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A+A-

    ◎各取所需◎

    今天又进帐了两千积分, 系统回答问题十分及时:“宿主从商城兑换的物品,系统不会再收回商城。兑换积分的物品,原则上宿主不能再取出, 除非系统与其他界面展开交易做为交换商品,交换来的商品归宿主所有, 可随时取出。”

    系统一贯抠门,邓琳琅对被它看重的物品本来就不抱希孙望, 并不气馁的问下一个问题:“那商城第二排页面啥时候开放?”

    “宿主积分达到一万分后,便可以开放。所以请宿主尽量不再从商城兑换物品,商城第二排页面会早日到来。”

    你是不是觉得我傻?

    邓琳琅毫不客气的指出系统的格局不够大:“如果我不跟石爱党换大米的话,头一个坛子到不了手吧?手提袋不被杨金环看中,笔筒和第二个坛子也到不了手吧?这都一千五百积分了, 靠签到攒得攒到啥时候。”

    初次与宿主绑定的系统被绕晕了:“宿主认为,通过与他人交换商城内的物品, 有利于更好的收取高积分物品?”

    邓琳琅信誓旦旦:“那当然了。如果我不拿出药来, 出不了牛棚,郑春和家的那个碗也不是咱们的吧。还有废品收购站那几样东西, 也有八百积分,能是咱们的?”

    不知不觉间, 邓琳琅把系统与自己划入同一阵营,可怜的系统还在若有所思之际,邓琳琅看过自己已经有了五千七百三十二积分,满意的去许大富家接大妮去了。

    大半天时间没见, 大妮扑过来就抱邓琳琅的大腿:“娘, 你回来了, 累了吧, 饿不饿, 孙奶奶给我蒸了鸡蛋羹,我从来没吃过鸡蛋羹,可好吃了。我给娘留了一半。”

    孙桂英笑着跟在大妮身后,听她完也向邓琳琅替她表功:“这孩子可真有心,知道心疼人。明明自己吃的舔嘴吧哒舌的,剩下一半啥也不吃了。”

    邓琳琅弯腰抱了抱大妮:“那你谢谢孙奶奶了没有?”

    大妮用力点头:“我帮孙奶奶烧火了。”

    邓琳琅点头,接过孙桂英递来的半碗鸡蛋羹,往嘴里一倒,向孙桂英道过谢后带着大妮回到知青点。

    因为大妮已经有孙桂英那里吃过了,邓琳琅简单给自己做了疙瘩汤,大妮闻了又觉得香,跟着吃了半碗后,娘两个开始拆包裹。

    包裹里除了一身崭新的棉衣,还有两包用油纸裹了又裹的桃酥、一包红糖以及一双厚实的棉鞋。邓琳琅在大妮的注视下把棉袄穿上时,觉得内侧硬邦邦的硌人,脱下来一看里头有一个暗兜,装了一封信。

    开信封,信纸只有一页,却包着五张大团结,邓琳琅觉得十分烫手。

    许丽荣与张晓凤两人一直看着邓琳琅拆包裹,见包裹内容如此丰富,看向邓琳琅的目光变了又变,等钱出现在她们面前时,眼内不由自主出现了羡慕:她们也都收到过家是寄的包裹,可包裹里夹钱却从有过。

    难怪邓琳琅以前赶集总买高价点心,肯定是在家里大手大脚花钱花惯了。

    两人心里的想法很一致,不同的是许丽荣直接出了口:“邓琳琅,你家条件可真不错,一下子给你邮来这么多钱。”

    今天这两人又同时出现在屋里,邓琳琅话便有所保留:“我表哥跟家里了我要起房子搬出知青点的事儿,家里怕我手头紧。”

    本想加入谈话的张晓凤,嘴便张不开了,没再往邓琳琅那边看一眼。

    大妮倒是很好奇:“娘,这是你娘寄给你的吗,她也跟你疼我一样疼你对不对?”

    “对呀,娘以前不懂事老惹我娘生气,现在她听我懂事儿了,就给我寄东西了。”

    大妮郑重的点着脑袋:“我一直懂事儿,但我一直陪着娘,不用娘给我寄东西。”

    房子上了瓦后,只剩下室内安门窗夯地的活计,各生产队每天便只派一个人干活,庄头同样如此。第二天许茂林直接让王相臣过来,好好帮邓琳琅拼家具。

    有系统扫描这个做弊器在,早早来到新院子的邓琳琅,在王相臣来前,已经把各样东西的零件分门别类放好,王相臣只要把它们组装起来就行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王相臣随手掂起一根木头腿,便向邓琳琅竖起了拇指:“这是老榆木的,不赖。还有那几块板子,我看是樟木的,以前的主家是讲究人。”

    邓琳琅眼里这些乌七麻黑的木头都差不多,听到王相臣种类不同,有些摸不着头脑:“用樟木就讲究?”

    王相臣笑了:“你们孩子家家不懂,用樟木做的柜子,放衣裳不长虫子,放多长时间也没霉味。”

    原来是这样,自己还真淘到宝了。邓琳琅有些可惜的:“要是新木头就好了。”黑曲曲的太影响美观。

    王相臣笑得更大声:“你不懂你还不信。木头又不是布,去一层啥也不剩,使砂纸把上头一层磨去,涮上清漆就跟新的一样。”

    看来自己还得着求表哥的名号,找些清漆回来。想到一会儿便有人来给自己送东西,邓琳琅趁西屋没人干活,一次性在商城兑换了十个号手提袋。

    昨天的洗脑作用十分明显,系统这次并没有对邓琳琅花积分指手划脚。

    没到十点,就有两个人一齐来到院子前,问明是邓琳琅家,直接喊着让她搬东西。王相臣听了放下手里的活,出门一看两人赶着牛车,上头有一套门窗还有几袋子水泥,以及好些麻袋垫着的玻璃,忙叫在屋里干活的人出来帮忙。

    门窗大家都熟悉,那几袋水泥和玻璃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社员们盖房子,最讲究的人家才用红砖铺地,一般人家都是黄土夯实直接踩,哪听过用水泥抹地的?还有那玻璃,邓琳琅要安到窗户上,那屋里干啥外头的人不都看见了,咋想的呢。

    邓琳琅顾不得大家猜疑的目光,狠狠拍了下脑门:她咋就忘了这些人根本不懂水泥不能直接用,得用沙子掺起来才行。好在送水泥的人懂一些,很是向帮忙的人讲解了一番,却有听没有懂。

    为了自己心爱的水泥地,邓琳琅不得用三块钱把人留下,由他指导着人到河边现筛了沙子,按比例配好后现声教学了一间屋地,才算解决了难题。

    送门窗的人走时有些不高兴。杨金环让他来的时候,好了门窗由他给邓琳琅安好,要是不合适的话他得给做出调整,自然可以多收一份手工。

    他把自己的工具都带来了。

    没想到邓琳琅这里已经有了一位木匠,根本不用他上手,只让他把门窗卸到一边,是自己到时候一块装。来人已经跟杨金环讲好了价,不敢多要邓琳琅的钱,收了二十块钱便走,没把安玻璃得用玻璃腻子固定的事儿告诉邓琳琅,心里恨恨的想,等过几天冷了,让这家子知道知道窗户四处漏风的滋味。

    邓琳琅看出他情绪不对,便没敢把手提袋交给他,最终让送水泥的人带给杨金环。

    把东头的屋子已经抹上水泥不能进人,大家不时探着头往里看,嘴里还议论着:“这干了还不得跟镜子似的,敢往上走吗?”

    “下地回来两脚都是泥,一踩就是一个脚印子,天天扫地费多少工夫。”

    “也不知道结实不结实,啥时候能干呀,真想现在就上去走一圈。”

    下午人人抢着抹剩下三间屋的地面,没抢上的不时跟抹地的人央叽:“让我抹两下子呗,你都抹那么老些了。”

    王相臣看着直笑,手里的活一点没耽误,已经拼出了饭桌和书桌,外带两把椅子,向没抹上地的人喊:“没活干过来帮忙,替我把这几样用砂纸蹭出来。”

    看着破破烂烂的木料,在王相臣的手下一点点成形,大家也十分感兴趣,纷纷拿着砂纸蹭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把几样东西蹭得光滑如新。

    “别,邓这几样家伙式挑的不赖。”有人坐到椅子上用力靠了两下:“老王你这手艺也是头一份,修得这叫一个结实。等我儿子结婚的时候,柜子就找你了。”

    “那你可得提前把木头准备好了,板子得提前破出来阴干着,干不透成柜子变形了,不能找我后帐。”王相臣手不闲嘴也不让人。

    邓琳琅稀罕的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觉得入手十分光滑细腻,一点毛刺都没有:“王叔,我看这木纹挺好看的,就不用上漆了吧?”万一有甲醛呢。

    王相臣直接摇头:“不上漆可不行,冬天屋子里干还好点,过个夏潮气大,变形了不是白搭工夫了。”

    邓琳琅是个听劝的人,直接同意了王相臣的意见:“那我明天再去县城一趟,让我表哥给找点清漆。”

    “用啥清漆,”帮忙的人觉得邓琳琅的审美不行:“买上两桶红漆,把柜子和桌子都油上,红彤彤摆在屋子里多气派。”

    算她没。

    邓琳琅没有反驳那人的话,王相臣听她要进城倒有话:“你要是进城的话,再多买点细砂纸回来,还剩下这老些东西呢,我的这点砂纸不够用。”

    “行,王叔今天用了你多少砂纸,明天我一起买回来还你。”邓琳琅并不觉得王相臣要占自己的便宜,话便得敞亮。

    王相臣也没客气:“那敢情好。别的东西我搭点就搭点了,这砂纸不好淘换叔就不跟你客气了。你要是能买着多买点,叔给你钱都行。”

    人家帮自己解决了家具翻新的难题,邓琳琅自然不会真要几张砂纸钱,问明王相臣都需要啥样的砂纸,第二天起早又一次进城。

    本着碰运气的思想,她先到石爱党家的院子敲了敲门,杨金环竟然真在家,一见她十分高兴的拉着进屋,二话不就从兜里往出掏钱:“昨天晚上就送出去五个手提袋,剩下的五个也有主了,晚上就来拿。还有几个人想要,你手里还有没有?”

    看着手里的二十块钱,邓琳琅有些哭笑不得:“姐,你也不是缺钱的人,咋对手提袋这么上心呢。我前天在废品站买了点旧家具,木匠得用砂纸翻新一下,还得用点清漆,这才跑来找你。早知道你只惦记手提袋不惦记我,我就不来了。”

    “你不也一样只惦记着砂纸和清漆,没惦记我这个当姐的?”杨金环虚点了邓琳琅一下,脸上的笑容十分真实:“不管咋着我都赖上你了,啥也得再给我找六个手提袋。我保证以后谁再跟我找,我都不答应了还不行。”

    完,杨金环拉着邓琳琅要带她去买砂纸,邓琳琅连忙拉着她不让动:“我的姐呀,你要是身子舒坦,肯定不在家里歇着不上班,我哪敢劳你大驾跟着我到处跑。上哪儿该找谁,你给我写个条子就行,人家要是不认你的条子,你再出面也不晚。”

    杨金环自然重视自己的肚子,听邓琳琅完便笑着在张巴掌大的纸上写了几行字:“日杂店的主管是我同学,他认识我的字,你去直接找他就行。答应我的手提袋,你可别忘了。”

    邓琳琅只有点头的份,跑到日杂店找到主管,先不着急自己的需要,看着墙边竖着的几块玻璃直淌口水。

    能让杨金环信任写条子托付的,肯定是人精,李卫东面上带些为难,口气十分坚定的对邓琳琅:“邓同志,按你是金环的妹妹,能帮上的忙我一定尽力得帮。可咱们只是县城的日杂店,来的物资都是可着头做帽子,昨天给金环挤的那几块玻璃,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邓琳琅遗憾的收回目光:“谢谢李经理,我今天过来主要是想买砂纸和清漆的。”

    本怕对方借杨金环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只是买砂纸和清漆,李卫东竟有一种自己占了便宜的感觉,忙问邓琳琅需要多少,还好心的问:“昨天拿的玻璃腻子够用吗,要是不够用的话再给你拿点。这东西用个一两年就晒裂了,腻子你保存好了,到时候自己就能补。”

    “玻璃腻子?”邓琳琅头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看向李卫东的目光中充满不解。

    李卫东眉头就是一皱:“昨天给你安门窗的人没跟你,上玻璃除了用钉子还得刮玻璃腻子,要不一刮风玻璃缝子进风?”

    邓琳琅摇头:“我们生产队派了个木匠在我那儿帮忙,就没用那人安门窗。”

    人精李卫东想明白里头的关窍,脸色又沉了一分,让人包了好大一块玻璃腻子给邓琳琅,一边递给她一边:“是我办事不周到,你别往心里去。金环怀着孕呢,就不用让她知道了吧?”

    果然这人情不是送给自己的。早有心理准备的邓琳琅当然同意:“我马上就回生产队了,就不再去扰我姐休息了。”

    见她如此上道,李卫东一直紧皱的眉松开了:“咱们也算认识了,下次你需要啥东西可以直接来找我,的确不用老扰金环。”

    有这一句话,就值回自己都没发现的那点委屈了,邓琳琅高兴的跟李卫东告别。

    李卫东是办事踏实的人,找来一根粗棍子让人绑到车后架上,再把邓琳琅的两筒清漆一边一个挂好,就解决了路上漆桶掉落的问题。

    砂纸则被营业员捆好挂在车把上,邓琳琅从前面迈过横梁上车时还刮了一下,姿势不可谓不滑稽。

    “经理,这是谁家的亲戚?”营业员有些不明白平日眼高于顶的经理,为啥全程陪同一个姑娘。

    李卫东看她一眼:“别管是谁家亲戚,以后她要是来买啥东西,就算是我不在你们也别为难她就行了。”

    营业员牢牢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想着等今天没来的姐妹上班后,自己得好好嘱咐嘱咐。

    王相臣见邓琳琅晃晃悠悠进了院子,吓得连忙上前帮她停稳了自行车,直到把两桶漆卸下来,邓琳琅才艰难的把自己解放下来:“这一道吓得我,根本没敢下车子。”

    “你胆子是真大。”王相臣搬油漆的时候掂出来了,一桶足有二十斤,还都是圆桶,这丫头就这么一路用自行车带回来了。

    三十多里地呀,大伙子不加点心,都不敢这么带东西。

    邓琳琅走路都发飘:“我寻思着两筒漆也没多沉,哪想到一路上连个搭脚的地方都没有。”

    等脚下不再跟踩棉花地一样的时候,邓琳琅把挂在车把上的砂纸拿给王相臣,让他看自己买的合不合用。王相臣越看越激动:“真全呀,几目的都有。丫头你放心吧,这几样家具就交给叔了,叔指定给你漆的跟新的一样。”

    你看到我买的是清漆不唠叨就行。

    邓琳琅跑开去看水泥地。

    一晚上加半天,所有的水泥地表面都已经干燥,邓琳琅后知后觉想起现代水泥涂好后,好象要浇水养生,心里拿不准便把系统当成百科全书用,得到肯定答复后向帮忙的人:“我表哥了,水泥地不能看表面干了就当没事儿,得养生几天。”

    大家再次听不懂,邓琳琅现场科普之后,孙桂英就:“谁上我们家拿水桶去挑水,院门没锁,进去就在屋檐下放着呢。邓你还得买两个缸,再买两个桶和根扁担,现吃现挑可不行。”

    王相臣听了忙提醒:“再买东西让大富套牛车跟你一块去,可别自己用自行车往回带了。那玩意不用去县城,到公社就能买回来。”

    “邓,你来看看灶这么搭行不行。”又有人叫邓琳琅到房子后头看搭的烧炕灶,边走边嘀咕:“要是把厨房放在当间屋里,还用再搭这两个灶?”

    原来邓琳琅考虑到厨房不在正房,从厨房接烟道到正房炕里的话,取暖效果太差,便跟许茂林砌正房墙的时候,一边一个留出两个炕灶口来,烟道经过地下再到炕内循环一周,跟现代的地暖取暖原理类似。

    两个灶各带两个屋子,再把买的炉子放到客厅,哪怕白天不烧,在客厅里活动也不担心被冻着。

    尽管听的人都觉得邓琳琅太不会过日子,按她的算要多用不少柴火,邓琳琅还是十分坚持——有了炕灶口,想洗澡的时候提前烧把火,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洗澡难的问题。

    试着点了下火,邓琳琅更加满意,对着垒灶的人竖起大拇指:“一看这排烟就顺畅,好手艺。”

    并不觉得被夸赞的帮忙人,只摆了下手又去帮着盖厨房,邓琳琅便出院子晃了一圈后,提着自己的背篓进了洗漱室,一样一样从里头掏东西:两块碎花平纹布、整整一匹白布、还有十斤棉花。

    “孙婶子,孙婶子。”她探头神秘的向孙桂英招手。

    孙桂英进来唬了一大跳,往出看看才把东西一样一样往邓琳琅篓子里塞,那十斤棉花哪里塞得进去。

    “你胆子也太大了,这东西要让人看到了,你自己能剩下多少。”孙桂英唠叨一声,出门把自己的背篓也拿进来,装满之后那匹布还没地方塞。

    “刚才我也没看到你拿这么些东西呀。”孙桂英十分纳闷。

    邓琳琅面不变色心不跳的:“我表哥就怕我拿不了,帮着我送来的。他没骑过这么远的道,比我慢多了,刚才到了见里头太乱,就没进来。我表嫂怀着孕呢,他不放心放下东西就回县城了。”

    “那你咋不让他带油漆,他一个大男人总比你有劲。”孙桂英以为自己刚才光顾着忙活中午饭,没注意邓琳琅是不是提了东西进来。

    邓琳琅则明知道自己冒险,却不得不冒——她不能总是请假去县城,这些东西搬家的时候必须用到,只有此时拿出来,忙乱中才不引人怀疑。

    孙桂英看着两个篓子,觉得样样都稀罕不够,导致她不知道自己该出去接着做午饭,还是留在屋里看着东西,免得人多手杂丢一样半样,那不得把她心疼死。

    作者有话:

    这本数据不好,寄希望于下本《美好的八零年代》,厚颜求请大家点开作者专栏给个收藏:

    文案:

    幸运重生的张美好,回到八零年代自己命运的转折点,很快会被堂姐顶替上大学,懦弱的父母不敢替她出头讨回公道,只知道让女儿忍忍忍。

    她是忍者神龟吗?

    再忍下去,她又得重复上辈子的悲惨命运,要这重生有何用。

    张美好举起手里的钱袋子:

    堂姐,请你象我上辈子一样外出工遇人不淑吧。没钱买车票不怕,我帮你。

    大伯,请你象我爹一样把女儿的血汗钱双手奉献给胡搅蛮缠的奶奶吧。你们家没钱买种子不怕,我给你。

    老光棍,我堂姐对你情有独钟,请你们相亲相爱的去做“超生游击队”吧。出门没吃没喝不怕,咱到处有朋友。

    堂姐,我给你花那么多钱,解决了那么多问题,你却到处跟别人我不好,究竟是人性的沦丧还是道德的扭曲?大家快来看一看、瞧一瞧,白眼狼在此,票价三毛。

    都张美好为富不仁、赶尽杀绝,活该一辈子嫁不出去?

    张美好礼貌的微笑:嫁人什么的,有赚钱重要吗?她就是要用钱砸死你们,享受有钱人的快乐,一切阻挡她发家致富的纸老虎,先问问她手里的钱袋子同意不同意。

    因为有钱人的快乐,尔等凡人想象不到:天天吃烧鸡、喝啤酒,天下男人任她瞅,敢动歪心思扭断手!

    感谢:逢考必过、云淡风轻、七三i、半世行走、Lexar、叶萝莉、miumiu_yan灌溉了营养液,谢谢大家的支持。

    ◎最新评论:

    【为什么和前一篇文感觉是两个人写的,这个女主这么高调好吗?】

    【写的内容非常好!】

    【感觉文名 就是……我之前看到好多遍咱们这篇文 都因为文名和文案没有那么吸引我所以都没点进来……差点错过宝藏作品】

    【叙利亚风水泥地+新中式原木色?】

    【好看的!大大加油】

    【个人觉得啊,涂红漆好看,当时应该没别的颜色漆,如果只涂清漆的话,不同的木头颜色是不一样的,衣柜一个色,桌子一个色,别的又一个色,看着也不好看呐】

    【

    【很好看啊这本书!支持大大】

    【我觉得这书挺好的呀,看得欲罢不能】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难道要改名成七零女配之巅峰脸,才有起色?(狗头.jpg)】

    【

    【

    【

    【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