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A+A-

    ◎没参加高考◎

    陈老实被的一愣:“各生产队的种子都是单独放的, 没跟公粮、口粮掺和到一起呀。”

    钱副主任恨铁不成钢的看他一眼:“种子单独放着,口粮呢,各家的口粮是不是跟种子粮都是一块地里出来的?”

    当然是一块地里出来的, 陈老实想到了什么,向钱副主任点了点头:“钱副主任, 谢谢你的提醒。”

    钱副主任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我知道咱们农民不容易,日子过的苦, 都想多分点口粮。可你想想,你们一个大队增产,我能帮着捂住不让粮站的人下去调查,可全公社的玉米都增产,我还能捂的住吗?人家粮站是直管单位, 公粮定量都是人家了算。”

    跟粮站了十几二十年交道的陈老实还有啥不明白的?交完公粮后根本没放各生产队长回家,把所有人带到大队部, 又让人请来邓琳琅和郑秀敏, 开起会来。

    议题只有一个,就是不能让前进大队的玉米外泄——钱副主任的明白, 他可以对前进大队一个大队玉米增收视而不见,因为前进大队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 他们大队的人,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两年来的时间保住了玉米增产的秘密, 也守住了每个人多分到手的口粮。

    其他大队得到前进大队的玉米增产后, 会不会为了表现自己, 一个激动之下向公社报喜, 进而让粮站的人得知亩产增收后加收公粮, 钱副主任心里没底——虽然四人集团被粉碎了,可是假大空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去除的——他只能点到为止。

    陈老实叫邓琳琅与郑秀敏参会,是因为现在前进大队妇女们的心比男劳力更齐,这两个人对妇女们提出点要求来,妇女们几乎无条件服从。而陈老实认为,严防死守的重点和难点,就在外嫁进前进大队的媳妇们身上。

    外嫁进来的媳妇们,一年总要回几次娘家,她们会不会跟娘家人唠嗑的时候漏了嘴,是保住玉米增产的重中之重。

    郑秀敏也邓琳琅对视一眼,向陈老实等人承诺会向各生产队妇女组长交待一下,却没法保证效果如何——前两年妇女们的确没有向外透露消息,可这两年新娶进来的媳妇不少,是得再叮嘱叮嘱。

    会议散了,邓琳琅不出意外的被陈老实留了下来。

    “邓,你咱们这秘密能守多久?”陈老实心里一点也不踏实。

    邓琳琅暗暗算着时间,等这一轮种子周期过去,大包干应该全面推开了,各种良种会得到大力推广,到时候前进大队的秘密也就没有保守的必要了。

    她安慰的向陈老实笑了一下:“大队长,我觉得四人集团都被粉碎了,很多以前被倒的老同志都被平反了,咱们农民为了种点地提心吊胆的日子,也长不了了。”

    “真象你的似的就好了。”陈老实确实被安慰到了:“你得啥时候才能自己想种啥种啥呢。真要有那一天,我就让大伙都种上芝麻、花生,多榨油分给大伙。”

    你这理想还真是远大。

    邓琳琅自不会嘲笑陈老实,提醒他让各生产队长注意一下知青们的动向,那也是个不稳定因素。实在不行就把可能高考的消息透露一下,给知青们找点事儿做,别让他们两只眼睛都盯着生产队的那点事儿。

    陈老实被她的吓了一跳:“你可不敢瞎,高考是那么容易恢复的,集体还没文件呢。”

    还有十几天,你就知道集体有没有没件了。邓琳琅向陈老实笑了一下,没多解释就出了大队部。郑春山直接对陈老实:“邓让你咋你就咋呗,这些年邓啥时候过没影的话。”

    陈老实脸一沉:“我倒盼着她的是没影儿的话呢。邓也是知青,她肯定不是刚得到消息,万一她要参加高考,离开庄头咋办?”

    郑春山脸色也变了,迟疑的:“不能吧,邓那院子现在拾掇的多四至,全大队没一家比得上。要是我有那么大一处院子,啥也不离开。”

    陈老实不屑的看了他一眼:“你多大年纪,邓才多大。再人家邓家是城里的,家里人早惦记着把她办回城。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还能不劝着邓参加高考?”

    “那,万一,万一邓考不上呢?”郑春山只能寄希望于万一。

    陈老实没有他那么乐观:“邓平时话办事你还看不出来,不是读过大书的人能那么周全。要是她想高考,又早知道了消息,一天看一页也看完了。我跟你,咱们大队现在家家日子好过,都是沾了邓的光,她要是高考的话谁也不许拦着,更不能给她使绊子。”

    郑春山一个激灵连连点头:“那是肯定的,人得知足,咱们大队的人都知足着呢。要不咱们也别跟各生产队邓这个主意,免得那些人找邓求证啥的。一个生产队几百号人,还看不住七八个知青?”

    事情的发展比陈老实与郑春山预计的都快,邓琳琅向他们透露恢复高考消息没过半月,广播里便播报了恢复高考的最新通知,整个前进大队的知青们,全都跳了起来,哪怕是早就有些预感的许丽荣也不例外。

    她不顾邓琳琅的挣扎,死死抱着邓琳琅:“琳琅,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想谢你先把手松开好不好,这样感谢是要死人的。

    邓琳琅有些无奈的一下一下顺着许丽荣的背:“有啥可谢的,我不是过,书是你自己看的,将来要上考场的也是你自己,我不过给你提供了一个地方而已。”

    许丽荣的情绪缓和了不少,总算松开邓琳琅,擦着泪:“你不知道,你提供的这个地方是多难得。”

    怎么能不知道呢,生活在这个院子里,实现了财务自由的邓琳琅,要不是得时时关注一下系统进度,自己都觉得不是生活在七十年代,而是进入了某个农家乐体验生活。

    只是这话此时万万不能,反而要拍拍许丽荣的肩膀:“你就是把我的院子淹了,也当不了去知青办报名。”

    许丽荣呀了一声,觉得邓琳琅的十分有道理,毫不客气的征用了邓琳琅的自行车,要骑着去县城知青办报名,惹的邓琳琅不得不在身后大声提醒她,得先到大队开介绍信。

    替所有知青开介绍信、盖章的郑春山,闲下来的时候恨不得抽自己两下子:邓都提醒的那么明显了,他竟然没把介绍信提前开出来,否则刚才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同样感觉手忙脚乱的还有知青们,他们忙着四下找学习资料,忙着捡起已经被自己遗忘的差不多的知识,忙碌中不得不承认,自己能用来复习的时间太短,考试的时间如此之近。

    哪怕心里都没底,大家还是一个没落的出现在了考场前。张晓凤看着独自骑自行车到来的许丽荣,有些奇怪的问:“咋就你一个人,邓琳琅呢,没分到这个考点儿?”

    不应该呀,整个前进大队的知青,似乎都在这个考点,邓琳琅又走关系了?张晓凤心里恨恨的想,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自己这次考不上而邓琳琅考上了,就别怪她举报邓琳琅的表哥!

    在县委工作又咋样,这可是高考,他凭啥帮邓琳琅安排好考场?!

    许丽荣被问的一愣:“邓琳琅来干啥。”她心里跟邓琳琅亲近,可也没到非得让邓琳琅送考的地步吧。

    张晓凤声音控制不住的提高了:“她不来,是不是去了别的考点,是不是她表哥帮她找好学习好的人,坐她旁边好让她抄?”

    许丽荣觉得张晓凤简直莫明其妙:“人家邓琳琅根本没报名,去别的考点干啥,又关她表哥啥事儿?”

    张晓凤被这个回答惊的脑袋轰轰做响:“你撒谎,邓琳琅咋可能没报名,全大队的知青都报名了她没报名?这可是高考!”

    “晓凤。”林敬轩有些压抑的叫了一声,示意张晓凤看看周围人的目光,张晓凤恨恨的闭嘴,直到所有科目考完,还没有消化邓琳琅没有报名参加高考的事实。

    所有听到张晓凤与许丽荣对话的知青,都无法理解邓琳琅没有参加高考的行为,最后勉强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邓琳琅本来就没上高中,知道自己参加也考不上,所以才不敢报名。

    “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孙桂英气愤的指着知青点方向:“你考不考试关他们啥事儿,不想想自己能考多少分,倒有心管别人考不考。”

    邓琳琅并没有孙桂英那么激动,她正捧着邓林胜新寄来的信看。信里的内容一如既往劝她好好复习,提醒她高考既然恢复了,可能以后年年会考,让她要好好复习,这次成绩不好也别灰心,一次不行多考几次,总有一天能考上大学。

    邓琳琅放下信纸,笑呵呵对孙桂英:“孙婶子,许丽荣这两天累坏了,咱们杀只鸡炖炖吧?”

    ◎最新评论:

    【给大大浇灌营养液,会长出万字大肥更咩?!】

    【加更加更大大不够看啊啊啊啊啊啊】

    【我的名字现在已经开始反映我的情感了】

    【但是知识是最宝贵的,不走出去增加知识储备,只靠系统,要怎么壮大自身呢。】

    【张晓凤林敬轩居然没有被处分?当时未婚先孕不是违反手续的吗?得先有大队证明才能办结婚证。】

    【撒花】

    【撒花】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