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第两百四十一章 介不介意多加个人?……

A+A-

    既然已经算好了要让赵平安来做此事, 老帝师也是微阖着眼,指着桌上剩下的那些搅搅糖,道:“回头你把这糖给你师傅也送一份过去, 让他呈给陛下。”

    给他师傅就是给陛下,轻省。

    听老帝师这么, 赵平安没好意思直言,其实这糖他早就找人给他师傅送去了, 所以只回道:“这多麻烦,直接以您的名义呈上去不是更方便?”

    先给他师傅送了糖过去再写信,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但老帝师可不是这么想的,心:再方便也不如发明出着制糖法子的人亲自明更方便。

    这法子是赵平安搞出来的, 自然应该由他来, 且他们的关系密切, 话起来也没那么多顾虑,不用守那些君君臣臣的礼节, 若是让他来,便显得过于正式了。

    重点是他又没法直接与赵平安明陛下的身份, 只能瞒着, 所以也只能脸不红心不跳的回了一句:“这事儿就让你师傅来, 旁的老夫有安排。”

    赵平安有些狐疑的看了他一眼, 但老帝师既然都这么了, 他这个做学生的也不好再什么,只能依着他的意思。

    但完这个,老帝师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随后又捋着胡子接着道:“对了,你那制冰的法子也呈上去,好事成双, 正好一个制糖一个制冰,虽不是什么国家大事,但也有关于民生,且先做着,赏赐都在后头呢!”

    “是!”

    赵平安倒是没去想他那句“赏赐都在后头呢!”只管听从吩咐办事也就是了。

    这事儿对他来讲倒是不难,直接把这样品和使用的方法详细明一番,不过是写封信的功夫,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还得看他师傅跟陛下怎么,前期不管做了再多努力也都无用,重要的是陛下听见的是什么,不过涉及到这个朝代的君主,两人距离甚远,赵平安寻思着这就不是他能够插手的了……

    但想起另外一件事情,他还得厚着脸皮跟老帝师讨个赏。

    没几日便是王大人的生辰,他之前便提前给他干爹准备了礼物,便是将那《窦娥冤》编成了戏剧。这事儿他八月份就着手安排了,之前都是由着姜鱼林来操办,他一直不得空去管,如今马上便到了上台之前,他总得去瞧瞧。

    “学生还有件事情。”

    “你。”

    想着老帝师的为人,赵平安也不隐瞒,而是诚实的道:  “学生想跟夫子告个假。”

    他顿了顿,又接着解释:“过几日便是我干爹的生辰,学生还得过去一趟,顺便备些礼物,可能这两日要耗些个时间在这上头。”

    告个假倒是无妨,偶尔一次不妨事,不过起这个,老帝师倒是有些好奇,挑眉问他:“你还有干爹?在京都吗?”

    “嗯。”

    “是哪位?”

    “是国子监的司业,姓王,讳钧然。”

    等把王大人的名字报了上去之后,老帝师也是点点头,一脸玩味儿的道:“可巧,老夫当年在朝为官时,对他倒是有些个印象,不曾想竟是你干爹。”

    听到这话,赵平安只好哂笑,紧接着又听老帝师接着:“你这子运气倒是好,认的干爹师傅都很不错。”

    赵平安也不知道他这话是在夸自己还是在夸他师傅干爹,只好挠挠头笑笑,含糊其辞。

    老帝师看出他的神情变化,似乎能够看透他心里所想,当然,他心下也有几分好奇:“你到底给你干爹准备了什么礼物?”

    若是旁人,他恐怕还不会这么问,但换做是赵平安,他总觉得这子鬼点子多的很,指不定想出什么妙招儿来。

    赵平安原是不想提前公布,但老帝师既然这么问了,透露一二也无妨,只道是:“不过是叫人排练了个戏剧罢了,早就开始准备了,前些日子都是鱼林哥帮忙排练,还不知是个什么样子,我总得过去瞧瞧。

    “怎么?之前你没过问?”

    赵平安点点头:“八九月那阵子赶上了许多事,还叫海盗掳去了半月,便耽搁了下来,如今才有时间……”

    想想他这一两个月,生出的事还真不少,先是杀海盗,又是救人,再是退学,如今还拜了帝师,真是一把辛酸泪……

    赵平安甚至都怀疑,他穿过来时除了带了这运气之外,是不是还带了惹祸精的体质。

    不过这话他自己心里清楚就行,倒是不好与老帝师起。

    但到这戏剧,的确是中了老帝师感兴趣的点,还问他是排了什么戏,等听他是排练了《窦娥冤》,老帝师也没往别的地儿去想,只觉得有意思,他也想跟着凑凑热闹。

    帝师问:“你干爹生辰那日是什么时候?”

    赵平安答:“五日后,正好那日官员休沐,鱼林哥陪我一道儿过去。”

    “那你们可介意多加一个人?”

    “啊?”

    赵平安承认自己听到这话时的确是吓了一跳。

    却只见老帝师弯着腰,笑逐颜开:“老夫就当你是默认了,五日后记得带上你哥哥一道儿来接老夫过去,许久不参加这些聚会,去一趟倒也无妨。”

    赵平安确实有些惊喜,事实上,以老帝师如今的地位,能够赏脸光顾,那是莫大的荣幸,出去都有面子。这一次他干爹过的是四十岁整寿,届时不少熟悉的官员都会亲至,老帝师如今要过去,就如同锦上添花一般。

    想想老帝师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文人中,他觉得哪怕没有这戏剧,他干爹都要乐疯了。

    一想到这些,赵平安也乐的不行。

    看着这子呆呆愣愣的样子,老帝师还调笑着故意问他:“怎么?老夫要过去,你还不乐意?”

    他这话明显是调侃,但赵平安作为一个辈总不能明面上与他玩笑,只道:“怎么会?刚刚学生只是在想,干爹若是知道这个消息,恐怕要扫榻相迎几日都要睡不着觉了。”

    老帝师绷着脸,蹙起了眉头,故意逗他:“这么,老夫是不该过去了?”

    “帝师您这的是哪里话?”

    赵平安拱手,深深行了一礼,而后才又装模作样的回道:“夫子您是什么身份,能够光临寒舍已是莫大的荣幸,哪里敢有不满?学生请求您务必要陪着学生一起过去,不然学生今日就在这厅堂站着不走了,就赖上您了……”

    老帝师见这子搞这么一出,乐的不行,但面上还故意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一脸为难:“你都这样了,老夫也不好不从,那就依你吧?”

    两人这么半推半就,事儿就这么办了。

    而听到这话,赵平安高高兴兴地起身,只等到回去,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诉他干爹这个消息,但老帝师却像是看准了他的心思,只不要麻烦人家,他也就是心血来潮想去看看戏剧,顺便参加人家的寿礼,不想兴师动众。

    赵平安明白他的意思,也不强求:“成,您过去就是最大的贺礼,足矣!”

    老帝师拍拍他的肩头:“你子,这嘴跟开了光似的,甜的腻人,难怪你师傅这么喜欢你。”

    赵平安摸摸头,一脸腼腆:“嘿嘿嘿,还好还好。”

    ……

    而今日之事尽管不能与王大人起此事,但没有不能与姜鱼林起,甚至老帝师还当日叫他跟姜鱼林一道过去接他,赵平安自然也要告知他这个好消息。

    结果,姜鱼林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竟什么表情都无,弄得赵平安还觉得没啥意思。

    忒没劲!

    不过,只一盏茶的功夫,只见姜鱼林便从自己衣橱里抱了几身衣裳出来,又去了赵平安的屋子。

    指着那几件颜色各异的冬衣,姜鱼林一本正经的问他:“你觉得我那日穿哪件合适?”

    赵平安“……”

    实话,他还是头一回见姜鱼林这样,就他这做派。估计娶媳妇也很难这么隆重,但他这举动也在常理之中,换作是旁人,恐怕比他还要激动三分。

    至于这几套衣裳,赵平安觉得,姜鱼林还是最适合穿红衣,但想着那日毕竟是王大人生辰,他们也不好喧宾夺主,便又改了件青色,这件最适合他。

    京都达官贵人不少,大多数也都是不差钱的主儿,尽管在众人间他这衣裳不算最出色,但若是配上他这个人……那可就不同了。

    赵平安能够想到姜鱼林当日的风采,他向来是鹤立鸡群的一个,即便在众人中他甚少多言。

    等选完了衣服,姜鱼林还寻思着要走,赵平安急忙拦住了他,还很是不解,带着埋怨地问了一句:“你就这么走了?”

    姜鱼林一脸理所当然:“不然呢?”

    赵平安指着自己衣橱里的衣服,“你不替我选选?”

    到这,姜鱼林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到他那衣橱里随意瞧了一眼,又拿了件月白色的衣衫出来,很是自然的道:“你穿就穿蓝的吧!”

    “没了?”

    “没了。”

    赵平安“……”

    真没劲!好歹他今日还办了这么件大事,不声感谢就算了,态度还这么敷衍,难怪姜鱼林二十多岁的年纪还没有媳妇儿。

    该!

    赵平安觉得姜鱼林还是得学学他,于是诚心诚意的跟他建议道:“鱼林哥,我跟你啊!话是一门艺术,你得跟我学学,不然以后可讨不着媳妇儿……”

    “哦!”

    赵平安“……”

    这个“哦”字一出,他忽然不想再了。

    就姜鱼林这性子,还是寡着吧!回头他抓几只青蛙回来,天天孤寡孤寡孤寡的叫,好提醒他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