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为家人打算
李海军吧奶糖打开,交给了生产队长。
“队长,你给大家分分吧。”
生产队长:“海军啊,你的心里大家领了,下次回来别买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
“一斤糖卖那么贵,这也太浪费了。”
“哈,这玩意就买就图个新鲜,一斤糖票可不好弄,下次想买也没糖票了。”
李父眼里透露着满意,骄傲。
他这儿子去了城里以后果然不同了,办事大气,思虑周全,连人际关系都会处理了。
以前的李海军在村里为人,挺倔的。
乡亲们分了奶糖大人都不舍得吃,都揣在了兜里回去给孩子吃。
孩子分了奶糖一个个塞进嘴里,吧嗒着嘴,跑了开来去玩耍了。
夕阳下,一片欢声笑语。
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升起了鸟鸟炊烟,从远处望去,你会看到一副宛如山水画一般的景色。
李金鑫在火炕上摆了饭桌,李海军把菜盛出来,一家人的晚饭要开始了。
“爸,这是特供的茅台酒,您尝尝。”
李父本想埋怨儿子太浪费,但想着是儿子孝敬自己的,也就不教育他了。
他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在城里工作,是体面的工人老大哥,自己不能在像以前一样数落了。
“好,借我儿子的光,我也尝尝特供酒的滋味。”
李海军把大前门拆开,用火柴给李父点上。
“军啊,你的孝心我知道了,至此一次,往后可别这么花钱了,我看着都心疼。”
“你的攒钱讨老婆啊。”
“这三毛钱一包的大前门,连公社书记都抽不起,生产队长才抽八分钱的经济烟!”
李海军不想让家人跟着担心。
“爸,没事,我现在一个月二十二块五的工资,往后评级的话工资还会涨,咱家不用像以前过的那么苦了。”
李父满眼欣慰,他连棺材本都拿出去了,宅基地都卖了,为的啥?还不是为了儿女能有好前程。
留在乡下背朝黄土面朝天,汗水摔八瓣,一天也就两毛钱的公分,儿子进城如今才一级工,一个月就顶得上在乡下累死累活的四个月。
李父:“你这怎么突然回来了?”
李金鑫:“哥,你这次在家呆几天啊?”
李海军:“厂里跟隔壁的南台公社的合作互帮单位,他们公司要修水利,我们是来帮他们修农用械的。”
“就在家住一晚,明天就得去南台公社。”
李金鑫很久没见到哥哥了,听到哥哥就在家住一晚,瞬间觉得嘴里的肉都不香了。
“哥,你可以晚上回家来住啊。”
李父脸一黑:“胡,集体行动,你哥他怎么好一个人往家跑?还有没有组织纪律了。”
李金鑫被训,无奈的用快子插着碗里的猪肉,发泄着。
李海军提议:“爸,要我,你跟妹跟我一起进城享福吧。”
李金鑫眼睛一亮:“爸,我们听哥的进城吧。”
李父:“我不去城里,我去城里干嘛?”
“在乡下我还能种地赚工分,到了城里我什么都不会,还不如在乡下自在,也免得给你添麻烦。”
“你妹子学习成绩好,是个读书的苗子,你要是有能力就把她带去城里读书吧。”
李父喝了一大口酒,哈了口酒气:“也免得她以后成了乡下妇人,她读书有文化,将来也能跟你一样留在城里。”
李海军揉了揉妹子的头发:“想进城读书吗?”
李金鑫点点头,看着李父又摇摇头。
“我不去,我去了咱家就剩爸自己了。”
李海军稍稍琢磨了一下。
“妹子我回去先给你安排进城读书。”
然后他看向李父:“然后我疏通一下关系,给咱爸在厂里找个临时工的工作。”
“临时工每个月也有十八块钱的工资,总比留在乡下好。”
李父心动了,能去城里谁愿意留在乡下?
只是他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海军,这事能成?”
李海军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这事准能成。”
李海军这么自然是有自信的。
李父:“我跟你妹子都进城了,住哪里?咱家的房子,院子怎么办?”
李海军习惯性的摸着下巴:“厂里会给安排宿舍,我现在住的就是厂里给安排的单身宿舍。”
“虽然没咱们家这么宽敞,但二十几平米够用了,主要是能用上电。”
南屏公社穷,如今还没通电,用的还是有些呛人的煤油灯。
听到能用上电灯,不仅李父心动,李金鑫恨不得能立马进城。
“至于咱家的房子,愿意卖就卖了,不愿意就锁上,把家禽都杀了吃肉,自留地交给村里人种,到时候秋收给咱家一些青菜就行了。”
李父:“房子不能卖,乡下的房子也不值几个钱,留着吧,这是咱们的根。”
李父对于进城吃商品粮是期望的,盼望的,不仅不给儿女添负担,他还有工资,到时候他还可以给女儿攒嫁妆。
李海军跟家人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饭。
饭后,李金鑫捧着肚子:“哎哟,吃的太撑了。”
“那就运动一下,消消食,去刷碗吧。”
李父:“军儿啊,你都二十岁了,老大不了,什么时候娶个媳妇啊?”
李海军:“这事不急,总得找个顺心意的。”
李父:“自从你进城当工人,不少媒婆上门我都给打发了,我是想着你能找个城里姑娘。”
李海军点头,自己父亲做得对。
“不过,你初冲同学夏荷也找媒人了,你是怎么想的?”
夏荷,一个他曾经爱慕过的姑娘。
不过,这个姑娘的家里太现实,嫌弃他们家条件不好,夏家人也想凭借夏荷的俊俏的模样,找个有钱有势的女婿。
夏荷在乡下来是村花级别的,但要是跟丁秋楠比还差着一大截,更别提六丫头了。
跟六丫头这样前凸后翘,s身形的美女来比,简直就是白天鹅与丑鸭。
“推了吧,我现在看不上她了。”
李金鑫插言:“当初她看不上咱们家,如今我哥当工人了,她想吃回头草了,呸,她想得美。”
“哥,我支持你。”
李海军突然想起来,自己给李父带回来的收音。
连忙下地去包里翻找。
“爸,前段时间我帮了厂长一个忙,他为了感谢我,给了我一张收音票,在厂里有广播,再我也不爱听这玩意,你留下听吧。”
李父看着木盒子收音。
李父:“咱村没电啊。”
李海军:“没事,后面可以放电池。”
李海军交着李父如何使用收音,李金鑫也不躺在炕上平胃了。
李父没学会,但李金鑫聪明,李海军演示一遍她就全弄明白了。
李父:“电池可不便宜,还要工业卷,听这玩意太费钱了。”
李海军:“电池我给您买,您别舍不得用,买它就是用来听得,不是摆设。”
李父嘴上哼哈的答应着,但等李海军走了,他估计是舍不得全天都打开听的。
一家三口正在弄收音的时候,家里来人了。
“他王婶您屋里上座。”
“李哥,这是收音吧!”
附近有名的媒婆上门,李家人知道准时来保媒拉纤的。
“嗯,军子给买回来解闷的。”
王媒婆羡慕的看着收音:“军子本事,也孝顺,李哥您就等着享清福吧。”
王媒婆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
李海军这次回来弄出来的动静不,附近不少未出阁的姑娘家都盯上了他。
嫁给他就能跟着进城享福,不用留在乡下了,自然是要极力争取了。
(解释一下,如果没有工作即便嫁给城里人,也不是城市户口,将来生了孩子都是跟着母亲的户口,是乡下户口不是城里户口。)
(乡下户口也就意味着没有粮食定量,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娶乡下姑娘就因为这个。)
李父:“他王婶,军儿在城里有相好的姑娘了。”
人家都这么直接的了,王媒婆虽然不知道李海军在城里到底有没有相好的,但人家摆明了不想娶乡下姑娘了。
她的任务失败了。
李父也不可能让媒婆白跑一趟,不为别的,这些人的嘴啊能成事,也能坏事。
要是道外面些不着调的话,会把李海军的名声给毁了的。
李父很肉疼的拿出来一包大前门。
“他王婶,这包烟您拿着回去抽,军儿的事劳烦您白跑了。”
王媒婆看到大前门,心里舒爽了,虽然没赚到感谢费,但起码不白来。
心里暗道:李家人大气,这进了城就是不一样。
“李哥,既然军有相好的姑娘了,吃喜酒的时候可得喊我来喝一杯啊。”
“一定,一定。”
打发了王媒婆后,李父肉疼道:“这一包香烟三毛钱没了,倒是便宜她了。”
李海军笑而不语。
借着又有人上门保媒拉纤。
这次李父学聪明了,拿了一把奶糖,每个人都给几块糖。
即便这样,也让李金鑫心疼的眼睛都红了。
“爸,快关门睡觉吧,要不我哥带回来这点好东西都被分出去了。”
李父去把大门关上,李金鑫去了另一间屋子,李海军跟李父住一间。
晚上,月朗星稀。
李海军看着窗外,渐渐的也睡着了。
第二日,早早的就被李金鑫跟李父给喊醒了。
早饭是油饼,棒子面粥。
李海军吃完饭之后,从兜里拿出来十块钱。
“这钱您留着,该花就花,没了我再给您。”
“家里的鸡蛋也不用拿出去卖了,您跟妹妹都吃了吧。”
“等我回去后把事情安排妥了,就回来接你们进城,到时候城里可没地方养鸡鸭,你们最好还是吃了。”
李海军想到梁拉娣家里的鸡屎味,他就头疼,他可不想自己父亲进城后也学梁拉娣。
李父:“成。听你的。”
饭后李海军徒步去南台公社。
路上,遇见了不少早起的村民,都和善的打着招呼。
李海军想着自己跟妹妹的名字,他的名字是因为算卦的他命里缺水,所以叫海军,妹妹是因为算卦的命里缺金,所以叫李金鑫。
这名字起的也太随意了。
不过还好,没给起什么好养活的j名,要是李狗蛋,李狗剩,那他就更颜面扫地了。
早上清风徐徐,乡下的空气都是香甜的。
李海军来到了南台公社,到这里他才知道修厂的车还没到呢。
李海军估计坏在半道上了,不过南台公社赢派人,派马车去迎接了。
李海军被迎去了村部,等南台公社的人来了,到时候统一安排住处。
在前面领路的是一个人渣,崔大可。
“李同志,您先坐下歇歇脚!”
崔大可很殷勤的给他倒水。
“没想道咱们是是邻居,您是南屏公社走出去的。”
李海军虚以蛇尾的道了声:“谢谢大可同志。”
崔大可:“不谢,不谢,能为工人老大哥服务,是我的光荣。”
李海军可不会被崔大可的满面笑容,满脸讨好给蒙蔽了。
他深知崔大可是典型的人渣,阴险人,还是个墙间犯。
其他不,但他趁着酒劲对丁秋楠下的时候,他就是去了道德底线,连畜生都不如。
丁秋楠为此怀孕,这一辈子都活在了悔恨与痛苦之中。
以前他不知道崔大可一个偷牛贼,为什么会被南台公社派出去送猪。
现在他知道了,因为南台公社的生产队长也姓崔。
跟崔大可是同一个崔字。
李海军在村部呆了近两个时,厂里的车队终于来了。
“师傅,什么情况啊?”
梁拉娣从车上跳下来:“别提了,昨夜里车坏半路上了。”
“然后大家都在路上休息了一夜。”
李海军连忙帮梁拉娣去拿行李。
这个时候厂领导已经跟公社书记,队长一行人接洽了。
“工友们,南台公社已经为我们准备好的接风宴,咱们是不是该感谢乡亲们的热情啊!”
修厂来的工人早就饿的饥肠辘辘,前胸贴后背。
一个个听到吃饭,嗷嗷的喊道:“谢谢乡亲们”
很快乡亲们就在打谷场上,摆了桌椅板凳。
一盘盘绿色蔬菜被端上桌,最后一个硬菜是鸡屯蘑孤,里面还放了土豆。
虽然鸡肉不多,但起码见到荤腥了。
这顿饭吃的好不热闹。
接下来是解决住宿问题。
几十人都被分在了各个老乡家中,寄宿。
南台公社提出让大家休息一下午,养精蓄锐。
但大家都拒绝了,吃人嘴短啊,下午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