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乐园汽车

A+A-

    顾允画下的爱国大饼,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三位资深特斯拉粉丝。

    事实上,李大斌、何晓鹏、李想三位大老板,也正是未来搅动新能源汽车风云的中心人物。

    这三家车企创始人在起步阶段称兄道弟,为彼此卖车站过台,在最艰难的融资岁月互相打气,共过患难。

    或许都是理工科出身,又或是一穷二白的创业背景,在发展初期,蔚理三家车企创始人惺惺相惜,一致对外,互相激励着来度过艰难的岁月。

    挺过融资困境的李大斌、何晓鹏、李想,在社交平台发过一张至今都能称作经典的三人合照。

    其中何晓鹏的配文为,“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

    忆过苦思过变后,国货之光蔚理如三人所预期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强大。

    曾经被嘲为“造车三傻”的蔚理,迅速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

    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意义,各类行业大会也将上述三人奉为座上宾。

    而如今,有了顾允这个重生者的插足,一切从这顿饭的蝴蝶效应开始改变。

    顾允是谁?

    乐园集团的创始人,全国最有天赋的互联创一代。

    从初期的教育行业白起家,再转型扎根互联,横亘电商和短视频领域,旗下产业个个都是行业霸主。

    最夸张的是,他只有二十出头

    前途无量啊。

    不但没有中年创业者的老气横秋,而且怀有十足十的创新意识,又保持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决态度,这样的创业者总能在一举一动中感染着身边的人。

    再加上想法和三人几乎站在了同频,接下来的时间里,顾允几乎没花太多力气,就服了三位未来的新能源行业领袖加入了自己的团队。

    新的团队名字一如既往,叫做乐园汽车。

    “哈?造车?”

    宴会结束,顾允带着助理回到汤臣一品的住所,后者喝了不少酒,早早回到侧卧入睡。

    温桔窝在顾允怀里,听他讲起了今晚的故事。

    “嗯,今天算是把核心团队组起来了。”

    ()(e)  “现在的摊子还嫌不够大啊怎么突然想这么一出。”

    “而且,造车要很多钱的吧?”

    自打站上了更高的平台之后,温桔对于整个商业社会的了解,与大多数高管越来越接近了。

    地球人都知道,造新能源车很烧钱。

    到底有多烧钱呢?

    后世蔚来汽车李斌就曾经过,一家电动车企业,从零开始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下场、政策方面的调整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新能源造车对钱的需求显然更上一个台阶。

    前不久,奇瑞汽车就启动了“瑶光”前瞻科技战略,计划未来十年内投入000亿,涵盖四大领域,打造3项核心科技,构建全新的汽车生态。

    除了奇瑞汽车,还有多家合资品牌发布了未来战略,投入资金的规模也都在千亿级别。

    汽车产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能源造车某种程度上更是一场资本游戏。

    古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钱对于新能源造车来非常重要。

    “不要紧,这个钱肯定不能让集团其他公司出,我们可以做好ppt,去上市融资的嘛。”

    顾允笑着道。

    也正是在这个204年,贾布斯公开宣布进军造车行业,未来十年,他靠着顶尖的ppt技术,在一辆车都没交付落地的情况下,硬生生融资到了50亿美元。

    这就是贩卖梦想的力量。

    不光是贾布斯能忽悠,能够把ppt落地,真正能让用户享受到新能源汽车便利的正经公司,也同样没少烧钱。

    以蔚来汽车、理想汽车、鹏汽车为例。

    根据公开融资和财报的信息,作为造车新势力发车较早的三家企业,未来五年内蔚理均已完成了海外上市,产品战略打磨成型,市场销量也具备相当规模,但至今仍然处于巨亏的状态。

    由此可见新能源造车,绝非有钱任性就能成功的事情。

    造车新势力的情况大概都是如此。

    “前两天我回家吃饭,听爸爸,虽然今年国家出了补贴政策,但新成立的公司尽管能融到资,实际上都在亏。”

    ()(e)  温青山作为投资领域的大佬,偶尔流露出来的一点消息,也可以成为行业的风向标。

    温桔不是很理解,融了那么多钱,还会亏损,钱都花哪儿了?

    有钱只是新能源造车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如何花钱的问题。

    “那可太多了,技术,电池,配套设施,起来停不下来”

    顾允揉了揉恋人的脑袋,耐心解释着新领域的知识。

    既然是新能源造车,电动化、智能化以及服务就是最重要的表现。

    电动车最核心的就是电池、电和电控,其中电池的成本最高。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透露过,电池成本约占整车售价的40%60左右,而且还有不断上涨的趋势。

    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给汽车厂商带来了巨大压力。

    只要电池企业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主厂,主厂也必定会在未来选择自己造电池。

    比如比亚迪这样的造车选,早已深耕电池领域多年,刀片电池已经是可以和宁德时代分庭抗礼的明星产品。

    自研电池,在未来将会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基本共识。

    这其中成本方面的考虑,也有战略层面的考虑——不被供应商卡脖子。

    智能化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相关的一系列智能化体验,这就更需要车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投入更大的财力和精力。

    这个方面,目前特斯拉的fsd是最高水平。

    新能源汽车好像一场长跑,只有开始,没有终点,除非中途退赛。

    在这场比赛中,各位参赛选状态不尽相同,有人需要保持体力,有人需要奋力冲刺。

    特斯拉也好,传统车企也好,新的竞争对入局,在相当程度上会给先发的新势力造成很大的压力。

    但这绝不是东风压倒西风的pk,而是一种互相促进的有益竞争。

    不管怎么样,顾允来了。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