马车,其余副考官们则是三四人一车这样坐。

    随着车马行进,走得远了,郑大人才问:“你怎么想起来收个干儿子?不怕你亲儿子有意见?”

    王大人一脸满不在乎的道:“他的意见不重要,那子整日不好好读书,也该让他有点危机感了。”

    “那又为何挑了这孩子?”

    王大人思索片刻,不由得勾起嘴角:“这子啊!有意思的很,对我胃口。”

    郑大人好心提醒了他一句:“那你可要当心了,收了义子可不止是嘴上,我这话起来你可能不爱听,但是还是得提醒一下,你们两人地位悬殊,到头来麻烦的还是你自己。”

    “我知道,不过我更好奇,他会麻烦我些什么事。”

    “你自己悠着点,雁别被鹰啄了眼……”

    郑大人不好击他太多,只是在心里想着:能有多麻烦?这种事情还少吗?仗着背景,欺负人算不算麻烦?日后有事需要帮忙算不算麻烦?

    他哥哥在科考,想来那孩子应该也是如此,既然认了干爹,那他考试时王大人总得要避讳一下,若是考不上,兴许还会找王大人帮忙另谋他就。

    就当他运道好些,考上了也入朝为官了,先不那孩子能对王大人起到什么帮助,就是王大人自己,只要不犯什么大错,又有家族扶持,按照他的年龄估计还要往上升,也用不着那孩子帮忙。

    当然,若是那孩子争气闯出一番名头,外人总要提上一句王大人一句慧眼识英才,早早就看出了这是匹千里马这类的奉承话……

    不过奉承话他们听的还少吗?

    在郑大人看来,收义子这件事情对于王大人来,坏处总比好处多,但他既然愿意拿自己的人脉给他用,给他做顺水人情,那他也管不了这么多。话他已经了,但也只是点到为止,王大人虽是面上不显,但做事一向谨慎,既然他敢在众人面前这么,就是已经想好了。

    而另一边,赵平安回去以后又去了一趟之前买核桃的那家古玩店,想再挑对儿核桃给王大人,到时候让姜鱼林去国子监带过去便是。

    他们这店铺里的核桃不是选好了成对的直接卖,而是将几十枚都放在了一个木盒子里由着人挑拣,只不过这次他们运气一般,两个半大的少年挑来挑去,怎么也挑不出比之前更好的来。

    赵平安眯了眯眼,既然同等价位,挑不出更好的来,那就别怪他使用金钱大法了。

    他就不信了,老板手里能没有点儿压箱底儿的存货,就是钱没给到位罢了。

    “老板,我加钱,只有一个要求,我要更好的。”

    见这孩子也是直接,掌柜的直接答应了,于是又进去里屋,稍等了片刻才见他拿出一个盒子出来:“两位公子瞧瞧这对儿如何?”

    他二人看了眼对方,点了点头,赵平安开这盒子一瞧:“里头装了两只挑拣好的核桃,个头儿又圆又大,成色也好,他比对了半天,也没瞧见什么瑕疵。确实比他给鸟爷挑的那对儿要好些,但若是不仔细比对,其实也不是很明显。”

    举起之前买的那两只核桃,赵平安跟老板商量道:“掌柜的,我也不是第一回来买,您出个底价吧。”

    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了,之前给鸟爷挑的那对儿是十六两银子,这对儿的价格只高不低,但听到掌柜的报价,他还是有些心疼。

    穷家富路,虽他们赵家也不穷,毕竟出门的时候他姐姐给他拿了不少银子……但是花三十两银子就为了买俩核桃他也肉疼。

    赵平安解下荷包,看见王大人送他的玉佩明晃晃地挂在腰上,心又定了下来。

    三十两银子怎么了?他瞧着这玉佩……更贵。

    核桃换玉佩,亏的是王大人,他不亏。

    想到这他心中又有了慰藉,不过这回姜鱼林倒是没让他付钱,赵平安这阵儿总替他忙前忙后,去找王大人也是为了他的事情,他也是受益人,哪能让平安掏钱。

    夺过他的荷包,姜鱼林认真开口道:“这个我来付。”

    着,他便从自己兜里掏了三个十两的银锭子出来,付了钱拿了东西又跟掌柜的声招呼,姜鱼林便领着赵平安回去了。

    他们预计是明日起程,东西也收拾的差不多了,那几盆棉花赵平安一直精心伺候着。之前姜鱼林还问过他买这几盆花有什么用,赵平安心里想着早晚他都是要知道的,便解释这东西能织布做衣服。

    至于他怎么知道能够做衣服,自从拜佛回来后,姜鱼林再也没追问过他,甚至后来还在旁人跟前替他圆着,哪怕是再亲近的人,譬如老太太、她娘、姜鱼墨,他都没有过。

    他能接受这种事情不代表别人也能接受,这件事情,到他这里就算到头,封口吧!

    回去的时候,山上看泉的张氏夫妇还过来找过他们,是有人想买山。

    赵平安自然是不同意,那是他爹娘留给他的遗产,他留着那山还有用,可不光是为了卖泉水,他可是知道的,这山难买好卖。

    要买山的人就在附近,张氏夫妇不敢私自透漏家里主子的身份,就又去替他回了话,只是这样毕竟还是折腾,赵平安便吩咐他们去把人带过来面谈。

    得了吩咐,他们二人自然是顺从的带了人过来,要买山的那人有些面熟,俩人面面相觑看了半天,赵平安才想起来。这人是在七夕那日他见过的那位玄衣公子的厮,俩人之前还有过交涉。

    俩人指着对方,“啊”了半天,异口同声。

    赵平安:“你是那个买猴儿的。”

    厮:“你是那个卖猴儿的。”

    听他这么,那人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什么叫买猴儿的?

    赵平安解释道:“我不卖猴儿,金不是我养的,是我舅养的。”

    “行吧,行吧!”

    甭管谁养的,总归今日他是来买山的,结果,猴儿没买成,山也没买成……

    他是跟这孩子杠上了吗?

    “我瞧了这郡里,有山的不止我家这一处,要不你再去别家再问问?”

    “不了,我家爷就看上你家的了,你家这山,有泉水,位置也合适。”

    赵平安直接拒绝:“真不能卖。”趁那人没黑脸,他又提了个折中的法子,“虽然不能卖,但是可以租,我也用不了多少地方。”

    之后他就算自己用,也用不了一整座山,租出去的话,还能贴补些家用。

    这回他来郡里花的钱还是太多,虽然这三十两银子是姜鱼林出的,但此前他的花费也不少,能贴补一点是一点。方长那边的话本子是一月一结,这钱他还没见着影儿,还是先把这山的事儿办了再。

    那人想了想,又道:“若是买下,我倒是做得了主,但你的这法子我还得回去跟我们家爷再商量商量。”

    他家主人只了要买,可没要租,在买的基础上价格他来谈,但租便是换了个概念,他也不好做主。

    “也好”赵平安爽快答应,那人便又回去了。

    第二日便是八月二十九,上午出门,赶在三十日下午便能到家,赵平安跟那人了,他明日上午要离开,若是着急最好是清早过来,若是来不及之后书信往来也是可以的。

    不过那人倒也来得准时,还提前带了契纸,拟好了契约,只是差一个双方签名以及具体的金额。

    这两人都是不差钱的主,赵平安也不坑他们,直接按市场价来,这是昨日他听好的价儿。

    那人也不还价,觉得差不多便签了字,他这回租出去一半的山地,一年便是五十两银子……

    怪不得他娘就算他不成材,靠着租金也能过,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两世为人,赵平安实在觉得,房地产果然暴利,太暴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