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卖粮
厨房空余的地方实在不大,众人就在院子里支起铁锅做干粮。
做馒头和烙饼的香气充斥在院子的上空,将人馋虫都给勾起来了。
细娘家巷里总共四户人家,三户邻居本来因为忌惮上百个外乡人,无不紧闭家门。
闻到香味之后,邻居大娘咽下口水:“哎呦,味儿可真香呐。”
她家纵使比不上细娘家,却也有几十亩地,长子在隔着两条街的地界做铁匠,所以家境算富裕的。
自打江梁城遭灾之后,她家凭借往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倒能勉强支撑,奈何粮食有限,所以省吃俭用好久没有吃饱过肚子,乍然闻到香味,难免被勾起馋虫。
当家的望向外头的天空:“这群人还不晓得做什么的,你切莫去招惹人家。”
当初街坊邻居们亲眼看见二三十辆装满粮食的车挤在巷子里,看得许多人眼馋不已。
每辆车上的粮食恐怕要有四千多斤,而且木板车大有限,只能把粮食堆的高高的,即使用力捆绑,仍旧三五不时有粮食从木板车上落下来。
那群外乡人仿佛已经习以为常,男人在前头稳住车,妇人将掉落的粮食扛起重新绑好,然后在后头使劲推着车前行。
光看就晓得里头粮食又多又重,着实令人艳羡不已。
且拿话的人家来,他家三十亩地,除非丰年,否则根本收不了那么多粮食,去年年成勉强够吃,今年先闹旱灾,旱灾完了又下雪,田里颗粒无收,现在一家十来口人就靠为数不多的余粮生活。
邻居大娘道:“我哪儿敢去招惹人家啊,不过想着拿银钱去同他们买些粮食来而已。”
当初街坊邻里看见细娘一副刚生产完的妇人模样,还以为她遭了什么不测,外头什么的都有。
后头听刘家三个男人走出来的话,才晓得不是那么回事。
原来细娘是被人家救了,顺道嫁给了恩人的儿子。
“如此也算个好归宿,不然被土匪劫去,定会失了清白。”人们聚在一块议论。
细娘如今无父无母,还好她男人爹娘给做主娶了她,如今又知会完刘家叔伯,倒不算无媒苟合,原来的街坊邻居终于不再斜着眼睛看她。
听完婆娘的话,那个当家人眼睛转了转。
江梁城土地地价贵,所以有三十亩地就能算不错的人家,何况他家长子还开个铁匠铺子,家里倒不缺银钱。
而且江梁城城里根本买不到粮食,前几个月一斗(20斤)粮食就能卖到二两银子,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抢光了,如今捧着银子都买不到粮食。
男人被的动起了心思。
家里十口人,就算每顿饭只吃个半饱,仍旧要消耗不少粮食。
现在外头这般冷,转过年来还不晓得是何情形,最好能买些粮食放着,总不能饿死全家人。
“我去问问赵掌柜他们几家,若有那个意思,就一道过去买些粮食回来吃。”
赵掌柜家开绸缎庄子,是四户人家里最富裕的,不过他家没有土地,靠买粮食度日,早几个月就没有了存粮,高价从粮食贩子处买来粮食度日,方才挺过来。
赵掌柜家恐怕比自己更眼热粮食。
待男人清来意,赵掌柜眼睛瞬时亮起来。
即使没有人过来,赵掌柜也打算试试,他从一个货郎做到拥有自己的铺子的掌柜,眼光比寻常人家更精准,照他看,灾荒接二连三发生,之后两三年恐怕不得安生,最好先囤下粮食保命才好。
三户邻居竟都有买粮食的意思,临进门之前,赵掌柜不忘叮嘱:“他们外乡人不懂江梁城的行情,到时候咱们咬定一两银子两斗粮食的价,你们莫漏了馅。”
听见叩门声,王宝兴示意后生们拿好家伙。
细娘叔伯已经明今日不会再过来,王宝兴担心外头的人是白日为难人的百户。
毕竟那人觊觎他们的粮食,就算得了一百多两银子,然而人的贪欲只会越来越大,他不准回到衙门之后又后悔亦或将此消息告诉上峰,结果带人来抢粮食了。
木槿紧紧攥住中的菜刀。
她与王宝兴拥有同样的担忧。
江梁城这般混乱,不仅有流民地头蛇还有官府,哪哪都不安生,若没有防范,想保住粮食肯定不容易。
在王宝兴准备开门之前,木槿先从门缝里瞅了眼,看见外头只有三个人才稍微放心些。
细娘也在。
虽她十岁之后就被父母拘着无法轻易出门,但时候经常去赵掌柜家同他闺女玩耍,倒还有往日的情分在。
细娘隔着几步同他们行礼问安。
“看见你成亲许人家,你爹娘也能瞑目了。”
听闻刘家被灭门,几个邻居无不替他家可惜,大伙住在一块几十年,从没有人掐尖占便宜,所以倒算和睦,见到细娘好生活着,他们也替刘家夫妇开心。
细娘挤出僵硬的笑容,便借口做饭躲去灶房了。
木槿看他们的意思,不光过来探望细娘,应该还有别的目的。
果然,赵掌柜先开口:“从北边过来还能有那么多粮食当真不容易,我也见识过不少北边来的人,除却有马车有护卫的达官显贵,再没有见到比你们还阔绰的。”
听见他提起粮食,王宝兴整个人都戒备起来。
“老翁你莫慌,我们没旁的意思,只是想用银钱跟你们买些粮食而已,外头粮铺在衙门旁边,光来回就要三刻钟,终究没有跟你们买便利。”
他仗着王宝兴是外乡人不懂江梁城的行情,居然信口胡邹。
粮铺早两个月就歇业大吉,他想买都没处买去。
木槿悄悄拽王宝兴的衣袖提醒他不要上当。
自从刚逃荒第一次遇见危险之后,木槿就特别注意沿途的情况,进入江梁城,她看见几家粮铺紧锁大门,应该早就没有了存粮。
木槿的空间门里没有太多空地,而车队里的粮食太多,走着走着就要掉下来,而且一个做惯力气活的壮年汉子很难独自拉着前进,经常是一个在前头拉一个在后面推。
同时,因为粮食太多太重,每走几十米上百米就要停下,严重减缓了队伍前行的速度。
单拿从山上到江梁城来,本来走两日就能到,结果他们因为行李太多花费八天才过来,着实太耽搁时间门。
接下来还有不短的路程需要走,如果照样龟速前进,猴年马月才能安定下来啊。
经过木槿的提醒,王宝兴意识到粮铺应该没有粮食卖,否则他们不可能来找自己这种外乡人。
王宝兴道:“不瞒你们,我们粮食不少,但人口也多,如今又正值灾年,粮食就是命啊,你们还是去粮铺里买吧。”
赵掌柜:“去粮铺太远,容易被饿急眼的人给盯上,我们着实不敢出门。只要老翁你肯卖粮食给我,价钱好商量,好商量嘿嘿”
相比于另外两家,赵掌柜不缺银钱,所以他立马推翻了自己原先的法。
最把街坊叫到一处要买粮食的男人气到瞪眼,若非正事没有做,他恐怕早就拂袖而去。
族人们皆老实站在族长的身后,族长不发话,他们即使内心蠢蠢欲动也不会越过族长答应。
妇人们在厨灶边忙活时,王宝兴就同众人讲过银子的事。
来到江梁城短短半日,车队统共花去一百三十六两银子,幸亏在土匪窝里得来的银两没有分完,不然就要从自己里将刚分到的一百二十两银子重新扣出来了。
他们里的银子是用来买地盖房子传给子孙们的,许多人将它视为翻身的希望,轻易不会将它拿出来。
而继续往南走的话,不准还会有更多需要花费银钱的地方,族长里剩下的银钱很难照原先好的那般分到众人里,所以见到能再赚银子的会,他们心里实在不愿意错过。
当然,这也和灾年到来之后粮食价格涨了几倍有关系。
见王宝兴不话,赵掌柜道:“我们都是细娘的街坊,看在细娘的份上,你们且卖我些吧,一斗粮食二两银子如何?”
他给出的价格比刚开始与同伴商量时翻了个四倍,王宝兴的终于不再面无表情。
木槿听完,即使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动摇得厉害。
一年半之前她花费百两银子买来四千斤粮食,那时候的粮价已经翻了两三倍,照赵掌柜的法,想买四千斤粮食需要花费四百两,在她的基础上又翻上四倍。
不过灾情如此严重,即使粮食充足的南方也开始遭灾,往后两年还不晓得如何,肯定不能卖太多,不然自己都吃不饱。
族人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非粮食太重实在拉不动,好些人并不想卖掉。
他们路上无数次见到因为缺粮被饿死的人,也见到过捧着银子也买不来粮食的情形,清楚粮食有市无价,只是里的粮食太重又经常掉下来,别没安顿下来倒先将人给累死。
王宝兴:“你们要多少?”
带头过来的人先开口:“一斗二两银子的话,我要五十斗。”
五十斗差不多有上千斤,他攒了半辈子才攒下二百多两银子,这里头还有他长子做铁匠的收入,
现在光卖粮食里花去一半,心里跟针扎似的。
然而他家数十口人,就算眼前粮食充足,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继续耕种,他只能咬牙高价买粮。
赵掌柜不差钱,他开口就要二百斗,中间门连还价都不曾,生怕人家不肯卖给自己。
至于剩下的人,他家没有绸缎铺子亦没有做铁匠的儿子,光靠祖传下来的四十亩地过活,他总不能将自己的棺材本也拿出来买粮食,思虑再三决定买三十斗。
此时没有后世计算方法的普及与创新,王宝兴打算找个算盘,结果木槿先开口了。
“统共二百八十斗,也就是五千六百斤,每户人家要出二百二十四斤。”
二虎子家了不打算卖粮,所以只有二十五户人家卖。
王宝兴点头:“每户差不离两麻袋。”
两麻袋东西瞅着不多,可在堆成半个山高的粮食中,减少两麻袋之后仍旧可以轻松不少。
当然,只是不用经常走着走着就掉落东西,速度照样会慢,同样需要花费大力气拉车、推车。
三个人纷纷家去拿秤砣、拿银子,而车队里的人则忙着往下搬粮食。
崇武搬粮食时嘴巴耷拉下来,任谁都能瞧出他心里不情愿。
木槿安慰崇武:“少了这些粮食你和兄长就能轻快些,咱们也不必走着走着就掉东西了。”
在王家村时,崇武有大半年挨饿的日子,他心里不乐意把粮食拿出来,不过粮食实在太重,即使他们在逃荒路上走了八个多月消耗掉很多粮食,可后头在土匪窝里得来的两千斤粮食又将牛车还有他挑的竹筐给装满了。
崇武即使不乐意也只能看着粮食被卖掉。
王宝山和王李氏同样不情愿,二十多两银子固然重要,但他家颇有积蓄,所以并不像其余族人般宝贝它。
王宝兴转头靠看拴在旁边的黄牛,认命地叹口气。
卖吧,少了两麻袋粮食,牛也能好受点。
从山上到江梁城这八日,他家牛已经有两回被累到口吐白沫,这还是老妻和儿媳在后头帮忙推车的结果。
若再如此下去,不提牛,人都吃不消。
几个邻居很快便回来了,他们还带来几个年轻汉子,应当是家里的儿子。
赵掌柜将里的布兜打开,里头是白花花的银子,格外晃眼。
接着,赵掌柜将家里的秤砣拿出来,急忙:“咱们先将粮食称出来,接着一交钱一交货。”
错过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了,他生怕王宝兴反悔。
各家各户早就将粮食拿出来,配合赵掌柜称好斤两。
另外两户人家亦是如此,等将粮食称出来,方才结算银子。
赵掌柜是最大的主顾,光他就买去四千斤粮食,比另外两人加起来都多。
他清楚光自己和两个儿子搬动不容易,所以自己在院子里盯着粮食,让儿子们先过去给邻居帮忙。
有去才能有回,等自家搬动的时候,他们也得过来帮自己。
又过去半个多时辰,方才将这群人送走。
临走时,三户邻居不忘同王宝兴:“若有其他人家过来问,还望老翁莫要与人提起我们三家过来买粮之事。”
许多人家粮食已经快见底了,再过几个月情况肯定会更糟糕,若被让人知晓自己买了粮食,恐怕会给家里招致祸端。
见王宝兴郑重答应,三人方才带着各自的儿子家去。
木槿她们觉得赚了,三户人家同样觉得赚了。
粮价贵归贵,可这是几个月前的价,如果他们不想用,转倒卖出去价格就能翻倍。
当然,在保命面前,银子也得让路,他肯定不会将粮食卖出去。
宅子里头——
见王宝兴要将整兜银子分掉,族人们赶忙制止。
王宝根有远见,他劝道:“族长,光进江梁城就耗费这么多银两,真等安家还不晓得什么情形,而且等安家之后还要建宗祠,恐怕又要花费不少银两。还往族长替我们保管。”
重建宗祠对于人们来与娶妻生子同样重要。
尚在王家村时,许多人家住着透风漏雨的茅草屋,可宗祠却用青砖红瓦建成,宗祠对于他们来,代表着生命的传递与延续,是许多人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刚出发时,众人还盼望几年后能回西边。
可逃荒快九个月,经历九死一生才走到此处,许多人的观念也随之转变:自己这辈子恐怕很难再回故乡,等儿孙们长大之后让他们再回去吧。
在族人们的坚持之下,银子被放在王宝兴处。
而族人们也各自回到自家的位置准备吃饭。
王李氏在蒸完馒头之后又擀了面条,外头冷的能冻死人,合该吃点热乎饭食。
中间门王宝山和王李氏不停给木槿捞面:“你还伤着,赶紧多吃点补补身子。”
除了面食,家里实在没有别的食物,王李氏为了下面条,特地去跟有葱姜的人家借了葱姜。
现在借东西难免有还不了的嫌疑,然而王李氏和王宝山厚道大半辈子,在村里有良好的口碑,人们倒愿意信她。
见王李氏要用粮食换葱姜,妇人赶紧拒绝:“不提在村里时你和族长家接济俺粮食,就是你家闺女三番四次救俺们,俺也不能因为两片葱要你的粮食,你且拿去!”
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粮食,许多族人又感念木槿的帮助,所以在这等事上,人家死活不肯占便宜。
加入葱姜还有盐的面条极香,不提车队里的人,院子门口甚至能够闻到香味。
木槿等面条略凉点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吃,咽下去之后不停称赞面条太香了。
王李氏:“估摸着又要过年了,不晓得在哪一日,今天就当提前过年!”
没有任何计时工具,大伙只能根据大致时间门推测年关将至,至于还有多久,他们就不清楚了。
江梁城里的情形,照旧看不出来。
土地没办法耕种、许多铺子没办法开,城里半点过年的意思都没有。
见到家人露出悲观的情绪,木槿觉得嘴里的美食也不香了。
本以为到南方之后会好些,结果依旧都是受灾的迹象。
无力抵抗天灾的平民百姓被困在灾难里,仿佛无处可逃。
“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木槿不停安慰家人会好起来的。
真的会好起来吗?她心里同样充满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